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压轴高难度尖子生密卷(原卷版 答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压轴高难度尖子生密卷(原卷版 答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6-21 20:39:1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压轴高难度尖子生密卷
数 学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的边数最多是(  )
A.4 B.3 C.6 D.5
2.关于实数a,b,定义一种关于“※”的运算:,例如:.依据运算定义,若,且,则的值为(  )
A. B.1 C. D.
3.关于的多项式:,其中为正整数,若各项系数各不相同且均不为0,我们称这样的多项式为“亲缘多项式”.
①是“亲缘多项式”.
②若多项式和均为“亲缘多项式”,则也是“亲缘多项式”.
③多项式是“亲缘多项式”且.
④关于的多项式,若,,为正整数,则为“亲缘多项式”.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4.如图,已知直线AB,CD被直线AC所截,AB∥CD,E是平面内任意一点(点E不在直线AB,CD,AC上),设∠BAE=α,∠DCE=β.下列各式:
①α+β,②α﹣β,③β﹣α,④360°﹣α﹣β,∠AEC的度数可能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图4
5.小江去商店购买签字笔和笔记本(签字笔的单价相同,笔记本的单价相同).若购买20支签字笔和15本笔记本,则他身上的钱会不足25元;若购买19支签字笔和13本笔记本,则他身上的钱会剩下15元.若小江购买17支签字笔和9本笔记本,则(  )
A.他身上的钱会不足95元 B.他身上的钱会剩下95元
C.他身上的钱会不足105元 D.他身上的钱会剩下105元
6.我国宋朝数学家杨辉1261年的著作《详解九章算法》给出了在 为非负整数)的展开式中,把各项系数按一定的规律排成右表(展开后每一项按 的次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人们把这个表叫做“杨辉三角”.据此规律,则 展开式中含 项的系数是   
A.2016 B.2017 C.2018 D.2019
7.学习了“平行线”后,张明想出了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新方法,他是通过折一张半透明的纸得到的(如图①~④):
从图中可知,张明画平行线的依据有(  )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1)(2) B.(2)(3) C.(1)(4) D.(3)(4)
8.若A=(2+1)(22+1)(24+1)(28+1)+1,则A的末位数字是(  )
A.2 B.4 C.6 D.8
9.如图,AB∥EF,则∠A、∠C、∠D、∠E满足的数量关系是(  )
A.∠A+∠C+∠D+∠E=360° B.∠A+∠D=∠C+∠E
C.∠A-∠C+∠D+∠E=180° D.∠E-∠C+∠D-∠A=90°
10.小明在拼图时,发现8个一样大小的长方形,恰好可以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如图1;小红看见了,说:“我也来试一试.”结果小红七拼八凑,拼成了如图2那样的正方形,中间还留下了一个洞,恰好是面积为 的小正方形,则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  )
A.135cm2 B.108cm2 C.68cm2 D.60cm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已知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则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   
12.如图,已知直线被直线所截,,点是平面内位于直线右侧的一动点(点不在直线上),设,在点运动过程中,的度数可能是   .(结果用含的式子表示)
13.如图1是的一张纸条,按图示方式把这一纸条先沿折叠并压平,再沿折叠并压平,若图3中,则图2中的度数为   .
14.课外活动中,80名学生自由组合分成12组,各组人数分别有5人、7人和8人三种情况,设5人一组的有x组,7人一组的有y组,8人一组的有z组,有下列结论:
① ;② ;③ ;④5人一组的最多有5组.
其中正确的有   .(把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15.阅读材料后解决问题:
小明遇到下面一个问题:计算(2+1)(2 +1)(24+1)(28+1)。
经过观察,小明发现如果将原式进行适当的变形后可以出现特殊的结构,进而可以应用平方差公式解决问题,具体解法如下:
(2+1)(2 +1)(24+1)(28+1)=(2-1)(2+1)(2 +1)(24+1)(28+1)=(2 -1)(2 +1)(24+1)(28+1)=(24-1)(24+1)(28+1)=(28-1)(28+1)=216-1
请你仿照小明解决问题的方法,尝试计算:(6+1)(6 +1)(64+1)(68+1)=   。
16.观察下面的解题过程,然后化简:
(2+1)(22+1)(24+1)
=(2﹣1)(2+1)(22+1)(24+1)
=(22﹣1)(22+1)(24+1)
=(24﹣1)(24+1)
=28﹣1
化简:(3+1)(32+1)(34+1)(38+1)=   .
