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杨镇一中高二(下)期中
历 史
考试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 25 个选择题,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 右图为《宋人画册》中的扇面画《耕获图》。下列对该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出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B.体现出典型的小农经济生产特点
C.证实翻车的发明是在宋代
D.表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2. 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
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自耕小农衰退 D.土地兼并缓和
3. 乾隆二十四年(1759 年),两广总督的奏折中写道“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
每年贩卖湖丝(湖州等地出产的生丝)并绸缎等货,一岁之中,价值(白银)七八十万两,或百余万两。
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材料不能说明
A.乾隆年间广州是对外通商口岸 B.中外间“丝──银”贸易兴盛
C.江南地区的桑蚕丝绸生产发达 D.官营手工业垄断了丝绸的生产
4. 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
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
5. 孔子的教学内容,可称之为“六艺”。其中“礼”谓天地阴阳之秩序,“乐”谓取得和谐。后人学者曾评
论:在孔子的哲学中,道德与音乐居于同等地位。这表明孔子的教学特点是
A.强调道德教化的功能 B.注重维护等级制度
C.主张严格遵守礼法 D.教学与音乐相结合
6. “汉武帝所努力缔造的政体,究其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将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而在
具体实践层面上则将法家学说作为统治权术来运用。”对以上材料的说明和解释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治国施政之术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即同时尊奉儒、法两家的学说
B.“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完全杜绝其他学说
C.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工具
D.儒家思想从此沦为法家的附庸
7. 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
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B.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D.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第1页/共7页
8.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对明清小说这样写道:“明之中叶……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有两大
主流:一、讲神魔之争的;二、讲世情的。”“清代的小说之种类及其变化,比明朝的多……现在只可分做
四派来说一个大概……一、拟古派;二、讽刺派;三、人情派;四、侠义派。”其中,与明代中叶“讲神
魔之争的”及清代“拟古派”相对应的作品分别是
A.《西游记》、《聊斋志异》 B.《水浒传》、《红楼梦》
C.《封神传》、《三国演义》 D.《儒林外史》、《三侠五义》
9.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唐文宗太和五年( 831)有左右巡使上奏说,长
A 坊市界限已经不复存在
安坊门“或鼓未动即先开,或夜已深犹未闭”
《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凡天下田,天下人同 太平天国运动为近代化创造了
B
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 前提
1922 年,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 表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农民阶
C
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 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1933 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购买并屠宰 罗斯福新政解决了农产品市场
D
了大量牲畜 供应不足的问题
10. 鸦片战争后“中国与洋人通商……从此反客为主,洋人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
洋人鼻息,毫厘不能主持。”对这种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广大农村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B.传统农业手和工业遭到严重破坏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D.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1. 1876 年建立的上海格致书院曾开展九年季课和五年特课,试题大都由洋务派官员来命制。以下题目不
可能出现在格致书院的这类考试中的是
A.《物体凝流二质论》
B.《中国近日讲求富强之术当以何者为先论》
C.《立宪法议,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
D.《电报、轮船二事如何剔弊方能持久论》
12. 据《近代天津城市史》记载:“1902 年清政府接管天津后,建立中国最早的警察队伍,建立市政工程
局,修建公共厕所、垃圾站。打击银钱投机,建立官银号、银元局,鼓励开办近代工商企业。”上述现象
最能说明
A.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控制 B.晚清城市经济功能得到加强
C.洋务运动深入发展 D.城市管理体制趋向近代化
13.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 100 多家迅速发展到 500 多家,总销量
