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2课时 海水的运动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波浪
(经典题)阅读文字,完成下面两题。
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节选)
②海面上漂着一叶孤舟,在随海浪的波动而起伏。
1.①描述的海浪类型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2.②中的“海浪”属于( )
A.风浪 B.涌浪 C.潮汐 D.海啸
(2024甘肃兰州一中期末)下图为波浪要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3.波浪产生的动力主要来源于( )
A.日月引力
B.风力作用
C.海底摩擦
D.地转偏向力
4.下列有关波浪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
A.波顶与波底的垂直距离就是波高
B.波峰与波谷间的水平距离等于波长
C.两个波峰间的水平距离等于波长
D.波峰与静水面的垂直距离就是波高
5.下列关于波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B.波浪与海啸、洋流是海水运动的基本形式
C.风暴潮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
D.能量巨大,已成为世界的主要能源
题组二 潮汐
(2024河南济源一中开学考)浙江温岭江厦潮汐电站可利用潮位差进行双向发电。2022年5月,它成为我国首座综合利用潮汐能和太阳能发电的潮光互补电站。潮汐发电利用潮汐水流的移动,在涨潮时,将海水储存在水库内;在落潮时,放出海水。利用高、低潮位之间的落差,推动涡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一天中,通常可以观察到两次海水涨落。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6.潮汐能主要来自( )
A.太阳辐射 B.地球内部
C.风力作用 D.日月引力
7.潮汐发电,一天内可以发电( )
A.两次 B.四次
C.六次 D.无数次
8.为潮汐发电修建的水坝,除发电外还可以( )
①提高沿海防潮标准
②增加海产品养殖容量
③提升港口吞吐量
④提高海水自净能力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9.(2024湖北武汉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某年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再超10亿吨,继续保持世界唯一的超10亿吨超级大港的地位,港口排名实现全球“十连冠”;年集装箱吞吐量首超2 600万标准箱,首次跻身世界港口排名前三名。
材料二 某年9月27日(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迎来该年度最大的潮水。浙江省海宁市沿江一线盛景,共吸引了超过15.7万游客驻足观看。
(1)从成因和表现两方面比较潮汐与海浪的差异。(4分)
(2)轮船进出港时如何利用潮汐 (6分)
(3)简述“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一著名水文地理景观的形成原因。(8分)
题组三 洋流
(2023河北唐山期末)下图为太平洋部分海域洋流示意图。科隆群岛年均气温比同纬度地区明显偏低,是赤道上的“寒冷岛”。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0.图示海域甲洋流( )
①从低纬度海区流向高纬度海区
②自北向南流动
③从低水温海区流向高水温海区
④自南向北流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科隆群岛成为赤道上的“寒冷岛”,主要原因是该群岛( )
A.受寒流影响 B.附近海域深度大
C.以山地为主 D.附近海域潮差大
(2024安徽江南十校联考)下图为某海洋等温线分布图,M处有南北向的洋流流经。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2.关于图中M处洋流,判断正确的是( )
A.北半球寒流 B.北半球暖流
C.南半球寒流 D.南半球暖流
13.图中M处洋流带来的影响最不可能是( )
A.扩大污染范围 B.挟带极冰南下
C.延长航行时间 D.加快航行速度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波浪和潮汐
(2024江苏扬州期中改编)冲浪是以波浪为动力的极限运动,波浪的高度要在1m左右,最低不低于30cm。下面图1为北半球某热带海域月平均风速变化示意图,图2为冲浪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该海域海上冲浪最刺激的季节是当地(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关于图中波浪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波浪越高,能量越大
B.风速越小,波浪越高
C.波浪越高,波峰越低
D.波浪的传播方向与空气水平运动方向相反
(2024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月考)下面图1、图2示意芬迪湾某地一天内不同时间的景象变化,图1示意小船漂浮在水面上,图2示意小船出露在淤泥中。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推测导致该地一天内景象变化的主要海水运动形式是( )
A.波浪 B.潮汐
C.海啸 D.洋流
4.下列属于该海水运动开发利用方式的有( )
①发电 ②航运 ③塑造海岸地貌
