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啦 配套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下课啦 配套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12-17 08:52:23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使学生体会到长和短,高和矮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3、学生在不同的解题策略过程中,选择自己认这最为适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2学情分析
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上,老师注意让学生亲身经历比较的过程,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实际,比较物体的高矮和长短.教学时,教师自创情境,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两名同学比高矮,小组内互相比高矮,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感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高矮关系,体验高矮的相对性,同时,也能从中感悟到比较高矮的具体方法.组织学生动手操在这节课上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在让学生亲历比较两根毛线长短的过程中悟出比较长短的具体方法,学生边比较边总结方法,积极参与活动与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教师能给学生提供具体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学习数学.
3重点难点
1、在比较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2、通过学习比较的具体方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一、情境导入 教师出示课件
(1)两支铅笔和两把尺子
(2)一教师和一学生,两个盒子
(3)引导学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因势利导揭示新课:比长短比高矮
活动2【讲授】
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1、活动一:比一比长短老师出示课件,两支铅笔,请学生认真观察:哪支铅笔长,哪支铅笔短?
你是怎么发现的?分别标上长和短,让学生认一认长短这两个字。
师:同学们,你们想比一比我们身边的物体吗?
2、做一张(课件)同学们观察,他们在比什么呢?你们想不想试一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欲望)同学之间比一比谁的手长?和老师比一比,自己比一比。并且说一说比的结果。
3、活动三:比高矮(出示课件)
(1)让学生观察,说一说谁高谁矮
学生回答教师高,学生矮,认识高矮
(2)同学之间比一比谁高谁矮,让学生说一说该怎么比,强调要在同一起点,站直。
(3)谁最高
请一组同学上台排好队,比一比谁最高
通过比一比谁最高,使学生明白高和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同桌互相说)[通过这个活动,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
师小结:同学们,刚刚我们学习了比长短比高矮,知道要怎么比吗?注意哦,比长短要一端对齐拉直,比高矮要在同一起点,站直。记住了吗?
4、活动四: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师: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一根自己铅笔同桌之间比一比,看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由于观察、比较的方法不同,会得出不同结论,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肯定)。
活动3【练习】
三、知识运用出示课件
(1)在最长的文具后面打钩
(2)在短的动物后面打钩
四、想想做做(出示课件)
(1)那棵树的影子长?通过观察使学生发现原来影子的长短与物体的长短有关,物体越长影子就越长,反之越短。
(2)从家到学校那条路近?
(3)哪个人高?让学生懂得比高矮要在同一起点,站直,并且利用素材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4)比比动物高矮
(5)那根绳子最长?先让学生观察,再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全部交流。
能不能说第二根绳子长 为什么
教师小结:长短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只有比较才能知道长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短的认识,培养学生言语表达能力。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