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一、选择题
1.新航路开辟后,玉米、甘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播到亚洲、欧洲等地区,提高了人们的抗饥荒能力;与此同时,烟草也传播到世界各地,部分人逐渐养成了抽烟的恶习。由此可知,物种的交流与传播( )
A.决定部分人的习惯
B.改变人类饮食习惯
C.对人类有双重影响
D.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2.[2023·海南省天一大高二期末]水稻本是英国移民者不熟悉的作物,16世纪开始,正是非洲人种植水稻的技艺使北美南卡林罗纳变成充满生机的“水稻王国”,并把水稻种植“提高到令欧洲人钦佩的水平”。这反映了,当时北美地区( )
A.生产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
B.非洲人的社会地位提高
C.食物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
D.水稻种植超越欧洲地区
3.[2023·湖南名校联盟高二期中]明朝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由云南土司进贡的玉米在送入北京的途中经过河南巩县,在《巩县志》中留下了记载。由此可见,在当时( )
A.云南已大面积种植玉米
B.河南地处南北交通要道
C.新农作物品种传入中国
D.北京农业生产非常滞后
4.[2023·山东德州期末]新航路开辟后,大宗烟草、玉米、橡胶等新物产出现于欧洲市场;原来在近东贸易中数量极少的商品,如香料、茶叶、大米、蔗糖等成为大宗商品……许多昔日的奢侈品逐渐成为大众日用品。这反映出当时欧洲( )
A.社会贫富差距减小
B.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抗击饥荒能力增强
D.民众的消费习惯正在改变
5.从16世纪中叶开始,玉米、甘薯、马铃薯等原产于美洲的粮食作物先后传入中国,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逐步成为主导性的农作物品种。据此可知( )
A.缓和了明清人口增长压力
B.改变了明初的农业种植结构
C.精耕细作进一步走向成熟
D.对外开放加速明清经济发展
6.明朝后期马铃薯传入我国后,迅速跻身宫廷美食的行列,只有达官贵族方能享用。到清朝中叶以后,马铃薯成为常见主食,走入寻常百姓家。对这一变化原因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
A.等级观念日益淡化
B.人口增长粮食短缺
C.中外贸易不断扩大
D.崇尚西方生活方式
7.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据此可以推论( )
A.西班牙从此崛起并成为殖民强国
B.新航路开辟促进欧美之间的物种流通
C.殖民活动冲击了美洲的饮食传统
D.胡椒生产是美洲的唯一经济支柱
8.到了18世纪,在亚欧人的饮食中,玉米和马铃薯的比重大大提高。从西欧到中国的土地上,美洲的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并使饮食有滋有味。花生和甘薯在东南亚热带的土地上疯长,以丰厚的产出支撑着众多的人口。这一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
A.新航路开辟后“商业革命”方兴未艾
B.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经济交流改变了亚欧的社会生活
D.经济全球化进入高潮
9.自16世纪50年代开始,欧洲的自然科学家把数千种未知物种进行了分类,确定了适应欧洲不同气候和土壤的少部分物种,其中的一些食物物种对欧洲人的饮食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反映出( )
A.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
B.世界联系加强影响人类物质生活
C.欧洲饮食结构变化引发商业革命
D.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
10.(2023·保定)出于饮食习惯和宗教等原因,移居新大陆的欧洲人“喜欢面包甚于玉米”,而在轮船发明之前的时代,大量运载小麦或面粉成本及风险太高。自15世纪末开始,小麦逐渐成为在美洲传播最广泛的旧大陆粮食品种。这说明( )
A.欧洲人的食品结构长期稳定
B.美洲作物遭到欧洲各国排斥
C.宗教信仰决定饮食文化传统
D.殖民扩张助推食物物种传播
11.明清时期,引进美洲作物近30种;美洲人民也开始接触到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欧洲人逐渐发展出了茶、咖啡、可可的饮料文化。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这表明( )
A.物种实现了世界性的自由流动
B.欧洲加强了对亚美的掠夺
C.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得到丰富
D.欧洲殖民活动加强全球联系
12.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等传入我国,许多地区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当地人“不产米,仰食四方”,民间海外贸易昌盛,白银大量流入。这说明( )
A.全球化已影响中国 B.长途贩运开始发达
C.经济出现区域分工 D.抑商观念已被放弃
二、综合题
13.[2023·江苏省苏州市高二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我国目前现有农作物中,至少有二三百种是来自国外。宋代以前传入我国的农作物大多原产于亚洲西部,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多为果品和蔬菜,少有粮食作物。明清时期,美洲作物及粮食作物所占比重相对加大,这些美洲作物能够传入中国也得益于地理大发现及新航路的开辟,或是由葡萄牙及西班牙航海者发现美洲大陆后首先将美洲作物带回欧洲后,以欧洲为跳板传入中国,或是传入中国周边地区后再传入中国。概括而言,中国与世界各地区之间的农作物传播持续了4000余年。——摘编自崔思明《明清时期丝绸之路上的中国与世界》
