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上小说专题
专题一:关于小说的文学常识
1、什么是小说?
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与个人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小说是虚构的,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小说中的“我”不等同于作者本人。
2、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A人物: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
B情节:小说的主题需要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C环境:
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地点 、时间 、季节 、气候 、景物
社会环境:历史背景 、社会形态 、人际关系等
3、小说的分类:
按篇幅来分
短篇小说: 平均篇幅在万言左右的小说会被划归短篇小说。
中篇小说: 平均字数三至四万字的小说,一般认为是较容易成功的小说。
长篇小说: 字数在六万字以上会被划归长篇小说。
按题材分类
武侠小说 、推理小说 、历史小说 、言情小说 、科幻小说 、奇幻小说 、游戏小说、玄幻小说 、探险小说 、恐怖小说 、冶艳小说 、讽刺小说 、神怪小说 、电影小说 、架空历史小说 、网游小说 、轻小说 、军事小说
按写作手法分类
第一人称 、第二人称 、第三人称 、书信体小说 、日记体小说 、意识流小说
按流派分类
古典主义小说 、现实主义小说、 浪漫主义小说 、形式主义小说 、表现主义小说 、存在主义小说 、意识流小说 、黑色幽默 、新小说派 、魔幻现实主义
按年代分类
古代小说 、现代小说 、后现代小说
专题二:理情节,找线索
什么是线索?
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联起来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原本散漫的材料就是靠线索才可以连缀成文的。
2、充当线索的几种形式:
(1)以时间为线索。
《伟大的悲剧》的线索的语言标志是: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1月18日→2月17日夜里1点钟→3月2日→一天中午→3月21日→3月29日。
(2)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小桔灯》
(3)以人物的行踪为线索。(游记)
(4)以事件为线索。
《社戏》看戏前的波折——看戏途中的见闻——看戏后偷豆
《散步》一家人散步——走大路、小路发生分歧——分歧得以解决
(5)以实物为线索。
《羚羊木雕》父母逼问木雕——我送木雕——我要回木雕
(6)以思想感情为线索。
如《阿长与山海经》欲扬先抑:
《老胡》以我对老胡态度的变化
(7)以人物或人物的典型特征为线索。
《背影》四次细致刻画父亲的背影,
3、如何判断小说的线索?
本质:判断是否为小说的依据:贯穿全文,反复出现
文题
反复
抒情议论句
段落间的联系
4、双线结构:
有的文章不止有一条线索,线索有主线、副线之分;有明线、暗线之分。
例如《藤野先生》的线索有两条:明线是鲁迅先生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是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5.分析课文情节及线索:
掌握线索必须要先理清情节。
(1)《我的叔叔于勒》
情节:骂、赶于勒——夸、盼于勒——偶遇于勒——躲避于勒
线索: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情感态度变化
(2)《故乡》
情节:回故乡 —— 在故乡 —— 离故乡
见到故乡破败萧条 曾经的人、事变化 对未来仍有期待
线索:“我”的见闻感受
(3)《孤独之旅》
情节:杜小康辍学放鸭——暴风雨来临,驱赶鸭子——变得成熟、坚强
(陷入孤独之境) (不堪孤独之旅) (承受孤独之艰)
线索:明线:杜小康放鸭的经历
暗线:杜小康的心理变化过程(成长)
实战演练:
玉白菜
李世营
①杨石头南山采石,采了半辈子,偶得一彩石,青白相间,纯净天然,状若白菜,稍经打磨便光泽鲜亮。杨石头携带回家,视若珍宝,闲暇时常拿出把玩,取名“玉白菜”。
②有一日,杨石头老伴身体不舒服,到县城医院检查,医生说心脏异常,必须做一个大手术。手术费和医药费算下来要好几万,这可愁坏了杨石头。儿女们都在外地打拼,杨石头不想给他们添麻烦,就惦记起自己的“玉白菜”来。
