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时作业1
一、单选题
1.西汉前期以功臣(特别是军功型)作为分封列侯的重要对象,既继承了高帝六年(前201年)“始论功而定封”的政策,又反映了“尊崇爵位,以劝有功”的统治理念。西汉初年的这种分封( )
A.助于崇尚建功立业的风气 B.导致列侯日益居功自傲
C.造成汉初诸侯割据的局面 D.抑制军功地主势力发展
2.东汉后期,同一年被察举为官的人会形成“同岁”的私人关系。这种关系超越地域、血缘,形成官场内部独特的亲密关系,官员相互选拔“同岁”的亲属为官,聚成群体。这反映了,当时( )
A.选官制度不断发展成熟 B.血缘对政治的影响下降
C.世家大族的影响力扩大 D.中央权力不断受到削弱
3.《汉书·循吏传》载:宣帝时,王成为胶东相,“今胶东相成,劳来不怠,流民自占八万馀口,治有异等之效。其赐成爵关内侯,秩中二千石。”黄霸为颍川郡守时,“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汉代对地方治理的重视( )
A.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B.减轻了农民赋役负担
C.提高了农业的发展水平 D.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定
4.曹魏时实行九品中正制,由朝廷官员兼任各级中正,将人才依古制分为九等,原来意图只是为了便于铨选,并将用人权集中于朝廷手中,防止、抵制当时世家大族的“浮华”结党之风。后来,朝廷却对世家大族加以拉拢、依靠,九品中正制也就逐渐变质。九品中正制的变化根源于( )
A.世家大族价值观发生嬗变 B.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C.朝廷丧失对社会的控制力 D.不同阶层间流动的加速
5.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官员选拔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人类政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材料所反映的选官制度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夫尚贤者 ,政之本也” ②“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③“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④“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A.①③②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①③④②
6.据学者统计,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周王朝共有31人执政,其中世卿之族占了24人;鲁国共有25人执政,世卿之族占了22人;晋国共有72人执政,世卿之族占了62人。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
A.世官制仍有较大影响力 B.社会阶层的流动加速
C.政局变动助推社会转型 D.血缘政治已彻底瓦解
7.唐玄宗时,有官员希图将赏赐给其女婿的官位换成进士科名,玄宗答应后通知礼部给进士及第。礼部将此事禀报宰相,宰相认为“明经、进士,国家取材之地。若圣恩优异,差可与官,今以及第与之,将何以劝?”结果只好作罢。由此可见,唐代科举( )
A.削弱了门阀世族势力 B.注重取士用人的信度
C.有利于限制君主专权 D.促进了尚学风气形成
8.清代的监察官多由在任的京官和在外知县等政绩卓异者.通过内外大臣保举,经考试合格而入选。一般要求京官历俸两年.外官历俸三年。由此可见,清代( )
A.监察官员选拔严格 B.构建了自上而下的监察体系
C.监察官员地位崇高 D.发挥监察官员对皇权的牵制
9.下表为元明清三代监察制度演变,据此可知( )
朝代 机构概况 主要职责
元朝 御史台,全国化为二十二道监察区,称肃政廉防使司 定期巡察本道内各路、府、州、县,监察各级官员,纠肃风俗,监督铨选等等
明朝 全国划为四十一道监察区,设巡按御史 考察官员,复核和受理诉讼案件,照刷诸司文卷,考察政教民情,举凡吏政、刑名、治安等,无所不察
清朝 中央监察机关都察院 监察行政权、弹劾官吏权,监督科举考试和监察官吏考核权、财政审计权等
A.元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设置监察优化国家管理
C.地方监察官员权高位重 D.明朝监察重在政教民情
10.据学者研究发现,汉文帝时期已有“贤良”“孝廉”之选,但未形成正式制度。汉武帝始以明文规定下来,凡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推荐,经过考核,任以官职;不久又规定依人口数量按比例进行选举,取消资产的限制。这样的变化( )
A.体现了察举制的形成完善 B.标志着科举制度走向成熟
C.有利于贵族垄断人才选拔 D.沉重打击了豪强地主势力
11.据史载,元仁宗命令大臣议定科举之法,并明确规定: “举人宜以德行为首,试艺则 以经术为先,词章次之。浮华过实, 朕所不取。”这表明( )
A.元朝沿用唐朝的科举考试科目 B.德行不再是人才选拔的标准
C.士族阶层的政治地位开始下降 D.统治者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
