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花荡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花荡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17 11:2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试题
2015.12
一、积累运用(共39分)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 )
A.翘首(qiáo) 谛听(dì) 镂空(lòu) 硕大(shuò)
B.老鸹(guā) 潋滟(liàn) 猬集(wèi) 愚氓(máng)
C.虬干(qiú) 倏然(shū) 山岚(nán) 温馨(xīn)
D.斟酌(zhēn) 嶙峋(líng) 红桧(guì) 参禅(chán)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多么令人心醉呀!那一片秀丽恬淡的自然风光。
B.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 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 这位教育家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C.农谚说:“谷雨前后,栽瓜种豆”。
D.生活像一面镜子:你朝它笑,它也朝你笑;如果你双眉紧锁,向它投以怀疑的目光,它也将还你同样的目光。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即使故宫里人防、物防、技防全都到位,但如果缺失了心防,恐怕也只能事半功倍。
B.像我这样极为普通的芸芸众生的人,也许不能取得巨大成就,但也可以使生命熠熠闪光。
C.在京剧《霸王别姬》中,梅兰芳以惟妙惟肖的表演,成功塑造了重情重义的虞姬形象。
D.气温骤降,红军官兵身上还是单衣薄衫,一个个噤若寒蝉,还要翻越雪山。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B.我们班同学都希望将来成为有作为的人。
C.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D.《父母的心》的作者是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小说家川端康成的作品。
5.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晏子》选自《晏子春秋》,本文人物形象鲜明,寥寥数语,楚王的自作聪明、仗势欺人,晏子的机智善变,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跃然纸上。
B.《记承天寺夜游》中用“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作结尾,看似平淡,意在点睛,貌似达观自得实含惆怅悲凉之意。
C.南朝刘禹锡的《人琴俱亡》写了王子猷对弟弟子敬的独特悼念方式,表现了他对弟弟深厚的情谊。
D.《背影》是篇叙事记实散文,作者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父亲的背影,通过特写,抒发浓厚的父子深情。
6.下面五个句子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①偶有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
②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禅的世界。
③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
④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要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不再吐出来。
⑤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
A.⑤③④①② B.⑤①③④② C.③②①④⑤ D.③⑤②①④
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所给的拼音写出汉字(4分)
盛夏,热浪滚滚,好似飓风扇动着烈火,大地也似在热浪中战栗。繁枝伸向高空,仿佛要擎起整个苍qióng( )。根须深深扎入泥土,紧紧地拥抱着大地。每一个叶孔都在jì( )动,拼命地呼吸着空气,吸收着阳光。每一条叶脉都在沸腾,贪婪地sh n( )吸着大自然的乳汁,为的是让秋的硕果更加甘甜。烈火的洪波已经漫过了堤岸,但是别担忧,那未来的一切,正在这火的波涛中yùn( )育。
8.默写(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均不得分)(共10分)
(1)青树翠蔓, ,参差披拂。
(2)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
(3) ,乌蒙磅礴走泥丸。
(4) ,铁马冰河入梦来。
(5) 阴阳割昏晓。
(6)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
(7)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描写“莺歌燕舞”初春景色的诗句是:
, 。
(8)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李白“总为浮 ( http: / / www.21cnjy.com )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形成鲜明对比的两句诗: , 。
9. 同学们已读过《西游记》、《钢铁是怎样 ( http: / / www.21cnjy.com )炼成的》等小说,有同学根据《西游记》的内容,出了一副上联:斩妖降魔,金猴奋起千钧棒。请你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关人物、情节,巧妙对出下联。(2分)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5分)
小明作为“长城”景点的小导游,特地上网搜集到了如下关于“长城”的资料。
请认真阅读,完成相应题目。
⑴狼烟在山头升起,矢刃在石间摧折。将军战死 ( http: / / www.21cnjy.com )、燕姬自刎、旌旗横倒、死尸相撑。你是一卷凄婉的历史啊,长城!
