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秦朝建立前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巨大变化,理解其变化的内在合理性,培养历史解释素养和时空观念
了解秦朝以后中央行政制度演变的原因和基本内容,结合史料认识君主权力不断加强的历史趋势,培养史料实证素养和运用唯物史观解决问题的能力
了解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历程,认识地方行政制度变化的规律,培养历史解释素养和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意识
教学过程设计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1、夏朝政治制度:禅让制→世袭制(传贤→传子、公天下→家天下、公有制→私有制)
2、商朝政治制度
(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占卜使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2)以血缘为纽带维护政治统治(传位方式主要为兄终弟即)
(3)内外服制度(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
(4)已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中央设伊、相、卿士)
3、西周政治制度
(1)分封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仅作了解)
①对象:王族子弟/同姓贵族(晋、鲁、燕)、异姓功臣(齐)、前朝贵族/旧贵族(宋)
②内容:天子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控制镐京和洛邑附近的王畿地区,其他地方分封给诸侯
注·贵族等级分封序列: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③义务:服从周天子政令,承担对周王室义务(朝见述职、随从作战、缴纳贡赋)
④权利:设置官员、组建军队、征派赋税、爵位世袭、再分封
⑤特点:姬姓居多、拱卫周室、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⑥影响:前期有利于维护统治,开发边疆;后期诸侯势力增强,分封制逐渐瓦解
(2)宗法制·血缘
①目的:巩固统治,解决贵族内部的权力、财产继承分配矛盾。
②内容
A、核心:嫡长子继承制(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
B、大宗与小宗关系;祭祀崇拜祖先
③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特权;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团结;对后世影响深远
注:宗法制度虽在春秋战国逐渐瓦解,但宗法观念影响后世(亲亲尊尊、男尊女卑、忠孝观念)
(3)礼乐制·等级:要求贵族通过衣食住行等差别来表现贵贱长幼的等级关系(仅作了解)
(4)补充知识
①西周政体基本特征:分封制与宗法制相互依存,互为表里;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②商周政体原始民主传统:遇到重大问题君主要征求国人意见;国人也可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
4、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制度
(1)礼崩乐坏(宗法制与分封制瓦解),诸侯混战,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丧失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萌芽(郡县制、官僚制)
(3)传统的贵族阶级衰落,地主阶级兴起
(4)以法代礼
(5)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战争程度越来越惨烈,由分裂走向统一
(6)推动了民族融合和华夏观念的形成
秦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1、秦朝政治制度
(1)中央行政/中央官制/中枢制度(皇权VS相权)
①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②三公九卿制度
三公
·丞相:分左右、百官之长、行政中枢(秉承皇帝旨意)
·太尉:最高武官(虚官)
·御史大夫:副丞相、下达诏令、执掌群臣奏章、监察百官(政府与皇室的纽带)
九卿:分掌政府和皇室具体事务
注·九卿职位(仅作了解):奉常(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郎中令(宫廷警卫)、卫尉(宫门警卫)、太仆(宫廷御马)、廷尉(司法)、典客(少数民族和外交事务)、宗正(皇室事务)、治粟内史(政府财政·土地税)、少府(皇室财政·山海池泽之税)
③朝议/廷议制度:军国大事往往由公卿进行廷议,最终由皇帝裁断;可以集思广益,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失误
(2)地方行政(中央VS地方):郡县制
①内容·36郡
郡守、郡丞(行政) 县令(大)/长(小)
郡 郡尉(军事) 县 县尉(军事) 道(少数民族地区)
监御史(监察) 县丞(监察)
乡
亭(传送文件与地区治安)
里
②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定期调动;只有俸禄
③历史影响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C、奠定了历代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D、有利于国家统一
④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点(仅作了解)
分封制 郡县制
条件 与宗法制相联系,血缘为纽带 在大一统条件下按地域划分