达到 4200 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第2页/共7页
A.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14. 1903 年,张謇开始致力于南通的城市建设,一度使南通成为“中国最进步的城市”;1922 年,朱葆三
在上海郊区购地 1000 亩,欲仿南通经验建实验城,同期,荣氏兄弟在无锡尝试“劳工自治区”,此外,卢
作孚在重庆北碚,陈嘉庚在福建集美均有类似的城市改造与建设的努力。这些现象在本质上反映出当时
A.商人群体已经形成了独立的阶层意识 B.中央集权孱弱社会缺乏有效整合
C.战乱频繁民族资产阶级纷纷寻求自保 D.中国现代化的重心已经移到南方
15.毛泽东指出:“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现在的抗日,实质上是农民的抗日。新民主主义的政
治,实质上就是授权给农民。新三民主义,真三民主义,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主义。大众文化,实质上就
是提高农民文化。抗日战争,实质上就是农民战争。”(《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之所以准确把握中国抗
日的主体力量,主要是由于
A. 日寇长驱直入中华民族面临生存危机 B.对中国社会各阶层结构的分析和把握
C.农民问题成为中国革命的最基本问题 D.以工农大众为主体的力量是抗日主力
16. 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 年在位)的名字,象征着一个时代。在维多利亚统治期间,英国成为一个
强大的帝国,并不断壮大发展。下列史实属于维多利亚时代的是
A.英国开始向中国大量出口棉纺织品 B.英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
C.英国成为号称“日不落”殖民帝国 D.英国的工业一直保持着长期高速发展
17.“在一个世纪里,西班牙的物价上升了约四倍……(在这场运动中)获利最大的是商品生产的经营者,
即手工工场主、资本主义农场主、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牧场的新贵族,还有缴纳定额货币地租的富裕佃
农。”材料所述的这场运动
A.壮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 B.使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商贸中心
C.引起了欧洲阶级关系的变动 D.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8. 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
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这里的 “向外”是指
A.拓展殖民地市场 B. 贩卖黑奴
C.传播基督教思想 D. 输出机器
19. 亚当·斯密认为:“政府的全部管理艺术就在于人和物自由,政府只保卫国家,建立公共工程和公共事
业,在其他方面应无为而治。”对这段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A. 为反封建奠定了理论基础 B. 主张在经济上自由放任
C. 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影响 D. 促进了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
20. 维多里诺是 14--15 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思想,注重发展学生个性,
重视骑马、剑术、舞蹈、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
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反映出
A. 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 B.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
C. 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 D.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领域
第3页/共7页
21. 德国学者韦伯发现在欧美的一些多宗教国家,“商界领袖和资本所有者,还有现代企业中的高级技术工
人,特别是受过高等技术培训和商业培训的人员,绝大多数是新教徒”。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思想密切相
关
A.人文主义 B.“因信称义” C.“先定论” D.理性主义
22.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论孔子》中写道:“没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对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
理”在伏尔泰和一大批思想家的推动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写入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
《法兰西共和国宪法》。这从本质上说明
A.法国启蒙思想和孔子的思想一脉相承
B.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根本性影响
C.法国大革命时期中法之间文化交流频繁
D.启蒙思想家借用孔子宣传资产阶级思想
23. 近年披露的《蒋介石日记》记录了他访苏时的所见:“一、儿童教育周密;二、工人皆施军队教育;
三、小工厂租给私人”。据此推断,蒋介石访苏的时间和目的最有可能是
A.1918 年,代表国民党参加十月革命胜利一周年庆典
B. 1919 年,五四运动后赴苏俄学习救国思想
C. 1923 年,受孙中山委派寻求苏联对中国革命的帮助
D.1940 年,寻求苏联对中国抗战的援助
24. 英国《经济学家》预测:“21 世纪的欧洲,不会被炮火摧毁,但可能会被一张张福利支票压得喘不过气,
这已经成为一场‘国家战争’——纳税人不惜用示威骚乱逼迫政府,要为他们的人生负责。”这表明欧洲
国家
A.示威骚乱有可能演变为战争 B.福利政策弊端、问题不断显现
C.面临严重的财政与政治危机 D.福利政策已不能缓和社会矛盾
25.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
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
是