材料二 所有的人类历史都在一定的生态背景中展开。1492年,哥伦布开创了跨大西洋的定期物种交流,这一过程最显著的结果是美洲印第安人获得了一大批新的植物和动物,新的农作物在某些程度上拓展了美洲农业的潜力,并使当地人的饮食更加多样。但同时他们也染上了到那时为止他们仍不熟悉的破坏性疾病,包括天花、麻疹、腮腺炎、百日咳和流感等,这些传染病在1500年到1650年间在美洲肆虐,夺去了50%~90%的当地人的生命。南北美洲向世界食品作物库贡献了玉米、马铃薯、烟草、番茄、菠萝等物种。其中一些作物给非洲和亚欧的广大地区造成了革命性的结果。
——(美)约翰·麦克尼尔《世界历史中的物种交流》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朝至明清时期外来农作物的来源地、品种和路径
的变化,并指出明清时期外来农作物传入的原因。(9分)
(2)据材料二,指出哥伦布开创的物种交流对美洲社会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当时的中国这种“革命性的结果”是如何体现的?(5分)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一、选择题
1.新航路开辟后,玉米、甘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播到亚洲、欧洲等地区,提高了人们的抗饥荒能力;与此同时,烟草也传播到世界各地,部分人逐渐养成了抽烟的恶习。由此可知,物种的交流与传播( )
A.决定部分人的习惯
B.改变人类饮食习惯
C.对人类有双重影响
D.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解析:从材料中看,新航路开辟后高产作物的引进,提高了粮食产量,缓解了欧洲、亚洲的饥饿问题,但同时随着烟草的传入,部分人也染上了吸烟的习惯,危害身体健康,所以物种交流与传播对人类有双重影响,故选C项;物种交流与传播是客观因素,影响人们习惯是客观因素和人自身主观因素共同的作用,“决定”一词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由于物种传播和交流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吸烟属于生活习惯,所以B项表述不能完全体现材料内容,排除;随着物种交流与传播,部分人染上吸烟恶习,威胁人类健康,但材料中还表明,随着物种交流与传播,人类抗饥饿能力增强,D项不能完全体现材料内容,排除。
2.[2023·海南省天一大高二期末]水稻本是英国移民者不熟悉的作物,16世纪开始,正是非洲人种植水稻的技艺使北美南卡林罗纳变成充满生机的“水稻王国”,并把水稻种植“提高到令欧洲人钦佩的水平”。这反映了,当时北美地区( )
A.生产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
B.非洲人的社会地位提高
C.食物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
D.水稻种植超越欧洲地区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水稻由西班牙人带到美洲,18世纪中期,水稻成为北美第二大农作物,产量仅次于小麦,与题意相符,故选C项;题干提及的是物种水稻的传播,非生产关系的变化,排除A项;16世纪开始,非洲人被西欧殖民者掳掠,贩卖到美洲做奴隶,排除B项;没有北美地区与欧洲地区水稻种植的比较不能说明D项,排除。
3.[2023·湖南名校联盟高二期中]明朝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由云南土司进贡的玉米在送入北京的途中经过河南巩县,在《巩县志》中留下了记载。由此可见,在当时( )
A.云南已大面积种植玉米
B.河南地处南北交通要道
C.新农作物品种传入中国
D.北京农业生产非常滞后
解析:明朝嘉靖年间云南土司进贡玉米,由于途经巩县,而被《巩县志》记载,根据《巩县志》的记载我们可以得出,玉米这种新的农作物品种当时已经传入我国,故选C项;云南土司进贡玉米这件事并不能说明云南已经大面积种植玉米,只能说在云南已经能够得到玉米,排除A项;题干中提到的是云南土司进贡玉米途经河南巩县,这只是由云南进入北京的路线之一,不能仅凭这个事件就证明河南地处南北交通要道,且题目的主旨是讲玉米在中国出现,排除B项;北京在嘉靖年间已经作为都城一百多年了,作为政治经济中心,其农业生产应该是比较发达的,并不能根据云南土司进贡玉米就说北京农业生产非常滞后,只能说明玉米在国内种植还较少,排除D项。
4.[2023·山东德州期末]新航路开辟后,大宗烟草、玉米、橡胶等新物产出现于欧洲市场;原来在近东贸易中数量极少的商品,如香料、茶叶、大米、蔗糖等成为大宗商品……许多昔日的奢侈品逐渐成为大众日用品。这反映出当时欧洲( )
A.社会贫富差距减小
B.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抗击饥荒能力增强
D.民众的消费习惯正在改变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新物种、原本数量极少的商品、昔日的奢侈品逐渐成为大众日用品,说明民众的消费习惯正在改变,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欧洲民众消费习惯的改变,与贫富差距无关,排除A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排除B项;材料的重点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品丰富从而引发消费习惯的转变,与抗饥荒能力无关,排除C项。
5.从16世纪中叶开始,玉米、甘薯、马铃薯等原产于美洲的粮食作物先后传入中国,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逐步成为主导性的农作物品种。据此可知( )
A.缓和了明清人口增长压力
B.改变了明初的农业种植结构
C.精耕细作进一步走向成熟