17.如图,分别用火柴棍连续搭建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公共边只用一根火柴棍.如果搭建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共用了2018根火柴棍,并且正三角形的个数比正六边形的个数多7个,那么能连续搭建正三角形的个数是   .
18.如图所示,一座楼房的楼梯,高1米,水平距离是2.8米,如果要在台阶上铺一种地毯,那么至少要买这种地毯   米.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6分)
19.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准备了若干个如图1的三种纸片,A种纸片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B种纸片是边长为b的正方形,C种纸片是长为a、宽为b的长方形,并用A种纸片一张,B种纸片一张,C种纸片两张拼成如图2的大正方形.
(1)若要拼出一个面积为的矩形,则需要A号卡片   张,B号卡片   张,C号卡片   张;
(2)观察图2,请你写出下列三个代数式:,,之间的等量关系   ;
(3)两个正方形,如图3摆放,边长分别为x,y.若,,求图中阴影部分面积和.
20.如图1,点,,依次在直线上,现将射线绕点沿顺时针方向以每秒的速度转动,同时射线绕点沿逆时针方向以每秒的速度转动,直线保持不动,如图2,设转动时间为(,单位:秒)
(1)当时,求的度数;
(2)在转动过程中,当第二次达到时,求的值;
(3)在转动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使得射线与射线垂直?如果存在,请求出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1.定义:若点满足,则称点为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的精优点.
(1)若点为方程的精优点,则   ;(直接写出答案)
(2),为正整数,且点为方程的精优点.求,的值;
(3),,,为实数,点与点都是方程的精优点,且,求的值.
22.设是的平均数,即,则方差,它反映了这组数的波动性,
(1)证明:对任意实数a,x1 a,x2 a,…,xn a,与x1,x2,…,xn 方差相同;
(2)证明;
(3)以下是我校初三(1)班 10 位同学的身高(单位:厘米):
169,172,163,173,175,168,170,167,170,171,计算这组数的方差.
23.“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应用非常广泛,灵活利用公式往往能化繁为简,巧妙解题.请阅读并解决下列问题:
(1)问题一:,
则   ,   ;
(2)计算:;
(3)问题二:已知,
则   ,   ;
(4)已知长和宽分别为,的长方形,它的周长为14,面积为10,如图所示,求的值.
24.阅读感悟:
有些关于方程组的问题,欲求的结果不是每一个未知数的值,而是关于未知数的代数式的值,如以下问题:
已知实数x、y满足 ①, ②,求 和 的值.
本题常规思路是将①②两式联立组成方程组,解得x、y的值再代入欲求值的代数式得到答案,常规思路运算量比较大.其实,仔细观察两个方程未知数的系数之间的关系,本题还可以通过适当变形整体求得代数式的值,如由 可得 ,由 可得 .这样的解题思想就是通常所说的“整体思想”.
解决问题:
(1)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 ,则    ;
(2)某班级组织活动购买小奖品,买20支铅笔、3块橡皮、2本日记本共需32元,买39支铅笔、5块橡皮、3本日记本共需58元,则购买5支铅笔、5块橡皮、5本日记本共需   元.
(3)对于实数x、y,定义新运算: ,其中a、b、c是常数,等式右边是通常的加法和乘法运算,已知 , ,那么    .
25.在综合与实践课上,老师让同学们以“三条平行线m,n,l(即始终满足m∥n∥l)和一副直角三角尺ABC,DEF(∠BAC=∠EDF=90°,∠FED=60°,∠DFE=30°,∠ABC=∠ACB=45°)”为主题开展数学活动.
操作发现
(1)如图1,展翅组把三角尺ABC的边BC放在l上,三角尺DEF的顶点F与顶点B重合,边EF经过AB,顶点E恰好落在m上,顶点D恰好落在n上,边ED与n相交所成的一个角记为∠1,求∠1的度数;
(2)如图2,受到展翅组的启发,高远组把直线m向下平移后使得两个三角尺的两个直角顶点A、D分别落在m和l上,顶点C恰好落在n上,边AC与l相交所成的一个角记为∠2,边DF与m相交所成的一个角记为∠3,请你说明∠2﹣∠3=15°;
(3)老师在点评高远组的探究操作时提出,在(2)的条件下,若点N是直线n上一点,CN恰好平分∠ACB时,∠2与∠3之间存在一个特殊的倍数关系,请你直接写出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不需要说明理由.
26.如图①,现有边长分别为a,b的正方形硬纸板A和B,邻边长为a和b()的长方形硬纸板C若干.
