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经历物体两两间的轻重比较过程,初步学习三个物体最轻与最重的比较。
2.结合生活经验,在掂一掂等活动中进一步体验两个物体之间的轻重比较。
3.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比一比过程,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掂一掂、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
教学难点: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精确性。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跷跷板吗?
生齐答:喜欢!
师:谁来讲一讲你玩跷跷板的故事?
师:小动物们也喜欢玩跷跷板呢,瞧——(课件出示主题图1
2.师:请你们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1:老虎比狮子轻一些。
师:能告诉我们你是怎么知道的吗
生1:我看见老虎被狮子的跷跷板翘的老高。
师: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2:我看见豹子被老虎的跷跷板翘起来了,我觉得豹子比老虎轻一些。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那狮子、老虎、豹子他们三个比,谁最轻?谁最重呢?
活动2【讲授】实践操作,体验轻重
1.说一说。
师:通过玩跷跷板,我们能知道谁轻谁重,在日常生活中,哪两样东西来比,一眼就能看出谁轻谁重呢?
学生广泛发言。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积极发言,举出了许多生活实例,思路开阔,也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2.掂一掂。
师:再来看看老师手里的两个盒子。猜猜哪个轻,哪个重?(大小两个盒子,小的重,大的轻)
让学生自由猜测。
让学生上来用手掂一掂,验证刚才的猜测。你想对同学们说点什么?
生:我想告诉同学们,我们用眼睛看的不一定是对的。
教师小结:这样看来,有的物体只用眼睛是不能看出谁轻谁重的,而要用到别的方法,比如说用手“掂一掂”。(学生跟着老师说一遍并做做掂一掂的动作。)
学生体验活动:用掂一掂的方法比较自己的数学书和文具盒谁轻谁重。把自己认为轻的物品举高些,重的放低些。
活动3【活动】称一称
师:刚才大家想了很多好办法来比较苹果和橘子谁轻谁重。因为它们差不多重,用手很难掂出来。该怎么办呢?谁还想到了更好的办法?(学生很容易想到用秤称一称)
师出示天平并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两边托盘里没放东西或两边放的东西一样重时,天平的两边是一样高的,平平的。现在我们来看看苹果和梨子究竟谁轻谁重。(师操作,把苹果和梨子放在两边托盘里)谁能看出来
学生自由发言,说明理由
活动4【练习】圈一圈
师出示一个皮球和一个铅球。
师:皮球和铅球相比,谁大谁小?
生齐答:铅球大,皮球小。
师:猜一猜,皮球和铅球比,谁轻谁重,为什么?
生1:我猜皮球重一些,因为它大些。
生2:我猜铅球重一些,上体育课我拿过,好重的。
生3:老师,我们还是用天平称一称吧。
师:同学们意见不统一,这个同学的方法很好,我们就来称一称。
教师就请生3协助用天平来称一称皮球和铅球。
师:通过天平称一称,你们的结论是什么?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通过自己亲眼所见,了解了物体的轻重与大小不一定有必然联系,大的东西不一定就重,小的东西不一定就轻。)
活动5【作业】课外拓展
1、第23页第三题:在重的一边画√。
2、第23页第四题:最轻的画√,最重的画○。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