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一、选择题
1.有人认为秦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帝国”,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隋唐是“第二帝国”,形成了新的官僚政治。出现这一转变主要是因为( )
A.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
B.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C.国家走向统一与强盛
D.藩镇割据削弱皇权
2.宋代科举考试实行封弥和誊录制度,前者是将考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封贴,使考官无法得知考生身份,后者是将原卷封存,另抄副卷交考官批阅,以防考官辨认考生笔迹。这些制度( )
A.造成了选官制度日趋僵化
B.强化了门第出身观念
C.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公正性
D.杜绝了科场舞弊现象
3.宋太祖开宝元年(968年)三月,下诏:“造士之选,匪树私恩,世禄之家,宜敦素业。如闻党与,颇容窃吹,文衡公器,岂宜斯滥!自今举人凡关食禄之家,委礼部具析以闻,当令覆试。”宋初这一举措( )
A.削弱了地方割据
B.促进了吏治的新陈代谢
C.完善了廉政制度
D.有利于科考的公平公正
4.宋朝有这样的两个老规矩:“官员不入酒肆”、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一旦违反受到御史弹劾,不是罢官免职,就是纪律处分。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
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B.强化了封建中央集权
C.国家治理走向法制化
D.有利于防止官员腐败
5.监察官可以风闻奏事(根据道听途说来参奏大臣),是我国古代监察制度中独有的一项规定。东晋南朝、唐武则天、宋代及清代时,为大开言谏之门,都曾允许台谏官风闻奏事,并规定所奏涉虚,亦不坐罪。这一规定( )
A.彰显了法律权威B.提高了监察效率
C.保证了社会秩序D.强化了君主权力
6.清朝科举实行分省取士制,也就是在本省内依额选佳卷录取。乾隆认为如果不这样做,“势必至于江浙大省,取中人数居其大半,而边远小省,或至一名不中,殊非就地取才之意。”此举旨在( )
A.缓解江浙地区人才积压的状况
B.促进文教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
C.体现公平公正以选拔最佳人才
D.吸纳各省人才以巩固统治基础
7.唐代考课法规明确规定考核标准,即“四善二十七最”。“四善”是指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二十七最”是针对各个职位的具体工作而规定的具体要求,偏重对行政才能的考察。由此可知,唐代官员考核制度( )
A.奖惩结合配合科举制度的发展
B.德、才、勤、绩综合考察
C.加强专制集权维护大一统国家
D.儒法思想结合占主导地位
8.明代设六科给事中,监察六部。给事中在乡试中充任考试官,会试、武举中任同考官,殿试时“掌科官充受卷等执事官”。这一做法( )
A.体现考试流程的规范 B.利于提高取士的公正性
C.强化了对官员的考核 D.完善了当时的选官制度
9.春秋时期,出现人才跨国流动现象。战国时,出现“客卿”一职,各国纷纷打破地域界限,不拘一格地选拔有真才实学的异国人才担任军政要职,成为这一时代的鲜明特征。“客卿”的出现( )
A.使人才异地任职成为惯例 B.有利于私学的发展
C.使“尚贤”思想成为主流 D.促进官僚政治形成
10.两晋南朝时期,由吏部直接任命的官吏,约占入仕者的半数;由考核和学校考试入仕的,占25%;州郡县吏积功升迁的,占14%;官府属员入仕的,占1.2%。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
A.察举选官占据主流 B.选官权由中央主导
C.门阀政治逐渐衰落 D.九品中正制被废除
11.据《唐语林·企羡》记载,当时著名的士族河北范阳的卢氏,从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到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的92年间,竟然有116人登进士第,而唐朝每年取士不过30名。这一现象说明,唐代科举制( )
A.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 B.促进了古代廉政建设
C.消除了贵族世袭特权 D.受到士族政治的影响
12.都察院是明代中央监察核心机构,地方十三道监察御史“出则巡视方岳,入则弹压百僚,虽与都御史相涉,而非其属官。直名某道,不系之都察院,事得专达,都御史不得预知也”。这说明,明代的监察体系( )
A.有意降低了都察院的作用 B.有力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
C.提高了地方行政运行效率 D.造成了中央监察力度不足
二、非选择题
1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清两朝科举取士录取中,乡试录取率约为4%,会试录取率约为5%。这意味着当时绝大多数文人在科举考试中被淘汰。此时,落榜文人的职业选择就显得至关重要,它受到传统与时代等影响。
请结合时代背景,为明清落榜文人设计一种职业规划,并说明理由。(要求:明确指出所设计的职业规划,理由充分,符合历史事实。)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一、选择题
1.有人认为秦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帝国”,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隋唐是“第二帝国”,形成了新的官僚政治。出现这一转变主要是因为( )
A.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
B.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C.国家走向统一与强盛