③杨石头带上“玉白菜”,找到县城石头坊的老板赵德茂,请他估个价。杨石头和赵德茂并不陌生,两人早年曾一起在南山采石场当石匠。后来杨石头听说赵德茂结识了不少大人物,承包南山采石场发了财,生意越做越大,从当地扩展到周边几个县。
④赵德茂托起“玉白菜”,先是一惊,接着微微一笑,看了两眼就随手撂在桌子上。“老杨,亏你干了半辈子采石匠,这能算上品奇石?看在我们往日的情分上,你在难处急用钱,我给你顶码价,五千。”
⑤杨石头的脸,立马羞成柿子红。他带着“玉白菜”悻悻返回医院,医生却给他一个好消息。杨石头老伴的病情,经省城来的专家复诊,已确认并不需要做手术,采用普通治疗手段就能痊愈。经过这场风波,老伴虽然没事,杨石头却有了心结。此后,那个“玉白菜”,他再没侍弄过。
⑥没想到两个月后,赵德茂竟主动上门,还带来两瓶三十年的陈酿,一句一个“杨哥”,直喊得杨石头脑袋发蒙。
⑦赵德茂问起“玉白菜”,说上次没看仔细,还想再过过眼。拿到“玉白菜”,赵德茂掏出放大镜,从色泽到纹理仔细端详了好久。“杨哥,这石头虽不是绝佳上品,但也是个好看的玩意儿,成色不错。而且‘玉白菜’,就是‘遇百财’,招财纳宝寓意好啊!我想买来送给一位新交的朋友,他名字里正好有个‘玉’字。五万,怎么样?”
⑧杨石头拿过“玉白菜”,沉吟不语。赵德茂有点急了:“价格你还可以抬,但看在往日的情分上,可一定得卖给我!”
⑨突然,杨石头的手机响了。接通电话,他先是三个“哦”,接着是三个“好”。挂了电话,杨石头拿出旱烟袋,燃上一袋,吧嗒吧嗒抽了几分钟。“怎么样啊,兄弟?”迎着赵德茂乞求的眼神,杨石头像是下定了决心。他磕磕烟灰,把旱烟袋往腰间一别,说:“上品也好,普通石头也罢,我决定不卖了。”
⑩赵德茂失望而去。
三天后,杨石头独自一人带着“玉白菜”坐车去了县城,费了一番周折,找到县长的办公室。县长开了门,一见杨石头,又惊又喜地说:“爹,您咋来了?”
杨石头不言语,大步进屋,取出“玉白菜”,双手捧着放到办公桌上。屋里沙发上坐着的赵德茂,脸色霎时变得通红,他偷偷瞄了一眼放在脚边的袋子,里面是一份没来得及送出的厚礼。
原来三天前杨石头接的那通电话,就是小儿子杨玉洁打来的。儿子被组织上安排到家乡任职,特地打电话向父亲报告喜讯。
窗外一抹阳光洒进屋子,照得“玉白菜”熠熠生辉。如今的“玉白菜”,上面比三天前多了两行醒目小字:清白坚贞,两袖清风。那字迹,熟悉的人一看就知道,是杨石头刻碑常用的魏碑体。
“儿子,得守住这八个字啊。”抽着旱烟的杨石头心里默默念叨着,笼在头上的那一片旱烟雾,久久不散。
(选自《2017年微型小说年选》,有改动)
7.请根据小说主要情节填空。(2分)
杨石头偶得彩石并取名“玉白菜” (1)▲ 杨石头拒绝赵德茂高价购买“玉白菜” (2)▲
8.结合语境,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5分)
(1)赵德茂托起“玉白菜”,先是一惊,接着微微一笑,看了两眼就随手撂在桌子上。(句中加点词有什么作用?)(2分)
▲
(2)挂了电话,杨石头拿出旱烟袋,燃上一袋,吧嗒吧嗒抽了几分钟。(这个句子写出了杨石头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3分)
▲
9.第③段中写“赵德茂结识了不少大人物”这一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3分)
▲
10.小说为什么以“玉白菜”为标题?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5分)
▲
答案:
(二)文学作品阅读(15分)
7.(1)杨石头想把“玉白菜”卖给赵德茂来给老伴治病(2)杨石头把“玉白菜”送给儿子
评分标准:共2分。每空1分。意对即可。
8. (1)“惊”写出了赵德茂发现“玉白菜”是一块上品奇石时的惊喜,“笑”和“撂”写出了赵德茂掩饰自己的惊喜,想压低玉石价格的心理,写出了他的不讲情谊、唯利是图。
评分标准:共2分。意对即可。
(2)这个句子写出了杨石头内心的犹豫:是把“玉白菜”卖给出高价但人品不好的赵德茂,还是送给刚回来当县长的儿子。
评分标准:共3分。意对即可。
9.一方面写出了赵德茂是一个靠攀附权贵来谋利的商人,另一方面为下文写赵德茂到县长办公室送礼这一情节作铺垫。
评分标准:共3分。答出一方面给2分,答出两方面给3分。意对即可。
10.本题分层赋分。
第一层(1分):思维比较肤浅,只关注标题的单一作用,没有写到标题的含义。
【示例1】“玉白菜”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小说的情节围绕“玉白菜”展开)。
第二层(2~3分):既能关注标题在情节上的作用,又能阐述标题的含义,但思维不够深入、全面。
