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百合花》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1《百合花》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22 10:1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 题 《百合花》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教案,课件
教材内容 分 析 《百合花》是茹志鹃创作的短篇小说,取材于战争生活而不写战争场面,涉及重大题材而不写重大事件,用细腻的细节刻画了“通讯员”“新媳妇”形象,以清醒自然的笔调表现了战争年代崇高纯洁的人际关系,歌颂了人性美和人情美。
设计理念 王安忆说:“小说是一部心灵史 ”,小说重在激发学生同理心,体会文本中人 物心理、情感,从而丰富生命体验,涵养人生品格。因此,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 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学生通过 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学情分析 1.小说的学习在初中已有涉猎,学生有一定的学习长篇幅课文和鉴赏小说的能力。
2.学生对战争题材的作品,阅读量有限,情感上可能相对疏离;但高一的学生正是善良纯真的年纪,对美好的人性人情应有理解,也能有共鸣。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概述小说主要内容。
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理解典型细节对人物形象刻画的作用。
审美鉴赏与创造:把握情感,理解百合花的象征意义。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军民的深厚情谊、战争中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军民的深厚情谊、战争中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教学难点:把握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理解典型细节对人物形象刻画的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 师生活动 活动一:电影剧情我来设
任务说明:
如果你是导演,你会怎样安排电影情节?请通读课文,理清情节。
设计意图 脱离整合思想的传统师生问答、僵化的知识点训练和纸笔为主的学习媒介已经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课堂教学应跳出原有樊篱,回归生活的本真。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使语文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触手可及的海量阅读资源、多样的问题解答方式、不同的学习探究主体和多渠道的提升平台,使读者和作者之间实现面对面的交流对话,阅读的多元化和表达的多样性已逐渐相互交融,密不可分。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改变单向和单一的学习方式,将更多的学习时间还给学生。
教学环节(二) 师生活动 活动二:谁站C位我来选
任务说明:
这部电影的海报设计现在邀请你参与!你认为谁站C位更合适?一朵馨香动人的百合花,你会送给文中的谁?为什么?
1.小通讯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是如何塑造的? 2.百合花被子是新媳妇的,作者在借被和献被这两个情节中是如何塑造新媳妇的形象的,你看到了新媳妇怎样的形象特征? 3.文中除了小通讯员、新媳妇,以及其他民众之外,还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我”,“我”是主要人物吗?“我”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 文本是语言符号的堆积,如果单纯的依靠学生自己是无法体会出文本中的意境的。教师要根据文本提供的丰富形象的语言描绘,将它创设成为一种具体可感的情境,并对一些情境优化、筛选出最适合学生生活体验的情境,并将他们引入情境,让他们在体验中感到乐趣,从而保持思维的敏捷,使他们对文本的探究能不断进行。
教学环节 (三) 师生活动 活动三: 特写镜头我来剪
任务说明:
电影除了表现人物,还需要拍摄哪些景物?抓住哪些细节进行特写?请大家试着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并鉴赏其作用。
找出小说中出现的景物描写,并试着分析其作用。
设计意图 多媒体网络以其广播形象、画面逼真、声音生动的优势,使学生很快地在愉快中进入课文的特定氛围,并使之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环节 (四) 师生活动 活动三:特写镜头我来剪
任务说明:
电影除了表现人物,还需要拍摄哪些景物?抓住哪些细节进行特写?请大家试着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并鉴赏其作用。
找出小说中出现的景物描写,并试着分析其作用。
设计意图 在情境任务中引导学生品读重点语段,从人物、意象、环境等方面 研习文本,读懂读透文章,并通过镜头分类的角度引导学生关注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环节 (五) 师生活动 活动五:宣传文案我来写——悟主题,传精神
任务说明:电影《百合花》即将上映,请你为它选择合适的的标签,并拟写宣传文案。
设计意图 此任务引导学生在研习文本之后,进一步理解小说意蕴,并打 通阅读与写作,创造写作的机会,提供写作支架,让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板书设计 百合花
茹志鹃
百合花—— 清丽 纯洁 高雅
小通讯员:腼腆 淳朴 勇敢 热爱生活 关心同志
新媳妇:娴静 淳朴 善良 纯真 高洁
主题:人性美 性格美
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为学习创设了合作探究、自主创新、个性表达的新空间,更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提供了可能。线上的学习资源、智能化平台、学习共同体将学习空间和主体不断向外拓展,这些都为学生的个性化和创造性学习提供了支撑,更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开辟了新路径。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适时运用新技术破解文本密码,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听、看、说、闻、触五大感官,将教学内容整合成有内部联系的单元或者组织,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力、合作探究力、阅读表达力和思维发展力等,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不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