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课时作业(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课时作业(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21 20:0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一、选择题
1.19世纪中期以前,欧美最高建筑只有6层;19世纪后期,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大厦是世界上第一幢现代钢框架高层建筑,开摩天大楼先河,共10层;19世纪末,美国出现共29层、高118米的建筑;20世纪初,纽约建成了渥尔华斯大厦,已达52层、高241米。高层建筑首先在美国大量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第一次工业革命积累了大量资本
B.充分吸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城市化促使城市地价飞涨
D.为满足工业化后人们的住房需求
2.城市化水平与社会发展状况息息相关。对下表认识正确的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化进程(1949—1963年)
年份 城市化率 年份 城市化率
1949年 10.64% 1957年 15.39%
1950年 11.18% 1958年 16.25%
1951年 11.78% 1959年 18.41%
1952年 12.46% 1960年 19.75%
1953年 13.31% 1961年 19.29%
1954年 13.69% 1962年 17.33%
1955年 13.48% 1963年 16.84%
1956年 14.62% — —
A.过渡时期城市化进程开启
B.“大跃进”推动城市化进程健康发展
C.“文化大革命”阻碍了城市化进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城市化水平总体不高
3.城市公共设施指的是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向城市提供的、满足居民生活需要的公共建筑或设备,可分为教育、医疗、文娱、交通、社保、社区服务等。而且,任何人增加对这些设施的消费都不会降低其他人所可能达到的消费水平。这主要是由于城市公共设施(  )
A.关系到城市政府的形象
B.反映城市的整体经济实力
C.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
D.关系每个居民的基本利益
4.1801—1850年,英国住房压力巨大。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政府立法制定住房标准,市政机关直接参与住房建设经营,鼓励地产开发,通过市场满足人民的住房需求。这反映了英国(  )
A.政府大力干预经济
B.积极应对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
C.加速建设“福利国家”
D.阶级对立日渐加剧
5.公共图书馆在18世纪还不多见,而到了1844年,法国、美国和奥地利则各有上百个公共图书馆,剧院、音乐厅、博物馆等已在城市普遍出现。这种现象(  )
A.得益于国家力量的大力扶持
B.顺应了民众美好生活的需要
C.促进了浪漫主义文艺的产生
D.是高等教育逐步普及的结果
6.1832年,法国暴发霍乱。巴黎市政府于次年着手规划地下管线系统,将下水道、自来水管道、压缩空气管、不同功能的电缆等线路整合起来,形成了解决地下管线铺设问题的系统方案。这一做法(  )
A.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完成
B.提供了现代城市规划的范本
C.阻断了疫情的社区传播
D.强化了居民的公共卫生观念
7.英国社会史学家阿萨·勃里格斯曾这样描述:“像‘过分拥挤’和‘贫民窟’这样一些词,在19世纪尚属新创,而到该世纪末,人们越来越多地感受到其现实性。仅伦敦万人聚居的贫民窟就有20个以上。”为此,英国政府(  )
A.以行政权力干预经济来取代自由贸易
B.以殖民扩张和掠夺转嫁国内经济危机
C.以扩大城市规模来加快城市化进程
D.以税收和济贫政策实行福利调控
8.某学者描述了19世纪前期的一种状况:“人们成为机器的奴隶,听凭雇主和不稳定的经济环境的支配,勉强度日。他们集中居住在全然没有准备好为他们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城市里。”上述状况出现的背景是(  )
A.工业革命后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B.西方列强强化对殖民地人民的剥削
C.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联系加强
D.资产阶级反封建运动广泛兴起
9.19世纪后半期,上海郊区的农户通过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加工毛巾、袜子等城市居民用品,或进城务工,使得家庭生活状况趋于稳定甚至走向富裕。这一现象直接得益于(  )
A.城市化进程推动
B.工业化水平提高
C.国际市场的扩大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0.“工业革命时,农村人口源源不断地涌入城市。这些从农村出来的农民,农村那种散居所养成的习惯还没有改变,如生活垃圾到处倾倒,污水随处泼洒。不少城市居民还保留着养猪的习惯,所以到处是猪圈。由于厕所不够,人们不得不随地大小便。”这主要反映了(  )
A.工业革命加速了英国城市化进程
B.城市化发展使城市管理难度提升
C.民众素质低阻碍了城市经济发展
D.工业革命推动养殖业在城市扩展
11.在社会发展大潮中,近现代英国乡村经历了兴旺发展、持续衰落、逐渐恢复的过程。其“持续衰落”主要是由于(  )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的推进
C.殖民扩张      
D.政府强有力的政策
12.1835年,美国巴尔的摩、波士顿、纽约和新奥尔良的煤气公司,为一些工厂以及少数有钱人的私人住宅提供照明。40年后,美国的煤气公司达到400多家,但街道煤气照明依然限于大城市,住在小城镇和农场的美国人仍依赖蜡烛和油灯。这反映了(  )
A.美国农村更注重环境保护
B.电的广泛使用造成煤气照明的衰弱
C.城市化有利于新技术推广