12.世官制(夏商周)-察举制(汉朝)-→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科举制(隋唐宋)。下列选官制度的标准按以上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血缘→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B.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C.血缘→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D.血缘→门第声望→品行才学-考试成绩
13.西晋时规定,一品官可占有田地50亩,荫衣食客3人,荫佃客50人;五品官可占出30亩,荫衣食客3人,荫佃客5人;九品官可占田10亩,荫衣食客1人,荫佃客1人。这一规定( )
A.加强了对世族门阀的控制 B.保障了士族地位的稳固
C.使中央收回了人才选拔权 D.促使土地私有现象出现
14.武则天爱好文学,喜用文士,曾在进士科中加试杂文,但后来多次停试杂文,以期通过“断浮虚之饰词”来更好地发现“实用之良策”。这表明当时的人才选拔( )
A.取决于统治者的喜好 B.服务于现实需要
C.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D.推动了文学繁荣
15.宋神宗时的科举考试,罢诗赋、贴经、墨义,专考策论和大义,其中策问大抵以汉唐故事为主要议题,如“汉唐将相”、“唐始治终乱”等。据此可知当时宋朝( )
A.创新制度以完善取士程序 B.关注官员治国理政的行政能力
C.面临汉唐同样的统治危机 D.继续崇文抑武以加强君主专制
16.据如表,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汉代( )
汉代选拔官员的办法
一 皇帝不定期征召贤良方正之人,委以要职。
二 地方官定期向中央推举孝子廉吏,经中央考察后担任各级官员。
三 各地推荐优秀的平民子弟选入太学,向通经的博士学习儒家经典,通过考核后,选拔成绩优异的学员为官。
A.政府相对公正地选拔人才 B.选官以道德水平为重要标准
C.儒家思想成为官方主流思想 D.打破了贵族垄断官场的局面
17.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以下材料为古代不同时期的监察情况,按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谏官“往往分行御史之职” ②“部刺史奉使典州,督察郡国,吏民安宁”
③“分为十道巡察使,二周年一替,以廉按州部” ④“章奏之下,又经六科,六科可封驳,纠正违失”
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③①④② D.④③②①
18.某校史学社的同学开展项目化学习,有一组同学确定了“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的主题,整理出了五条材料(见下图)。 这些材料符合史实的有( )
A.1条 B.2 条 C.3 条 D.4 条
19.明朝时期,朝廷除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这些规定旨在( )
A.保证监察规范有效 B.限制监察御史权力
C.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
20.据《清史稿》载,康熙二十二年至六十一年,共举行大计十四次,考察出卓异官员580名,罢斥、降调官员5137名。康熙朝的大计( )
A.是针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 B.主要考核外省文官
C.属于官员考核中的“通考” D.每隔四年举行一次
21.明代的文臣荫子武职制度构建于景泰年间,嘉靖以降,由于边事频仍,阁臣、枢臣等各级文臣多有得荫锦衣卫武职者,该制度使部分缙绅子弟成为世袭武官。明代的这一制度一定程度上( )
A.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B.改变了科举制的选拔方式
C.加强了锦衣卫的权力 D.进一步巩固了大一统局面
22.清初统治者一方面谕令对各衙门官员“俱照旧录用”;另一方面,多次谕令廷臣、各省抚按举荐隐逸贤良。此举旨在( )
A.促进政治结构的变化 B.恢复和重建社会秩序
C.缓和满汉民族间关系 D.以程朱理学教化民众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材料分析题
23.材料一 太古至春秋,君所任者,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也。……大夫以上皆世族,不在选举也。
——摘自俞正燮《癸巳类稿》
据材料一指出其所体现的选官制度及选官的主要依据。
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材料二主要体现了什么现象?有何弊端?
材料三 科举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这种统一的选官标准和方式,排除了地方长官对政策的解释权力,即自行解释人才标准和按个人好恶取舍人才的因素。
——摘编自刘文瑞、杨柯《试论科举制对中央集权体制的历史作用》
依据材料三,归纳科举制相对于传统选官制度有何变化。意义如何?
