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题--第一节 水循环(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题--第一节 水循环(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1.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6-24 09:2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水循环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水的行星”
  (经典题)下图为地球上各种水体所占百分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1.地球上的水体包括(  )
A.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B.海洋水、生物水、大气水
C.土壤水、沼泽水、大气水
D.湖泊水、陆地水、冰川水
2.图中表示冰川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目前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主要有(  )
①大气水  ②河流水
③深层地下水  ④淡水湖泊水
⑤浅层地下水  ⑥沼泽水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④⑤⑥  D.②③⑥
题组二 水循环及其意义
  (教材习题改编)为了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认识水循环,某教师在课堂上开展了水循环模拟实验。实验中,在倾斜的模具上铺设细沙代表“陆地”,用水槽代表“海洋”。读水循环模拟实验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4.在托盘内增加冰块,使得实验现象更加明显的环节是(  )
A.水汽输送  B.蒸发
C.植物蒸腾  D.降水
5.实验中,同学们还使用浇水壶浇水模拟“降水”,发现“陆地”上汇集的水流将细沙带到“入海口”附近,这说明水循环(  )
A.维持全球水量动态平衡
B.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C.直接影响各地天气过程
D.不断更新全球水体
  (2024河南新乡一中期末)位于新疆的塔里木盆地,距海较远,少有来自海洋的水汽补给,气候干旱,水资源比较短缺,夏季气温较高,地表引水灌溉,水资源消耗量较大。为合理利用水资源,新疆建造了坎儿井水利工程,把高山冰川融化下渗形成的地下水通过暗渠工程引到灌区。下图为新疆坎儿井工程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坎儿井所在区域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  )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陆地内循环  
D.大循环
7.为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暗渠改变的水循环环节是(  )
A.蒸发  B.降水
C.地下径流  D.水汽输送
8.(2024河南新乡期中改编)读水循环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1分)
(1)在图中补绘缺少的海陆间的水循环环节。(3分)
(2)水循环的原动力是     。(1分)
(3)对人类最重要的水循环类型是     ,该水循环之所以重要是因为 
 ,
在此水循环各环节中人类主要直接影响的环节是      。(3分)
(4)根据图中信息阐述水循环的意义。(4分)
题组三 洪涝灾害防治
  (2024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改编)2023年7月29日8时至8月1日11时,河北涿州出现明显降水天气过程,全市平均降水量355.1毫米,造成严重洪涝灾害。下图为白洋淀流域水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9.有关涿州此次严重洪涝的自然原因,从水文水系角度表述正确的有(  )
①降水强度大  
②短时流量大
③市政排水设施落后  
④集水速度快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关于洪涝灾害避防,错误的做法是(  )
A.加强预报,提前做好防洪准备工作
B.高处避洪,警惕蛇虫咬伤、谨防触电
C.洪水发生时,尽量避免贵重物品损失
D.互相救助,积极学习溺水救助方法
  (教材习题改编)洞庭湖区洪涝灾害多发,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制约经济发展。下图为湖南省地形和水系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1.洞庭湖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为(  )
A.地势低平,排水速度慢
B.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
C.植被覆盖率高,汇水速度快
D.围湖造田,调蓄洪水能力增强
12.治理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的主要措施为(  )
A.围湖造田,植树造林
B.加强监测预报,科学管理
C.下游兴建水库,开发水能
D.扩大耕地面积,发展灌溉农业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水循环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1.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水量最大
B.陆地内循环只发生在内流区
C.外流区既有海陆间循环,又有陆地内循环
D.补充陆地水最多的是陆地内循环
2.若图示为海陆间循环,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受全球变暖的影响,水循环活跃程度降低
B.①④分别表示大气水、海洋水
C.②③之间的c过程表示地表水的下渗
D.目前人类对水循环的干预主要集中在b环节
  (2024山西运城月考)下图为某地理考察小组利用“日光蒸馏法”取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3.该实验所揭示的水循环的主要动力为(  )
①风力  ②地球重力
③太阳能  ④温室效应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该实验可以明显模拟出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有(  )
①水分蒸发  ②水汽输送