④海水淡化 ⑤养殖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题组二 洋流性质的判断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24江苏模拟改编)2023年8月24日,日本当地时间13时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下图为日本本土附近海域洋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洋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②处洋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C.③处的表层海水温度最低
D.④处为寒暖流交汇处,容易形成渔场
6.图示①处洋流流经海域表层水温分布的总体特征是( )
A.由南向北递减
B.由东北向西南递减
C.由西向东递减
D.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2024浙江金华开学考)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某月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图中甲洋流为( )
A.北半球暖流
B.北半球寒流
C.南半球暖流
D.南半球寒流
8.关于图中甲洋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带来大量的降水
B.渔业产量大幅下降
C.易引发较大海雾
D.向北航行逆水减速
9.(2023河北石家庄新乐一中期中改编)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海雾是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特定条件下出现在海上或沿海地区上空低层大气的一种水汽凝结现象。由于水滴或冰晶(或二者皆有)的大量积聚,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下,海雾的厚度通常为200~400米。北大西洋海雾多发生在4—9月(7月发生频率最高),其特点是雾浓,持续时间长。北大西洋的海雾类型多为平流冷却雾(暖湿空气遇到冷海面形成)。下图为北大西洋7月份海雾频率分布图(单位:%)。
(1)从洋流的角度,说明M海域海雾发生频率高的原因。(4分)
(2)纽芬兰渔场曾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渔业资源极其丰富。请从鱼的种类和数量两个角度分析洋流对该渔场形成的主要影响。(4分)
(3)说明海雾对北美洲东北部沿海地区运输业影响大的原因。(4分)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1.B 2.B 3.B 4.A 5.A 6.D 7.B 8.A
10.D 11.A 12.C 13.B
1.B “水何澹澹”是拍岸浪,“洪波涌起”是风浪,B项正确。
2.B ②材料中的“漂着”是题眼,说明此时无风或微风。风浪离开源地向远处继续传播的海浪,或风浪区域内的风已平息而继续存在的海浪,称为涌浪。故②中的“海浪”属于涌浪,B正确。
3.B 常见的波浪是由风力作用产生的,故B正确。
4.A 据图可知,波顶与波底的垂直距离就是波高,A正确、D错误;前后两个相邻波顶(或波底)之间的水平距离等于波长,B、C错误。
5.A 波浪主要是由风力作用产生的,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A正确;波浪与潮汐、洋流是海水运动的基本形式,B错误;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C错误;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是海洋能源中能量最不稳定的一种能源,能量较小,D错误。
6.D 潮汐是指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故潮汐能主要来自日月引力,D正确。
7.B 结合图文材料可知,利用潮汐发电,涨潮时,海水通过水坝进入水库,推动涡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一次;落潮时,海水通过水坝流出水库,推动涡轮机旋转,再次带动发电机发电。一天中海水涨落两次,因此利用潮汐一天可发电四次,B正确。
8.A 为潮汐发电修建的水坝,可拦截潮水,防止海水入侵,从而提高沿海防潮标准,①正确。水坝拦截形成的水库,可增加水域面积,从而增加海产品养殖容量,②正确。水坝对提升港口吞吐量和提高海水自净能力影响不大,③④错误。故选A。
9.答案 (1)成因:常见的海浪是由风力形成的,而潮汐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表现:海浪大小无规律性,而潮汐是海水周期性涨落。
(2)进港、出港时选择高潮位;进港时,应选择海水上涨时;出港时,应选择海水回落时。
(3)农历八月十八处于天文大潮时期,引潮力大,潮差较大;杭州湾呈喇叭形,口大肚小,当潮水从外海涌来时,被不断推高;夏秋季节盛行东南季风,加强了潮势;夏秋季节河流入海径流量大,抬高潮位。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潮汐与海浪的成因不同,潮汐主要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海浪是发生在海洋中的一种波动现象,海浪主要是由风力作用产生的。在表现方面,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间的海水涨落称为汐,一般每日有两次海水涨落;而在不同的风速、风向和地形条件下,海浪的大小无规律性。