(1)活动课上,老师用图①中的1张正方形A,1张正方形B和2张长方形C纸板,排成了如图②中的大正方形.观察图形,由图②可以得到的等式为   (等号两边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2)小莹想用图①的三种纸板拼一个面积为的大长方形,则需要A硬纸板   张,B硬纸板   张,C硬纸板   张(空格处填写数字),并参考图②画出该大长方形的设计图(画出一种即可);
(3)如图③,已知点K为线段MN上的动点,分别以MK,NK为边在MN的两侧作正方形MKED和正方形NKFG,面积分别记作,,若,△MKF的面积为6,利用(1)中得到的结论求的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压轴高难度尖子生密卷
数 学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的边数最多是(  )
A.4 B.3 C.6 D.5
【答案】C
【知识点】点、线、面、体及之间的联系;相交线的相关概念
【解析】【解答】最多时,从一个角向斜下方截,平面与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有相交。
【分析】最多6个边,最少3个边,生活中可以试验一下,增加感性认识。
2.关于实数a,b,定义一种关于“※”的运算:,例如:.依据运算定义,若,且,则的值为(  )
A. B.1 C. D.
【答案】C
【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定义新运算
【解析】【解答】
解:
由 得,2a+b=a+1,∴a+b=1 ①
由 得,,整理得,3a+b=-2 ②
由①②解得,a=-1.5,b=2.5
∴2a+b=-0.5
故答案为:C.
【分析】先化简两个等式,再组成方程组求出a,b,从而求出2a+b。也可以通过(①+②)÷2求出2a+b.
3.关于的多项式:,其中为正整数,若各项系数各不相同且均不为0,我们称这样的多项式为“亲缘多项式”.
①是“亲缘多项式”.
②若多项式和均为“亲缘多项式”,则也是“亲缘多项式”.
③多项式是“亲缘多项式”且.
④关于的多项式,若,,为正整数,则为“亲缘多项式”.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答案】B
【知识点】多项式乘多项式;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定义新运算
【解析】【解答】解:①=4x2-4x+1,且各项系数各不相同且均不为0,
∴是" 亲缘多项式 ",故①正确;
② 原式,无法确定各项系数各不相同且均不为0 ,
∴原式不是" 亲缘多项式 ",故②不正确;
③∵是"亲缘多项式",
∴b4=16,b2=24,b0=1
∴b4+b2+b0=41,故③正确;
④当a=1,b=-1时,n=4时,
(x-1)4=x4-4x3+6x2-4x+1,其中三次项系数与一次项系数相同,
∴(x-1)4不是" 亲缘多项式 ",故④不正确;
∴ 正确的个数是2个;
故答案为:B.
【分析】①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将展开,根据" 亲缘多项式 "的定义判断即可;
②先合并同类项,再根据" 亲缘多项式 "的定义判断即可;
③将(2x-1)4展开,根据" 亲缘多项式 "的定义判断即可;
④用特殊值法进行判断即可.
4.如图,已知直线AB,CD被直线AC所截,AB∥CD,E是平面内任意一点(点E不在直线AB,CD,AC上),设∠BAE=α,∠DCE=β.下列各式:
①α+β,②α﹣β,③β﹣α,④360°﹣α﹣β,∠AEC的度数可能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图4
【答案】D
【知识点】角的运算;平行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下图,当E点在直线AB,CD之间并且在AC右边时,作EF//AB
∵AB∥CD、EF//AB
∴AB∥CD∥EF
∴∠BAE=∠AEF 、∠DCE=∠FEC
∴∠AEC=∠AEF+∠FEC=α+β
故①正确
如下图,当E点在直线AB上面并且在AC右边时,作EF//AB
∵AB∥CD、EF//AB
∴AB∥CD∥EF
∴∠BAE=∠AEF 、∠DCE=∠FEC
∴∠AEC=∠FEC-∠AEF=β-α
故③正确
如下图,当E点在直线CD下面并且在AC右边时,作EF//AB
∵AB∥CD、EF//AB
∴AB∥CD∥EF
∴∠BAE=∠AEF 、∠DCE=∠FEC
∴∠AEC=∠AEF-∠FEC=α-β
故②正确
如下图,当E点在直线AB,CD之间并且在AC左边时,作EF//AB
∵AB∥CD、EF//AB
∴AB∥CD∥EF
∴∠BAE+∠AEF=180° 、∠DCE+∠FEC=180°
∴∠AEC=∠AEF+∠FEC=180° -α+180°-β=360°﹣α﹣β
故④正确
∴①②③④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了平行线间的动点问题,直线AB,CD,AC将平面分成了6个部分,E点可以在任意部分,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度的加减即可得到答案.