D.藩镇割据削弱皇权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削弱士族力量,导致新的官僚政治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科举制的产生和发展,故选A项;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是隋唐政体具有官僚政治特色的表现,而非原因,排除B项;国家走向统一与强盛是秦汉与隋唐政治的相同点,不是两个时期政治不同的原因,排除C项;唐朝后期削弱中央集权的藩镇割据不是官僚政治发展的原因,排除D项。
2.宋代科举考试实行封弥和誊录制度,前者是将考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封贴,使考官无法得知考生身份,后者是将原卷封存,另抄副卷交考官批阅,以防考官辨认考生笔迹。这些制度( )
A.造成了选官制度日趋僵化
B.强化了门第出身观念
C.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公正性
D.杜绝了科场舞弊现象
解析:宋代科举考试实行封弥和誊录制度,考官既无法得知考生身份,考官也无从辨认考生笔迹,使考官与考生均进行有效的回避,有利于防止作弊现象的出现,提高科举考试的公正性,故选C项;宋代科举考试实行封弥和誉录制度,考官既无法得知考生身份,是对科举制的完善,排除A项;考官无从知道考生的身份,很大程度上弱化了门第出身观念,排除B项;提高科举考试的公正性,有利于避免科场舞弊现象,但是“杜绝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3.宋太祖开宝元年(968年)三月,下诏:“造士之选,匪树私恩,世禄之家,宜敦素业。如闻党与,颇容窃吹,文衡公器,岂宜斯滥!自今举人凡关食禄之家,委礼部具析以闻,当令覆试。”宋初这一举措( )
A.削弱了地方割据
B.促进了吏治的新陈代谢
C.完善了廉政制度
D.有利于科考的公平公正
解析:由材料“造士之选,匪树私恩,世禄之家,宜敦素业。如闻党与,颇容窃吹,文衡公器,岂宜斯滥!自今举人凡关食禄之家,委礼部具析以闻,当令覆试”可知宋初科举制的变革,世家大族、官宦子弟参加考试易造成与主考官结党营私的局面,因此这些人科考后须参加复试,这一变革有利于保证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性,故选D项;宋太祖采取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的举措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排除A项;材料中科举制的改革是为了追求公平公正性,而非促进吏治的新陈代谢,排除B项;“完善了”表述过于绝对,且材料强调的并不是廉政制度,排除C项。
4.宋朝有这样的两个老规矩:“官员不入酒肆”、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一旦违反受到御史弹劾,不是罢官免职,就是纪律处分。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
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B.强化了封建中央集权
C.国家治理走向法制化
D.有利于防止官员腐败
解析:据材料“一旦违反受到御史弹劾,不是罢官免职,就是纪律处分”可知有利于防止官员腐败,故选D项;材料涉及的是官吏和王公贵族的行为规范,不是赋税制度的规范,排除A项;材料并未强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因此无法得出强化中央集权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针对官员和王公贵族的是“老规矩”,并不是法律,排除C项。
5.监察官可以风闻奏事(根据道听途说来参奏大臣),是我国古代监察制度中独有的一项规定。东晋南朝、唐武则天、宋代及清代时,为大开言谏之门,都曾允许台谏官风闻奏事,并规定所奏涉虚,亦不坐罪。这一规定( )
A.彰显了法律权威B.提高了监察效率
C.保证了社会秩序D.强化了君主权力
解析:据材料“允许台谏官风闻奏事,并规定所奏涉虚,亦不坐罪”可知封建皇帝重视加强对大臣的监管,此举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实现,故选D项;监察官不属于司法官员,监察官对皇帝负责而非法律,排除A项;监察效率的高低受到监察程序的影响而非皇帝对其宽宥的态度,排除B项;台谏监察官维护封建官僚体系的稳定和皇权专制而非社会秩序,排除C项。
6.清朝科举实行分省取士制,也就是在本省内依额选佳卷录取。乾隆认为如果不这样做,“势必至于江浙大省,取中人数居其大半,而边远小省,或至一名不中,殊非就地取才之意。”此举旨在( )
A.缓解江浙地区人才积压的状况
B.促进文教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
C.体现公平公正以选拔最佳人才
D.吸纳各省人才以巩固统治基础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乾隆采取分省取士制度是为了防止人才皆出于江浙地区而边远地区没有的情况。取士不均匀势必会影响朝廷的统治,故选D项;材料并未出现“江浙地区人才挤压”的现象,乾隆皇帝采取的是一个预防措施,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采取措施提升落后地区的教育水平,只是在保证落后地区也有人才能够入仕,排除B项;选拔“最佳”人才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
7.唐代考课法规明确规定考核标准,即“四善二十七最”。“四善”是指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二十七最”是针对各个职位的具体工作而规定的具体要求,偏重对行政才能的考察。由此可知,唐代官员考核制度( )
A.奖惩结合配合科举制度的发展
B.德、才、勤、绩综合考察
C.加强专制集权维护大一统国家
D.儒法思想结合占主导地位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代考核官员以“四善二十七最”为标准,注重对官员品德、才能、工作成绩等多方面的综合考察,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奖惩结合,排除A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儒法结合,排除D项。
