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记金华的双龙洞
叶圣陶(1894—1988),中国作家、教育家、出版家、社会活动家。名绍钧,江苏苏州人。曾发表童话集《稻草人》和小说集《隔膜》《火灾》等。1928 年创作长篇小说《倪焕之》。后主编《小说月报》和《中学生》杂志。有《叶圣陶集》和《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等。
作者简介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以她那壮美的河山、神奇的风光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留下了人们的赞叹。《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作家叶圣陶游览之后写的一篇游记。今天,我们就沿着他的足迹去观赏这一神奇的溶洞吧。
浙江 一 簇 突兀 臀部
漆黑 蜿蜒
字词学习
zhè
cù
wù
tún
qī
wān yán
多音字
转
______( )
———( )
转动
zhuàn
zhuǎn
转弯
拥挤:地方相对地小而人或车船等相对地多。
孔隙:窟窿眼儿,孔洞。
稍微:表示数量不多或程度不深。
蜿蜒:(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词语解释
(1)课题中的“记”是什么意思?
“记”即记录之意,记的是游览的经过。本文是一篇游记。
(2)你对金华的双龙洞有哪些了解?
双龙洞位于双龙洞内景区中心。主要由双龙洞、金华观、二仙洞(双龙古堡)、冰壶洞、桃源洞等著名景点组成。其中双龙洞是整个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观和象征,其成为自然风景名胜的历史已有1600多年。
整体感知
思考: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呢?
路上
洞口
外洞
孔隙
内洞
出洞
作者按照( )描述
1
2—3
4
5
6—7
8
( )
( )
( )
( )
游览顺序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由具体的景物概括出“明艳”一词,写出了金华一带山区鲜明艳丽的春色。
作者沿途看到了什么?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景物的?
作者沿途看到了映山红、油桐、山、溪流。映山红繁多而茂盛,油桐花也很多,粉红色的山独具特色,溪流随着山势不断变化。
选词填空。
明艳 鲜艳 明丽
(1)小女孩身着( )的少数民族服饰从我身旁经过。
(2)我的家乡山川( ),物产丰富,百姓和乐。
(3)( )的五星红旗缓缓升起来了。
明艳
鲜艳
明丽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反义词
溪流形美、声美
溪流从山上向下流,会随着山势的变化而时宽时窄,时缓时急,溪声也随着时高时低,时断时续。
溪水为什么会变换调子?
由于溪流宽窄不一,才形成流水速度的缓急不同,听到的流水声也就各不相同,犹如在“时时变换调子”。这句话烘托了作者当时的游兴有多浓,对涓涓细流发出如此的赞叹!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从仰望的角度写出山的高度和气势,表现出洞口的特点——宽。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洞口是呈巨大的拱形。
洞 口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
介绍泉水的来路。
(1)对船大小的描写;
(2)对进内洞方式的描写;
(3)对自己感受的描写。
孔隙的特点是“窄、矮、险”,从哪几方面可以看出来?
孔 隙
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
写小船是靠工人来回拉进出溶洞的。这种特殊的出入方式,一方面说明了孔隙的狭小,一方面也激发了作者的好奇心。
“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中的“贴”换成“挨”“靠”行吗?为什么?
不行。因为“贴”字更能形象地表达出作者与船底的距离之近,衬托出孔隙的小。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这句话的意思是石钟乳和石笋是非常值得观赏的,原因是其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用“即使……也……”这个关联词强调,说明它本身已经够吸引人了,无须再比作什么了。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
对比
突出内洞大
路上:生机盎然 溪流形美声美
洞口:很宽
外洞:宽敞
孔隙:狭小
内洞:漆黑 有双龙、石钟乳和石笋 比外洞大
一起来总结:
如果我们也想把自己游览的地方写下来,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按照游览顺序写。
抓住景物特点,写出自己的感受。
感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