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教案(表格式)人教版 九年级全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教案(表格式)人教版 九年级全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6-22 13:4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 题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NB物理模拟实验室
教材内容 分 析 人教版第十七单元第一节《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在知识方面,要求学生掌握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在技能上要求学生会使用电流表、电压表进行测量、使用滑动变阻器调节部分电路两端电压;在方法上要求学生会用控制变量法、图像法等方法研究问题。
设计理念 利用多媒体课件、“NB物理模拟实验室”、希沃白板、手机助手、实物展台等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以提升物理实验效果的可视化程度,让实验效果更明显,让探究实验变得更直观。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两章已经学习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基本知识,并学过了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关键是把他们进行灵活组合应用的能力还不好把握。本节课希望通过运用控制变量法的讨论,让学生充分思考,把各物理量理解透彻,并会熟练选取器材接入电路正确使用,从而获取有效数据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出相关物理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使学生明白“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2.使学生初步熟悉如何用电流表测同一只电阻的电流及其两端电压,会用与待测电阻串联的滑动变阻器调剂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初步领会用操纵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的思路。 2.进一步培养学生电路连接和有关电路的电学实验操作能力及依照实验结果分析、概括实验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爱好和愿望。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在技能上要求学生会使用电流表、电压表进行测量、使用滑动变阻器调节部分电路两端电压; 3、会用控制变量法、图像法等研究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 师生活动 复习简单电路,教师利用“NB物理模拟实验室”通过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亮度: 师:从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亮度,引起学生思考电路里哪些物理量发生改变? 生:可能电流变化,会跟电压、电阻有关。
设计意图 以各种用电器的电流大小不同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从具体实例分析得出,当电压和电阻发生变化时,会使得电路中的电流发生变化。从而猜想电流与电压、电阻有关。
教学环节(二) 师生活动 学生回答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方法二: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两端电压,要求学生比较两种方法的难易程度并作合理的选择,还提醒学生注意:考虑到物理规律的普遍性和科学性,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采用更换定值电阻进行反复实验(教师利用“手机助手”软件与多媒体电脑对接,展示学生探究实验细节)。对安阻曲线可能要进行倒数先得出正比再推导反比。注意学生会表达为“电压一定时,电阻与电压成反比”这时要明确电流与电阻的从属关系。
设计意图 能够在小组合作下动手连接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电路。在开始实验时有安全操作的意识,连线前开关断开,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阻值最大处。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电路故障的诊断方法,并能够排除一些简单的电路故障。
教学环节 (三) 师生活动 通过小组讨论形式,让学生学会表达意见,归纳总结,自己寻找学习方法;学生发现电压表的作用是监测电压不变,当改变电阻时,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控制电压不变。(教师利用“NB物理模拟实验室”进演示实验)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灵活分析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灵活高效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能够从多次实验中,选取合适的数据进行分析,明白当电阻更换后,电压要保持不变。能够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如何保持电压不变。
板书设计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实验探究一: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结论1: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实验探究二: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结论2: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教学反思 “NB物理模拟实验室”的应用不够熟练,实验探究的细节还有待加强;学生在设计实验时,要求学生在一系列的问题中,优选最佳方案进行实验,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压和电流,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两端电压。 在进行数据记录时,合理选择数据,多次测量,排除偶然因素,寻找普遍规律。能用图象的方式表达实验数据,并根据U-I图象揭示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能够从多次实验中,选取合适的数据进行分析,明白当电阻更换后,电压要保持不变。能够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如何保持电压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