⑵一座座雄关,卡住咽喉古道,构成北门锁钥。这使互市的商旅蹙眉;却使历代的皇帝心安。你是民族封闭的象征啊,长城!
⑶可现在的你,敞开了胸襟!亿万游人的到来,使你显得十分开放而又充满自信。曾看到一位风姿潇洒的外宾,踏上烽火台的顶端,高举双臂,做成一个V字,仿佛向着美好的未来,发出爽朗的笑声。
⑷哦,长城!我不知你对此作何感想。你那虽然古老但仍坚固的躯体,愿意接待异域殊方的杂色人流吗?你能承受住历史的再冲荡和新世纪的胎动吗?
①资料对历史上的长城和现在的长城分别作了怎样的评价?(2分)
___
②资料中提到了长城的哪些价值?在你心目中,长城还具有怎样的价值?(3分)
二、阅读理解(共48分)
(一)阅读诗歌,完成11—12题。(5分)
东坡① 宋·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释】①东坡:苏轼在贬官黄州时居住与躬耕的地方。②荦(luò)确:怪石嶙峋。
11.前两句诗写出了月光下的东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特点。(2 分)
12.后两句诗景中寓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
答:
(二)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和《赤壁赋》选段,完成13——16题。(17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壬戌之秋,七月既望①,苏子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②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③。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④,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注释】 ①既望:农历十六日。 ② ( http: / / www.21cnjy.com )属:致意,引申为劝酒。 ③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 ④冯(píng)虚御风:在天空中驾风遨游。冯虚,凭空、凌空。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或短语。(4分)
(1)念无与为乐者         
(2)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水波不兴         
(4)遗世独立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___
(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④,而不知其所止。
___
15.甲段中“闲人”指不贪恋名利而能从容流连美景的人。请结合乙文的内容说说“闲人”在夜游赤壁中是怎样体现的。(4分)
___
___
16.下列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闲人如吾两人者”和“羽化而登仙”透露出作者悲观消极、企图逃避的情绪。
B.乙段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与王勃的“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相类似。
C.张怀民与苏轼一样,都是投身自然、不争名利之人,这从“怀民亦未寝”可以看出。
D.甲、乙两段中都写到月光的皎洁,寄托了作者的情感追求。
(三)阅读《低碳生活处处可为》一文,完成17—20题。(10分)
①面对环境的恶化,科学家都鼓励人们过低碳生活。那么,什么是低碳生活呢
②低碳生活涉及碳足迹,碳足迹表示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的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碳足迹越大,说明你对全球变暖所要负的责任越大。碳足迹越小,说明你对环境的保护做出的贡献越大。
③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盏灯等等,都可以减少碳足迹;甚至用餐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也可以减少碳足迹。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微波炉做产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
④另外,棉布衣服与化纤衣服,爬楼梯与坐电梯,走路与开车等等,都是前者是低碳生活,后者是高碳生活。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应当选择棉布衣服。在家居用电上,使用风电或水电等清洁能源产生的碳排放会比使用热电低。在交通出行方面,小排放量汽车在同距离时碳排放量较少,应大力推广小排量节能环保型汽车。