(2)轮船进港、出港时应选择高潮位,此时航道较深,有利于航行;进港时,应选择海水上涨时;出港时,应选择海水回落时,以便充分利用海水涨落,既节省燃料,也有利于航行安全。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农历八月十八,日、地、月三者大致位于同一条直线,处于天文大潮时期,引潮力大,潮差较大;根据图示,杭州湾呈三角形(喇叭形),口大肚小,当潮水从外海涌来时,水位被不断推高,在近岸湾口处推起的潮位高;夏秋季节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水位高,杭州湾潮水受河水的顶托作用强,从而抬高潮位;夏秋季节盛行东南季风,风将潮水推向杭州湾,加强了潮势。
10.D 图示海域甲洋流是秘鲁寒流,从高纬度海区流向低纬度海区,从低水温海区流向高水温海区,自南向北流动,③④正确,①②错误,故选D。
11.A 图示海域甲洋流是秘鲁寒流,秘鲁寒流把南极附近海域的冷水源源不断地向低纬度地区输送。科隆群岛正好处在秘鲁寒流前进的道路上,受到强大的寒流影响,成为赤道上的“寒冷岛”,A正确。
12.C 由图中等温线温度递变规律(自北向南递减)可知,图示海域位于南半球;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由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该洋流应当为寒流,故图中M处洋流应为南半球寒流。
13.B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图中M处洋流为南半球寒流,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顺流航行会加快航行速度,逆流航行会降低航行速度,洋流还会扩大污染范围,A、C、D均有可能是图中M处洋流带来的影响,不符合题意;该海域水温较高,应位于中低纬度海域,且图中M处洋流向北流,不可能挟带极冰南下,B符合题意。
能力提升练
1.D 2.A 3.B 4.B 5.D 6.D 7.B 8.C
1.D 由图1可知,该海域冬季风力大,风力越大,波浪越高,因此该海域海上冲浪最刺激的季节是当地冬季。
2.A 风速越大,波浪越高,波峰越高,能量越大,A正确,B、C错误;波浪的传播方向与空气水平运动方向相同,D错误。
3.B 图1示意小船漂浮在水面上,图2示意小船出露在淤泥中,说明海水有明显的涨落现象,据此推测导致该地一天内景象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海水运动形式是潮汐,B正确;波浪发生时说明有海水,淤泥不会出露,A错误;海啸发生频率低,C错误;洋流比较稳定,一般不会导致同一地点海水水位一天内有明显的变化,D错误。
4.B 该海水运动形式为潮汐。潮汐引起潮差,可以利用潮差发电,利用潮汐规律进行养殖,轮船可利用潮汐产生的涨落潮规律进出港口,因此发电、航运、养殖属于潮汐的开发利用方式,①②⑤符合题意;塑造海岸地貌不属于开发利用方式,潮汐对海水淡化的意义不大,③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
5.D 读图可知,①②两处洋流均由低纬流向高纬,均为暖流,对沿岸气候均有增温增湿作用,A、B错误;③处纬度位置较低,表层海水温度较高,C错误;④处位于寒暖流交汇处,容易形成渔场,D正确。
6.D ①处洋流自西南流向东北,受该洋流的影响,其流经海域表层水温由西南向东北递减,D正确。
7.B 图示区域为北印度洋海域,C、D错误;根据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出方向相同可知,甲洋流从低温海区流向高温海区,为寒流,B正确、A错误。
8.C 根据题意,分析如下:
分析 结论
图中甲洋流是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作用,使降水减少 A错误
甲洋流是离岸风形成的上升流,将海底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渔业资源丰富,渔业产量增加 B错误
甲洋流一般出现在夏季,高温空气遇到有寒流经过的冷洋面,易引发较大海雾 C正确
甲洋流自南向北流,向北航行顺水加速 D错误
9.答案 (1)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暖流上空的暖湿空气平流至寒流上空,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形成海雾。
(2)该渔场位于寒暖流交汇处,冷水性鱼类与暖水性鱼类大量聚集,鱼的种类多;洋流交汇处容易引起海水的扰动,营养物质上泛,饵料众多,鱼的数量多。
(3)北美洲东北部沿海经济发达,为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重要通道(或往来船只多,沿海多航空港),海雾发生频率高,影响航空运输和航海运输安全。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雾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之后凝结成小水滴,悬浮在大气中的现象,M处为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暖流上空的暖湿空气平流至寒流上空,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形成海雾。
(2)该渔场处于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寒暖流交汇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饵料丰富,吸引大量的鱼群,鱼的数量多;同时,两种不同性质的洋流交汇,使得冷水性鱼类和暖水性鱼类大量聚集,鱼的种类多。
(3)该区域为北美洲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运输的需求量大,线路繁忙,运输方式多样,海雾发生频率高,影响航海运输安全和航空运输安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