【示例2】“玉白菜”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玉白菜”具有“青白相间,纯净天然,状若白菜”的特点,寓意做人要清清白白。
第三层(4~5分):既能关注标题在情节上的作用,又能结合小说主题阐述标题的含义,思维深入、全面。
【示例3】 “玉白菜”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玉白菜”隐含着小说的主题。文中的赵德茂认为“玉白菜”寓意“招财纳宝”,想用高价买来送人谋利;而杨石头认为“玉白菜”代表做人要“清白坚贞,两袖清风”,决定送给当县长的儿子,勉励他做个好官。小说以此为标题,表达对为官清廉的美好期盼。
评分标准:共5分。按层级给分。意思基本同于【示例1】,给1分;意思基本同于【示例2】,给2~3分;意思基本同于【示例3】,给4~5分。 意对即可。
专题三: 分析人物形象:
一、人物刻画的作用:
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背景。②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③反映作品的主题。
二、课文中典型人物形象
《我的叔叔于勒》
菲利普夫妇:贪婪、自私、冷漠、势利、爱慕虚荣、虚伪、可怜又可鄙的拜金相
“我”: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
《故乡》
少年闰土:
外貌: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
动作:活泼刚健,动作干脆利落,说话脱口而出,朴质、生动;有智有勇,热情、纯真。
对“我”的态度:“只是不怕我”,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稀奇的事。对“我”友好,热情,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
对生活的态度:天真活泼,无忧无虑。
总结:少年闰土的形象:活泼健康、聪明能干、口齿伶俐、见多识广、热情纯真的小英雄
中年闰土:
外貌: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动作: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
对“我”的态度:对“我”恭恭敬敬,称呼“我”为老爷,和“我”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对生活的态度:悲哀、痛苦,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而他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
总结:中年闰土形象:愚钝、麻木、饱经风霜、极度贫困、终日在磨难中挣扎
杨二嫂: 尖酸刻薄、自私庸俗
二十年前的杨二嫂年轻美丽,因此她的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人称“豆腐西施”;二十年后,她成了“凸颧骨,薄嘴唇”的“细脚伶仃的圆规”,变得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爱搬弄是非、爱唠叨,想方设法从“我”的搬家中捞点东西。杨二嫂是庸俗的小市民的典型形象。
《孤独之旅》
杜小康:从孤独到坚强、成熟
《智取生辰纲》
杨志:谨慎、精明、蛮横粗暴、急功近利
众好汉: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团结战斗
三、概括人物性格的方法
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揭示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细腻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
人物+性格+身份
例如:她(人物)是一个教学艺术高超、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有上进心(性格)的老师(身份)
方法:
尽量用文中的词语(原文中出现的词语一定要答上),读文段时文中能表现人物性格的词语要画出来。
全面,不遗漏;
③由外到内,优点和缺点都要提到,人物的性格如果有变化,要把之前和之后的性格都描述出来)
外在:身份、家境
内在:人物的心理、性格品质、精神
四、常见概括人物性格的词语:
(1)父母:关爱子女、教子有方
(2)老师:关心学生、教育艺术高超(教学水平高)爱岗敬业
(3)善良、乐于助人(梨花姑娘、老王)
(4)吃苦耐劳、勤劳(《回忆我的母亲》朱德的母亲、《台阶》中的父亲)