5.小江去商店购买签字笔和笔记本(签字笔的单价相同,笔记本的单价相同).若购买20支签字笔和15本笔记本,则他身上的钱会不足25元;若购买19支签字笔和13本笔记本,则他身上的钱会剩下15元.若小江购买17支签字笔和9本笔记本,则(  )
A.他身上的钱会不足95元 B.他身上的钱会剩下95元
C.他身上的钱会不足105元 D.他身上的钱会剩下105元
【答案】B
【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其他应用
【解析】【解答】解设签字笔单价为a ,笔记本的单价为b,他身上带的钱为m, 则m=20a+15b-25, m=19a+13b+15;
20a+15b-25=19a+13b+15, 得a+2b=40, 则17a+9b=19a+13b-2a-4b=m-15-2(a+2b)=m-15-80=m-95;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需设几个未知量,但设而不求,用整体变形和代换求出具体数据,这是很实用的一种方法。
6.我国宋朝数学家杨辉1261年的著作《详解九章算法》给出了在 为非负整数)的展开式中,把各项系数按一定的规律排成右表(展开后每一项按 的次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人们把这个表叫做“杨辉三角”.据此规律,则 展开式中含 项的系数是   
A.2016 B.2017 C.2018 D.2019
【答案】D
【知识点】多项式乘多项式;探索数与式的规律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 ,
可知,展开式中第二项为
展开式中含 项的系数是2019.
故答案为: D .
【分析】根据表中系数找出规律,根据x2018是(x+1)2019的展开式中的第二项,即可可解决问题.
7.学习了“平行线”后,张明想出了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新方法,他是通过折一张半透明的纸得到的(如图①~④):
从图中可知,张明画平行线的依据有(  )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1)(2) B.(2)(3) C.(1)(4) D.(3)(4)
【答案】D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结合图形的特征、折叠的性质求解即可.
【解答】如图
由作图过程可知,∠1=∠2,为内错角相等;∠1=∠4,为同位角相等;
可知张明画平行线的依据有: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④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故选D.
8.若A=(2+1)(22+1)(24+1)(28+1)+1,则A的末位数字是(  )
A.2 B.4 C.6 D.8
【答案】C
【知识点】平方差公式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A=(2+1)(22+1)(24+1)(28+1)+1,
∴A=(2-1)(2+1)(22+1)(24+1)(28+1)+1,
=(22-1)(22+1)(24+1)(28+1)+1,
=(24-1)(24+1)(28+1)+1,
=(28-1)(28+1)+1,
=216-1+1,
=216.
∵21=2,22=4,23=8,24=16,25=32,
∴末位数字以4为周期,
∴16=4×4,
∴216的末位数字是6,
∴原式末位数字是6.
故答案为:C.
【分析】将原式转化成A=(2-1)(2+1)(22+1)(24+1)(28+1)+1,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即可得A=216,再以2的幂的末位数字以4为周期,由16=4×4得原式末位数字.
9.如图,AB∥EF,则∠A、∠C、∠D、∠E满足的数量关系是(  )
A.∠A+∠C+∠D+∠E=360° B.∠A+∠D=∠C+∠E
C.∠A-∠C+∠D+∠E=180° D.∠E-∠C+∠D-∠A=90°
【答案】C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过点C作CG∥AB,过点D作DH∥EF,
∴∠A=∠ACG,∠EDH=180° ∠E,
∵AB∥EF,
∴CG∥DH,
∴∠CDH=∠DCG,
∴∠C=∠ACG+∠CDH=∠A+∠D (180° ∠E)
∴∠A ∠C+∠D+∠E=180°.
故选C.
【分析】过点C作CG∥AB,过点D作DH∥EF,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A=∠ACG,∠CDH=∠DCG,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得∠EDH=180°-∠E,然后表示出∠C整理即可得解.
10.小明在拼图时,发现8个一样大小的长方形,恰好可以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如图1;小红看见了,说:“我也来试一试.”结果小红七拼八凑,拼成了如图2那样的正方形,中间还留下了一个洞,恰好是面积为 的小正方形,则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  )
A.135cm2 B.108cm2 C.68cm2 D.60cm2
【答案】A
【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几何问题
【解析】【解答】解:由中间还留下了一个洞,恰好是面积为 的小正方形
∴其边长为3cm
设每个小长方形的长为xcm,宽为ycm,
根据题意得: ,
解得: ,
∴ .