③大气降水  ④地表径流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浪淘沙九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作品,该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为我们在地理学习中增添了乐趣、丰富了联想。下图为某区域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浪淘沙九首·其一》:“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诗中的“九曲黄河”属于图中的(  )
A.①  B.③  
C.④  D.⑥
6.(易错题)《浪淘沙九首·其七》:“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诗句体现了水循环(  )
A.使各种水体不断运动,相互转化
B.影响全球气候变化
C.塑造地表形态
D.引发洪涝灾害
  (2023山东青岛期中,)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使之补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住宅的设计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雨水花园主要改变水循环的(  )
A.水汽输送  B.降水
C.地表径流  D.地下径流
8.城市雨水花园可以(  )
①改变河网,拓展城市空间
②改善水质,提高用水效率
③增加蓄渗,减少城市内涝
④节约土地,降低资源消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3河北邯郸二模)山东某市区采用挂袋滴灌法(在树木下部绑水袋,在水袋下方扎孔进行慢灌)给大树“解渴”,该方式比水车直灌节水约60%。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9.水循环环节中与挂袋滴灌法类似的是(  )
A.植物蒸腾  B.地表径流 C.降水  D.水汽输送
10.(易错题)该方式比水车直灌节水的原理有(  )
①减少了灌溉水量  ②提高了灌溉效率
③减少了植物蒸腾  ④延长了灌溉时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题组二 洪涝灾害
11.(2024山西吕梁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2022年4—5月,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区气温比往年同期高5~8℃。进入6月,巴基斯坦多地遭遇强降雨。7—8月,该国降雨量比近30年来的平均水平高出近190%。多种原因导致该国遭遇严重的洪涝灾害,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下图为巴基斯坦地形、城镇及洪水受灾区分布图。
(1)从气候和地形角度分析巴基斯坦此次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6分)
(2)分析此次洪涝灾害造成极大损失的社会经济原因。(6分)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1.A 2.C 3.B 4.D 5.B 6.C 7.A 9.D
10.C 11.A 12.B
1.A 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A正确;B、C、D选项中水体分类不够全面,不是地球上水体的全部,因此错误。
2.C 冰川是地球淡水的主体,水量占全球淡水储量的2/3以上,故图中表示冰川的是③,C正确。
3.B 目前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主要有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②④⑤正确,故选B。
4.D 在托盘内增加冰块,会使得温度变低,水汽容易遇冷凝结,形成降水;对水汽输送、蒸发、植物蒸腾环节影响不明显。
5.B 使用浇水壶浇水模拟“降水”,发现“陆地”上汇集的水流将细沙带到“入海口”附近,说明降水落到陆地形成地表径流,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6.C 坎儿井所在的新疆深居大陆内部,距海远,河流以内流河为主,因此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主要为陆地内循环,C正确。
7.A 由材料可知,新疆气候干旱,水资源比较短缺,夏季气温较高,坎儿井水利工程把高山冰川融化下渗形成的地下水通过暗渠工程引到灌区,过程中减少了水分因蒸发而造成的损耗,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故A正确。
8.答案 (1)绘图如下:
(2)太阳能
(3)海陆间循环 此循环可以使陆地上的水得到持续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地表径流
(4)将各个圈层有机地联系起来;影响全球气候变化;为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塑造地表形态。
解析 (1)海陆间的水循环涉及海水蒸发、水汽输送、陆地降水、入海径流,据此在图中补绘缺少的环节即可。
(2)水循环的动力来源主要为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其中水循环的原动力是太阳能。
(3)海陆间循环能使陆地上的水得到持续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因此其对人类最重要。目前人类通过修建水库等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径流。
(4)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有利于不同圈层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水循环通过对地表太阳辐射的重新分配,使得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得以缓解;同时其强弱及路径,会直接影响到各地的天气过程,乃至区域的基本气候特征。水循环为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陆地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在水循环的驱动下,地表物质被侵蚀、搬运和堆积,地貌得到发育、演化,形成多姿多彩的地表形态。
9.D 2023年7月29日8时至8月1日11时,河北涿州出现明显降水天气过程,全市平均降水量355.1毫米,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降水量超过350毫米,说明短时降水量大,河流接受补给多,河流短时流量大,此属于河流水文角度有关涿州此次严重洪涝的自然原因,②正确;图示流经涿州的河流有众多支流汇入,短时间内集水速度快,此属于水系角度有关涿州此次严重洪涝的自然原因,④正确。降水强度和市政排水设施不属于水文水系角度,①③错误。故选D。