三、论述题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代察举制度,既有“以德取人”的因素,也有“以能取人”“以文取人”的因素。士人习经术文法于家,在具备了基本知识技能,并获得舆论对其人品的好评之后,然后仕郡县为佐吏掾属;由之获得基层吏务经验之后,才能以功次吏能得到察举。举至中央,则有经术、笺奏之试加以检验,然后方得授官;但所授又非职事官,而是入三署宿卫为郎,“以观大臣之能”,熟悉朝廷行政过程。此后再经一次选拔,方能“出宰百里”“典城牧民”。……而科举制却是“以文取人”而不及其余的。虽然设置上有“取之以文”后“课之以能”之意,但设想绝不可能完全成为现实,二者间仍然时时表现出抵悟不合之处。众多士子在狭窄的考试一途上竞争拼搏,不得不竭尽心智揣摩辞章苦诵经疏,精力才华为之耗尽,浮华迂腐之性因之而成。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西汉初年功臣是分封列侯的重要对象,尤其是军功型,这有利于鼓励人们建功立业,A项正确;材料没有关于居功自傲的信息,排除B项;汉初没有出现诸侯割据,排除C项;这种分封促进了军功地主势力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2.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这种关系超越地域、血缘,形成官场内部独特的亲密关系,官员相互选拔“同岁”的亲属为官,聚成群体”可知这种选拔“同岁”的亲属为官,聚成群体会造成世家大族的影响力扩大,威胁中央集权,C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当时选官制度的弊端,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血缘对政治的影响上升,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世家大族的影响力扩大,不是中央权力不断受到削弱,排除D项。故选C项。
3.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朝廷大力褒奖在地方治理中表现出色的官员,提倡安置流民、发展生产等做法,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定,D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地方财政收入对国家的贡献,排除A项;减轻了农民赋役负担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汉代农业发展水平有所提高,排除C项。故选D项。
4.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九品中正制由抵制世家大族变为维护世家大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世家大族力量的壮大有关,B项正确;世家大族价值观没有发生嬗变,排除A项;“丧失”之说过于绝对,排除C项;九品中正制度以出身作为选官标准,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D项。故选B项。
5.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夫尚贤者 ,政之本也出自战国的《墨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指的是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是秦朝,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是隋唐的科举制,时间顺序应为①③②④,A项正确;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6.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东周时期的选官制度主要是世官制,这说明当时世官制仍有较大的影响力,A项正确,排除D项;材料表明当时国家政权基本掌握在世卿之族手中,社会阶层流动加速一说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选A项。
7.B
【解析】
【详解】
由材料可知,进士必须是经过考试获取,不然皇帝也不能随便赐予他人,说明唐代科举注重取士用人的信度,B项正确;材料和“削弱了门阀世族势力”无关,排除A项;科举制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和君权,排除C项;“尚学风气形成”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8.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清代政治制度。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清代选拔监察官员,体现出选拔的条件要求和严格的程序,A项正确;题干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监察体系”和“地位崇高”,排除B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排除D项。故选A项。
9.B
【解析】
【详解】
材料反映出元明清三代监察制度演变机构体现设置监察优化国家管理,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元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地方监察官员权高位重,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反映出明朝监察重在政教民情,排除D项。故选B项。
10.A
【解析】
【详解】
据材料从汉文帝的到汉武帝时期明文规定,之后又有“人口数量按比例进行选举,取消资产的限制”,体现了察举制度的形成与完善,A项正确;科举制是中国选官制度的成熟,排除B项;材料的做法打破官僚贵族的选拔,排除C项;察举制在其后期,弊端日益严重,成为公卿大族维护其势力和特权的工具,排除D项。故选A项。
11.D
【解析】
【详解】
材料“人宜以德行为首,试艺则以经术为先,词章次之。浮华过实, 朕所不取。”体现了统治者重视儒家文化及实学,D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元朝沿用唐朝的科举考试科目,排除A项;德行不再是人才选拔的标准与材料“人宜以德行为首,”信息不符,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士族阶层的政治地位开始下降,排除C项。故选D项。
12.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官制下,按血缘标准选官、察举制下,按品行才学标准选官、九品中正制下,按门第声望标准选官、科举制下,按考试成绩标准选官,C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13.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一品官可占有田地50亩,荫衣食客3人,荫佃客50人;五品官可占出30亩,荫衣食客3人,荫佃客5人;九品官可占田10亩,荫衣食客1人,荫佃客1人”等信息可知,西晋明确规定官员有权占田,官位越高可占田越多,这在当时对于正处于巅峰时期的士族显然极其有利,有利于保障士族地位的稳固,B项正确;材料所述规定有利于维护士族的特权,不利于对士族门阀的控制,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实行科举制后才把选拔人才的权力收回中央,而题干所述内容体现了九品中正制下的史实,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地私有现象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排除D项。故选B项。
14.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以期通过‘断浮虚之饰词’来更好地发现‘实用之良策’”可知当时人才选拔服务于现实需要,B项正确;取决于统治着喜好,说法错误,排除A项;科举制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与题无关,排除C项;文学繁荣从题干中无法得出,排除D项。故选B项。
15.B
【解析】
【详解】
