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北伐战争课件36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北伐战争课件36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17 06:2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
工农兵联合起来第11课
北伐战争开始: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黄埔军校成立北伐战争发展:高潮:结果:(失 败)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运动一、国民党一大 内容:
意义:(1924年)1.大会通过国民党新的党纲领
2.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3.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开始了国民革命运动时期(从1924年——1927年,也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知识类比: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即新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旧三民主义)“反帝反封建”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二、黄埔军校的建立时间:
地点
校长:
政治部主任:
作用:1924年蒋介石周恩来广州黄埔培养大量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基础革命者来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黄埔军校 创始人 孙中山校长 蒋介石党代表 廖仲恺政治部主任 周恩来蒋介石(1887-1975年),又名中正,字介石。早年就读保定军官学校。1908年到日本振武军校学习。1911年回国。1913年加入中华革命党。1917年奉孙中山命主持东南各省的党务和军事。1922年到永丰舰随侍孙中山。1924年国民党改组后,任黄埔军官学校校长。 周恩来(1898-1976年)字翔宇,笔名恩来。生于江苏淮安。1913年在天津南开中学就读。1917年毕业后东渡日本留学。1919年五四运动时回到天津,参加五四运动。1921年参加共产党。1924年11月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黄埔军校1924年5月创建于广州长洲岛。1924年5月至1927年7月,招收了六期学生共2万多人。黄埔军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批著名将领和军事人才。张治中 黄埔军校第三期入伍生总队副总队长
杜聿明 黄埔一期学生
陈诚 黄埔教官
白崇禧 黄埔教官林彪 黄埔军校第四期
“林彪是黄埔四期的,可你们是一期的!师兄打不过师弟,老师打不过学生。”
斯大林称他为“天才战将”,蒋介石称他“战争魔鬼”
陈赓 黄埔第一期学生请回答2.思考: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课文中提到的北伐战争目的、对象、北伐先锋、正式北伐时间、总司令、主要战场、进军路线、主要战役和结果三、北伐战争背景:国共两党合作共同领导国民革命黄埔军校为国民革命军奠定基础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中国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北伐先锋:叶挺独立团正式北伐时间1926年总司令蒋介石主战场:湖南湖北进军路线:结果:从珠江流域到长江流域,迁都武汉 Q:北伐战争最大的成果是什么? 成果: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北伐战争前形势图 直隶广东广西湖
南安
徽山东黑吉辽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湖北兵力20万兵力35万兵力20万广东广西 国民政府
兵力约10万
北伐战争进军示意图 直隶广州桂林长沙安
徽山东黑吉辽武昌3个北伐对象3大战场3场主要战役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两湖战场(主)江西战场闽浙战场上海汀泗桥贺胜桥叶挺我来试一试叶挺(1896-1946年)广东惠阳人。先后就读于广州陆军小学、武昌陆军预校和中国最高军事学府----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2年他任孙中山卫队团的营长。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任正在组建的第12师第34团即后来的独立团任团长。在北伐战场上,他率领的独立团发挥了尖刀作用,所向披靡,攻无不克,第四军也因此获得“铁军”称号。
叶挺像(1896~1946年)你认为北伐战争能够节节胜利的原因有哪些?讨论1.国共两党的齐心协力2.北伐军作战方针正确3.广大北伐官兵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4. 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5. 北洋军阀统治腐败,不得人心6.北洋军阀长期混战,实力削弱
思考:
既然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为什么我们还说国民革命失败了?原因在哪儿? 材料一:蒋介石就在帝国主义的指使督促下,加紧准备反革命改
变。帝国主义列强鼓励他迅速而果断地行动起来,江浙财阀答应
给他巨额财政资助,上海流氓青红帮头子保证解除上海工人纠察
队武装。蒋介石还与汪精卫密谈“分共”,汪精卫同意开会讨论“分
共”问题。经过一系列活动,蒋介石完成了发动反革命政变的准备。
发动了对上海工人大规模的残酷屠杀。4月12日黎明前,蒋介石发
出了大屠杀的命令,使全上海陷入了血海。几天之内,有三百多人
被杀,五百多人被捕,五千多人失踪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 材料二:1927年汪精卫制造“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提出“宁可枉
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血腥口号表明,汪精卫完全抛弃了孙中
山的三大政策,公开反共,成为反革命的中心人物。表明国共合作
完全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
客观原因:1.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主观原因:1.共产党年幼,缺乏斗争经验2.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采取突然袭击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2.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尤其是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材料三:当蒋介石在紧锣密鼓地采取措施准备镇压共产党人之际,
中共中央以陈独秀为代表对此却没有足够的重视。而且在3月下旬,
陈独秀致信中共上海区委,提出要缓和反蒋,4月5日,陈独秀和刚从
海外归国的汪精卫发表联合宣言,把“国民党领袖将驱逐共产党,将
压迫工人与工人纠察队”说成是“谣言”,要求大家“不信任何谣言。”
这个宣言的发表,使一部分共产党员放松了警惕,误以为局势已经缓
和下来。 四、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1.时间:1927、42.地点:南京3.人物:蒋介石4.内外政策:对内:镇压人民对外:投靠帝国主义5.性 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国民革命歌..考考你的记忆我军的高级将领陈赓在北伐战争中曾经救过蒋介石的命。后来有人批评陈赓说 “如果你不救蒋介石,我们的革命早就成功了。”
而陈赓说“如果我不救蒋介石,他早就成革命烈士了。” 你怎么看待这两种不同的观点? 从这次国民革命失败中你能总结出哪些教训?假如你当时是一名共产党员,是党的主要负责人,你认为中国革命以后的路该怎么走?开动脑筋想一想,你会变得更聪明 惨痛的失败给中国人民以深刻的教训,使共
产党认识到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
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
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1.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标志是( )
A.北伐战争的结束  B.南昌起义
C.“马日事变”   
D.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2.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国民大革命时期的是( )
A.省港大罢工  
B.孙中山创立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C.四川保路运动 
D.“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快速抢答3、“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反革命口号提出者是:( ) A、许克祥 B、蒋介石
C、汪精卫 D、张作霖
4、国民革命失败给中国共产党最深刻的经验教训是( )
 A.必须反对国民党右派的背叛革命
 B. 必须和农民结成巩固的工农联盟
 C. 必须提出能团结多数的革命口号
D.必须独立自主地掌握革命领导权辨别真伪下列哪些是发生在国民大革命时期的事件? (1)“马日事变”
(2)四川保路运动
(3)孙中山创立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4)“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5)香港海员大罢工
(6)省港大罢工
(7)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推荐作业结合前几课所学内容,怎样评价陈独秀这个人物呢?1、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其目的是
A.把革命从广东推向全国  
B.抢夺地盘和政权
C.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   
D.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请你选择2、1926年北伐战争中任北伐军总司令的是
A.蒋介石
B.叶挺
C.冯玉祥   
D.廖仲恺请你选择3、北伐战争中的主战场是
A.两湖战场
B.广东战场
C.江西战场   
D.闽浙战场请你选择4、在湖南、湖北战场上,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谁?
蒋介石  张作霖
孙传芳  吴佩孚请你判断吴佩孚5、按时间先后排列下列事件:
1926年北伐战争中,北伐军在两湖战场上先后攻克的是 ①武昌 ②汀泗桥 ③贺胜桥 ④长沙
 ④ ② ③ ① 拨乱反正主要对象及所属派系。
A:  、  
B:  、  
C:  、  
D: (政府名称)
E: (军队名称)
图中右下角人物是    奉系
张作霖直系
吴佩孚直系
孙传芳广东国
民政府叶挺看图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