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21 16:0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单选题
1.贞观初年,唐太宗签署了征兵18岁以下体壮者的敕书,但魏征就是不肯署敕。据此分析可知,魏征当时任职的部门可能是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枢密院
2.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创立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后来主要看重家世,逐渐发展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该制度是( )
A.宗法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3.738 年,唐玄宗在三省之外另设置翰林学士院,负责一部分诏书的起草工作。805 年,唐 宪宗继位后又规定:朝廷的制诰、诏令、敕文等都由翰林学士执笔,中书舍人只能起草一些 不太重要的文书。由于翰林院在宫禁之内,故称翰林学士为“内制”,而中书省在皇城,故 称中书舍人为“外制”。这一做法表明唐朝后期 ( )
A.中枢机构权力的转移 B.通过内外朝制度削弱相权
C.官员选拔途径的扩大 D.集思广益以提高行政效率
4.下表为《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该表说明科举制的实行
朝代 曹魏 西晋 东晋 隋 唐 北宋
比例 26% 15% 4% 17.2% 24.5% 46.1%
A.提高了官员素质 B.扩大了官吏来源
C.导致“冗官”现象 D.加强了中央集权
5.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唐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②宋代设立“参知政事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③元朝设中书省分割相权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6.西方启蒙思想家曾这样称赞中国隋唐时期的一项制度,“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这里他们赞扬的这种制度
A.废除了封建等级制度 B.加强了封建君主专制
C.提高了官员职业素养 D.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7.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的宰相是首长制,唐代的宰相是委员制”,据此可知,钱穆认为宰相制( )
A.在汉代时期权力至上 B.经历了从相权独揽到共议国事
C.在唐代时期权力上升 D.经历了从宰相专权到皇帝专权
8.魏晋时期,高品第的士族很乐于就任地望清美、品秩较低、升迁较易的秘书郎、著作郎、黄门侍郎、散骑侍郎等官职,而寒门不可企及。这从本质上说明
A.寒门阶层生活贫困 B.地主阶级统治加强
C.士族精于为官之道 D.门阀政治逐步形成
9.《旧唐书·刘祎之传》记载,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由此可知,唐代( )
A.政治中枢决策规范化 B.建立了科学行政体系
C.开始出现分权与制衡 D.皇权受到相权的威胁
10.有学者指出:明朝完整的科举考试共有三场,不仅包括《四书》《五经》的记诵,还包括诏、诰、表、判和策问等内容,八股文只占第一场中的一小部分。假如只知道有第—场,那么这个所谓科举,只不过是其全部内容的1/4甚至1/5而已。材料旨在说明
A.科举考试存在复杂程序
B.应该全面评判科举制度
C.八股文不利于人才选拔
D.应辩证评价八股文考试
11.察举制创立后,选官标准经历了“以德取人”“以能取人”“以文取人”“以名取人”和“以族取人”的演变,结果“以文取人”为主导的原则、标准和方法最终成了定局。这一变迁( )
A.表明豪强势力推动了国家政权发展 B.是官僚体制理性行政的必然
C.使中央与地方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D.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12.《资治通鉴》记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材料涉及的政治制度
A.确立于秦朝,汉武帝时期完善
B.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C.削弱了君权,突出了臣下的作用
D.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13.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提到:“既可投牒自列,即不得不就而试之,应试者虽不必其皆见取,然终必于其中取出若干人。是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循私举之而不得。”材料主要体现该制度的进步性是
A.克服了察举制的一些弊端 B.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
C.保证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 D.促成儒学经义的广泛传播
14.两汉时的察举制,地方官推举人才主要参考乡闾评议;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之初,中正由现任中央职官兼.任.须“德充才盛”,经郡国长官推举,报请司徒确认并予以任命;隋唐以来科举制选官由中央部门主持,有时皇帝还亲自参与人才的选考。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反映了
A.科研人才大量涌现 B.才学成为选官的唯——标准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有利于推动官僚政治的形成
15.唐朝,安徽泾县的毛笔制作业有了专业制笔作坊,因为宣笔品质优秀,适宜书写,广受文人墨客喜爱,所以风行于世,笔的需求量迅速增加,泾县成为全国制笔中心和主要产地。这一现象出现
A.说明泾县的制笔量居全国之首 B.体现政府扶持民间手工业发展
C.反映民间手工业居于主导地位 D.得益于当时科举制度的推动
