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中国历史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目标
了解东晋、南朝政权更替历史,知道东晋、南朝统治对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能够结合史料分析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培养史料实证的意识和历史解释素养。 通过三段抉择故事,认识到面临抉择要学会以史为鉴,智慧抉择;通过了解南北人民共同开发江南过程,认识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南方政权的历史演变,江南地区的开发。 基于对教学目标和学情的分析,设计通过三段抉择故事来学生在历史故事的讲述和思考过程中,了解南方政权的历史演变,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进行对任务和史事的思考;通过小组合作,结合图片和相关资料分析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和表现。 教学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地区的开发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思考,所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通过设问引导,解决这里的读图、史料实证这些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 课前小知识: 江南一词,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现在泛指长江中下游,古人又称江东或江左。 出示诗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宋·李清照 提问:在人生的关键时刻,项羽的抉择是什么? 小结:面对抉择,既是抉择人生,更是抉择未来。 聆听 思考 回答:不肯过江东。 情境导入, 生成问题。 通过项羽问题的提问,了解学生的历史素养,激发课堂活跃度,为下面的教学做好准备。 新课 过江的抉择——祖逖北伐 1、抉择北伐——缘由 播放:《祖逖北伐,中流击楫》 设问:祖逖为什么要选择过江北伐呢? 完成填空: 西晋灭亡—公元年(316)内迁(匈奴 )灭掉西晋。 东晋建立—公元(317)年,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建康),史称(东晋)。 讲解: 东晋政局:司马睿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王氏其他弟子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重用,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2、抉择北伐——未来 提问:集思广益:如果你是当时的统治者,面对此时中原时局你的抉择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进取中原 偏安江南 进取中原——祖逖 展示:祖逖北伐资料 祖逖(266—321),在中原地区沦丧后,率部北伐,得到各地人民响应,数年间收复黄河以南大片领土,东晋建立以后,统治者偏安东南,祖逖忧愤而死。 偏安江南——东晋朝廷 展示:东晋前秦图 偏:未能完成统一。 安:政局相对稳定。 表现:“荆扬晏安,户口殷实” 展示: 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 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结束了东晋的统治。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阅读书本89页,完成填空 聆听 思考选择,并说明理由 聆听 聆听 视频播放,活跃课堂氛围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当时的时局的分析,增强学生的参与度。过江的抉择——萧衍纳降 展示材料:萧衍纳降 547年正月的一天,梁武帝萧衍梦见“中原牧守皆以其地来降,举朝称庆”,几天后果然收到了东魏武将侯景归降的的上书:“请举函谷以东,瑕丘以西……十三州内附”。当时的侯景是东魏武将,拥兵十万,镇守河南。 提问:如果你是萧衍,这个时候你会作何抉择? 抉择纳降—结果 梁武帝接纳了侯景,并派军北伐,遭到惨败。548年,侯景举兵反叛南梁,渡过长江,围困建康城,次年,梁武帝饿死宫中。 抉择纳降—南北朝 展示南朝政权变更图 提问:对比一下,420—459年南方政权中领土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哪个政权? 讲述:宋武帝、宋文帝在位的大约30年的时间里,重视农业生产,轻徭薄赋,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 侯景之乱导致江东最富庶的地区遭到烧杀抢掠,导致千里绝烟,人迹罕见。从此,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聆听 回答:宋、陈 聆听 情景带入,让学生通过思考问题,加强学生对历史背景的思考,以及引起对历史结果的兴趣。 通过阅读疆域的变化,并辅之史料加强学生对侯景之乱对江南重大影响的体会过江的抉择——北民南迁 出示南迁人口变化图和史料: 时海内大乱,独江东(江南)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资治通鉴》 抉择南迁—缘由 出示史料: 中原:大疾疫(瘟疫),兼以饥馑(饥荒),百姓又为寇贼所杀,流尸满河,白骨蔽野。——《晋书·食货志》 江南:天下无事(战争),时和(和平)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丰富)。 ——《晋书·食货志》 这个地区古代森林、沼泽广泛分布, 正如《禹贡》所记古扬州之地:草木茂盛,树木高大,土壤潮湿,具备了农业发展的良好条件。 ——罗宗真《六朝时期的江南农业经济》 同桌讨论: 北方(中原)人民为何抉择南下? 2、抉择南迁—结果 填空:北方人民抉择南迁的影响。 向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 ); 带来了中原先进的( )和( )。 在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下,自然条件优越的( )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 抉择南迁—结果 探究:结合书本91-92页从4个方面(农业、手工业 商业、海外贸易)找寻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并根据“江南地区的发展图”加以说明。 方面: 表现是: 从图中或书本哪里可以看出: 学生回答之后出示相应的史料佐证: 农业:量开垦形成了很多的湖田,如当时的太湖、洞庭湖、鄱阳湖、还有会稽都形成了著名的产量区。并结合附近有的水利工程图例,佐证说法。出示史料“曾记载三国时南方水稻最高产量达亩产五石,南朝时最高纪录已达亩产二十斛。以换算标准一石为两斛来计算发现增长了两倍”以此体现农业的发展。 手工业: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制瓷业展示南朝的青瓷在釉色的亮度、瓷器表面的光洁度、造型工艺方面比较可以看出明显有所进步。 丝织:出现新的颜色绯红 冶铸:新的生产技术灌钢法 商业: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图中,商业城市已经存在许多,其中以建康为例,看出其人口在不断地增加,成为当时的大都市。 海外贸易:出示史料记载海外贸易的存在,并且出示当地出土的古罗马的玻璃杯也证实了这一点。 3、抉择南迁—未来 总结:东晋南朝时期,南迁的抉择对江南地区未来的开发有何影响。? 材料一:楚越之地(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 ——(西汉)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古代行政区域)忘饥。 ——(梁)沈约《宋书》 材料三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至北宋后期已接近完成,至南宋则全面实现。 ——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若干问题探讨》 小结: 为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历史处处有抉择,抉择时时研智慧。 阅读材料 思考问题 完成原因: 躲避战祸,南方社会比较安定。 南方自然环境优越。 完成填空: 劳动力、生产工具、生产技术、江南地区 探究:四个方面的表现 聆听 回答:有进步 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 通过简单的史料分析,提高分析能力。 材料研讨, 提升能力。 在阅读材料和地图的基础上完成表现,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增强史料实证的意识 通过大量的图、史料这些文献资料、实物资料的补充,让学生理解发展的表现的真实性,进一步增强史料实证的意识 通过对比,以简单地提炼概括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意识到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对后世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呼应导入过江的抉择——人生选择 小结: 人生充满了抉择,当我们面临抉择,不妨透过这些历史人物,汲取抉择的智慧。正所谓: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聆听升华立意 总结三段抉择,提炼历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