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祝福》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祝福》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21 14:3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祝福》教学设计
——从《祝福》看创作策略的运用
【教学目的】
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的罪恶本质。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塑造人物的方法;2、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
难点:深刻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具体流程】
1、搭脚手架,围绕“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
3、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概念有关的各个属性,先由老师启发引导,然后让学生自己分析文本《祝福》;探索过程中老师适当提醒,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最后在自觉生成的基础上提问监测。
4、合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与讨论。
5、效果评价。
【具体演示】
一、创作策略心理活动四步骤:
魅力刺激——接受意识——审美感觉——魅力效应
概念提出:书悦之,情动之,意喜之,识服之,形怡之,技迷之,采醉之。
二、鲁迅先生《祝福》中创作策略的渗透:
(合作探究,小组讨论)
意——与《红楼梦》比照,主题总结,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毒害。
识——集体无意识(次要人物:柳妈,卫老婆子,鲁镇的围观者)
幻灯展示一:从封建礼教到集体无意识
封建礼教已经以一种神圣的标准、公理的化身被所有人接受并维护着、遵守着,已经化为血肉成为人们身体的一部分了。
它不是以一种凶恶吞噬残害人们,而是以一种我们自觉奉为神圣、公理、正确的形式吞噬、残害人们,又在这吞噬、残害中获得一种维护正义的快感,这才是礼教吃人的可怕之处。
形——环境渲染,首尾呼应。
幻灯展示二:首尾呼应的环境描写的运用
提示:1、开头的环境描写如鞭炮的钝响、乱舞的雪花等营造了忙乱、压抑、冷峭的气氛,为祥林嫂之死作背景烘托,在热闹与凄凉的对照中增强其悲剧氛围。
2、结尾的环境描写如连绵不断的鞭炮声、浓云团团飞舞的雪花影射压抑、沉重、猖狂的黑暗社会,衬托我对于黑暗社会的愤懑,含蓄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即底层女性无法摆脱的悲剧命运。
趣味贴:问:寒假开学为什么会阴天下雪呢?
答:
1.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2.暗示了自己的悲惨命运
3.揭露了凄惨的社会环境
4.为去学校没做作业被老师批评埋下伏笔
5.与美好的寒假形成鲜明的对比
技——倒叙手法的运用;兼有插叙。讲明倒叙、顺叙、插叙、平叙、补叙的区别。
幻灯展示三:倒叙的运用
序幕 鲁镇祝福景象
结局 祥林嫂凄然死去
开端 祥林嫂初到鲁镇
发展 祥林嫂被迫改嫁
高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
尾声 再写祝福景象
采——经典、警辟、凝练、沉郁的句子。
幻灯展示四:一篇作品须有个情调。
情调是悲哀的,或是激昂的,我们的语言就须恰好足以配合这悲哀或激昂。比如说,我们要传达悲哀的感情,就须选择些色彩不太强烈的字,声调不太响亮的字,造成稍长的句子,使大家读了,因语调延缓、文字的暗淡而感到悲哀。
——老舍
情——鲁镇,线索,归乡模式。
书——鲁迅在书法上的造诣极高。他早年抄写过很长时间的古碑,并热衷于搜寻碑帖拓片,对书法、美术有着很高的鉴赏力。他的书法,古雅厚重,文人气十足。无论是精心书写的对联,还是即兴书写书写的手稿、书信,都大有可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