16.自此制推行,“政府便一任民间农田之自由转移,失却为民制产的精神。结果自然会引起土地兼并,贫富不平等,耕者不能有其田,而奖励了地主的剥削。”文中“此制”应指
A.编户齐民 B.均田制 C.两税法 D.摊丁入亩
17.贞观初年,唐太宗签署了征兵18岁以下体壮者的敕书,时任门下省正五品的给事中魏征不肯署敕,结果唐太宗的敕书没有获得通过。这说明三省体制下
A.君权受到一定限制 B.门下省处于最高地位
C.权力中心发生转移 D.行政效率获得了提高
18.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指出,察举的权力,在各地方官员手中。当一个人做到有权察举时,经他察举的,便是他的门生故吏,将来在政治上得意,有机会必然也会察举他的后人。这就造成了后来所谓的士族门第。据此可知( )
A.士族制与察举制有一定渊源
B.九品中正制造就士族制度
C.察举制瓦解了中央集权体制
D.士族门阀制约了君主专制
19.隋唐时期形成了三省六部制,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彼此制约。门下省负责( )
A.草拟诏令 B.审核诏令 C.执行具体事物 D.票拟
20.东汉时期选仕首先要看族姓阀阅,因此豪强地主的子弟在察举中受到特殊照顾,甚至当朝外戚与宦官都要同大族联合或周旋。这反映出当时( )
A.选官制度弊端明显 B.士族都攀附权贵
C.中央难以控制地方 D.察举制难以推行
二、材料分析题
21.任何国家的管理都需要--批善于管理的官吏,因此,各国都重视管理的选拔,官吏选拔也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人类的政治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代都非常重视对官吏的选拔,制定了许多种不同的人事选拔方式,由此形成了中国古代富有特点的选拔制度。夏商西周时期,所谓“天子之子为天于,公之子为公,卿之子为卿,大夫之子为大夫”;汉代统治者认为孝是“百行之冠,众善之始”,廉则是为官之根本、民之表率,因为对孝廉的考察和荐举十分重视,自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形成制度化,每岁必举;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下诏分科举士,所设十种科目,显然其中最主要的是品德内容。唐朝时科目分为常科和制科,以秀才、进士和明经三科最为重要,武别天当政时首设武举。宋朝时把进士以外的其它科目合并“诸科”,明清时则取消“诸科”,只设进士一科。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历史上,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教育科技文化的发展,政府的结构和功能日益复杂,政府工作人员大量增加,在旧式的官僚集团中逐步形成了现代意义的文官。为了对文官这一特殊及特区进行管理,西方各国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对文官的分类、考试、录用、考核、奖惩、待遇、培训、晋升、调动、解职、退休、保障等作系统规定的规章制度和体制,目的在于选贤任能,提高行政效率。这就是现代西方各国的文官制度(公务员制度)。
在西方封建专制下,文官的行政行为如果超出法律授权范围或违反法律规定,便是违法渎职,要受到司法制裁。同时。文官对国家、对人民、对上级、对部属都有法定关系。他的职位、地位、待遇依法受到保障,非因违法失职不受免职、停职等处分。实行功绩制,(Meritsystem)这是现代文官制度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是为反对封建特权、个人赡徇制和政党分肥制的弊端,实现担任公职“机会均等”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功绩制体现了“任人唯贤”和“奖优罚劣”。它包括两方面:公开考试,择优录用;严格考核,论功行赏。在西方封建专制、个人赡徇和政党分肥制下,官吏、官员的任用、升黜、赏罚往往根据君主、政权机关的首脑或政党领袖个人的好恶,即不重视业务能力,对业务能力也没有什么客观的衡量标准。功绩制则根据较为客观的标准确定的业务能力和其它工作素质,决定文官的录用、升降和奖惩。用人重知识化、专业化,除美国外,现在西方各国一般都规定相应的学历作为一定职级文官考试录用的条件。美国虽对学历无明确规定,但在考试时,也极注意检验应试者的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政党分肥制倡导者的“政府工作平凡简单,任何人皆可胜任”的理论,是现代文官制度所彻底否定的。……现代文官制度则规定“政治中立”,实行职务常任。西方各国都规定文官不得参加某些政治活动,不得担任选举公职(要担任,就要辞去文官职务),不得接受政治捐款等,并规定文官“无过失不受免职处分”、“不随内阁而进退”,保证文官的职位、去留、待遇、前程不受党派政治斗争的影响。
现代西方文官制度不同于西方封建官吏制度及早期个人赡徇制和政党分肥制的这些特点,是随着西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通过人民长期民主斗争及几次重大的官员制度的改革,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尽管目前仍有些弊端,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政府和文官都不能完全避免违反制度的现象,但这一制度的确立毕竟是历史上的巨大进步,其中有很多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对现代社会化经济的发展和现代政府的人事管理是普遍适用的。在我国目前的人事制度改革中,大有借鉴的必要。
——摘编《论西方文官制度特点》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的沿革历程。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文官制的特征,并分析文官制度的作用。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府初立九品,按人才优劣定品第,这在很大程度上纠正了汉末察举制被名门士族所操纵的弊端。但九品中正制中各地中正的人选皆由在朝为官的世家大族兼任,人才的任用升降实质上仍然完全掌控于门阀士族的手中。在这种情况下,中央要巩固和加强集权显然是不可能的,与此同时,庶族地主的力量却在门阀士族逐渐衰弱的趋势下不断壮大,他们对于选官制度产生了新的政治诉求,科举制度应运而生。