D.对外开放加速明清经济发展
解析:明清时期由于社会环境稳定和赋税制度的改革,导致人口激增,因此明清时期的人地矛盾异常尖锐,但是由于玉米和甘薯等高产作物的引进,极大解决了人口饥饿问题,缓解了明清时期人口增长的压力,故选A项;明清时期,我国农业结构仍然以传统的农作物种植为主,B项排除;精耕细作表现在生产工具和农业技术的改进、水利工程的修建、作物品种的改善等方面,仅从高产作物的引进并不能说明精耕细作走向成熟,C项排除;明清时期的对外政策是海禁和闭关锁国,D项排除。
6.明朝后期马铃薯传入我国后,迅速跻身宫廷美食的行列,只有达官贵族方能享用。到清朝中叶以后,马铃薯成为常见主食,走入寻常百姓家。对这一变化原因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
A.等级观念日益淡化
B.人口增长粮食短缺
C.中外贸易不断扩大
D.崇尚西方生活方式
解析:马铃薯是高产作物,清朝时期人口增长,粮食短缺,故政府推广种植马铃薯,导致材料这一变化,故B项正确;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等级观念不可能日益淡化,故A项错误;明清时期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外贸易日益萎缩,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与西方往来很少,崇尚西方生活方式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7.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据此可以推论( )
A.西班牙从此崛起并成为殖民强国
B.新航路开辟促进欧美之间的物种流通
C.殖民活动冲击了美洲的饮食传统
D.胡椒生产是美洲的唯一经济支柱
解析:根据材料“16世纪……美洲……欧洲饮食……”等关键信息可知,新航路开辟促进欧美之间物种流通,因此美洲的辛辣调味品出现在欧洲市场上,故选B项;A、C、D三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
8.到了18世纪,在亚欧人的饮食中,玉米和马铃薯的比重大大提高。从西欧到中国的土地上,美洲的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并使饮食有滋有味。花生和甘薯在东南亚热带的土地上疯长,以丰厚的产出支撑着众多的人口。这一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
A.新航路开辟后“商业革命”方兴未艾
B.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经济交流改变了亚欧的社会生活
D.经济全球化进入高潮
解析:题干中反映的是18世纪亚欧人民物质生活的丰富和商品交流的广泛,逐渐在改变着亚欧人民的生活,故选C项;A项不是“根本上”的体现,故排除;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B项;D项中的“经济全球化进入高潮”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故排除。
9.自16世纪50年代开始,欧洲的自然科学家把数千种未知物种进行了分类,确定了适应欧洲不同气候和土壤的少部分物种,其中的一些食物物种对欧洲人的饮食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反映出( )
A.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
B.世界联系加强影响人类物质生活
C.欧洲饮食结构变化引发商业革命
D.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
解析:材料“自16世纪50年代开始”“其中的一些食物物种对欧洲人的饮食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后引发的物种交流对人类物质生活的影响,B项正确,排除A项;商业革命是新航路开辟的结果,C项错误;材料与世界贸易发展无关,排除D项。
10.(2023·保定)出于饮食习惯和宗教等原因,移居新大陆的欧洲人“喜欢面包甚于玉米”,而在轮船发明之前的时代,大量运载小麦或面粉成本及风险太高。自15世纪末开始,小麦逐渐成为在美洲传播最广泛的旧大陆粮食品种。这说明( )
A.欧洲人的食品结构长期稳定
B.美洲作物遭到欧洲各国排斥
C.宗教信仰决定饮食文化传统
D.殖民扩张助推食物物种传播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喜欢面包甚于玉米”“自15世纪末开始,小麦逐渐成为在美洲传播最广泛的旧大陆粮食品种”可见移居新大陆的欧洲人由于小麦的传播,其饮食习惯有所改变,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扩张推动了物种的交流和传播,D项正确;材料体现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并非欧洲人的食品结构长期稳定,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美洲作物遭到欧洲各国排斥,排除B项;“决定”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
11.明清时期,引进美洲作物近30种;美洲人民也开始接触到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欧洲人逐渐发展出了茶、咖啡、可可的饮料文化。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这表明( )
A.物种实现了世界性的自由流动
B.欧洲加强了对亚美的掠夺
C.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得到丰富