(5)有责任感(《散步》中的我、《买豆浆的男孩》中的小男孩)
(6)慈祥、温柔、体贴、细心(《秋天的怀念》中我的母亲)
(7)热爱生活(喜欢花、兴趣爱好)
(8)聪明(智慧)
(9)有独立的见解、想法
(10)知错能改(有自省意识、善于反思)
(11)纯真质朴
(12)心灵手巧
(13)积极乐观
(14)洁身自好、淡泊名利、安贫乐道
诚实守信
五、人物刻画的方法:
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揭示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
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通过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
在回答描写方法时,先考虑外貌、心理、神态的描写,再考虑正面或侧面描写。
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如《社戏》中写"我"因看戏等得不耐烦而兴味全无,没有正面写"我"扫兴,而是写舞台上演员的脸在自己眼中变得模糊了来表现;
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全文详细地从正面描写了孔乙己第一次出场和最后一次出场的情景,但文中有关孔乙己被丁举人毒打的事是通过顾客交代的,属于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的作用:(1)有利于表现人物性格;(2)是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3)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从而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③对比、烘托
塑造人物形象的常见方法。
如《三顾茅庐》
却说玄德访孔明两次不遇,欲再往访之.关公曰:“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玄德曰:“不然,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况吾欲见大贤耶 ”张飞曰:“哥哥差矣,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虽然接连碰钉子,没有见到诸葛亮,但不恼怒,仍然抱着一颗虔诚的心,渴望把诸葛亮招至麾下。
关羽认为刘备已经这样就足够了。张飞
③细节描写(正侧面):指对表现人物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的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的细小环节所作的细致描绘,对塑造人物、突出主题有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的效果,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六、如何判断主人公
1、主人公:根据中心思想与人物的关系判断主人公(即能体现中心的人物称为主人公)
如《我的叔叔于勒》作为一篇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主旨是批判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一主题是在谁身上体现出来的呢?是从菲利普夫妇身上,因此小说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不是“我”。
线索人物:贯穿故事始终,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人物
如小说《孔乙己》中咸亨酒店的小伙计“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我是孔乙己的悲剧命运的见证者。
3、次要人物:在事态的发生与发展中,与主要人物发生不同关系,起着不同作用,配合主要人物以形成形象体系的人物。
次要人物女巫侧面烘托、推进情节、渲染氛围、升华主题等方面占领着重要的位置。
如小说《孔乙己》中的看客们就是次要人物,通过他们的“笑”来衬托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
实战演练:
后生可畏
后生可畏
我第一次去鉴睿律师楼,就注意到了前台旁边多了一张不怎么和谐的小桌子。一个大男孩模样的小伙子,睡眼惺忪地在那捧着厚厚的《刑法》,有一页没一页的翻着。
