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8课 辛亥革命
课标要点: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与局限性
|
|
|
|
1894年
兴中会成立
1901年
清末“新政”
1908年
《钦定宪法大纲》颁布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
广州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
|
|
1912年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皇族内阁”成立
清朝灭亡、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
狭义:1911(辛亥年)武昌起义
广义: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进行的一系列斗争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1.清末新政
(1)背景:①1901年初遭受重挫的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
②资产阶级立宪派要求“君主立宪”,革命派蓬勃发展
(2)内容:
①改革官制,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交部,新设商部、学部和巡警部等中央机构;
②编练新军,拟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并要求各省设立督练公所;
③倡导创办工商企业,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
④推行教育改革,废除科举,兴办学堂,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学校制度
引进先进观念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民族资产阶级
培养新知识分子扩大了民主革命的群众基础
清政府掘墓人
【拓展】清廷以“新政”挽救王朝气数的动机,却换来了推翻王朝以实现改革的结果:新式学堂培养了近代学生,因而造就了成批反封建斗士;新政发展工商,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军淘汰了旧军,结果却铸成了把枪口指向清王朝的武装力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1.清末新政
(1)背景:①1901年初遭受重挫的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
②资产阶级立宪派要求“君主立宪”,革命派蓬勃发展
(2)内容:
①改革官制,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交部,新设商部、学部和巡警部等中央机构;
②编练新军,拟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并要求各省设立督练公所;
③倡导创办工商企业,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
④推行教育改革,废除科举,兴办学堂,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学校制度
(3)评价:与戊戌维新时期所颁布的改革措施颇多相似,但更为广发深入
(4)结果:由于政权掌握在极端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推翻这个政府,中国才有希望。
【解读】晚清三次新政: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一定程度上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其中,清末新政为辛亥革命兴起提供了条件。
【解读】1904年1月13日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由中央政府颁布且由政府督导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还标志学堂选官制度正式设立。1905年,学部设立标志着中国的选官制度进入一个新阶段。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后,学堂选官、留学生选官成为清政府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
2.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的反清活动
(1)成立革命团体兴中会: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孙中山上书李鸿章失败,他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深知改良道路不能挽救国家,于1894年11月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走上了革命道路。
(2)创建革命政党同盟国: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日本东京
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
(3)提出三民主义: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前提),创立民国(核心),平均地权(补充)”,成为中国同盟会的纲领。在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3.三民主义的内容及评价
三民主义 同盟纲领 内容 原因 局限
民族主义 (民族革命)
民权主义 (政治革命)
民生主义 (社会革命)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核定地价,涨价后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全民共享。
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没有将整个封建主义(包括地主阶级)作为斗争对象
不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前提)
(核心)
(补充)
进步性:①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及发展经济的愿望 ;②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
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
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满洲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
“我们并不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如果满人始终执迷,仍然要把持政权,制驭汉族,那就汉族一日不死,一日不能坐视的!
——1906年《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所有国
民军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二、偿还外债,照旧担任。仍由各省洋关如数摊还。…… ——《中国同盟会对外宣言》
至于民权主义,就是政治革命的根本,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 ……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 ——1906年《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近时志士舌敝唇枯,惟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 。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之革命,……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民报》发刊词
“文明之福祉,国民平等以享之。当社会改变经济组织,核定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兄弟所认的,是定地价的法子,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
---《三民主义与国家前途》
说明:民生主义是不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事实上承认封建剥削),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原因: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意图减小革命的阻力。
说明什么?为什么?
【易错提醒】“平均地权”≠“平分土地”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用以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其用意是打击封建土地私有,实行资产阶级土地国有,由国民共享。其实质是实行资产阶级土地私有制,并不是平分土地,更不是满足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加深理解】三民主义反帝反封建不彻底的根源并加以分析
根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分析: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里,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残酷挤压的夹缝中产生、发展起来的,造成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具有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重工业薄弱,主要集中东部沿海、内地薄弱。这就导致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具有依赖性和妥协性,这就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提出一个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这是时代的局限性。
局限性: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3.革命党人发动武装起义:
(1)孙中山组织了多次反清武装起义;
(2)以徐锡麟、秋瑾等代表的一大批革命党人前赴后继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
(3)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引发了巨大震动。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
徐锡麟
秋瑾
林觉民
1911年4月11日林觉民《与妻书》: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此举若败,死者必多,定能感动同胞。…顾肯从容就死,心之摧割,肠寸断,木石有知,亦当为我坠泪……吾辈死而同胞尚不醒者,吾绝不信也。”
——林觉民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文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林氏三兄弟:
林觉民、林尹民、林文
4.清政府进行预备立宪
(1)背景:革命运动高涨(还有哪些因素?)
