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 通过掂一掂、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2、在活动中帮助学生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精确性;3、初步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2学情分析
我班孩子都是刚刚走进校门的六、七岁的孩子,他们天真活泼、爱说爱动,愿意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乐于动脑。他们都不同程度地知道物体可以比较轻重 (程度有差异),但是对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还了解得不是很清楚。另外,刚入学的孩子上课的良好习惯尚未形成,自控能力较差,需要有趣味性的学习方式。因此,开展一些丰富有趣的学习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掂一掂、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教学难点: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精确性。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星期天,动物乐园里可热闹了,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来了哪些小动物——(出示教学情挂图)看一看、说一说1、图上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2、小熊和小猴谁轻谁重?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较轻重。(板书课题:比较轻重)掂一掂、比一比1、把语文书托在一只手上,数学书托在另一只手上,同时掂一掂、比一比,语文书和数学书谁比谁轻,谁比谁重。2、把语文书托在一只手上,另一只手上的数学书换成笔盒。再掂一掂、比一比,语文书和笔盒谁轻谁重?3、比一比自己的书包和同桌的书包谁轻谁重。活动小结:通过用手掂一掂活动让学生可以亲自感受物体的轻重。
活动2【讲授】二、作交流、探究发现
教师出示大小轻重相当的苹果和梨各一只,让学生:1、猜一猜:谁比谁轻、谁比谁重?2、掂一掂:谁比谁轻、谁比谁重?(因为两个水果的大小轻重相差不大,学生的回答可能会是“一样重”、“梨比苹果重”,也可能是“苹果比梨重”这三种情况,由此产生矛盾。)3、想一想:想什么办法判断苹果和梨究竟谁轻谁重?分小组讨论,体会借助工具比较轻重的必要性和精确性。
4、全班交流小组讨论结果。学生的讨论结果最直接的办法是用秤称,教师应在肯定学生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以下方法可供参考:a、用橡皮和尺子做一个简易跷跷板,一边放苹果一边放梨;
b、用两根同样长的橡皮筋绑在苹果和梨的柄上,用手提一提,看哪根皮筋拉得长;教师在此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时,应特别注意保护学生可贵的创造精神.
5、教师用天平进行反馈验证。总结:刚才大家想了很多好方法,学习数学就要这样积极思考。生活中最经常使用的比较轻重的工具就是“秤”。(出示天平),我们来看看梨和苹果究竟谁轻谁重(教师操作)
活动3【活动】三、形成应用,巩固提高。
教材P21练习1和2,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评价。
活动4【练习】四、活动总结、拓展延伸。
6、说一说,今天的数学课有什么收获?
7、抱一抱自己最好的两个同学,比一比他俩谁轻谁重?8、课后讨论:想一想“个子高的同学一定比个子矮的同学重吗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