我问了问律师楼的合伙人李信,他一脸嬉笑地回答:“这孩子他爸是我们律师楼的大客户,也是老朋友了。他想让他儿子考律师,非得要我们把这孩子安排在这打杂,一边让他看书备考。其实我们啥事也没给他安排,让他自己在那天天待着呢。”
“哦,这孩子看着还挺老实的。”我随口应和道。
“老实!您可别小瞧这小子,听他爸说,他一心要当摇滚乐手,跟着一个不靠谱的摇滚乐队干了两年的鼓手。”老李边说边摇着头。
后来我再去律师楼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看看这个叫常远的“摇滚”男孩,他也是经常应景似得挺朋克,一会夹克上带钉,一会头发颜色又变了。
那年律考后没几天,我去律师楼办事,发现常远那桌子没了,人也没了踪影。问道老李,没想到老李苦笑着说:“那小子跑了,据说和一个摇滚乐队跑到青海茫崖矿区那边,在矿区的一个小镇上的酒吧里演出呢。他爹差点没气背过去,已经发誓不管他了。”
我又惊讶又好笑,随着老李附和道“现在的年轻人啊”。
一年以后一天,我突然接到鉴睿律师楼李信律师的微信。
“还记得那个玩摇滚乐的男孩吧,从我这跑了的那个。又回来了,这次据说是自己主动回来的。今天来求的我,要继续准备考律师,还在我这坐着打杂看书,我也是服了!”后面老李加了几个微信的笑脸图标。
“您就当浪子回头吧,兴许真考上了,您也是积德了。”我回复了微信,也不忘调侃地加了几个坏笑的表情。
那以后,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离开了那座城市,也与律师楼和老李少了很多的交集。至于记忆里的玩摇滚还要考律师的常远,就遗忘得更远了。
青海茫崖的矿难,突然成为了这个国家的头条新闻。部分矿务局领导受贿私自外包矿坑,私人小矿主违规野蛮开采,导致了一次灭顶的矿难。在矿难中死去的矿工遗孀,因为没有基本的合同和安全保险凭据,无法获得赔偿,更无人愿意替他们去争取权利。
就当矿难的悲哀正在褪去的时候,媒体上一个很不起眼报道终于被我看到了。一个名叫常远的律师,带领着自己的小团队义务承揽下了所有死难矿工的索赔事务。这条很小的信息,却因为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名字而让我震惊。
当我致电李信律师的时候,他立刻给了我确认的答复。
“没错,这个常远就是他。我也很佩服这小子。”老李在电话那头肯定道。
“您觉得他接这个案子是为了出名吗?”我问道。
“还真不是。你记得他曾经在青海一个矿区的酒吧演出过一段时间吧。”老李继续说道。
“那地方就在茫崖。听常远的爸说,常远在那生活的一段时间,很了解矿工们的生活状况。他自己后来跑回来要继续考律师时就跟他爸说,以后要帮请不起律师的穷人打官司。”
我在电话那头听老李说完这些,沉默了许久。
最后,我发自内心的说了一句“后生可畏啊!”
我听到电话那头老李肯定地重复了这句话。
(摘编自2016年《小说选刊》第6期)
(1)文中写到常远的哪些经历?请按顺序补充完整
﹣﹣﹣被迫备考律师﹣﹣﹣﹣﹣ ﹣﹣﹣﹣ ﹣﹣﹣﹣帮助穷人打官司
(2)读文中划线句子,完成题目
①简析第一段中划线句子的描写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②第十二段中划线句子为什么说“我”对常远的名字熟悉而又陌生
(3)联系内容分析,常远的哪些品质让“我”和老李觉得“后生可畏”?
(4)小说主人公是常远,作者却以大部分内容写“我”和老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
12、(1)想当摇滚乐手 继续备考律师 承揽死难矿工索赔
(2)①这个句子运用了神态与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看书备考的常远心不在焉,为下文“我”和老李对年轻人的感慨作铺垫;
②因为在报上看到常远的名字与事迹之前,我对他的爱好及经历已有所了解,所以说“熟悉”;但我所知道的常远是一个不务正业,与父母反叛,不愿作律师的青年,现在他不仅当上了律师,还自愿免费为穷苦人打官司,让我惊讶,所以说“陌生”.
(3)①他个性鲜明,有主见.父亲让他当律师,而他却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当一名摇滚乐手.②他有社会责任感,勇于担当.他到青海茫崖矿区演出,了解到矿工生活状况后,就决定回来考律师,为请不起律师的穷人打官司.③他不计名利,有奉献精神.矿难发生,他带领律师团队,义务为矿工打官司.
(4)①“我”和老李的对话构成小说的基本框架.先写我们“上辈人”对他的不满,再写对他的佩服,先抑后扬,波澜起伏,曲折有致.②通过“我”和老李的叙述侧面描写了常远这个有个性、敢于担当的人物形象,真实可信,给人以宽广的想象空间.③通过“我”和老李的态度变化,表现了要正确看待年轻人这一主题.
