跷跷板 配套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跷跷板 配套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12-17 09:06:48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在掂一掂等活动中经历物体两两间的轻重比较过程,初步学习三个物体最轻与最重的比较,进一步体验两个物体之间的轻重比较;
2、在比较交流中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3、经历与他人合作和交流比一比的过程,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2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关于轻重的经验,可以引入课堂。
3重点难点
1、学会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
2、轻重的含义及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1、联系生活,引入课题
(PPT播放两个小朋友玩跷跷板的动态图片)
师:他们在玩儿什么呀?
生:跷跷板。
师:你们玩儿过吗?怎么玩儿的呀?
生:就是一个人压下去,另一人就跷起来,又下去、又上来。
师:那一般谁在上面,谁在下面呀?
生:重的在下面,轻的在上面。
师:我听到了两个很关键的字,谁注意到了?
生:轻重!
(完成板书,在跷跷板画上贴出轻重)
活动2【活动】2、眼看轻重
(PPT展示P22“说一说”)
师:你们喜欢玩跷跷板,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很喜欢,看!谁在玩呀?
生:狮子和老虎。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狮子重,老虎轻。
师:谁比谁重,谁比谁轻?(语言规范)
生:狮子比老虎重,老虎比狮子轻。
师:同意吗?谁再来说说?
(强调规范用语,鼓励学生多说)
师:老虎和豹子呢?谁最重,谁最轻?
生:狮子最重,豹子最轻。
师:怎么看出来的?
生:狮子和老虎玩的时候,狮子在下面;老虎和豹子玩的时候,老虎在下面。
师:也就是…
生:狮子比老虎重,老虎比豹子重,所以狮子最重。
师:还有什么是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谁比谁重,谁比谁轻的?(板书:眼看)
(抽答,直至引出矛盾:铅笔盒和书的比较)
活动3【活动】3、手掂轻重
师:刚才咱们是看出来谁重谁轻的,但现在铅笔盒和书怎么办?看不出来了。
(生小声提出建议)
师:陈老师教你们一个方法怎么样?
生:好!
(师演示左右手交替掂物体的重量)
师:学会了吗?你们也来。
(学生活动:掂一掂身边的物品,并同桌交流谁比谁重,谁比谁轻。师板书:手掂)
活动4【导入】4、秤称轻重
师:陈老师今天带了两样好吃的,看!
(出示大小相似的梨和苹果)
师:你们觉得谁比谁重,谁比谁轻呢?(抽答)
追问:上来试一试。(生尝试掂一掂,并给出自己的意见,造成冲突:有人认为梨比苹果重,有人认为梨比苹果轻。)
师:怎么办?我给你们请了一个救兵。(展示天平)
(PPT展示天平全貌及指针特写)
师:这个东西叫做天平,像跷跷板吗?没错,它就是咱们数学当中的跷跷板,哪边重它哪边就往下沉。
(演示比较过程,学生得结论,师板书:秤称)
活动5【活动】5、深化认知
师:又有新东西了。
(展示一大一小两个球)
师:这个?(大)这个?(小),能猜得出谁比谁重,谁比谁轻吗?
(抽答、猜测)
师:现在请你来验证一下。
(请学生放上天平,得结论,强调大的物体不一定重,小的物体不一定轻)
活动6【练习】5、课堂练习
圈一圈、练一练1、2题(等量代换)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