材料“罢诗赋、贴经、墨义”“专考策论和大义,其中策问大抵以汉唐故事为主要议题”变化,体现了宋朝科举关注官员治国理政的行政能力,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科举内容的变化而非科举程序的变化,排除A项;宋朝统治危机主要是外部威胁,而汉唐主要是内部,而且C项和材料没有关系,排除C项;材料变化和重文抑武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6.B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表格信息可知,汉代实行自下而上察举和自上而下的征辟,而选官的依据是人的品性,B项正确;“相对公正选拔”描述的是科举制,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儒家思想成为官方主流思想,排除C项;科举制打破贵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排除D项。故选B项。
17.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出现台谏合一的现象,谏官“往往分行御史之职”、汉代在地方设刺史,谏官“往往分行御史之职”、唐朝分地方为十道,分为十道巡察使,二周年一替,以廉按州部” 、明在中央设六科给事中,“章奏之下,又经六科,六科可封驳,纠正违失”,得出按朝代顺序排列是②③①④,B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18.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第一条错误;魏晋时期扶持的是士族而非寒族,第二条错误;唐代科举考试合格者需要经过吏部任命,第三条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实行台谏合一,第四条正确;肃政廉访使是地方监察官员,第五条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19.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朝廷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同时要求地方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的相关情况,说明朝廷加强对监察御史的管理,目的是保证监察规范有效,A项正确;材料是加强管理不是限制权力,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是加强对御史的管理,没有涉及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排除D项。故选A项。
20.B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考察出卓异官员580名,罢斥、降调官员5137名”并结合所学可知,康熙朝的大计主要是考核外省的文官,B项正确;A项是“考满”范畴,材料中的大计属于“考察”,排除A项;“通考”是指到九年一个任期举行第三次考核,属于“考满”范畴,排除C项;大计一般3年举行一次,排除D项。故选B项。
21.A
【解析】
【详解】
根据“该制度使部分缙绅子弟成为世袭武官”得出文官转变为武官,这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A项正确;材料中的内容不是科举,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锦衣卫权力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官职的变化,与大一统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22.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中清初统治者的谕令内容,对各衙门官员“但照旧录用”,让中央与地方官员举荐隐逸贤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初统治者为了稳定政局和恢复经济,任用前朝的官员和隐逸贤良治理国家,B项正确;清入主中原之初,急需稳定社会秩序,这需要大量的人才,材料中的举措确实引发了政治结构的变化,但这并不是此举的目的,排除A项;缓和满汉民族关系也非根本目的,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清初统治者为了稳定政局和恢复经济而任用前朝人才,未涉及程朱理学对民众教化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
23.(1)制度:世官制。依据:血缘世袭。
(2)现象: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以出身、门第作为选官标准。
弊端:阻碍社会阶层的流动,容易造成社会的不公,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3)变化:统一的选官标准、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
【解析】
(1)
制度:根据材料“君所任者,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也”可知当时的选官制度是世官制。依据:选官的依据是血缘。
(2)
现象:根据材料“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可以看出当时官制是九品中正制,以门第和血缘为标准。弊端:根据“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可知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日益严重,阻碍社会阶层的流动,容易造成社会的不公,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3)
变化:材料一和材料二两种选官制度都是以血缘为依据,根据材料“科举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可得中央统一的选官标准、自上而下选官。意义:中央统一的选官标准、自上而下选官,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4.观点:察举制和科举制各有其优缺点。
论述:汉代察举之实施过程,有独特的优点。汉代吏政颇为后人称道,许多循吏良守、名公巨卿,皆出察举一途,这并不是偶然的。汉代察举较为尊重舆论评价,注重专业原则,分科取人,且有“试职”“累功”之法强化实践培训,其法与吏治结合得较为紧密。但在施行过程中,人为色彩浓厚,发展到后来只注重门第。而科举制“所习非所用,所用非所习”的选官方法,确实存在弊端,不仅讲求抒情文字的进士科,甚至明经科也是如此。
但考试的标准是具体的、可掌握的、模式化的,以保证选官程序的公正与易行。科举考试,则较多地体现了面向知识群体,促进社会流动与公平竞争的精神。
总之,两种制度各有一套相关的机制与之相配合,各有成功之处,但也各有难以克服的问题。较之察举制,科举制确实是一个重大的进步,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项伟大的政治文化成就,但它并非一切方面都比察举制优越。
(其他论题如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但也要适时革新选官制度发展应该汲取古今之精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等,符合题意亦可)
【解析】
【详解】
观点:根据材料主旨可知,察举制和科举制各有其优缺点。
论述:根据材料中对汉代察举制选官授职的过程描述可以看出,汉代察举之实施过程,有独特的优点。汉代吏政颇为后人称道,许多循吏良守、名公巨卿,皆出察举一途,这并不是偶然的。汉代察举较为尊重舆论评价,注重专业原则,分科取人,且有“试职”“累功”之法强化实践培训,其法与吏治结合得较为紧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但在察举制施行过程中,人为色彩浓厚,发展到后来只注重门第。而科举制“所习非所用,所用非所习”的选官方法,确实存在弊端,不仅讲求抒情文字的进士科,甚至明经科也是如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考试的标准是具体的、可掌握的、模式化的,以保证选官程序的公正与易行。科举考试,则较多地体现了面向知识群体,促进社会流动与公平竞争的精神。总之,两种制度各有一套相关的机制与之相配合,各有成功之处,但也各有难以克服的问题。较之察举制,科举制确实是一个重大的进步,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项伟大的政治文化成就,但它并非一切方面都比察举制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