D.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工业发展迟缓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33年,英国皇家委员会提出一份报告。报告认为,城市的现状不佳,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公共空间建设,建议由私营业主来负责具体的建设工作,由政府给予必要的支持。据此,1835年,议会通过了《私人法令》,允许在任何一个大多数纳税人要求建公园的城镇建立公共园林。1838年,要求在所有未来的圈地中,必须留出足够的开敞空间,“足够为当地居民的锻炼和娱乐之用”。1845年,柴郡切斯特市获得议会法令,建设公园与娱乐用地;1846年,曼彻斯特获得此项权利。1859年,议会通过《娱乐地法》,允许地方当局为建设公园而征收地方税。在全国上下形成共识的情况下,英国开始了公共造园运动。
——摘编自陆伟芳《城市公共空间与大众健康——19世纪英国城市公园发展的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19世纪英国公园建设热潮形成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英国加强城市公园建设的历史背景。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这一过程的实现,是“通过成千上万的个人的生活自己完成的;在很多人遭受痛苦,而另一部分人兴旺发达的时候,他们的世界则按现代形象得到重新塑造。最后,西方的所有人都已获得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种新的生活方式的获得,宣布了旧的文化观念的解体。一种小型的、淳朴的,在信仰和习俗上同质的、稳定的社会,在城市化的浪潮中转变了。因此,城市化,在造成社会制度、社会组织的转变过程中,也导致了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的转变。
——摘编自郝宏桂《城市化与近代西方的社会变迁》
简评材料中关于城市化影响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任一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一、选择题
1.19世纪中期以前,欧美最高建筑只有6层;19世纪后期,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大厦是世界上第一幢现代钢框架高层建筑,开摩天大楼先河,共10层;19世纪末,美国出现共29层、高118米的建筑;20世纪初,纽约建成了渥尔华斯大厦,已达52层、高241米。高层建筑首先在美国大量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第一次工业革命积累了大量资本
B.充分吸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城市化促使城市地价飞涨
D.为满足工业化后人们的住房需求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19世纪后期,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大厦是世界上第一幢现代钢框架高层建筑,开摩天大楼先河,共10层……20世纪初,纽约建成了渥尔华斯大厦,已达52层、高241米”,可知现代钢框架高层建筑首先在美国大量出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主要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钢铁工业飞速发展,电力的广泛应用推动电梯出现,故选B项;现代钢框架高层建筑的修建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无关,排除A项;“城市化促使城市地价飞涨”是修建超高层摩天大楼的直接原因,并非主要原因,排除C项;“为满足工业化后人们的住房需求”是欧美国家高层建筑出现的共同因素,并非“首先在美国大量出现的主要因素”,排除D项。
2.城市化水平与社会发展状况息息相关。对下表认识正确的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化进程(1949—1963年)
年份 城市化率 年份 城市化率
1949年 10.64% 1957年 15.39%
1950年 11.18% 1958年 16.25%
1951年 11.78% 1959年 18.41%
1952年 12.46% 1960年 19.75%
1953年 13.31% 1961年 19.29%
1954年 13.69% 1962年 17.33%
1955年 13.48% 1963年 16.84%
1956年 14.62% — —
A.过渡时期城市化进程开启
B.“大跃进”推动城市化进程健康发展
C.“文化大革命”阻碍了城市化进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城市化水平总体不高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表格中的数据,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城市化水平总体不高,故D项正确;A项说法与史实不符;“大跃进”不利于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B项错误;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C项错误。
3.城市公共设施指的是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向城市提供的、满足居民生活需要的公共建筑或设备,可分为教育、医疗、文娱、交通、社保、社区服务等。而且,任何人增加对这些设施的消费都不会降低其他人所可能达到的消费水平。这主要是由于城市公共设施(  )
A.关系到城市政府的形象
B.反映城市的整体经济实力
C.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
D.关系每个居民的基本利益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公共设施是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的,具有公共性,而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故选C项;题干材料未涉及政府形象、城市的整体经济实力等信息,排除A、B两项;D项表述绝对,排除。