⑤尽管低碳生活值得提倡,但是,由于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需要或其他原因,人们不时会进入高碳生活。这时就应当对自己的高碳生活进行补偿。这种补偿就是所谓的碳中和。碳中和指的是,人们可以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生产)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过高,则可以通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或者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以达到降低温室效应的目的。可以说,碳中和就是人们对自己高碳生活的补偿。
⑥因此,人类的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摘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7.试结合文章内容,运用下定义的方法解释“碳中和”。(2分)
18.第3段中加点词语“甚至”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9.请说说文章第3、4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20.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该如何过低碳生活。(2分)
(四)阅读《境界》一文,完成21—25题(16分)
境 界
李国文
有一次,游名山,朋友们都登绝顶而去,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懒得爬山,便在山脚闻名遐迩的宝刹憩息。天很热,我坐在井边纳凉,寂寞寺院,寥落蝉声,显得少有的寂静。只见一位和尚,一担一担地挑水,去冲洒殿首的青石台阶。他年纪不大,话也不多,但言谈得体,识见不俗。这样我知道他是个游方的僧人,好像是佛家规矩,凡挂单者,总得为寺院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
忽然,钟磬齐鸣,佛号长诵,原来从海峡那边来了一位法师,以及随同多人,都披着金光灿烂的蓑裟,在正殿里做法事,并布施若干万元。然后,又看到方丈引路,长老陪同,住持拈香,几乎所有僧众都簇拥着贵宾,瞻观膜拜。相比之下,这位穿着直极短打的行脚僧,看来只有自食斋饭,自宿僧房,无人搭理的冷落了。我说,同是佛家子弟,何必厚此薄彼 但他很坦然,继续挑着一担担井水,不紧不慢,将大雄宝殿前面,冲洗得干干净净,尘埃不沾,暑气尽消。
我打量这位增人,不由肃然起敬。整个下午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看他从井筒里,至少挽有四五十担水,每一次把水从井口提出来的时候,都是绳直而不弯,水满而不盈。然后将水再倒进铁桶里,几乎很少泼洒在井拦上。担水一路,步履安详,也不见溅溢出来。这种从容不迫,举止得当的神态,令我神往。我想换了我,是做不到的,尤其那些有钱的和尚在身边走来走去的时候,大概是无法沉得住气和大度起来的。
于是,我向他请教心静之术。他合十说,佛是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许打诳的,他没有想得这么多,甚至根本不曾想,心里只有这桶水,也就不可能生出其他杂念了。他虽然不是高僧,但他的话,他的行为,却透出一种颖悟。从此,每当我感到心烦意躁之时,就想想这位担水的和尚,顿觉有习习凉风,由腋下生起,不由轻快许多。其实,杂念即欲。人世间的许多烦恼,皆因太在乎那桶水外的名欲和物欲,纠缠其中,才不能自拔的。如果只求挑好自己那桶水,摒除杂念,力臻宁静淡泊的境界,我想,无论对己,还是对人,都会是一件有益的事情。
通常,人老了,意味着成熟。作家老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尤其应该如此。我特别钦佩文学长者笔下,那种对于命运的领悟,人生的豁达,世情的谙悉,社会的了解,所言所行,常常于不期然中所闪烁出的智慧之光,足使我们这些后辈于迷蒙中清晰,混沌中了然,而获益匪浅。因此,我总感觉到这些老者的人品,风范,学问,乃至于炉火纯青的文章,由于经过了长时间的历练磨砺,虽岁月迁移,世道变幻,已无碍于那光辉的存在。于是在我脑海里,对这些敬仰的前辈,遂凝固成一个如玉之润,如石之坚,如水之静,如海之深的永恒印象。
不知道这是否可称之为在历史中的永恒,读者心目中的不朽
有一年的冬天,我去积雪覆盖着的托尔斯泰的庄园参观。那庄园叫亚斯纳亚,位于离莫斯科不很远的图拉附近。也怪,那天也不知为什么,偌大的庄园,银装素裹,一望皆白,竟再无其他来参现的人,显得十分地落寞。当时,我心中涌上来很冷清也很凄凉的感慨。因为看不到太多脚印的雪地,是冷落的最好见证。
托尔斯泰就这样很不起眼地埋葬在他的庄园里,一条平平常常的土路旁边。
他的坟墓只是稍稍隆出地面的一块小丘,除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周围的参天高树外,别无任何明显的标志。那些照例有的,也应该有的碑石啊,祭坛啊,十字架啊的装饰,在这里是看不到的,真是平凡得无法再平凡的了。要不是插在不远处的一个小小的木板上,写了两行字,我们就全走过去了。
这两行字,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意是这样:请你把脚步放轻些,不要惊扰正在长眠的托尔斯泰!
