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质量和体积,沉浮情况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观念。
2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进入高年级,对生活现象有一定的经验和判断,他们对生活中哪些物体下沉,哪些物体上浮,有一定的认知和解释,但还比较浮浅和模糊,学生很容易把沉浮的原因归结为物体的轻重和大小,因此,教材安排了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他们的质量和体积,沉浮情况不改变,纠正他们的一些错误观念。
3重点难点
重点: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质量和体积,沉浮情况不改变。
难点: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一些错误概念。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1、师:如果把这个塑料块我把它放进水里,你们猜是沉是浮(猜的时候板书沉、浮),看看老师怎样放的 (把物体从水面放进水里,不是把物体扔进去,也不是放在水面放进水里)。再放进一个塑料块,猜是沉是浮。(说明沉的状态)这物体的沉浮有什么奥秘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板书课题)
活动2【讲授】讲授
1、思考:你认为哪些物体容易浮,哪些物体容易沉?物体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学生说,教师随即板书)
2、活动一: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⑴谈话:刚才看了物体的沉浮,想不想自己来亲自做一做呢?
⑵看看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哪8种材料:苹果、蜡烛、泡沫块、回形针、小石块、带盖的空瓶、橡皮、塑料块。
⑶引导猜想。谈话:直接做没有悬念不好玩,先请同学们猜一猜是沉是浮,沉可以用向下的箭头表示,那么浮怎样表示 当然要简单地说明理由。如预测泡沫块是沉是浮?理由是什么?(较轻)
⑷学生猜想,汇报猜想。第一组汇报时,其它组看有没有和它不一样的预测。(汇报两组即可)
(5)实验:到底我们的预测对不对呢?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照下面的实验要求实验。
实验步骤:
①把物体轻轻地从水面放入水中,并做好相关的记录,沉用“↓”表示,浮用这个“↑”表示。
②实验完后将物体从水中捞出,并用抹布擦一擦,再放进塑料袋中。
注意: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
请材料员到材料区领取水槽。
⑹、组织交流:
①汇报实验结果:请其它小组听,有没有不一样的。(1组即可)
②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
③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你有什么想法?
3、活动二、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⑴谈话聚焦问题:刚才同学们预测物体的重量、体积与物体的沉浮有关,如果我们改变了同一种物体的重量和体积,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会发改变吗?(板书问题)
⑵引导设计方案:
①我们可以把物体的重量和体积做哪些方面的变化?(重量变重或变轻,体积变大或变小)
②看一看我们现有的材料,哪些物体可以比较容易的做这方面的变化?沉和浮的物体各选择一个。(提醒学生进行记录)
③怎样进行变小、变大。(介绍:切分和叠加的方法)
⑶引导预测.
⑷明确实验步骤:
①小组合理分工,切分、叠加材料同时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并分析数据做出结论。(教师指导分工的情况:你们小组准备怎样分工让切分和叠加同时进行 )
②实验完后将物体从水中捞出,并用抹布擦一擦,再放进塑料袋中。
⑸引导使用安全:我们要切分苹果,需要使用什么 (小刀)小刀在使用时要注意什么
注意:使用小刀注意安全,在旧报纸上切分以免损坏操作台,苹果和橡皮不要切的太小。小组分工要合理,合作要有序。
⑹组织交流,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改变了什么因素?(重量和体积),物体的沉浮情况有没有发生改变?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改变物体的重量和体积,它们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活动3【作业】作业
课后同学们可以用浮在水面的小瓶试着如何让它沉在水底?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