故答案为:A.
【分析】先求出其边长为3cm,再得到,最后计算求解即可。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已知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则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   
【答案】
【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解析】【解答】解:方程组可变为,
令x+3=A,y-2=B,
则方程组可变为,
∴方程组的解为,
∴,
解得;
故答案为: .
【分析】将原方程整理,借助换元法得出,求解即可.
12.如图,已知直线被直线所截,,点是平面内位于直线右侧的一动点(点不在直线上),设,在点运动过程中,的度数可能是   .(结果用含的式子表示)
【答案】或或
【知识点】角的运算;平行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第一种情况:
当点P在AB,CD之间时,过点P作PM//AB,
∵AB//PM,
∴∠BGP=∠GPM=,
∵AB//CD,AB//PM,
∴PM//CD,
∴∠DHP=∠MPH=,
∵∠GPH=∠GPM+∠MPH,
∴∠GPH=;
第二种情况:
当点P在AB上方时,过点P作PM//AB,
∵PM//AB,
∴∠BGP=∠MPG,
∵∠BGP=,
∴∠MPG=,
∵AB//CD,
∴CD//PM,
∴∠DHP=∠MPH,
∵∠DHP=,
∴∠MPH=,
∵∠MPH=∠MPG+∠GPH,
∴=+∠GPH,
∴∠GPH=;
第三种情况:
当点P在CD下方时,过点P作PM//AB,
∵PM//AB,
∴∠BGP=∠MPG,
∵∠BGP=,
∴∠MPG=,
∵AB//CD,
∴CD//PM,
∴∠DHP=∠MPH,
∵∠DHP=,
∴∠MPH=,
∵∠MPG=∠MPH+∠GPH,
∴=+∠GPH,
∴∠GPH=;
综上,∠GPH的值为 或或 ,
故答案为: 或或 .
【分析】分类讨论:①当点P在AB,CD之间时,过点P作PM//AB,②当点P在AB上方时,过点P作PM//AB,③当点P在CD下方时,过点P作PM//AB,再分别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及角的运算求解即可.
13.如图1是的一张纸条,按图示方式把这一纸条先沿折叠并压平,再沿折叠并压平,若图3中,则图2中的度数为   .
【答案】113°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解答】解:如图,设∠B′FE=x,
∵纸条沿EF折叠,
∴∠BFE=∠B′FE=x,∠AEF=∠A′EF,
∴∠BFC=∠BFE﹣∠CFE=x﹣21°,
∵纸条沿BF折叠,
∴∠C′FB=∠BFC=x﹣21°,
而∠B′FE+∠BFE+∠C′FE=180°,
∴x+x+x﹣21°=180°,解得x=67°,
∵A′D′∥B′C′,
∴∠A′EF=180°﹣∠B′FE=180°﹣67°=113°,
∴∠AEF=113°.
故答案为113°.
【分析】折叠对称性质得出角相等∠BFE=∠B′FE,∠AEF=∠A′EF,再根据∠B′FE、∠BFE、∠C′FE三角组成一个平角列出方程求得∠BFE=∠B′FE=67°,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出∠AEF为113。
14.课外活动中,80名学生自由组合分成12组,各组人数分别有5人、7人和8人三种情况,设5人一组的有x组,7人一组的有y组,8人一组的有z组,有下列结论:
① ;② ;③ ;④5人一组的最多有5组.
其中正确的有   .(把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答案】①②③④
【知识点】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依题意,得: ,
结论①正确;
,即 ,

结论②正确;
,即 ,

结论③正确;
, ,且 , , 均为正整数,
为2的倍数,
当 时, , ;当 时, , ;当 时, , ,
人一组的最多有5组,
结论④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
【分析】根据80名学生自由组合分成12组,即可得出关于x ,y ,z的三元一次方程组,结论①正确;利用方程组中的①方程×7-方程组中的②方程 ,化简后可得出结论②正确;利用方程组中的②方程-方程组中的①方程 ×5 ,化简后可得出结论③正确;由结论②③结合x ,y ,z均为正整数,可得出z为2的倍数,分别代入 , 和 即可得出5人一组的最多有5组,结论④正确.
