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清江外国语学校教案
学科: 执教教师: 执教时间:
一、学情分析
二、教案
课题:第三章第一、二节 多变的天气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教材分析 多变的天气是学习第三章内容的敲门砖,气温是气候的两大因素之一,这两节内容都是为学习气候做准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天气的概念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知道天气预报的重要性;初步学会阅读或收看天气预报和卫星云图,会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3.能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方法与过程:1.通过交流讨论,了解天气对人们生活、生产的重要性;2.通过天气播报的形式,了解常用的天气符号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了解灾害性天气的危害及其防范,增强安全应对灾害的避险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对学生渗透生命科学教育。 2、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现实体验出发,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天气符号,学会收听或收看天气预报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并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3.学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能读出气温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1、识别天气图及其应用2、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及气温分布图。3、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及分布规律。
学法指导教师提问,学生活动、讨论、分析。教师再讲解、总结、归纳法。
教学过程(详案)[教学过程]:一.图片引入: 出示一组不同天气状况的图片,说说这些图片都与什么有关 板书课题:多变的天气二.新课讲授(一).天气及其影响什么是天气 ①天气的概念②出示一组天气图片,说出表示的天气状况,还有哪些天气 ③举一反三:说说下列词语哪些表示天气 电闪雷鸣 四季如春 冬长夏短 风和日丽天气与人类①学生交流:a.介绍最近一周来的天气预报(表格罗列数据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曲线变化图) b.介绍最近这段时间来天气变化给校内外带来的影响(学生照相机拍下的照片)②出示一组天气与各行各业相关的图片,学生说说还有哪些天气影响生产的例子.③小结过渡:天气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生产,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时它起着积极的作用,有时也有消极作用,如果能够预知近期的天气,就可以早做准备,趋利避害。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途径了解天气情况呢?(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什么是天气预报 播放一段天气预报的片段,观察天气预报主要报告哪些内容 卫星云图①在刚才的天气预报中,在介绍沙尘暴时出现在屏幕上的是什么图 ②卫星云图的特点(文字显示)③卫星云图的制作(图片出示)④动态卫星云图的观测:卫星云图上的不同颜色表示什么天气状况 天气符号 展开想象,巧记天气符号风的符号①讲解:风的符号包含两层含义,风向和风级(文字出示).②出示风向图讲解:风向标由风尾和风杆两部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组成。有风尾的一头指示方向,风从那里来,风尾所在一头在平面上的位置就是风向。在图中空白处练习读出相应的风向。③继续讲解风级的判断:风力有风尾表示。风力的大小有0-12个级别组成。一道风尾表示2级,半道风尾表示1级。在图中空白处练习读出相应的风级。练习反馈①分组练习②天气播报(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1、空气质量指数2、空气质量与人类活动的影响3、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引入新课:提出问题:大家可以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天气现象是与气温有关的?教学新课:一、气温的变化生活中,人们比较关心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描 ( http: / / www.21cnjy.com )述一个地区的气温,还需要使用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再看到书上的表3.1,请读出一天中,8时、14时、20时、2时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从这个图表中,你能观察出气温与时间的关系吗?你会用数学方法来计算该地的日平均气温吗?大屏幕投影:看一看 算一算既然一天当中,会有最高气温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最低气温,那么我们在不同的时刻测出来的气温是不是一样的呢?下面,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在横线上填出几个字,来概括一下气温状况。大屏幕投影:午 晨,冬 夏在一天中,一年中,我们这里的气温是不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同的?那么,现在,这个季节,我国的南方与北方,中国与澳大利亚的气温又是不是相同的呢?由此,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气温是变化的。从而过渡到第二个问题的学习。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讨论、比较,然后经过整理,可能得出以下结论:1.图的纵坐标都是表示气温,横坐标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是表示时间。(教师正好可以引导学生分别分析出如果横坐标表示的是时刻,那么这幅图就是反映了气温的日变化,如果横坐标表示的是月份,那么这幅图就是反映了气温的年变化情况)2.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数值约为31℃,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大概4时左右,数值约为24.5℃。3.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约为24℃,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约为-6℃。4.图中的曲线形状都是中间向上隆起,呈波峰式。5.可以间接得出的结论是:通过计算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知道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就是日较差,约为6.5℃;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为年较差,约30℃。教师小结:由此可见,这种用曲线的弯曲变化来反映一个地方的气温变化情况的图就是气温曲线图,它能更直观地反映出气温在一天或一年中的变化规律。学生经过回忆,思考,先后回答出:1.了解了气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知道了气温有最高值和最低值3.会计算气温的平均值4.学会了怎么读气温变化曲线图下面,我就想来考考大家,看同学们掌握得怎么样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我们自己动手来绘制一幅气温曲线图。(根据书上表3.1中的气温数据,按有关提示的步骤,画一幅气温曲线图)第二课时复习旧课,引入新课:(把下面的“三城市气温比较表”投影到大屏幕上面) l月(℃) 4 月(℃) 7月(℃) 10月(℃)北京 4.3 10.2 22.7 10.4伦敦 3.0 5.0 17.0 10.0开普敦 24.6 12.9 9.8 16.2请同学们将这三个城市的气温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据变成气温曲线图,并且在同一幅坐标图中反映出来,也就是说,在同一幅图中,用三根气温曲线来反映出三个城市的气温年变化情况。画好之后,提出问题:这三根曲线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在经过思考讨论之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回答出有两根是波峰状,一根是波谷状,分别表示的是南北不同半球的气温分布情况。考察了学生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过渡:所以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同一时间,不同地方的气温的分布情况。教学新课:三、气温的分布(大屏幕展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教师引导读图并提问,这是一张什么图?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能够回答出来。大屏幕投影:想一想提问:世界的气温是怎么分布的呢?有什么规律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要先学会读等温线图。引导学生读书上图3.15,然后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等温线?它与我们以前所学的等高线有什么不同?2.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气温是否相等?3.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温差是多少?4.等温线的稀疏与气温差之间有什么关系?5.在等温线闭合处,如何判断是高温中心还是低温中心?等学生答出这些问题后,再回到“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中的等温线,并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1.等温线分布有什么特点?与纬线有什么关系?(经过小组讨论思考,学生可以答出: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并且,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2.在图中找出北半球的20℃等温线,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它的分布怎样?在经过陆地与海洋时,等温线是不是平直的?这说明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有什么?还有什么因素也会影响气温分布?(不平直,等温线会发生弯曲,这说明除了纬度会影响世界气温的分布外,还有海陆的分布也会影响气温的分布)3.在炎热的赤道附近的高山上,可不可能有终年不化的积雪,为什么?学生对这个问题,可能还不太熟悉,教师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引导学生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说明气温受海拔的影响,比如,我们爬山的时候,会感觉爬到山顶就很凉爽;夏天,人们愿意去城市郊区附近的山地乘凉,然后再引导学生看看书上的图3.16,并根据有关的提示,计算出该座山顶的气温应该是24℃。所以说,在同一座山地,海拔越高,气温降的越低。即使是赤道附近的山地,只要海拔够高,山顶也可能终年白雪皑皑。归纳小结: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世界上气温的分布,会受到纬度、海陆分布、地势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气温的分布变得很复杂了。做一做:最后,让学生做一做书上53页的“活动”题,并进行讲解,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个性空间
课后习题:长江练习册42页4.、11题及检测案
提升训练
读等温线图(图3.2-6所示),已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等温线上的数值由北向南递增,则该图表示的是 半球等温线图,且A点气温 (大于、等于、小于)B点的气温。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三、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