——摘编自李烁《浅析唐朝科举制度与朋党政治》
材料二 九品中正制,本想替当时用人定出一客观标准,还是不失此项制度所应有的传统精神的。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即不需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这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汉制规定商人不能做官,做官亦不能经商,乡举里选系由地方政府察举呈报。现在自由报考之唯一限制,即报名者不得为商人或工人。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实际上“选举”一词很早就被使用,古代选举兼指选士与选官,如三代(夏商周)就已存在的“乡举里选”,汉代的“乡举里选制”“察举征辟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和隋朝开创的“科举制”。中国古代的选举制度都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考察、培养、选拔和任用人才的,它透露着机会平等性、选拔人才的一切以考试为尺度的客观性、组织考试的独立性、社会的稳定性和考试内容的标准化等。这在当时情形下确实难能可贵,由于“家天下”观念和伦理道德,很多被委任的官吏即使不是由人民投票产生的,也能为官清廉公正。这种制度至少给很多平民“布衣”打开了一条通往上层社会的通道,因此,中国古代的很多官吏也是优秀的文学家和诗人。
材料四 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注如“参知政事”“参议得失”“参知机务”“专典机密”等)。
——[宋]欧阳修《新唐书百官志》
材料五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又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决议,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必得中书、门下二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
材料六 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
材料七 玄宗时,以中书省事务繁多、文书多壅滞,选用一些文人与集贤院学士分学制诏书敕,…后正式改名为“翰林学士”,并特置学士院以安置。安史之乱后,“军国多务,深谋密诏,皆从中出”,被称为“内相”。宪宗元和年间,中书小吏滑涣,勾结知枢密刘光琦(宦官),“宰相议事有与光琦异者,令渙达意,常得欲。……郑余庆与诸相议事,涣从旁指陈是非,余庆怒叱之,未几,罢相”。……《唐阙史》卷下记云:“一日,枢密使(宦官)出至中书,奉宣与宰臣商量镇州事”。
材料八 北魏太和九年,正式确立均田制,与此相适应的赋税制度是租调制,唐初的租庸调制与之前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庸的制度化,这在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整理自李羡於《论均田制的兴衰及其与租庸调制的关系》
材料九 自魏晋有户调之制,北朝因之,及唐而有租庸调之名。租者田租,即今之田赋;庸者力役,若不役,出绢而当庸直;调则户税,各随乡土所出,岁输绢绫纯绵,其无蚕桑之处,则输布麻。惟田赋不计亩而计丁或户,则与均田制度相辅而行,盖必人皆授田,始可按丁征租也。均田制度以户籍为本,籍既失实,欲不废而不能矣。逮唐之中叶,均田制度坏,租庸调亦不能复行,改为两税法矣。
——摘编自万国鼎《中国田制史》
材料十 唐德宗接受了杨炎的建议,便在建中元年公布了这一新税法,明令“丁租庸调,并入两税”,结束了以前赋税制度繁杂混乱的状态。自均田制崩溃以后,土地买卖更加公开而频繁,田庄经济日益发展起来了,新的税制使大土地所有者分担起一部分赋税,商人也要在所经商的郡县纳税。在实行的当年,唐王朝实际控制的纳税户由一百二十三万增加到三百多万户,全年征收的税钱由一千二百多万贯增至三千多万贯。这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史上的重大变革,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整理自王仲荦《中国断代史系列 隋唐五代史》
材料十一 白居易的《赠友》描述了两税征钱导致钱重物轻而伤农的现象,“胡(何)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表达了对租庸调法的认同,“庸必算丁口,租必计桑田。不求土所无,不强人所难。量入以为出,上足下亦安”,主张“复彼租庸法,令如贞观年”。柳宗元的《答元饶州论政理书》指出,两税法实行按户等征税,富人贿路官吏求居下等以逃税,导致“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他认为要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只有“舍其产而唯丁田之间”,即恢复以身丁为本的租庸调法。
——改编自付志宇《唐人诗文所见两税法变革补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唐科举制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的异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举制度的演变趋势,并分析中国古代选举制度变迁的积极作用。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初期三省制指哪三省?各自分工如何,并分析三省制作用。
(5)根据材料五,唐代的丞相制度与汉朝相比有什么变化?起到了什么作用?根据材料六所述故事实质上反映了哪两种权利之间的冲突?结合材料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利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据此,唐朝的君主专制制度呈现出怎样的特点?根据材料七概括三省制实际运行中的调整及其对三省制产生的影响。
(6)根据材料八结合所学,指出“正式确立均田制”发端于中国古代史上哪一重大改革?并简析“庸”的含义及作用。
(7)根据材料九,结合所学,扼要说明唐代户籍制度、均田制、租庸调制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简析租庸调制“不能复行,改为两税法”的原因。