A.改变了农业生产水平落后的局面 B.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C.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 D.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有 2 个小题,26 题 23 分,27 题 27 分,共 50 分。
26.社会经济的发展、变迁,反映了时代的脉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开元十三年)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肆皆有驴,赁客乘,
悠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
千里,不持寸刃。
——《通典·食货七·历代盛丧户口》
(1) 依据材料一,概括盛唐时期的商业状况。(4 分)
材料二
第4页/共7页
(明清时期)镇有各种类型……集散型的商业集镇
已形成专门性的农副产品市场,其大宗除输出粮
食,大都是重要的农产品原料或重要的农村家庭手
工业产品;生产型的手工业市镇则依托于某项手工
业生产的发展。
(2)依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特点和原因。(8 分)
材料三
鸦片战争后短短几年,英国输华商品比战 洋纱、洋布进口(单位:千海关两)
前增加了 3.5 倍,其中棉纺织品占总值的 70% 年份 洋纱 洋布
以上,增加了 4 倍多。江苏松江、太仓一带原
1867 1450 11671
本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业中心,素有“衣被天
1877 2841 11959
下”的盛名,而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洋布畅
1887 12590 24457
销,“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东南沿海一些专
1892 22059 30554
以纺织为业的乡村,受到很大冲击。
(3)依据材料三,分析鸦片战争后我国对外贸易出现了什么新变化?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
哪些影响?(11 分)
27. “异端”和“人文”等思想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往往能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材料二 ……路德早就指明了这种愚昧暴行的徒劳性质:“异端绝对不能用物质的力量镇压或者压制下去,
而只能用上帝的话进行争辩。”
——[奥]斯蒂芬·茨威格《异端的权利》
(1)李贽和路德这两位同时期的中外思想家,都被称为“异端”。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分别指出他们
“异端”的矛头指向。(4 分)为什么李贽的“异端”思想在“他所生活的时代”影响不大?(6分)
材料三 鲁迅指出:“现在有一群好讲鬼话的人,最恨科学,因为科学能教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不
许讲鬼话,所以自然而然的成了讲鬼话人的对头。”
——邱若宏《论五四时期人文思想家的科学启蒙》
(2)材料三中“讲鬼话的人”指哪些人?(2 分)“讲鬼话人的对头”指哪一派别?(2 分)
材料四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
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
第5页/共7页
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五 (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
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
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
(3)据材料四,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根据材料五,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含义。(8分)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异端”及“人文”思想的认识。(5分)
第6页/共7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 -5 ACDBA
6 -10 DBACD
11-15 CDABB
16-20 ACABC
21-25 CDCB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26 题 23 分,27 题 27 分,共 50 分)
26.
(1)概况:商品交易地区广阔、商路畅通、商旅安全、次数频繁、数量较大(4 分)
(2)特点:数量增长;类型多样。(4 分)
原因:农业、手工业发展;(2 分)商品经济发展。(2 分)
(3)变化:外国输华商品(棉纺织品)数量剧增。(2 分)
影响:①中国经济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③客观上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9 分)
27.
(1)矛头:传统儒家思想(程朱理学);罗马天主教会。(每点 2 分,共 4 分)原因:政治上:君主专制日益强
化,统治黑暗腐败;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但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文化上:八股取士导致的思
想守旧(文化专制)。(每点 2 分,共 6 分)
(2)反动统治者或维护封建礼教的人或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者;资产阶级激进派或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或新文化运动人士。 (每点 2 分,共 4 分)
(3)起因:科学与知识进步促成启蒙运动(近代科学形成的影响或牛顿经典力学的推动。(2 分)含义:
独立思考、理性判断;抨击天主教会,反对专制;提倡真理、正义、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每点 2
分,共 6 分)
(4)认识: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异端”思想是正常的文化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异端”及“人文”等进步思想往
往会受到保守势力的压制;“异端”和“人文”等思想能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答出 3 点给 5 分,言之有理,
酌情给分,不超过 5 分)
第7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