1904-1905年日俄爆发争夺中国东北的战争
日本
君主立宪制
俄国
沙皇专制
VS
【拓展】背景:①革命运动高涨;
②日俄战争俄国失败的影响
③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立宪派的推动;
⑤民主宪政成为时代潮流;
【解读】1905年,受统治危机和日俄战争的刺激,朝廷派五大臣出洋考察。1906年归来后,提出立宪之利有三端:一是可保“皇位永固”;二是能使“外患渐轻”;三是“内乱可弭”,即“在外革命党亦可因此消灭”。
4.清政府进行预备立宪
(1)背景:革命运动高涨
(2)过程:
①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立宪派成立了预备立宪公会,积极推进立宪运动;
②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
为此,立宪派先后发起三次速开国会的请愿运动,但很快被证明此路行不通
③1911年5月,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
(3)结果:不少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
【解读】《钦定宪法大纲》的进步性:在中国法制史上第一次明确规定了臣民的权利和义务,这对开启民智,培养民众的法律意识具有一定的意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失民主政治的成分,对当时人们的思想起到不小冲击。
【解读】1911年5月,清政府废除军机处,成立“责任内阁”,但大权集中在皇亲国戚手中(13名内阁成员中,汉族4人、满族9人,其中皇族7人,时人称之“皇族内阁”。影响:①“预备立宪”的骗局被揭穿后,部分立宪派逐渐同情、倾向、倒向革命(加剧了阶级矛盾),壮大了革命力量;②汉族官员更加离心(加剧了民族矛盾),清政府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③客观上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进一步发展,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④但预备立宪是对中国政治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是对“宪政”的一次重大尝试
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小结】辛亥革命的背景
必然性:
1.时代背景:民族危机加剧,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社会基础:《辛丑条约》签订后,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腐败无能,应当推翻;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加深了清朝统治危机,加速了辛亥革命爆发。
3.经济和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进一步壮大。
4.组织基础:革命团体、革命政党的建立;
5.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邹容《革命军》)与三民主义的确立;
6.武装基础:①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黄花岗起义最为壮烈;②革命党深入湖北新军做工作,武汉成为民主革命的摇篮。?
偶然性:
有利时机:四川发生保路运动使湖北防务空虚,为革命爆发提供有利时机。
原因:(1)武汉地区在1858年《天津条约》就被开放为通商口岸,西方列强入侵较早;洋务运动时期在此创办了一系列近代企业,如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洋务运动的进行产生了三方面的影响:①进一步瓦解了武汉地区的自然经济,客观上刺激了或促进了该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②促进了武汉地区近代新式教育的产生和发展,革命知识分子队伍壮大;③西方列强的掠夺、封建主义的压榨促使武汉地区人民的革命斗争高涨。(2)革命党人深入湖北新军做工作,参加革命团体的官兵达五六千人
邹容及其遗著《革命军》书影
【拓展】《革命军》论述了不可不革命的道理:“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长存于二十世纪新世界上,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为地球上名国,地球上主人翁,不可不革命。”“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革命军》刚一问世,便迅速传播开来,销量居当时革命书刊的第一位,成为引导仁人志士走上革命道路的明灯。(邹容:1885--1905年20岁)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背景
时代:《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政治:“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无力挽救危机
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准备
思想的传播:邹容《革命军》;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组织: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兴中会、中国同盟会)
军事: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有利时机
保路运动兴起
【拓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保路运动:1911年5月,清政府将已归民间所有的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随即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订立借款合同,四国银行团享有这两段铁路的修筑权和继续投资的优先权,激起粤、鄂、湘、川等人民的强烈愤慨,引发保路运动。四川保路运动发展成为武装起义后,革命党人决定在武昌发动起义。
2.武昌起义爆发
(1)过程:1911年10月10日晚,革命力量雄厚的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随后,新军其他各部的士兵纷纷响应,起义军很快控制了武汉三镇,并成立湖北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
(2)全国革命形势:武昌起义胜利后的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14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
3.中华民国的建立:(1)时间:1912年1月1日
(2)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3)都城:南京;
(4)意义:新的共和政体就此产生。
【拓展】四川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是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
【解读】19世纪末,即《马关条约》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资本输出,修铁路、开矿山、设银行、建工厂。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引发中国人民的收回利权运动。1905年四川、湖北、湖南、广东四省人民获得了川汉、粤汉铁路的修筑权,并筹措大量资金开始修建。
【拓展】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立宪派和封建官僚纷纷投机革命,控制了大部分地方政权。革命形势高涨之时已潜伏着失败的危机。如江苏宣布独立时,巡抚程德全“用竹竿挑去了抚衙大堂屋上的几片檐瓦,以示革命必须破坏。”清政府的巡抚摇身一变,成了民国的都督。
4.辛亥革命成果落入袁世凯手中
(1)袁世凯在英国等列强的支持下,奉清政府命率军南下攻陷汉口、汉阳,以武力威胁革命势力,又利用诱使革命党人急于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国,完成统一的愿望,诱使其展开和议。
(2)在重重压力之下,孙中山被迫发表声明: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功和,即推他做大总统;
(3)袁世凯随后又以南方革命党的共和要求,对束手无策的清政府施压;
(4)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退位诏书》,宣告统治中国260多年清王朝结束;
(5)2月15日南方的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职,辛亥革命的成果就这样落入北洋军阀袁世凯手中。
【拓展】 “明公之才能,高出兴等万万。以拿破仑、华盛顿之资格,出而建拿破仑、华盛顿之事功,直捣黄龙,灭此虏而朝食...南北各省当亦无有不拱手听命者。” ——黄兴《致袁世凯书》1911年11月9日
