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语文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
教学目标
1.了解“四大名著”的作者、主要内容及主要人物。 2.学习、交流并总结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认识名著作品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并交流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认识名著作品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热身活动】猜人物,知作品概貌 提起四大名著,大家并不陌生。从小,大家就看过、听过好多书里的故事。在第二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一直徜徉在古典名著里。今天,老师也从“四大名著”中请来了一些人物,你知道他们都是谁吗? 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沙悟净)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武松) 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张飞)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林黛玉) 2.几百年过去了,这些故事依然让人津津乐道、鲜活如初。那么,这四部伟大的作品作者分别是谁?各是什么朝代的呢?又讲述了怎样的故事呢? 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四大名著中,《水浒传》成书最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他也被誉为“中国长篇小说之父”。《水浒传》全书描写了梁山好汉由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反映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吴承恩,这部小说主要讲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一路斩妖除魔,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 《红楼梦》成书最晚,是清代的曹雪芹用毕生心血写就,原名《石头记》。曹雪芹自己说,这本书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和大观园中的点滴琐事为线,描写了贾、王、薛、史四大家族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 3.四大名著中,大家最熟悉的应该是《西游记》吧!从小我们便提心吊胆地看着手无缚鸡之力的唐僧一路西行,然后,毫不意外地落入了妖怪的陷阱,再千呼万唤孙悟空来救师父。今天,我们就以《西游记》为例,走近四大古典名著。 【任务一】看目录,猜故事情节 1.读书第一步:看目录 《西游记》,不翻书,你还能记得哪些情节?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三、大战红孩儿……这么多故事,哪个在前哪个在后啊?谁能想办法让思路更清晰些? 当我们拿到一本书,第一步就是要先看一看目录,按照目录梳理故事情节。这是一种很简单实用的方法。 2.现在,请大家打开你手头的书,翻看一下目录,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 师幻灯出示目录并总结: 瞧,这是西游记的目录,从第一回、第二回、第三回,一直到一百回,这些作品里一回或若干回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故事,连起来就串成了一个长篇故事。全书可以分成若干个章节,我们一般称这样的小说为“章回体”,课本上的小贴士已经给我们提示了(出示小贴士)也就是说,只要我们看一看标题,就能猜出大致要讲什么故事了。 猜故事: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第二十四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怎么样,好玩吧!叫上同学、老师,爸爸妈妈猜,一起来吧! 【任务二】读故事,理情节脉络 1.师引导:根据目录猜想了故事内容后,大家一定想验证自己的猜想了,那咱们就赶紧翻到这个故事来读读吧!可是,四大名著问世已经几百年了,那时候人们的文字习惯跟我们可是有很大的差别呢!我们怎么才能读懂故事呢? (幻灯出示《西游记》第六十一回内容)大家看,这是西游记原著中的一个片段,请你读一读,看看能读懂它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吗? 2.理解词语 (1)师引导:同学们在读书的过程中,一定遇到了很多陌生的词。是不是感觉自己读不下去了?没事,段老师教你几招,搞定陌生的字词。 (2)幻灯出示下面词语(带注音),师指导理解方法: 捻niǎn诀念咒:我们知道他是念咒语就行了 嗛qiān眼:猜一猜,应该就是啄眼 长唳lì一声:大叫一声 淬cuì下山崖:坠下山崖 乜niē乜些些,狻猊:这两个词语比较难,我们可以查查工具书,就能知道它的读音和意思,乜乜些些是装痴作呆,而狻猊呢,联系上下文,知道这是孙悟空用来对付大豹的,可以猜出它是一种比豹更厉害的猛兽,它是龙的儿子。 遇到一些难读难理解的语句,我们可以先跳过去,暂时不管,不会影响对作品的理解,往后读着读着再联系上下文,或者联系看过的电影、电视剧想一想,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猜读和跳读是非常实用的读书方法。 出示阅读小贴士:猜读、跳读 联系上下文理解 借助资料理解 结合看过的电影、电视剧理解 3.理解故事主要内容 (1)扫除了字词障碍,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这个片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你能说说吗? (2)没错,这一段主要写了孙大圣和牛魔王斗法的经过。有两位同学在读书的过程中还有了自己的发现。安安同学发现把斗法过程中两人的变化说清楚,故事发展就非常清楚了。宁宁同学则发现每一次牛魔王变化后,孙大圣总能变成一种更厉害的动物,总会压牛魔王一头。他可真是神通广大啊!用心读书的孩子就会有与众不同的收获呢!你呢?你又有什么发现呢? 【任务三】观全书,品人物情节 1.师引导:思维导图法不仅运用于每一个故事,它还能帮助我们理清整本书的故事脉络。我们读的故事就相当于一个一个的珠子,它可以帮我们把这些珠子串连起来,这样我们对整本书的故事情节就一目了然了。 2.(出示《西游记》的思维导图)瞧,这些是一些同学展示在网上的《西游记》思维导图。这两张以地点为线,画的是取经路线图,在每一个地方遇到的妖怪和经历的故事一目了然。当然,我们还可以聚焦于人物,以人物为线索。 3.如果我们聚焦人物的话,我们会惊讶地发现《西游记》这部小说不仅仅写了无数次惊心动魄的战斗,还写出了人物的成长。还是以我们最熟悉的孙悟空为例,你看,他的名字在书中发生了多次变化。从最开始的石猴到美猴王,再到菩提老祖赐的孙悟空,然后是自封的“齐天大圣”,随后,唐僧赐名“孙行者”,一直到最后取经成功,被封“斗战胜佛”。由猴到人再到神,孙悟空一步一步学会了控制自己的顽劣,同时仍然保持着嫉恶如仇的本性,这就是孙悟空的成长。这样来读书,是不是更有思考的光芒呢? 【小结】学方法,定阅读计划 1.总结读书方法:同学们,选择,你是不是很想去尝试阅读更多的名著呢?来,我们先来梳理一下这节课学到的阅读方法吧!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幻灯依次出示)拿到一本书,我们可以先看目录,根据回目猜故事内容,然后运用跳读猜读法和联系上下文、电影电视剧的方法去读读故事,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读完了整本书的故事,我们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理一理整部小说的脉络。这样,读书就变得更有效更有趣了呢! 2.指导制定阅读计划 心动不如行动,我们赶紧制定阅读计划吧!你可以给自己定个阅读目标,计划每天读几页;你可以坚持阅读打卡,邀请老师或同学监督;你还可以记笔记、写读后感、与同学交流收获……相信终有一天,你可以自豪地宣布,四大名著我都认真读过,相信你也可以在阅读古典名著的过程中品味到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