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舍生取义
过零丁洋
文天祥
民族英雄——文天祥
文天祥 (1236─1283),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著有《文山先生合集》。20岁中状元。 南宋末年,元军大举进攻南宋,1276年元军包围南宋都城临安,文武官员纷纷出逃,谢太后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派他出城与元军谈判,文天祥到了元军大营,被扣留。谢太后见大势已去,只好向元军投降。
元军占领临安后,但江南、闽广等地还未被元军控制。元军诱降文天祥投降,文天祥宁死不屈,元军只好将他押解北方。行至镇江,文天祥冒险逃走,经过许多艰难险阻,于1276年到达福州,被宋端宗任命为右丞相。1278年冬,文天祥在广东兵败被俘。
1279年2月,南宋与元军在广东新会崖山海域展开了一场历时20多天的大海战,双方投入兵力50余万,动用战船2千余艘,最终宋军全军覆没,南宋大臣陆秀夫背着年仅9岁的皇帝投海而死。10万南宋军民追随皇帝跳海自尽。战船沉没,海上浮尸10万,南宋灭亡。
这就是南宋最后一战——崖山会战。中国第一次整体亡于游牧民族——蒙古人之手。
回想我早年历尽辛苦由科举入仕,
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指战争,干和戈是两种兵器。
文天祥在宋理宗宝祐四年中进士第一名。
指遇到朝廷选拔。
稀少。指宋朝抗元战事逐渐消歇。
四周年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哪两件大事
作者在21岁时依靠科举步入仕途。
在国家危急的时局中,起兵抗元。
形容大宋国势如风中柳絮,失去根基,即将覆灭。写此诗后不久,南宋流亡朝廷覆亡。
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国家支离破碎恰似狂风中的柳絮,
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骤雨中的浮萍。
宋朝军队自临安弃守,恭帝被俘,事实上已经灭亡,剩下的只是各方军民自发组织起来抵抗。右丞相文天祥、张世杰等人拥立的端宗在逃难中惊悸而死,左丞相陆秀夫复立8岁的赵昺建行宫于崖山,各处流亡。此时文天祥自己、老母被俘,妻妾被囚,大儿丧亡,无依无附。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
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赣江,水流湍急,极为险恶。宋瑞宗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兵败,经惶恐滩退往广东。当时前临大海,后有追兵,如何闯过那就死一生的险境,是他最忧虑惶恐的事情。
惶恐:惊慌害怕
零丁洋:在今广东省珠江崖山外。如今文天祥兵败所俘,囚于元的战船中,押送过此,怎能不感到孤苦伶仃?
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回想当年,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
如今被俘,路过零丁洋不禁叹息我孤苦零丁。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所以称之为“汗青”。这里指史册。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永照史册。
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从尾联中,你能读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读出了文天祥__________的___________
直抒胸臆
以身殉国的浩然正气
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
忠贞不屈的爱国精神
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这首诗追忆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的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南宋灭亡后,文天祥被送到大都(今北京),文天祥誓不投降, 1282年三月,元世祖召见文天祥,亲自劝降。文天祥对元世祖仍然是长揖不跪。元世祖也没有强迫他下跪,只是说:“你在这里的日子久了,如能改心易虑,用效忠宋朝的忠心对朕,那朕可以在中书省给你一个位置。”文天祥回答:“我是大宋的宰相。国家灭亡了,我只求速死。不当久生。”元世祖又问:“那你愿意怎么样?“文天祥回答:”但愿一死足矣!“元世祖十分气恼,于是下令立即处死文天祥。
次日,文天祥被押解到刑场。监斩官问:“丞相还有甚么话要说?回奏还能免死。”文天祥喝道:“死就死,还有甚么可说的?”他问监斩官:“哪边是南方?”有人给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说:“我的事情完结了,心中无愧了!”于是引颈就刑,从容就义。文天祥死时年仅4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