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啦 配套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下课啦 配套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12-17 08:49:04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懂得比较垂直(水平)摆放的物体长度叫高矮(长短),
1、知初步感知物体有高有爱(有长有短)。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探索操作,让学生学会比较物体的高矮与长短。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学情分析
全班24名学生,男生10名,女生14名,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一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但每个班都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我行我素。
对于他们数学知识和能力掌握情况的分析
1.对于一年级的数学学习,新生无论在数学知识上还是数学能力上都有所准备。
2.在数的计算中,学生对于十以内数的计算较为熟练,这和学生的生活需要、学习需要有关。
3.新生在数感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4.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普遍学生关注的范围比
较小,角度单一。
3重点难点
高矮、长短的概念
, 高矮、长短的比较方法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懂得比较垂直(水平)摆放的物体长度叫高矮(长短),初步感知物体有高有爱(有长有短)。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探索操作,让学生学会比较物体的高矮与长短。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时重点
教学重点, 高矮、长短的概念
学时难点
教学难点, 高矮、长短的比较方法。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下课啦
一、问题引入
1、出示几组高矮不同的物体的图片,引导:他们一样高吗?为什么?
2、你是怎么知道到的?
活动2【讲授】下课啦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1、出示几组高矮不同的物体的图片,引导:他们一样高吗?为什么?
2、你是怎么知道到的?
二、探索新知
1、出示刚才的例子,随意标出高矮,有学生判断对错,并说一说为什么?
(1)、你知道怎样比较物体的高矮吗?以你身边熟悉的物体为例,探究出方法来。
(2)、汇报交流
(3)、强调:比两个认的高矮时,一定要站在同一条水平线上,不能踮脚跟。
2、那么,要是需要给学生甲乙丙丁四人比高矮,又该用什么方法呢?请同学们认真讨论,并进行实际论证。
(1)学生汇报后给予肯定,并选择最佳方案。
(2)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估计、猜测,然后回答。
(3)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学生分组活动,经历有猜测动手验证的过程,探究比较物体、人之间谁高谁矮的方法。
学生分小组汇报交流。
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并进行认真的实验操作,总结出比较多个人高矮的方法。
我们可以用刚才总结出的比高矮的的方法来比一比物体的长短吗?学生猜测并讨论。
拿出学具(两根绳子)比一比,并说一说怎样比他们的长度。
学生活动,比绳长,并总结方法。学生独立解决,集体订正。
(强调:一定要把两根绳子的一端对齐并拉直,在比另一端。)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p21“练一练”第1 、2、3、4题
课堂总结: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下课啦
比高矮 长短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