15.阅读材料后解决问题:
小明遇到下面一个问题:计算(2+1)(2 +1)(24+1)(28+1)。
经过观察,小明发现如果将原式进行适当的变形后可以出现特殊的结构,进而可以应用平方差公式解决问题,具体解法如下:
(2+1)(2 +1)(24+1)(28+1)=(2-1)(2+1)(2 +1)(24+1)(28+1)=(2 -1)(2 +1)(24+1)(28+1)=(24-1)(24+1)(28+1)=(28-1)(28+1)=216-1
请你仿照小明解决问题的方法,尝试计算:(6+1)(6 +1)(64+1)(68+1)=   。
【答案】
【知识点】平方差公式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 (6+1)(6 +1)(64+1)(68+1)=
故答案为:.
【分析】将原式乘以后,利用题干提供的方法,连续利用平方差公式即可算出答案.
16.观察下面的解题过程,然后化简:
(2+1)(22+1)(24+1)
=(2﹣1)(2+1)(22+1)(24+1)
=(22﹣1)(22+1)(24+1)
=(24﹣1)(24+1)
=28﹣1
化简:(3+1)(32+1)(34+1)(38+1)=   .
【答案】 (316﹣1)
【知识点】平方差公式及应用
【解析】【解答】 (3+1)(32+1)(34+1)(38+1)
=(3-1)(3+1)(32+1)(34+1)(38+1)
=(32-1)(32+1)(34+1)(38+1)
=(34-1)(34+1)(38+1)
=(38-1)(38+1)
=(316-1)
故答案为:(316-1)
【分析】将原式恒等变形,使第一项和第二项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平方差的结果正好和后一项又能运用平方差公式继续计算,这样反复计算,一直到最后一项即可。
17.如图,分别用火柴棍连续搭建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公共边只用一根火柴棍.如果搭建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共用了2018根火柴棍,并且正三角形的个数比正六边形的个数多7个,那么能连续搭建正三角形的个数是   .
【答案】293
【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其他应用;探索图形规律
【解析】【解答】设搭建了x个正三角形,y个正六边形,则搭建正三角形用掉了(2x+1)根火柴棍,搭建正六边形用掉了(5y+1)根火柴棍,
依题意,得: ,
解得: .
故答案为293.
【分析】设搭建了x个正三角形,y个正六边形,则搭建正三角形用掉了(2x+1)根火柴棍,搭建正六边形用掉了(5y+1)根火柴棍,根据“搭建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共用了2018根火柴棍,并且正三角形的个数比正六边形的个数多7个”,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18.如图所示,一座楼房的楼梯,高1米,水平距离是2.8米,如果要在台阶上铺一种地毯,那么至少要买这种地毯   米.
【答案】3.8
【知识点】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解析】【解答】根据平移可得至少要买这种地毯1+2.8=3.8(米),
故答案为:3.8.
【分析】根据楼梯高为1m,楼梯的宽的和即为2.8m的长,再把高和宽的长相加即可.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6分)
19.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准备了若干个如图1的三种纸片,A种纸片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B种纸片是边长为b的正方形,C种纸片是长为a、宽为b的长方形,并用A种纸片一张,B种纸片一张,C种纸片两张拼成如图2的大正方形.
(1)若要拼出一个面积为的矩形,则需要A号卡片   张,B号卡片   张,C号卡片   张;
(2)观察图2,请你写出下列三个代数式:,,之间的等量关系   ;
(3)两个正方形,如图3摆放,边长分别为x,y.若,,求图中阴影部分面积和.
【答案】(1)6;2;7
(2)
(3)解:∵,,
∴,
∵,
∴,
∴,
∵,,
∴,
∴阴影部分的面积.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8.
【知识点】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
【解析】【解答】解:(1)∵=6a2+7ab+2b2,
∴ 要拼出一个面积为的矩形,需要6张A号卡片,2张B号卡片,7张C号卡片,
故答案为:6,2,7;
(2)图2的面积=(a+b)2=a2+2ab+b2①,
∵(a-b)2=a2-2ab+b2②,
∴①+②得 ;
故答案为: .
【分析】(1)利用多项式乘多项式可得原式6a2+7ab+2b2,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及矩形的面积即可得解;
(2)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意义即可求解;
(3)由可得, 即得(x-y)2=4,由(2)知 , 据此求出x+y的值,由阴影部分的面积,继而得解.
20.如图1,点,,依次在直线上,现将射线绕点沿顺时针方向以每秒的速度转动,同时射线绕点沿逆时针方向以每秒的速度转动,直线保持不动,如图2,设转动时间为(,单位:秒)
(1)当时,求的度数;
(2)在转动过程中,当第二次达到时,求的值;
(3)在转动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使得射线与射线垂直?如果存在,请求出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当时,,,
(2)解:由题意可知,,,
如图,当第二次达到时,此时,

解得:,
即时,第二次达到
(3)解:由题意可知,,,

①如图,当时,此时,,

解得:;
②如图,当时,此时,

解得:;
③如图,当时,此时,,

解得:,
综上可知,当或27或45时,射线与射线垂直.