(8)写出材料十“新税法”的名称,并依据材料十概括这一新税法颁布的积极作用。综合材料九、十,指出从北魏到唐德宗年间征税主要标准发生的变化以及人身依附关系呈现的态势。
(9)根据材料十一,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白居易、柳宗元对唐代税制改革的看法。
23.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二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丁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三 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摘编自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参考答案:
1.C
2.C
3.A
4.B
5.A
6.C
7.B
8.D
9.A
10.B
11.B
12.D
13.A
14.C
15.D
16.C
17.A
18.A
19.B
20.A
21.(1)我国古代的官吏选拔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即以禅让制为特点的原始社会的选拔制度;以世官制为核心的奴隶社会的选拔制度;以察举征辟制为代表的两汉期间的选拔制度;以九品中正制为主流的魏普南北朝时间的选拔制度;以科举制为主体的隋唐到明清时间的选拔制度。
(2)特征:公开考试,择优录用;严格考核,晋升唯功;政治中立,职务常任;官纪严明,待遇优厚;制度化,法律化。作用:稳定政局和社会管理;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扩大选才范围,提高行政效率;对中国现代人事制度改革产生重大影响。
22.(1)原因: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凸显;庶族地主力量不断壮大,提出新的政治诉求;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
(2)异:选拔人才的标准不同,前者靠才能,后者靠门第;选拔人才的方式不同,前者考试,后者举荐。
同:都是选拔人才的制度;工商业者都不在举荐或考试之列。
(3)发展趋势:由以家世、门第为选拔标准,逐渐演变为以学识才能为选拔标准;由地方评议推荐逐渐演变为以考试选拔为主。
作用: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和执政能力;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为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保障。
(4)三省制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各自分工: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
作用: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分工合作,提高效率;减少决策失误。
(5)变化:唐朝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一相制变为多相制。
作用:三省之间相互配合、相互牵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既避免了权臣专权,又加强了皇权。
冲突:皇权与法律的冲突;制约:皇权受到相权和法律的制约。
特点:唐代在君主专制政体下形成了集体决策的局面,君臣关系、中央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都配合得比较协调。
调整:官员任职多任用低级官员或他职兼宰相权职;三省长官不轻易授人;选用文人学士参与军政;宦官执掌枢密,参与决策。
影响:三省地位不断下降;逐渐名存实亡。
(6)北魏孝文帝改革。
含义: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
作用: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也保障政府的赋税(财政)
(7)关系:均田制是唐朝前期的主要土地制度,租庸调制是与之相适应的赋税制度,租庸调制以均田制为基础和存在的依据;户籍制度是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依据。
原因:均田制遭到破坏;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户籍管理混乱;安史之乱导致了人口锐减。
(8)名称:两税法。
意义:结束赋税混乱局面;扩大收税对象;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变化:征税的主要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反映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逐渐放松。
(9)白居易、柳宗元都看到了两税法的弊病。白居易认为征钱带来了钱重物轻而伤农的现象,柳宗元认为按户等收入导致富人贿赂官员逃税,穷人更加贫穷。上述看法切中了两税法的弊病,但没有看到其积极意义,如简化税收名目,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两人都主张恢复租庸调制,但租庸调制已经无法维持,这是因为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渐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导致租庸调制无法维持,为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唐政府实行两税法。
23.(1)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
(2)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被西方国家借鉴;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
(3)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