8.明代设六科给事中,监察六部。给事中在乡试中充任考试官,会试、武举中任同考官,殿试时“掌科官充受卷等执事官”。这一做法( )
A.体现考试流程的规范 B.利于提高取士的公正性
C.强化了对官员的考核 D.完善了当时的选官制度
【解析】材料反映出明代加强对科举考试的监察,这有利于提高科举考试的公正性,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考试流程,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加强对选官制度的监察,不是直接对官员的考核,排除C项;这一做法只是加强对科举的监察,并不是对科举制度本身的改革,排除D项。
9.春秋时期,出现人才跨国流动现象。战国时,出现“客卿”一职,各国纷纷打破地域界限,不拘一格地选拔有真才实学的异国人才担任军政要职,成为这一时代的鲜明特征。“客卿”的出现( )
A.使人才异地任职成为惯例 B.有利于私学的发展
C.使“尚贤”思想成为主流 D.促进官僚政治形成
【解析】根据材料“出现‘客卿’一职,各国纷纷打破地域界限,不拘一格地选拔有真才实学的异国人才担任军政要职”可知,“客卿”推动了各国选拔贤能担任军政要职,打破了血缘政治,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形成,故选D项。
10.两晋南朝时期,由吏部直接任命的官吏,约占入仕者的半数;由考核和学校考试入仕的,占25%;州郡县吏积功升迁的,占14%;官府属员入仕的,占1.2%。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
A.察举选官占据主流 B.选官权由中央主导
C.门阀政治逐渐衰落 D.九品中正制被废除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两晋南朝时期,由中央吏部直接任命的官吏约占半数,而经由其他途径入仕者较少,这表明当时的选官权由中央主导,故B项正确。
11.据《唐语林·企羡》记载,当时著名的士族河北范阳的卢氏,从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到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的92年间,竟然有116人登进士第,而唐朝每年取士不过30名。这一现象说明,唐代科举制( )
A.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 B.促进了古代廉政建设
C.消除了贵族世袭特权 D.受到士族政治的影响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朝著名的士族河北范阳的卢氏“92年间,竟然有116人登进士第”,可见士族在科举录取中所占比例很大,故D项正确;A、C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科举制只是隋唐以来的官员选拔方式,不能保证官员廉政,排除B项。
12.都察院是明代中央监察核心机构,地方十三道监察御史“出则巡视方岳,入则弹压百僚,虽与都御史相涉,而非其属官。直名某道,不系之都察院,事得专达,都御史不得预知也”。这说明,明代的监察体系( )
A.有意降低了都察院的作用 B.有力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
C.提高了地方行政运行效率 D.造成了中央监察力度不足
【解析】材料信息表明,明代形成中央与地方相互配合,系统内部互不统属、相互监督的监察系统,这种监察体系的设置,有力地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故B项正确;明代通过都察院监察其他机构以强化皇权,并不会有意降低都察院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行政运行效率”问题,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中央监察力度不足”,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清两朝科举取士录取中,乡试录取率约为4%,会试录取率约为5%。这意味着当时绝大多数文人在科举考试中被淘汰。此时,落榜文人的职业选择就显得至关重要,它受到传统与时代等影响。
请结合时代背景,为明清落榜文人设计一种职业规划,并说明理由。(要求:明确指出所设计的职业规划,理由充分,符合历史事实。)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结合时代背景为明清时期名落孙山的考生进行职业规划,首先明确历史大题答题的三个方向,即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学而优则仕是中国文人的传统观念,既然明清时期名落孙山的考生失去了入仕的机会,那么就从经济和文化上着手,首先经济上,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小农经济是经济基础,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由于明清考生长期接受封建教育,多半不具备其他谋生的技能,因此从事农业发展是不错的选择,小农经济自给自足,满足生活需要不成困难;其次从文化方面发展,明清时期由于市民阶层发展壮大,世俗文学流行开来,尤其是白话小说等市民文学的兴起,给文人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机会,且明清时期不管是印刷术还是造纸术都相当成熟,为落榜考生在文学上有所成就也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由以上两个方面展开论述都可。
答案:示例一
职业规划:回乡务农
理由:国家长期持续重视农业;小农经济稳固,农业是封建经济基础;传统经学教育,缺乏具体技能;理学思想影响,思想观念相对保守,耕读结合是文人的传统选择。
示例二
职业规划:参与小说作品的市场化创作
理由:明清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壮大,精神消费需求旺盛;白话小说等市民文学兴起;印刷术的进一步发展;文人自身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
(其他可供参考的角度:投身书画市场;成为地方官员幕僚,协助地方治理;从事商业贸易;开馆授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