专题四: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一、环境描写的分类:
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是重点,主要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具本指对人物活动、事件发生、情节展开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地方的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等的描写,主要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等。
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具体指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时序节令、风雨雪霜等自然景物的描写。
二、典型课文分析:
1、《最后一课》
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
(1)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
作用:环境衬托,烘托人物的性格,侧面出小弗郎士的贪玩。
(2)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
作用:环境气氛的描写,两相对比,突出今天的不寻常,暗示又出了事,渲染了“最后一课”的严肃庄严的气氛。
(3)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作用:渲染了沉重的气氛,突出大家学习法语课的专心。
《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两处环境描写
“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作用:渲染了海面的平静清雅,烘托出人物此时欢快的心情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作用:渲染海面的阴郁,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并与刚上船时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3、《故乡》开头景物描写:
“时候既然是深秋;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作用:这段景物描写是渐近故乡时“我”在船上所见,活画的是一幅死寂的故乡冬景图。作者用这些语句极力渲染了农村萧条、荒凉、沉寂的气氛。
4、《孤独之旅》
鸭群是杜小康生活的重要内容。在孤独中鸭群是他的伙伴,他只能从鸭子身上得到心灵的安慰,在风雨中见证着他成长的艰辛和喜悦;
芦苇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无边无际,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让杜小康害怕胆怯。
当杜小康习惯了孤独的生活,“再面对浩浩荡荡的芦苇”就不再恐慌了,恐惧只是心理的折射;
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暴风雨冲垮了鸭栏,惊散了鸭群,杜小康表现出了成人的坚强与勇气,在暴风雨中搏斗,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
《智取生辰纲》
第四段: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有半点云彩,其日十分大热。
作用:具体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突出天气酷热,暗示押送生辰纲途中的坚艰辛,为下文中文说口渴喝酒的情节做铺垫。
三、环境描写的作用
1、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步:分析环境本身的特点
表现了……地域风格
提示了……时间、季节
渲染营造了……氛围
第二步:分析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关系
衬托人物……心理 ,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
第三步:分析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内容埋伏笔,作铺垫。
第四步:结合文章中心作答
深化了文章……主题(中心)
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提供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
预示人物性格形成的必然性
为下文……做铺垫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描写了……的景色①渲染了……的气氛②烘托了人物……的心情 ③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在文章开头部分出现)④推动了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多次出现)⑤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 ⑥表现文章……的中心
实战演练:
《新年礼物》
侯发山
进入腊月,年的味道便越来越浓了。一街两行都挂上了火红的灯笼,大的,小的,圆的,长的,各种形状的都有。超市,商场门口的大海报,你方唱罢我登场,打折、降价的信息扑面而来。街口巷角的空地也全被小商小贩们占领了。过年了,城管也睁一眼闭一眼的,他们也知道弱势群体的不容易。卖衣服的,卖年货的,还有现杀活羊的……都来了。有商家门口的音响放着“新年好啊新年好”。不时炸响的鞭炮,更是把年味送到了城市的各个角落。
李娟走进商场,打算给母亲买件礼物。迎宾小姐穿着大红的旗袍,脸似乎比平时笑得还灿烂:“欢迎光临!”