“甲日退满,乙日拥公,东南诸方一切通过”, “愿公奋其英略,旦夕之间勘定大局”. ——张謇给袁世凯的密电
【解读】1912年1月15日,孙中山公开表示:“如清帝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
---《辛亥革命史资料选》
理解:也有人把辛亥革命称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试分析之。
南北双方以南京临时国会为中心,采用谈判、妥协、法治的程序和平转移政权,避免了社会动荡,有利于社会稳定。
支持
军事威胁
外交孤立
经济封锁
清政府
帝国主义列强
革命党人
立宪派和旧官僚
逼宫
【图示】简述辛亥革命的过程、分析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原因。
妥协退让
军事进攻政治讹诈
攻击
原因:①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低,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根本);
②资产阶级软弱、妥协;
③帝国主义的干涉;
④袁世凯实力强大及对革命派进行政治欺骗。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目的:为防止袁世凯专权
(2)时间: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内容:
①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②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③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
、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④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国务员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等等。
(2)地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际上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二、“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三、“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四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五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六“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主权在民
平等自由
三权分立
责任内阁制
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家国一体观念
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制度和传统的臣民观念,促进了公民意识的觉醒
5.结合教材概括该约法内容、体现的民主原则?影响如何?意义如何 目的如何?有何缺陷?
维护民主、防止专制
意义: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是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里程碑。
把西方政治学说与当时中国实际相结合
直接目的:是为限制总统权力,防止袁世凯独裁;
根本目的:是从法律上否定君主专制制度,维护民主共和。
缺陷:没有规定反帝反封的民主纲领;没有规定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因人设法(人治色彩);对总统和内阁权力规定不明确,未能妥善处理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关系(制度缺陷)
材料: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对推翻清政府后的制宪进程,做过合理的安排,准备循序渐进,分三期完成(军政、训政、宪政)……辛亥革命后力主实行总统制,见让位于袁世凯,便另订《临时约法》,集权于责任内阁,限制总统权力,且要立行宪政。反映出很大的人治色彩,损害了立宪的严肃性。
三权
分立
责任
内阁
自由
平等
主权
在民
君权
神授
专制集权
封建
等级
个人
独裁
法治
人治
有学者在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研究中指出:“所谓分权制衡是双向互动的。揆诸参议员之本意,大概是想操政治上之主动,制人而不受制于人。殊不知这种做法却因与其鼓吹的分权制衡理论不相吻合,不但不能收限制行政首脑之效,反而授人以柄,引起反对派的激烈反对。”作者在强调( )
A. 该法在政体设计上存在缺陷 B. 革命派内部存在着分歧
C. 行政权有效的制约了立法权 D. 政体的选择是因人立法
A
缺陷:行政权缺乏对立法权的制约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性质:辛亥革命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2.意义
(1)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
(2)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
(3)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局限性:
(1)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2)缺乏一个能够提出科学革命纲领、能发动广大民众,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政治民主化
经济工业化
思想理性化
生活文明化
【拓展】辛亥革命使社会生活方式巨变,自由、平等、博爱的风气兴起。剪辫易服、废止缠足、废除跪拜礼和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呼的移风易俗举措,使得国民的面貌为之一新。
主观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具有妥协性、软弱性 (根本) 客观原因:帝国主义的干涉;袁世凯实力强大及对革命派进行政治欺骗。
革命派缔造了民国的基石,袁世凯得到了民国的名器,这是当时中国社会选择的结果。但前者并不甘心于这一种结果,后者并不满足于这种结果,于是,开始于清末的民主和专制之争,注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展开新的肉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课时小结 时空坐标
政治民主化
朝廷(清政府)
两场改革:
1901
1912年1月
1903
1894
兴中会
成立
清末新政
邹容《革命军》宣传发动革命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
成立
三方势力:
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
1911
1912年2月
清帝退位
专制统治结束
1905
革命派
四点影响:
一场革命:
辛亥革命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1912年3月
《临时约法》颁布
改良派(立宪派)
一部法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思想理性化
生活文明化
经济工业化
第18课 辛亥革命
汤因比挑战——应战学说
侵略史:
中国遭受外来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民族危机逐步加深。
抗争探索史:
中国各阶级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中华民族由抗争、探索到民族觉醒、独立的过程。
1840~1842年
鸦片战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地主阶级抵抗派:
林则徐等开眼看世界
农民阶级:
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
资产阶级维新派:
1898年戊戌变法
农民阶级:
1898~1900年义和团运动
1856~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地主阶级洋务派:
洋务运动
1900~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政府:
1901年清末新政
资产阶级革命派:
1911年辛亥革命
1842年《南京条约》
商品输出
1858年《天津条约》
1860年《北京条约》
1895年《马关条约》
资本输出
1901年《辛丑条约》
以华治华
挑战
应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