多好!一片洁白,万籁无声,连时间也仿佛凝 ( http: / / www.21cnjy.com )固了。这一块普通的木板上的两行字,倒体会出这位大文豪朴素中的伟大磊落,淡泊中的高风亮节。我忘了查考这是谁的手笔,但使我豁然贯通,眼下这份寂寥空廓,不正是这位文学巨人,最后走出亚斯纳亚,在风雪中追寻不知所终的辽阔苍茫的境界么
虽然陪伴着这位文学巨人的,是那晶莹的雪和那冷冽的空气,但他的智慧之光,却会永远点亮世人的心。
21、游方僧人“年纪不大,话也不多”,“挑着一担担井水”。他令作者“肃然起敬”的
真正原因是什么 (2分)
22、文章第四段作者谈到“只求挑好自己那桶水”,该如何理解?(3分)
23、请在第五段中找到兼用比喻和排比两种修辞方法的一句话,并分析其作用。(3分)
24、仰视文学巨人托尔斯泰,作者感悟到怎样的人生境界 (3分)
25、游方僧人的言行和托尔斯泰的坟墓引发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者对人生境界的思考。生活中一定也会有些小事触发了你相类似的思考,试联系实际生活谈谈你的启发与感悟。(不少于50字)(5分)
四.作文(60+3)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走过丛林山岗,也走过白雪茫茫,看到了山川的风貌,也听到大地在成长。”——电影《原乡人》主题曲节选
“我曾走过山,走过水,其实只是借助他们走过我的生命。” ——史铁生
无论走过还是经过,生命就像一次旅程,我们会走过无数地方,领略众多的风景,感受各样的故事和人生。
请以“我从这里走过”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八年级语文试题答案
1——6题 A D C B C D(每题3分) 第16题 A (3分)
7.穹 悸 吮 孕(4分)
8.略(10分)
9. 示例: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意对即可)
10. ①历史上长城——凄婉的历史,民族封闭的象征。(1分)
现在的长城——开放而自信。(1分)
②选文提到了长城的军事价值【见⑴⑵段】、旅游价值【见⑶段】。(2分,答对1点给1分)。
第二问示例:长城具有深刻的思想价值, 建筑价值,历史研究价值,文化价值等等,答出1个就给1分)
11.(2分)清幽,宁静
12.(3分)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恬淡旷达(乐观)的思想情感。
13.(1)想、思考。 (2)只。 (3)起,作。(4)超越。 (4分)
14.(1)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2)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江面,波光与星空连成一片。
(3)前进时就好像在天空中驾风遨游,并不知道哪里才会停栖。
15. (1)清风明月,泛舟江上,悠闲自在。(2)举酒诵歌,冯虚御风,宛若仙人。(4分)
16.A
17.碳中和就是通过植树等方式抵消人类正常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温室效应的补偿。(2分)
18.不能删去,(1分)“甚至”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词强调了减少碳足迹对每个人来说,从生活中的极细微处就可以做到,(1分)如果删去就起不到这样的提醒作用,也体现不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19.举例子、作比较,(2分)具体强调了生活中到处都可以减少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1分)
20. 不要用一次性的东西,出门带杯子喝水,多骑车和走路等等(2分)(说出两个给两分)
21、从容不迫,举止得当的神态;(1分)摒除杂念,专心致志。(1分)
22、每个人只要能干好自己本份的事,抛却私念,就能获得内心的从容与安宁。(3分)
23、于是在我脑海里,对这些敬仰的前辈,遂凝固成一个如玉之润,如石之坚,如水之静,如海之深的永恒印象。 (1分) 生动而有力的写出了那些文学长者所言所行的冷静、成熟,闪烁着智慧之光,(1分)透漏出对他们的佩服敬仰之情。(1分)
24、朴素中的伟大磊落,淡泊中的高风亮节。(3分)
25、略(5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