每到年关,李娟必给老母亲买一件礼物。她自小没了父亲,是母亲屎一把尿一把,既当娘又当爹地把她和弟弟拉扯大的,不容易。记得进城的头一年,她给母亲买了一个洗脚盆。还是李娟在雇主家看到洗脚盆后,才决定给母亲买的。李娟是一个家政服务员,说白了,就是保姆。李娟在电话里给母亲说,睡前泡泡脚,胜似吃补药。这话也是雇主给李娟说的。李娟又问了雇主一次,才记住:先前在老家,晚上睡觉前谁洗过脚 即使偶尔洗一次,也是用的洗脸盆,谁用过那种木制的、带按摩的洗脚盆 第二年。给母亲买了一个袖珍音响,里面装了个卡,录满了家乡戏,豫剧、曲剧,还有大鼓戏。弟弟和弟媳在外打工,不常在家,母亲一个人在家孤独,听听戏也不寂寞。这玩意也是李娟在公园里见到的,不少城里老人都有,腰里挎着,手里拿着,口袋里装着,想听谁的就听谁的,比收音机方便多了。
第三年,她给母亲买了一个按摩椅,母亲经常腰疼,都是干农活给累的。这也是刘娟看到雇主家里有这个,才想起给母亲买的……
李娟东瞅瞅,西看看,给母亲买什么合适呢 衣服 平时没少给她寄,弟媳也给她买,到老也穿不完。用的 电视机,家里有。冰箱,家里也有,除了过年派上用场外,其他时间都罢着工。洗衣机,在弟弟的屋里锁着。李娟想再给母亲买一个,母亲不要,说村里不少人家都有,使用的却很少,都当成柜子塞满衣服了,说洗衣机老费电。即便是给母亲买了,会不会用还得一说。吃的 母亲饭量不大,也不吃肉,说老了,吃啥都不香甜了。开心果、核桃之类的坚果,她的牙也退化了,咬不动。
李娟在商场转悠了半天,也没想好给老母亲买什么礼物好。她打通家里的电话,问问母亲还缺少什么。
听到是她的声音,母亲在电话那端显得挺激动:“娟,是你吗 你五天都没打电话了。
家里啥都不缺……你啥时间回来 ”家里装的是座机,母亲却不会拨号,不能主动打电话,只能接受电话。
又是这句话。每次打电话,母亲都问李娟啥时间回去。李娟耐心解释道:“娘,我最近工作忙,回不去。”前不久,李娟刚换了雇主,这一家有一个老太太,她的儿子媳妇都在国外,忙,没时间回来陪老人家,老太太晚上睡不着,想找个人说说话,晚上陪她睡觉。老太太的儿子给的价钱也诱人,李娟就答应了。
母亲在电话那端不说话。
母亲似乎不高兴,李娟忙换了欢快的语气:“娘,我弟弟他们回去了吧 我们几天前通过电话。我有时间就回去。”弟弟他们回去了,这个年也就热闹一点,家里也不至于太冷清。
“娟,给你寄的礼物你收到了吗 ”母亲在电话那端怯怯地说道。
给我寄礼物 李娟感到新奇:“娘,您老人家给我寄啥子礼物,真是的。”母亲又说:“我让你弟弟寄的,他说丢不了,你会收到的。你弟弟他们今个儿去镇上赶集了……”
电话挂断后,李娟就给弟弟拨通了手机,闲聊了一会儿,就问到正题:“娘说给我寄的礼物,啥礼物 ”
“姐,你别生气啊。娘给我二百块钱,让我买张火车票给你寄去……我今天早上才在网上订购的,让他们直接送票去你那里,估计今天就会给你打电话,是腊月二十六的票。
姐,你几年没回来了,你就回来一趟吧。你知道吗 你给娘买的洗脚盆,她一直没拆封,按摩椅一次也没用……姐,你真的很忙吗 娘想让你回来陪她睡一晚上……”
弟弟的话音没落,李娟眼里的泪已悄然滑落下来。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5年第9期)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母亲接到李娟的电话,始而激动,继而沉默,再后怯怯地问话,表现了她对女儿由思念、期盼到理解、关心的变化,这是小说的细腻之处。
B.李娟在商场转悠了很久不知道给母亲买什么礼物,就打电话问母亲缺少什么,这样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引出了下面母亲为李娟寄礼物的事。
C.李娟陪雇主老太太睡觉,而放弃陪母亲睡觉,令人感慨,其中蕴含着作者对现在家庭和社会伦理关系的忧虑和反思,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D.弟弟回到家里过年,而且还帮母亲劝姐姐回家过年,说明弟弟对孝道的理解和实践都超过了姐姐,他是小说着力树立的一个鲜明的孝子形象。
E.李娟听弟弟在电话里讲述母亲对她的思念和期盼,于是也开始思念母亲,亟不可待地想回家和母亲团聚,感受母女亲情,所以流下了泪水。
(2)小说开头一段写了什么内容 为什么要写这样的内容 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在刻画李娟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特征 请简要分析。(6分)
(4)新年礼物对李娟和母亲来说,意义不同。请结合小说内容说明,并简要分析新年礼物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8分)
(1)BC(A“理解、关心”脱离文本实际。D“弟弟对孝道的理解和实践都超过了姐姐”以偏概全,“着力”“鲜明”言之太过。E“亟不可待”的想法没有根据。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
