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 教学设计(2)

文档属性

名称 不求甚解 教学设计(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17 13:23: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教学目标
1、从理解陶渊明的“不求甚解”入手,进而正确理解“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精髓在于“会意”“活读
2、了解驳论的特点,了解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
3、了解本文论证的层进结构
2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驳论文,是在批驳别人观点的基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驳论文,对驳论文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八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思考,因此在学习本文时,除了让学生领会“会意,活读”的含义,正确理解“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外,还要让学生把握作者的思路,了解驳论的写作方法。理解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以及引用、对比、举例等论证方法。
3重点难点
1、了解驳论的特点,了解举例论证的方法。2、了解本文论证的递进结构
3、从理解陶渊明的“不求甚解”入手,进而正确理解“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精髓在于“会意”“活读”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不求甚解
一、导入新课: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很多的词语,对于“不求甚解”一般性的理解是怎样的?引出新课。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速读课文,整体把握内容(1、2两个问题结合起来)
1.根据“导学案”要求,明确各个自然段主要内容
摆出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对的”
第一段:摆出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对的”
第二段:从“不求甚解”的出处入手,说明人们曲解了“不求甚解”的意思。
第三段: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
第四段:指出“不求甚解”有两层含义。
第五段: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
第六段:介绍古人就是以“不求甚解”的态度读书的。
第七段:全面解释“不求甚解”。
第八段:强调读书要反复阅读
从“不求甚解”的出处入手,说明人们曲解了“不求甚解”的意思。
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
指出“不求甚解”有两层含义。
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
介绍古人就是以“不求甚解”的态度读书的。
全面解释“不求甚解”。
强调读书要反复阅读
2、问题探究:
(1)文章批驳的观点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2)作者如何结合陶渊明的读书态度来阐述“不求甚解”的含义?
明确:A、“不求甚解”出处
B、全面分析陶读书态度:养成“好读书”的习惯;读书要诀在于“会意”
C、“不求甚解”含义:第一,虚心,书不一定都都读懂;
第二,读书方法:不固执一点,而要了解大意。
(3)对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作者持什么态度?他举了哪些例子?
明确:赞同提倡。
普列汗诺夫,诸葛亮(一正一反,一中一外)
(4)对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我们该如何全面理解?
明确:“不求甚解”不是读书马马虎虎,很不认真;读书在会意,不要死抠字眼,为一个局部而放弃整体。
(5)作者最后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
明确:书要反复读,开卷有益。
三、总结全文,把握结构层次(板书):
树靶子——引出处——释新意——举例证——结上文(递进结构)
四、拓展训练:
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
①“见风使舵”新解②“班门弄斧”辩③“滥竿充数”辩
明确:成语新解,重在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划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必要的界限,从正名人手,这往往是行文的前提,另外要紧密联系实际,借题发挥,做到有感而发,有的放矢。21教育网
“见风使舵”一词,多用于那 ( http: / / www.21cnjy.com )些不讲原则的世故之徒,但如果我们赋予“风”以新的含义,喻指实际情况的变化或者规律,我们可以翻出新意;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掌握方向,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社会主义的航船向前发展。这样联系现实不是大有文章可做吗?21cnjy.com
“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可以从故事人手,翻出“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的新意。
“滥竿充数”这个成语,也可以从故事人手,翻出“滥竿之所以能充数,在于欣赏者的水平低下”的新意。
五、课文小结:
“不求甚解”的前提千万不可忽略:“好读书”,其不可断章取义。我们应该要全面地分析问题,理解理解问题。21·cn·jy·com
六、布置作业:1、作者是怎样阐释“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的?2、课文列举了哪些事例?这些事例之间是什么关系?www.21-cn-jy.com
附:《不求甚解》学案
学习目标:
1、从理解陶渊明的“不求甚解”入手,进而正确理解“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精髓在于“会意”“活读
2、了解驳论的特点,了解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
3、了解本文论证的递进结构
学习内容与方法
一、熟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一)查找工具书,积累并掌握下列词语意义
不求甚解咬文嚼字豁然贯通开卷有益要诀曲解会意盲目
(二)本文是一篇结构清晰的议论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自然段作者阐述的内容要点
(个体独立完成)
1、
2、
3、
4、
5、
6、
7、
8、
(三)仔细推敲第一段,看看作者对“不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甚解”究竟持什么态度?为了准确表达这个态度,作者使用了哪些词语?体会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小组合作探究,在书上圈划点评)
(四)请填写完整本文的论证结构层次(独立完成):
树靶子——()——()——()——结上文(递进结构)
本文的论证结构思路体现了结构
知识点拨:
*议论文
一、议论文的概念:议论文是一种以议论为表达方式,运用逻辑思维评事论理的文章体裁。
二、议论文的分类:从论证方式看,议论文又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三、议论文的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
四、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四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五、议论文的思路结构:总分、并列、层进、对照四种
*驳论文
一、驳论可以鲜明地反驳一个错误观点,也可以是就别人论述的一个问题发表不同看法,或提出质疑,进行商榷。2·1·c·n·j·y
二、1、反驳对方的论点,从论据和论 ( http: / / www.21cnjy.com )证方法上找问题。2、反驳对方的论点,要注重分析,把理讲透,使人信服,不能扣大帽子。3、一般论证思路:先树起批驳的靶子即摆出敌论,然后针对敌论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行批驳。【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