4.1801—1850年,英国住房压力巨大。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政府立法制定住房标准,市政机关直接参与住房建设经营,鼓励地产开发,通过市场满足人民的住房需求。这反映了英国(  )
A.政府大力干预经济
B.积极应对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
C.加速建设“福利国家”
D.阶级对立日渐加剧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政府立法制定住房标准,市政机关直接参与住房建设经营,鼓励地产开发,通过市场满足人民的住房需求”,可知英国政府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城市化带来的住房紧张问题,故选B项;政府大力干预经济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福利国家”的措施,排除C项;题干材料未提及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排除D项。
5.公共图书馆在18世纪还不多见,而到了1844年,法国、美国和奥地利则各有上百个公共图书馆,剧院、音乐厅、博物馆等已在城市普遍出现。这种现象(  )
A.得益于国家力量的大力扶持
B.顺应了民众美好生活的需要
C.促进了浪漫主义文艺的产生
D.是高等教育逐步普及的结果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应运而生,城市为人们提供了更便捷、更丰富的生活服务,故选B项。
6.1832年,法国暴发霍乱。巴黎市政府于次年着手规划地下管线系统,将下水道、自来水管道、压缩空气管、不同功能的电缆等线路整合起来,形成了解决地下管线铺设问题的系统方案。这一做法(  )
A.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完成
B.提供了现代城市规划的范本
C.阻断了疫情的社区传播
D.强化了居民的公共卫生观念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法国地下管线铺设的系统方案,为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参照和榜样,故选B项;当时法国仍处于工业革命期间,排除A项;这一做法与C、D两项没有直接关系,均排除。
7.英国社会史学家阿萨·勃里格斯曾这样描述:“像‘过分拥挤’和‘贫民窟’这样一些词,在19世纪尚属新创,而到该世纪末,人们越来越多地感受到其现实性。仅伦敦万人聚居的贫民窟就有20个以上。”为此,英国政府(  )
A.以行政权力干预经济来取代自由贸易
B.以殖民扩张和掠夺转嫁国内经济危机
C.以扩大城市规模来加快城市化进程
D.以税收和济贫政策实行福利调控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贫富矛盾问题。为了解决贫民窟问题,缓和阶级矛盾,英国政府以税收和济贫政策来实行福利调控,D项正确;该时期仍以自由贸易为主,排除A项;题干材料与经济危机无关,排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贫富矛盾问题,加快城市化进程并不能解决这一问题,排除C项。
8.某学者描述了19世纪前期的一种状况:“人们成为机器的奴隶,听凭雇主和不稳定的经济环境的支配,勉强度日。他们集中居住在全然没有准备好为他们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城市里。”上述状况出现的背景是(  )
A.工业革命后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B.西方列强强化对殖民地人民的剥削
C.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联系加强
D.资产阶级反封建运动广泛兴起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工业革命以机器大生产为标志,工业生产集中,工人成为机器的奴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化、城市化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这些财富聚集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工人阶级生活贫困,故A项正确。
9.19世纪后半期,上海郊区的农户通过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加工毛巾、袜子等城市居民用品,或进城务工,使得家庭生活状况趋于稳定甚至走向富裕。这一现象直接得益于(  )
A.城市化进程推动
B.工业化水平提高
C.国际市场的扩大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解析】城市化进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材料“上海郊区的农户通过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加工毛巾、袜子等城市居民用品,或进城务工,使得家庭生活状况趋于稳定甚至走向富裕”的现象得益于城市化进程的推动,故A项正确。
10.“工业革命时,农村人口源源不断地涌入城市。这些从农村出来的农民,农村那种散居所养成的习惯还没有改变,如生活垃圾到处倾倒,污水随处泼洒。不少城市居民还保留着养猪的习惯,所以到处是猪圈。由于厕所不够,人们不得不随地大小便。”这主要反映了(  )
A.工业革命加速了英国城市化进程
B.城市化发展使城市管理难度提升
C.民众素质低阻碍了城市经济发展
D.工业革命推动养殖业在城市扩展
【解析】根据材料“不少城市居民还保留着养猪的习惯……人们不得不随地大小便”可知,随着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卫生和秩序管理存在难度,故B项正确。
11.在社会发展大潮中,近现代英国乡村经历了兴旺发展、持续衰落、逐渐恢复的过程。其“持续衰落”主要是由于(  )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的推进
C.殖民扩张      
D.政府强有力的政策
【解析】工业革命的推进带来了工业城市的发展,农村人口占比下降,符合乡村“持续衰落”的过程,故B项正确。