(2)写年关越来越浓的年味。用意:①渲染气氛,为故事的发生、发展提供背景。②烘托人物的情感,在这样的氛围中,李娟自然想为母亲买礼物,母亲自然盼望女儿回家团聚。③扣题写“新年”,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引出下文写“礼物”。(内容答对给2分;用意答对给4分,答对两点即可,每点2分)
(3)①不怕吃苦。常年在外打工当保姆。②有孝心。给母亲买各种生活用品,希望母亲享福,意识到母亲可能不高兴,就换了欢快的语气。③细心。看到别人有的东西,想到给母亲买。(每答对一点给2分,其中概括和分析各1分)
(4)对李娟来说新年礼物代表她对母亲的孝心,而对母亲来说新年礼物传达的是她对女儿陪伴自己的心灵需求。作用:①作为线索,贯串全文,使小说情节集中紧凑。②凸显小说陪伴比物质对老人更重要的主题。③使主人公李娟有孝心但疏忽了母亲心灵需要的人物形象丰满。(意义答对给2分;作用答对给6分;答对三点即可,每点2分)
专题五: 小说的主题
一、小说的主题
小说的主题是作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是小说的题旨和思想内容的集中体现。小说的主题是对社会生活的高度概括和实质揭示,而人物的塑造、情节的构思、环境的设置最终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
二、如何理解概括小说的主题?
1、从了解作者和背景中理解小说主题
由于作品具有时代性,是作者对于个人的生活环境、人生阅历、文化修养和个性气质的理解,因而我们在阅读时会有很大的认识差异。一部作品所反映的主题,总是与作家的身世、生活、思想感情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分不开的。因此,我们在理解小说主题时,必须“知人论世”,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熟悉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因此,在阅读小说时,要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生存背景,仔细地分析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观念。
2、从情节发展看主题
小说情节的中心必须以某些矛盾为内容,矛盾怎样发展、怎样解决,无不体现作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3、通过人物形象分析主题
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完成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的,这里的“社会矛盾”与“现实生活”就是小说反映的主题思想。在小说中每一个形象的塑造都是有其目的,分析时假如能抓住人物形象,把作者塑造这个形象的目的揭示出来,就能顺利达到分析主题思想的目的。如《水浒传》,每个人物身上都有着被逼的走投无路的烙印。活不下去造反构成了整个故事的人生。逼上梁山,替天行道,成了小说中一百单八将人物的共同命运。
4、从细节描写探究主题
典型的细节描写是作品的血肉,有了它,人物形象就会丰满感人;丢了它,就会干瘪乏味。要感受人物形象,对细节描写的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在山神庙的细节“入得庙门里,再把门掩上,旁边只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为下文陆谦等人“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埋下了伏笔,因此陆谦等人只好站在庙门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这就“逼”林冲奋起反抗。
5、注意环境描写对主题表达的暗示作用
小说中,环境描写也是为主题表达服务的,它有极强的暗示和伏笔作用。例如鲁迅小说《祝福》,鲁迅先生选择了一个过年的环境,过年是封建传统表现最充分的时节,也是最有温情和温和的时节,但祥林嫂祥林嫂再嫁、儿子被狼吃了、祥林嫂的死,鲁镇的一般民众都表现得冷漠、麻木、无情。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却无丝毫的同情,表现到了残忍的地步,他害怕祥林嫂玷污了他的祖先而不让她参加祭祀活动。他对祥林嫂的歧视毁灭了祥林嫂的生存信心。在新年的祝福声中祥林嫂被扫地出门穷困而死,社会的残忍与默然表现的淋沥尽致,人性的冷酷与穷人的无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社会的症结。
三、概括小说主题的格式
通过对 的记叙 ,表现了 的过程,反映了 的精神,歌颂了 的品质,抒发了 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