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2、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兴趣和好奇心。
2学情分析
生活中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经验,也有了自己的解释,但学生的这些前概念是模糊的,也是不科学的。在学习这课之前,学生很容易把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简单的归结为物体的轻重和大小,认为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与物体的重量有关,重的物体会下沉,轻的物体会上浮。这样的前概念是不精确不科学的。因此,要通过“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这一活动来暴露学生的前概念。同时,教师要寻找重量比较轻的小石块,学生的生活经历告诉他小石块在水中是下沉的,而且的确是下沉的,又如重量很轻的回形针在水中是下沉的,而比石块重的苹果却是上浮的。通过这样有结构的材料会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对自己的前概念(重的物体会下沉,轻的物体会上浮)产生疑问和困惑,保持继续探究的兴趣和学习动机。有个别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了“密度”的认识,他会用似对非对,似错非错,似懂非懂的理由去解释这一原因,却无法说得清,道得明。紧接着,教师就可以顺着学生的学习思路引起“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同时改变物体的重量和体积大小,发现物体的沉浮情况不变,从而纠正学生错误的前概念,将学生从困顿迷茫中脱离出来,形成比较精确的科学概念。同时为保留学生后续学习好奇心,又抛出新的问题“如果我们在改变它们重量的同时,保持它们的体积不变,那么它们在水中的沉浮还会不会改变呢?”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兴趣和好奇心。
4教学过程
4.1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一、 引入
1、出示装有混合泡沫塑料和大米的烧杯 你有什么办法将大米和泡沫分开吗?
2、我们来试一试(演示)。
3、这是利用了什么道理呢?
生:因为大米在水中会沉,泡沫塑料在水中会浮。
师:物体在水中有沉也有浮,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揭题: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板书)
活动2【活动】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二、观察物体的沉浮
1、出示一个钩码和一块木块,如果把它们放入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
2、请仔细观察,(教师演示)谁能说说看,老师是怎么放得?
师:把物体轻轻地放入水面以下,再放手,而不是放在水面上,也不是扔进水中。
3、学生观察发现:(板书)沉↓ 浮↑
4、出示悬浮在水中的蓝色塑料球,放入水中,学生观察。
塑料球是沉还是浮?
你看到什么现象说明物体在水中是沉的,看到什么现象说明物体在水中是浮呢?
5、师小结:像钩码那样最终停在容器底部,我们说这个物体是沉的,像木块、塑料球那样没有跟容器底接触,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浮的。
三、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今天老师还为同学们准备了更多的实验材料。
出示7种材料: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苹果、橡皮。 你觉得这些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先预测这七种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写出理由并记录。 温馨提示:为节省时间沉浮可用↓或↑的箭头符号来表示。理由请用简短的词语表达。
3、小组汇报:我的预测,说说预测的理由。
4、到底哪个小组的预测最准确呢?接下来我们就用实验的方法验证一下。
5、学生实验(强调逐个进行实验)
6、学生汇报: 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是什么原因让我们预测错误了呢(以苹果和回形针为例)?
过渡:如果是同种材料的物体,我们能根据它们的重量、体积去判断物体的沉浮吗? 假如改变这种物体的重量、体积,它在水中的沉浮会变吗?
(二)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一块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沉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沉吗?推测把它切得更小会怎样?
苹果在水中是浮的,把苹果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浮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浮吗?推测把它们切得更小会怎样。
2、教师出示切分的方法,并出示温馨提示:注意安全使用小刀。小组要安静配合,先预测再实验,及时记录。
3、小组实验,师巡视
4、学生汇报
5、师引导并小结: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改变了什么因素?(体积大小和重量),物体的沉浮情况有没有发生改变?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和重量变小,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不改变的。)
6、过渡:如果增大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的重量和体积,沉浮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7、出示磁铁和木块,引导思考:一块磁铁在水中是沉的,两块呢?更多呢?一块木块在水中是浮的,两块呢?更多呢?
8、教师演示实验
9、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又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和重量变大,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也不会改变。
10、小结:现在你知道了,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变化有什么规律?(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和重量,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不改变
三、总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我们知道了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和重量,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不改变。但是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我们在改变它们重量的同时,体积也跟着改变了。如果我们在改变它们重量的同时,保持它们的体积不变,那么它们在水中的沉浮还会不会改变呢? 看来关于物体的沉浮还有很多秘密等待我们继续去研究去探索。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