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配套教学设计(219)

文档属性

名称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配套教学设计(219)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12-17 10:43:11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学生通过观察同体积的几种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初步认识物体的沉与浮。
2、过程与方法:知道科学观察要确定统一的标准;亲历“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研究观察物体在水中沉浮现象的兴趣;
2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有的认知已经可以对一些常见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做出判断,但多数人会认为跟物体的重量和体积有关,所以课堂安排了改变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的重量和体积的实验,帮助学生认识物体的沉浮和重量、体积无关。
3重点难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帮助学生建立物体的沉浮与重量、体积无关的科学概念。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水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之一,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与水有关的科学问题——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板书)
活动2【讲授】新授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个瓶子, 把它放入水中, 你们认为会怎样
(1)放水面上(浮) (2)放水底(沉)
为什么同一种物体会出现这两种情况呢 有的同学会说老师你放的方法不同。对了! 这就是老师想告诉大家的, 我们研究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首先要统一方法, 书中就给了我们两种方法。今天我们就通过实验来验证。
2.今天我们这节课是小组分组实验课,我们先来分一下组。(分组:全班分为10个小组,第一位同学为组长负责汇报,第二位同学为记录员负责记录,其他同学为实验操作员。)
3.好!请同学们看到你们实验桌上的实验物品,认识一下它们。谁来汇报一下?(生:有小铁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胡萝卜、木头、苹果、橡皮。)我们先不要把这些东西放到水里去, 先请每组同学预测一下,如果这些物体放在水里的话你们认为哪些会沉, 哪些会浮, 并把你们小组认为会沉的放一堆, 会浮的放一堆, 还要把预测的结果用箭头填在表格里。不要怕,大胆的预测,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就说过:“没有大胆的预测,就没有伟大的发现。”
4.小组汇报预测结果。
5.实验前实验操作要求:(1)不要把水到处乱洒,保持桌面清洁。(2)小心小刀的使用。(3)切物体时要用纸片垫着,以免损坏桌面。
6.小组分工实验。把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上。(课件音乐响起。)
7.小组汇报结果。(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
活动3【活动】实验

三、深入探索
1.刚才同学们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些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那么,是不是这些物体是沉的就一直是沉的是浮的就一直是浮的呢?(比如:这么大一块胡萝卜是沉的,但这么小一块还是沉的吗?生:是、不是)。究竟是不是只有通过实验验证才知道。
2.同学们一块大的胡萝卜和一块小的胡萝卜比较什么变了?(生:重量、体积)。我们做科学要讲究规律,现在我们有规律的变小先是一半、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再更小。同学们预测一下它在变小的情况下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把你们小组的预测结果填写在实验单上。(生:汇报预测结果)
3.进行实验,再次强调小刀的安全使用,垫纸板的使用。
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预测和结果一样吗?(生:不一样)。结果是怎样的?(生:都是沉)。
5.做科学实验要进行多次实验、多次验证,同学们想不想再一次论证这个结论?(生:想)。好!我们以胡萝卜为实验,先预测。把你们的预测填写在实验单上。(小组汇报预测结果)。
6.开始实验
7.学生汇报实验结果。预测和结果一样吗?(生:不一样)。结果是怎样的?(生:都是浮)。
8.这说明把它的重量和体积变小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改变了没有?(生:没有)。我们可以得出以什么结论?
四、深入探索
1.同学们!刚才我们做了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重量和体积减小时,在水中的沉浮情况的实验。但做科学要做全面,我没还能做一个什么实验啊?(生:变大)
2.我们以回形针和蜡烛为实验,增大他们的重量和体积。我们还是有规律的增大先是两枚、两枚、再是更多,两块、三块、更多。把你的预测结果填写在你的实验单上。(学生汇报结果)。
3.进行实验验证预测。
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预测和结果一样吗?(生:不一样)。结果是怎样的?(生:都是沉)或(生:都是浮)。
5.这说明把它的重量和体积变大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改变了没有?(生:没有)。我们可以得出以什么结论?(课件填空形式出现)(学生齐读结论)
活动4【练习】课堂作业

每组同学把实验内容填入表格中。
活动5【作业】课后作业

大家去观察生活中其他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比如笔、苹果、铁块、等。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