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学习目标
正确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的历史过程,理解由分裂到统一这样的历史趋势,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影响
难点: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总特征,具体表现
时空思维
【教材梳理】
时代特征:政治动荡、民族交融与江南开发
一、三国与两晋
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东汉灭亡。刘备定都成都,史称蜀汉。孙权定都建业,国号吴。蜀、吴两国加强了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
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称为“永嘉之乱”。自此,中国历史又进入一个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 ,起初是东晋十六国的割据,后来演变为南北朝的对峙。
二、东晋与南朝
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自三国、两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
420年,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宋。此后170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合称南朝。四个王朝均定都建康,加上先前再次定都的吴和东晋,又统称为六朝。
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三、十六国与北朝
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其中大部分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
4世纪下半夜,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了北方,随后大举进攻东晋,被击败与淝水,此后前秦迅速崩溃,稍微缓和的民族矛盾又加剧了。
439年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统一了北方。【选修一】(4.1)5世纪后期,孝文帝拓跋宏实行改革①政治上实行俸禄制,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等,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②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等改革措施,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6世纪前期,北魏发生动乱,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上述五个王朝合称北朝。
知识拓展
1.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根本原因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重要原因是改革符合民族交融的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内容全面,措施得当。
主观因素是孝文帝的胆略和远见卓识,及冲破阻力毅然改革的决心。
2.孝文帝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先进的制度必然战胜落后的制度
改革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顺应民意。
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具有曲折性。
达标检测
1.黄巾起义失败后,战争频发,导致了“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悲惨景象。其中出现长期战乱的时期是( )
①东汉末年②西晋中后期③十六国时期④南朝中前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晚唐时有一位家住余杭的读书人决定到长安游历并求取功名。当船驶入长江后,他决定到诗人韦庄发出过“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感慨的古城参观游览。这座古城最有可能是( )
A.洛阳 B.建康 C.燕京 D.汴梁
3.典故“三顾茅庐”中的“三顾”指( )
A.九十里的路程 B.放弃三次机会 C.三间房屋 D.三次
4.成语“望梅止渴”讲的是谁的故事( )
A.班固 B.曹操 C.曹丕 D.刘备
5.孟获是三国时期南中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首领,公元225年起兵反叛蜀汉。诸葛亮“七擒孟获”,采取攻心战策略,达到了孟获投降、南中平定、蛮族归心的结果。这一事件反映了蜀汉( )
A.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 B.采取了和平友善的民族政策
C.完成了江南地区的统一 D.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
6.十六国时期,大夏国建立者赫连勃勃自称“大禹之后”,北魏建立者鲜卑拓跋氏自称“轩辕之苗箭”,建立北周的鲜卑宇文氏则称“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他们此举主要是为了( )
A.学习汉晋王朝的制度文明 B.追求民族政权的合法正统
C.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 D.谋求与汉族王朝和平共处
7.从公元304年巴氏族李雄建立成汉和匈奴贵族刘渊建立汉国,到439年鲜卑拓跋部统一北方,这100多年里,北方各民族相互争战,先后建立了16个政权,即“五胡十六国”。这一状况( )
A.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环境的动荡 B.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彻底破坏
C.可用于说明亚欧民族迁徙的影响 D.不利于北方各民族之间的交融
8.有学者指出:董卓的军队主要来自羌族,刘备、曹操部队中有大量幽州乌桓胡骑……不关中戎狄居半,而且随着北方游牧、半游牧民族大举南下中原,在整个北方,汉族已经不数。据此可知( )
A.民族交融促进文化认同 B.少数民族文化占据主导
C.汉族文化呈现游牧特征 D.割据战争促进民族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