权力 设置官员、组建军队、征派赋税爵位世袭、再分封 诸侯国有很大的独立性 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只有俸禄、定期调任、各司其职 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特点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补充知识·文书制度: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并建立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递系统,保障皇帝和中央政府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以此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2、两汉时期政治制度
(1)中央官制
①汉初:汉承秦制(三公九卿)、丞相位高权重
②汉武帝:中/内外朝制(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A、外朝:三公九卿→执行权
B、中朝:皇帝的亲信近臣(尚书、侍中、大司马)→皇权下的决策权
③东汉刘秀:削弱三公权力,提高尚书台地位(实质是中外朝制的延续)
(2)地方行政
①汉初:郡国并行制(易造成诸侯割据,威胁中央)
太守、分曹属吏 县令(大)/长(小)、 分曹属吏
郡 郡尉(军事) 县 县尉(军事)
郡丞(行政) 县丞(监察)
王国 侯国
注:汉初郡国并行制的情况(仅作了解)
A、起初刘邦分封了7个异姓诸侯王,但因其拥兵自重,威胁中央,后被逐渐剪除
B、刘邦又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
C、汉景帝听从晁错《削藩策》建议,打压诸侯。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刘姓诸侯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叛乱,史称“七国之乱”后被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势力基本清除,中央集权加强
②汉武帝(削弱地方,中央集权)
A、推恩令(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B、设十三州部刺史监察地方;设司隶校尉监察京师及重要地点
③东汉晚期:州变为地方一级行政机构,地方行政变为州、郡、县三级;州刺史拥有监察权、行政权和领兵权,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3、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制度
(1)中央行政:三省体制开始形成;士族门阀政治成为时代特征
(2)地方行政:主要为州、郡、县三级
4、隋唐时期政治制度
(1)中央行政:三省六部制
①具体部门
皇帝
中书省(草拟/决策)门下省(审核) 尚书省(执行)
政事堂
(三省长官商议之所)
吏部(官吏任免升降调动) 户部(国家财政) 礼部(教育祭祀)
兵部(军事) 工部(营造工程) 刑部(司法)
②具体流程:中书省草拟→皇帝画敕→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六部→二十四司
(涂改/封驳)
③特点
A、三省长官即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与尚书仆射分掌相权,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B、分工明确,相互牵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
C、是中国官制史上重大变革,此后历代基本沿袭此制
(2)地方行政
①隋朝:隋文帝废郡,改为州、县两级;隋炀帝又改为郡、县两级
②唐朝:实行道、州、县三级
A、根据山川形变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
B、道起初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单位,形成道、州、县三级
C、唐中后期,在某些战略重地设节度使统兵征战,部分节度使兼并役使州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D、羁縻制度(仅作了解):唐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特殊行政单位,与州同级,以夷制夷
注:“羁”指用军事和政治手段控制;“縻”指用经济手段安抚
5、两宋时期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1)原因:鉴于唐中后期藩镇割据的教训
(2)举措
①中央行政:二府三司制
正长官为同平章事等同于丞相
中书门下省(行政权) 副长官为参知政事
共同在议事堂商议
由文臣担任,分割丞相兵权
又设三衙(统兵权)分割枢密院权力
户(土地人口)
三司(财权) 盐铁 分割丞相财权
度支(财政预算)
补充知识
A、三衙(仅作了解):北宋禁军(原指直属皇帝拱卫京师的军队,后指中央正规军)统领机构:殿前都指挥使司、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司、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司
B、中央设御史台(台谏)负责监察
C、二府三司制的实质是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②地方行政:路、州(府、军、监)、县三级
路起初负责地方监察与财政,后变为地方一级行政单位
路的最高长官为转运使;后增设安抚使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与其合成四监司
C、将地方兵权收归中央,又派文臣任地方官,并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
③崇文抑武,扩大科举规模(士大夫政治)