D.欧洲殖民活动加强全球联系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近代的物种交流使各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一些改变,使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更加丰富,C项正确;其他三项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2.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等传入我国,许多地区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当地人“不产米,仰食四方”,民间海外贸易昌盛,白银大量流入。这说明( )
A.全球化已影响中国 B.长途贩运开始发达
C.经济出现区域分工 D.抑商观念已被放弃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受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美洲高产作物引入中国,对中国的农业生产产生较大影响,海外贸易昌盛,白银大量流入,说明全球化已影响到中国,A项正确;材料与长途贩运发达的说法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区域经济分工的说法无关,排除C项;明朝并未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
二、综合题
13.[2023·江苏省苏州市高二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我国目前现有农作物中,至少有二三百种是来自国外。宋代以前传入我国的农作物大多原产于亚洲西部,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多为果品和蔬菜,少有粮食作物。明清时期,美洲作物及粮食作物所占比重相对加大,这些美洲作物能够传入中国也得益于地理大发现及新航路的开辟,或是由葡萄牙及西班牙航海者发现美洲大陆后首先将美洲作物带回欧洲后,以欧洲为跳板传入中国,或是传入中国周边地区后再传入中国。概括而言,中国与世界各地区之间的农作物传播持续了4000余年。——摘编自崔思明《明清时期丝绸之路上的中国与世界》
材料二 所有的人类历史都在一定的生态背景中展开。1492年,哥伦布开创了跨大西洋的定期物种交流,这一过程最显著的结果是美洲印第安人获得了一大批新的植物和动物,新的农作物在某些程度上拓展了美洲农业的潜力,并使当地人的饮食更加多样。但同时他们也染上了到那时为止他们仍不熟悉的破坏性疾病,包括天花、麻疹、腮腺炎、百日咳和流感等,这些传染病在1500年到1650年间在美洲肆虐,夺去了50%~90%的当地人的生命。南北美洲向世界食品作物库贡献了玉米、马铃薯、烟草、番茄、菠萝等物种。其中一些作物给非洲和亚欧的广大地区造成了革命性的结果。
——(美)约翰·麦克尼尔《世界历史中的物种交流》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朝至明清时期外来农作物的来源地、品种和路径
的变化,并指出明清时期外来农作物传入的原因。(9分)
(2)据材料二,指出哥伦布开创的物种交流对美洲社会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当时的中国这种“革命性的结果”是如何体现的?(5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变化,紧扣设问“宋朝至明清时期外来农作物的来源地、品种和路径”,得出三个角度。据材料一“宋代以前传入我国的农作物大多原产于亚洲西部……发现美洲大陆后首先将美洲作物带回欧洲后”得出由亚洲西部到美洲及世界其他地区;据材料一“多为果品和蔬菜,少有粮食作物……美洲作物及粮食作物所占比重相对加大”得
出由以果品和蔬菜为主到以粮食为主;据材料一“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这些美洲作物能够传入中国也得益于地理大发现及新航路的开辟”得出由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到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一“这些美洲作物能够传入中国也得益于地理大发现及新航路的开辟”得出地理大发现(或新航路的开辟);据材料一“或是由葡萄牙及西班牙航海者发现美洲大陆后首先将美洲作物带回欧洲”得出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活动;据材料一“或是传入中国周边地区后再传入中国”得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或经济交流)。第(2)问第一小问影响,首先要一分为二,据材料二“新的农作物在某些程度上拓展了美洲农业的潜力”得出拓展农业潜力;据材料二“使当地人的饮食更加多样……南北美洲向世界食品作物库贡献了玉米、马铃薯、烟草、番茄、菠萝等物种”得出丰富人们饮食;据材料二“同时他们也染上了到那时为止他们仍不熟悉的破坏性疾病,包括天花、麻疹、腮腺炎、百日咳和流感等”得出感染破坏性疾病;据材料二“这些传染病在1500年到1650年间在美洲肆虐,夺去了50%~90%的当地人的生命”得出人口锐减。第二小问体现,紧扣设问“在当时的中国”,联系材料二中的时间15世纪末到17世纪中期——明清中期,从人口、经济、自然方面的积极、消极方面来思考,从而得出答案。
答案:(1)变化:由亚洲西部到美洲及世界其他地区;由以果品和蔬菜为主到以粮食为主;由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到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6分)
原因:地理大发现(或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活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或经济交流)。(3分)
(2)影响:拓展农业潜力;丰富人们饮食;感染破坏性疾病;人口锐减。(2分,任答两点即可)
体现:促进人口增加;推动商品经济发展;破坏自然环境。(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