【知识点】角的运算;旋转的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先求出∠AOM和∠BON的度数,再利用角的运算求出∠AOB的度数即可;
(2)先表示出∠AOM和∠BON的度数,再结合,可得,再求出t的值即可;
(3)分类讨论:①当时,②当时,③当时,再分别画出图象并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21.定义:若点满足,则称点为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的精优点.
(1)若点为方程的精优点,则   ;(直接写出答案)
(2),为正整数,且点为方程的精优点.求,的值;
(3),,,为实数,点与点都是方程的精优点,且,求的值.
【答案】(1)3
(2)解:由题意得:



∵u,v为正整数,
∴或;
(3)解:由题意,得
由①②得:,
∴,
∴④,
把④代入③得:,
∴,
∴;
∴的值为;
【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及应用;定义新运算
【解析】【解答】(1)解:由题意得:

解得:,
故答案为:5;
【分析】(1)由题意把点A的坐标代入方程可求解;
(2)由题意把点B的坐标代入方程2x-y=u-v,根据u,v为正整数可求解;
(3)由题意把点C、D的坐标代入方程2x+3y=1,解方程组可求解.
22.设是的平均数,即,则方差,它反映了这组数的波动性,
(1)证明:对任意实数a,x1 a,x2 a,…,xn a,与x1,x2,…,xn 方差相同;
(2)证明;
(3)以下是我校初三(1)班 10 位同学的身高(单位:厘米):
169,172,163,173,175,168,170,167,170,171,计算这组数的方差.
【答案】(1)证明:设,,…,的平均数为,方差为;x1 a,x2 a,…,xn a的平均数为,方差为. 则:




∴对任意实数a,x1 a,x2 a,…,xn a与x1,x2,…,xn 方差相同;
(2)解:证明如下:
(3)解:根据(1)的结论,将这10个数
都减去170,得:
1 2 7 3 5 2 0 3 0 1
则,再由(2)得:
【知识点】方差
【解析】【分析】(1)根据方差的公式计算求解即可;
(2)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证明求解即可;
(3)先求出 1,2, 7,3,5, 2,0, 3,0,1,再利用方差公式计算求解即可。
23.“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应用非常广泛,灵活利用公式往往能化繁为简,巧妙解题.请阅读并解决下列问题:
(1)问题一:,
则   ,   ;
(2)计算:;
(3)问题二:已知,
则   ,   ;
(4)已知长和宽分别为,的长方形,它的周长为14,面积为10,如图所示,求的值.
【答案】(1);
(2)解:

(3);
(4)解:由题意得:
整理得:

将,代入得:原式
故的值为39.
【知识点】平方差公式及应用
【解析】【解答】问题一:(1)
可变形为:
则,
故答案为:,;
(3)


故答案为:,;
【分析】(1)利用整体换元法可得答案;
(2)方法同(1),利用整体换元法可得答案;
(3)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即可;
(4)先求出,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即可。
24.阅读感悟:
有些关于方程组的问题,欲求的结果不是每一个未知数的值,而是关于未知数的代数式的值,如以下问题:
已知实数x、y满足 ①, ②,求 和 的值.
本题常规思路是将①②两式联立组成方程组,解得x、y的值再代入欲求值的代数式得到答案,常规思路运算量比较大.其实,仔细观察两个方程未知数的系数之间的关系,本题还可以通过适当变形整体求得代数式的值,如由 可得 ,由 可得 .这样的解题思想就是通常所说的“整体思想”.
解决问题:
(1)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 ,则    ;
(2)某班级组织活动购买小奖品,买20支铅笔、3块橡皮、2本日记本共需32元,买39支铅笔、5块橡皮、3本日记本共需58元,则购买5支铅笔、5块橡皮、5本日记本共需   元.
(3)对于实数x、y,定义新运算: ,其中a、b、c是常数,等式右边是通常的加法和乘法运算,已知 , ,那么    .
【答案】(1)-1
(2)30
(3)-11
【知识点】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及应用;定义新运算;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析】【解答】解:(1) ,
①-②=(2x+y)-(x+2y)=7-8,
则x-y=-1,
故答案为:-1;
(2)设每支铅笔为x元,每块橡皮为y元,每本日记本为z元,
∴,
则①×2-②得x+y+z=6,
∴5x+5y+5z=30,
故答案为:30;
(3)∵ ,
∴ ①,②,
②-①得a+2b=13④,
∴5a+10b=65,
①+②得7a+12b+2c=43⑤,
⑤-④得2a+2b+2c=-22,
∴-11,
故答案为:-11.