(3)影响
①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统一,加强了君主专制,推动了文化发展
②制度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导致官僚机构膨胀行政效率低下
③崇文抑武,守内虚外,致北宋国防实力受损
6、元朝政治制度
(1)中央行政:一省两院制
一省: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最高长官为丞相,权力极大,直管六部
枢密院(军事)
御史台(监察)
(2)地方行政:行省制
①内容: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即行省,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行省起初为中央中书省派出机构,后为地方一级行政单位;全国共设十个行省
B、今冀、晋、鲁等地由中央中书省管理称“腹里”
C、中央设宣政院管理西藏、青海
D、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土司制,中央承认当地统治者世袭统治
E、设澎湖巡检司,经略台湾;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管理西域
②特点
A、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拥有地方军政大权,但受到中央诸多节制
B、行省划分上形成犬形交错和以北制南的格局
③影响
A、提高了行政效率,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B、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的重大改革,省制的开端
C、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7、明朝政治制度
(1)中央行政
①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
原因:加强皇权的需要(根源);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直接);元朝丞相权力过大(历史)
B、结果:裁撤中书省,废丞相,皇帝直管六部
C、影响:君主专制强化,易独裁专断;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
②明成祖朱棣设内阁
A、明成祖设文渊阁大学士,标志内阁正式确立
B、内阁拥有票拟权,皇帝拥有批红权
C、最高长官称内阁首辅,明中后期深得皇帝信任(严嵩、张居正)
D、内阁始终不是正式中央一级行政单位,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
注:内阁首辅与丞相的不同(仅作了解)
丞相 内阁首辅
权力来源 政治制度所赋予 皇帝个人信任
权力 一级决策者;政府首脑 票拟权(咨询建议)
与皇权关系 相互配合,并制约君权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③明中后期提升司礼监地位牵制内阁(宦官干政)
A、批阅奏章,代理皇帝批红;掌管厂卫,监察官民
B、造成明末宦官乱政,政治黑暗(魏忠贤)
④明代中央机构示意图(仅作了解)
皇帝
司礼监 厂卫制
内阁 六部 五军都督府 通政司 大理寺 督察院
(票拟权) (执行权) (统兵权) (执掌奏章) (监察、司法)
(2)地方行政:省、府、县三级
①明初废行省,但省的格局并未改变,设三司分割地方最高权力,下设府(州)、县
注:三司指布政使司(行政权)、按察使司(监察权)、都指挥使司(军权)
②明中后期中央朝廷又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
8、清朝政治制度
(1)中央行政
①清初中央行政的演变(仅作了解)
A、努尔哈赤:议政王大臣会议(满族上层贵族参预国政,权力极大)
B、皇太极:议政王大臣会议;设内阁
C、康熙: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南书房(直属皇帝的秘书机关)
②雍正帝设军机处
A、职能:起初为处理西北军务而设的临时军事机构;后变为常设中枢机构(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处理机要文书);内阁和六部负责日常事务
B、特点:机构简单、轮流值班、直属皇帝、保密性强、效率高
C、影响: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③奏折制度
A、内容:始于康熙晚期,完备于雍正帝;皇帝直接让大臣打小报告
B、影响: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皇帝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2)地方行政:省、府、县三级
①每省最高长官为巡抚主管民政;又设总督管数省军事;下设府(州)、县
注:总督权力比巡抚大,但两者没有直接隶属关系,都直接听命于皇帝(仅作了解)
板书设计
中央行政(皇权VS相权) 地方行政(中央VS地方)
秦朝 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廷议制 郡县制
两汉 汉初 汉承秦制、丞相位高权重 郡国并行制
汉武帝 中/内外朝制 推恩令、设十三州部刺史监察地方
东汉 削弱三公权力,提高尚书台地位 州、郡、县三级
魏晋南北朝 三省体制形成;士族门阀政治 州、郡、县三级
隋唐 三省六部制 隋初为州县两级后改为郡县两级
唐朝:道、州、县三级、藩镇割据
两宋 二府三司制 路、州(府、军、监)、县三级
元朝 一省两院制 行省制
明朝 废丞相、设内阁、司礼监 省(三司→巡抚)、府、县三级
清朝 设军机处 省(巡抚与总督)、府、县三级
演变趋势 皇权加强 中央集权
课后反思
还是没有更好的突出重点,存在面面俱到问题;导致本节课整体上时间还是相对紧张
在调动学生和引导学生方面还有所欠缺,形式过于单一,没有进一步深入发掘
3、文献史料一方面数量较少,另一方面质量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