10.C 根据题意,分析如下:
分析 结论
加强预报,提前做好防洪准备工作,可以减少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 A不符合题意
高处避洪,警惕蛇虫咬伤、谨防触电,可以减少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 B不符合题意
洪水发生时,应该在保障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避免财产损失 C符合题意
互相救助,积极学习溺水救助方法,可以减少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 D不符合题意
11.A 洞庭湖区地势低平,排水速度慢,洪涝灾害多发,A正确;洞庭湖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且湖区周边无高大地形,因此湖区夏季无冰雪融水,B错误;植被覆盖率高,汇水速度应较慢,C错误;围湖造田,使湖区面积缩小,调蓄洪水能力减弱,这会导致湖区洪涝严重,D错误。
12.B 治理湖区洪涝应退田还湖,扩大湖区储水量,增强湖泊的调蓄能力,同时要利用先进技术进行雨情、水情监测预报,科学管理,B正确、A错误;在下游兴建水库不能对上游水量进行调节,且洞庭湖的下游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水能贫乏,C错误;湖区扩大耕地面积会导致湖泊萎缩,加剧洪涝灾害,D错误。
能力提升练
1.C 2.A 3.B 4.B 5.D 6.C 7.C 8.B
9.C 10.C
1.C 参与海上内循环的水量最大,A错误。内流区和外流区都会发生陆地内循环,B错误。外流区既会发生海陆间循环,也会发生陆地内循环,C正确。补充陆地水最多的是海陆间循环,D错误。
2.A 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导致海水蒸发旺盛,水循环的活跃程度增高,A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若图示为海陆间循环,则①表示大气水,②表示地表水,③表示地下水,④表示海洋水,a表示降水,b表示地表径流,c表示下渗,d表示地下径流,e表示蒸发,B、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目前人类对水循环的干预主要集中在地表径流环节,即图中的b环节,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3.B 从图中可知,“日光蒸馏法”取水是利用太阳能加热地面,促进液态水蒸发,然后利用塑料薄膜模拟凝结核,促进水汽液化,形成蒸馏水,薄膜上的水滴受重力作用落进容器中,最终实现取水。因此该实验所揭示的水循环的主要动力为地球重力和太阳能,②③正确。坑内的空气流动微弱,风力小,①错误。温室效应是现象,不是动力,④错误。故选B。
4.B 分析该实验可知,该实验可以明显模拟出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有蒸发和降水两个环节,①③正确。该实验涉及的空间范围小,水汽输送环节没有明显模拟出来,②错误。在该取水实验中,从塑料薄膜上滴落的水滴直接进入下方的容器中,没有模拟出地表径流环节,④错误。故选B。
5.D 黄河属于地表径流。图中①③④⑥分别代表水汽输送、下渗、蒸发和地表径流。
6.C 诗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体现了水循环塑造地表形态。
7.C 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利于雨水的下渗并回收利用雨水,减少了地表径流,因此雨水花园主要改变水循环的地表径流,C正确。
8.B 由材料可知,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使之补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没有改变河网,拓展城市空间,①错误;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改善水质,涵养地下水或补给城市用水,提高用水效率,②正确;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增加蓄渗,减少城市内涝,③正确;城市雨水花园并不能节约土地,④错误。故选B。
9.C 挂袋滴灌法是在树木下部绑水袋,在水袋下方扎孔进行慢灌,类似于小强度的降水缓慢地渗入地下,给大树补给水源。
10.C 与水车直灌相比,该方式使水通过小孔缓慢渗入地下,延长了灌溉时间,减少了灌溉水量,增加了下渗量,从而保证了大树需水量,①④正确。与水车直灌相比,挂袋滴灌法灌溉时间长且灌溉面积小,因此效率较低,②错误。植物蒸腾与灌溉方式没有直接关系,③错误。故选C。
11.答案 (1)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雨季降水量大,降水集中;北部为山地,处于西南季风迎风坡,地形雨丰富;境内的印度河大部分河段海拔低,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2)城镇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经济活动活跃,受灾范围广;农业生产活动集中在河流两岸,受灾严重;该国经济欠发达,防灾减灾能力较弱。
解析 (1)题干要求“从气候和地形角度分析”。由材料“2022年4—5月,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区气温比往年同期高5~8℃”可知,由于气温高,巴基斯坦北部山区的冰雪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由材料“7—8月,该国降雨量比近30年来的平均水平高出近190%”可知,降水异常增多,且降水集中。由图可知,巴基斯坦北部为山地,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多地形雨,加大了河流流量;境内的印度河大部分河段位于海拔200 m以下地区,地势平坦,排水不畅,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2)此次洪涝灾害造成极大损失的社会经济原因可以从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分布等方面分析。由图可知,该国城镇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经济活动活跃,受灾范围广;该国以种植业为主,农业生产活动集中在河流两岸,洪水淹没农田,受灾严重;该国经济落后,工程技术等不发达,防灾减灾能力较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