12.1835年,美国巴尔的摩、波士顿、纽约和新奥尔良的煤气公司,为一些工厂以及少数有钱人的私人住宅提供照明。40年后,美国的煤气公司达到400多家,但街道煤气照明依然限于大城市,住在小城镇和农场的美国人仍依赖蜡烛和油灯。这反映了(  )
A.美国农村更注重环境保护
B.电的广泛使用造成煤气照明的衰弱
C.城市化有利于新技术推广
D.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工业发展迟缓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美国的大城市煤气照明普遍,而乡村仍旧使用相对落后的蜡烛和油灯,说明城市化有利于新技术推广,故C项正确;材料与环境保护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电的广泛使用,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看不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工业的发展情况,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33年,英国皇家委员会提出一份报告。报告认为,城市的现状不佳,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公共空间建设,建议由私营业主来负责具体的建设工作,由政府给予必要的支持。据此,1835年,议会通过了《私人法令》,允许在任何一个大多数纳税人要求建公园的城镇建立公共园林。1838年,要求在所有未来的圈地中,必须留出足够的开敞空间,“足够为当地居民的锻炼和娱乐之用”。1845年,柴郡切斯特市获得议会法令,建设公园与娱乐用地;1846年,曼彻斯特获得此项权利。1859年,议会通过《娱乐地法》,允许地方当局为建设公园而征收地方税。在全国上下形成共识的情况下,英国开始了公共造园运动。
——摘编自陆伟芳《城市公共空间与大众健康——19世纪英国城市公园发展的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19世纪英国公园建设热潮形成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英国加强城市公园建设的历史背景。
参考答案(1)特点:中央和地方政府重视和主导,以法令的形式推动,在个别城市试点并向全国推广,全国上下的支持。
(2)历史背景: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实力增强;政治民主进程不断发展;人们对日常文化娱乐生活的需求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剧了城市环境的恶化,危害到人们的健康。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这一过程的实现,是“通过成千上万的个人的生活自己完成的;在很多人遭受痛苦,而另一部分人兴旺发达的时候,他们的世界则按现代形象得到重新塑造。最后,西方的所有人都已获得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种新的生活方式的获得,宣布了旧的文化观念的解体。一种小型的、淳朴的,在信仰和习俗上同质的、稳定的社会,在城市化的浪潮中转变了。因此,城市化,在造成社会制度、社会组织的转变过程中,也导致了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的转变。
——摘编自郝宏桂《城市化与近代西方的社会变迁》
简评材料中关于城市化影响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任一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参考答案观点一
城市化导致现代西方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的转变。
示例一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西方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一种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新型城市文化形成并得到逐步推广。在这种新的文化观念中,个人主义逐步增强,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的启蒙思想逐步深入人心。个人的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成了支配人们行动的指南,整个社会趋向于世俗化。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文艺流派产生,影视艺术产生,音乐日益通俗化。家庭观念逐渐淡化,家庭结构日益小型化。总之,城市化推进了现代西方文化观念的形成。
示例二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西方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社会的不公平促使社会矛盾激化,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法、德爆发了大规模的工人运动。早期工人运动的失败说明了科学理论指导的必要性,马克思主义由此诞生。总之,城市化推进了现代西方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的转变。
观点二
城市化造成社会制度、社会组织形式的转变。
示例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英国人口分布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的议会席位分配与人口分布不一致。1832年,英国进行了议会改革,重新分配了议会席位,使议会席位的分配与人口分布基本一致。这次议会改革后,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开始掌握国家政权,英国的政治制度开始逐渐服务于英国工业资产阶级,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完善。从社会组织形式来看,城市化以前,乡村是国家的基本组织形式,城市化之后,城市逐渐成为国家的主要组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