【分析】(1) 直接进行整体加减即可求出结果;
(2)根据条件列出关于x、y、z的三元一次方程组,再进行整体加减运算即可解答;
(3)根据新定义的运算x*y=ax+by+c,得出两个关于a、b、c的三元一次方程组,利用整体法计算求出a+ b+ c的倍数的值,则可得到a+ b+ c的值.
25.在综合与实践课上,老师让同学们以“三条平行线m,n,l(即始终满足m∥n∥l)和一副直角三角尺ABC,DEF(∠BAC=∠EDF=90°,∠FED=60°,∠DFE=30°,∠ABC=∠ACB=45°)”为主题开展数学活动.
操作发现
(1)如图1,展翅组把三角尺ABC的边BC放在l上,三角尺DEF的顶点F与顶点B重合,边EF经过AB,顶点E恰好落在m上,顶点D恰好落在n上,边ED与n相交所成的一个角记为∠1,求∠1的度数;
(2)如图2,受到展翅组的启发,高远组把直线m向下平移后使得两个三角尺的两个直角顶点A、D分别落在m和l上,顶点C恰好落在n上,边AC与l相交所成的一个角记为∠2,边DF与m相交所成的一个角记为∠3,请你说明∠2﹣∠3=15°;
(3)老师在点评高远组的探究操作时提出,在(2)的条件下,若点N是直线n上一点,CN恰好平分∠ACB时,∠2与∠3之间存在一个特殊的倍数关系,请你直接写出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不需要说明理由.
【答案】(1)解:∵直线n∥直线l,
∴∠DBC=∠BDN,
又∵∠DBC=∠ABC﹣∠ABD=45°﹣30°=15°,
∴∠BDN=15°,
∴∠1=90°﹣15°=75°.
(2)解:如图所示,过B点作BG∥直线m,
∵BG∥m,l∥m,
∴BG∥l(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
∵BG∥m,
∴∠3=DBG,
又∵BG∥l,
∴∠LAB=∠ABG,
∴∠3+∠LAB=∠DBA=30°+45°=75°,
又∵∠2和∠LAB互为余角,
∴∠LAB=90°﹣∠2,
∴∠3+90°﹣∠2=75°,
∴∠2﹣∠3=15°.
结论应用
(3)解:结论:∠2=3∠3.
理由:在(2)的条件下,∠2﹣∠3=15°,
又∵CN平分∠BCA,
∴∠BCN=∠CAN=22.5°,
又∵直线n∥直线l,
∴∠2=22.5°,
∴∠3=7.5°,
∴∠2=3∠3.
【知识点】角的运算;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1)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及角的运算求解即可;
(2)过B点作BG∥直线m,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及角的运算求解即可;
(3)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及角的运算求解即可。
26.如图①,现有边长分别为a,b的正方形硬纸板A和B,邻边长为a和b()的长方形硬纸板C若干.
(1)活动课上,老师用图①中的1张正方形A,1张正方形B和2张长方形C纸板,排成了如图②中的大正方形.观察图形,由图②可以得到的等式为   (等号两边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2)小莹想用图①的三种纸板拼一个面积为的大长方形,则需要A硬纸板   张,B硬纸板   张,C硬纸板   张(空格处填写数字),并参考图②画出该大长方形的设计图(画出一种即可);
(3)如图③,已知点K为线段MN上的动点,分别以MK,NK为边在MN的两侧作正方形MKED和正方形NKFG,面积分别记作,,若,△MKF的面积为6,利用(1)中得到的结论求的值.
【答案】(1)
(2)1;2;3设计图可以为:
a ab ab     ab ab
b   a ab
ab
  a b b     a b b
(3)解:设,
由题意得:,
由(1)知:

即.
【知识点】列式表示数量关系;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
【解析】【解答】(1)解:根据图形可得:,
故答案为:
(2)解:(a+b)(a+2b)=,
需要A硬纸板1张,B硬纸板2张,C硬纸板3张,
故答案为:1,2,3;
【分析】(1)利用大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各部分面积的和即可,写出等式;
(2)利用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将式子展开后,即可得出结论,仿照(1)的样例解答即可;
(3)设,,根据图形得出,,再利用(1)中的结论解答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