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在掂一掂等活动中,经历物体两两间的轻重比较过程,初步学习三个物体最轻与最重的比较,进一步体验两个物体 之间的轻重比较。
2、在比较交流中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3、经历与他人合作和交流比一比的过程,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2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都是刚刚走进本校门的六、七岁的孩子,他们天真活泼,爱说爱笑,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乐于动脑。学生所处的文化背景,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都有所不同,但都已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据了解,他们都已经知道物体可以比较轻重,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比较简单的比较方法(程度有差异),但是对借助
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还了解得不是很清楚。另外,刚入学的孩子上课的良好习惯尚未形成,自控能力较差,需要有趣味性的学习方式。因此,我对教材内容作了适当的调整,开展一些丰富有趣的学习活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3重点难点
重点: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
难点:通过等量代换推出两个物体的轻重。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师:星期天,小动物们都在公园里玩耍,他们玩得可高兴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都有什么动物?它们在干什么?(课件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老虎和狮子玩跷跷板,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那么老虎和豹子呢?(引出轻重)
活动2【讲授】实践操作,体验轻重。
1、说一说。
在日常生活中,哪两样东西来比,一眼就能看出谁轻谁重。
2、掂一掂
(1)观察自己的数学书和文具盒放在一只手上,数学书放在另一只手上,两只手同时掂一掂,比一比,感觉一下,文具盒和数学书谁重谁轻。
师:同样的书和文具盒,为什么大家的判断不一样呢?
(2)小结:有些东西用眼睛看,不能准确地判断出谁轻谁重,只有自己去掂一掂才能感受出物体的轻重。
(3)师:你们想不想再掂一掂?老师这里有一个苹果和一个梨(出示质量差不多的苹果 和梨各一个)谁来试试?
(4)师:当大家的意见不一样时,究竟是谁轻谁重,我们说不准,该怎么为?
小结讨论,充分听取学生意见,给予适当评价。
3、称一称
(1)出示天平称,师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师把苹果和梨分别放在天平的两边,让学生观察现在你知道 谁轻谁重了吗?
(2)你还想自己称一称吗?
分组活动。拿出你们身边的学习用品,选择其中的两样,先猜一猜,再掂一掂,最后用本小组的天平称一称,说说谁轻谁重。
(3)出示一大团棉花和一块煤(等重的)
A、猜一猜:谁轻谁重?为什么?
B、请你用天平称一称。
(学生操作,下面的学生看到比较的结果和他们说的不一样,都会···)
C、师: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想对大家说什么?
让学生明确:比较重不能只看大小,大的不一定重,小的不一定轻,要称一称才知道 。
活动3【活动】巩固练习,深化认知
巩固练习,深化认知
练一练:1题、2题、3题
独立判断,再交流判断过程
活动4【活动】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1、师:小朋友们,不知不觉,一节课就要过去了,你们学得愉快吗?老师也很高兴,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又有哪些进步?(自由发言)
2、小调查
比一比,在家里,爸爸、妈妈和你,谁最重,谁最轻。
活动5【作业】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轻重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