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俄国的改革 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俄国的改革 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22 22:1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新课导入
彼得大帝
在克里姆林宫普京办公室为的画像是彼得大帝,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的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9世纪晚期:
13世纪上半叶:
15世纪晚期:
16世纪:
俄国的发展历程
东斯拉夫人建立基辅罗斯
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
莫斯科公国统一俄国
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即位,称“沙皇”。
一、彼得一世改革
材料一:
俄国政府的法令规定,地主可以无限期的追回逃亡的农民,还可以追回其妻子儿女及其财产。这就使农民及其子孙世世代代都成为失去人身自由的农奴。俄国的农业和手工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当时俄国的经济完全依赖于农业,全国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商业几乎全部把持在外国人手中。彼得继位初期,宗教占统治地位,居民中识字的人很少,民间盛行信奉鬼神,普遍保留着极其愚昧落后的风俗。
俄国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缓慢。
当时的世界形势
材料二:此时,几乎控制了全球贸易的荷兰已经辉煌了近百年;通过海外贸易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占有广阔市场的英国,正在孕育工业革命;法国在路易十四的强权领导下,已发展为17世纪中叶的欧陆首强。
西欧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1682年,彼得一世继位,他敢想敢为,有强烈的求知欲。1697—1698年,彼得一世微服出访,随俄国“大使团”访问了西欧的荷兰、英国等国家。在荷兰,彼得一世化名米哈伊洛夫在造船场认真学习造船技术。图为圣彼得堡的彼得一世学习造船雕像。
在英国,彼得一世参观了科学院、牛津大学,拜访了牛顿,旁听了英国议员的辩论。
政治上
军事上
经济上
文教上
社会习俗
彼得大帝
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目的是为了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改革内容 政治
军事
经济
科技教育
社会生活
改组行政机构,大力削弱贵族势力,加强沙皇专制权利
实行义务征兵制,建立海军和新式陆军
发展工商业,鼓励新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农奴;
引进西欧先进科技;发展学校教育
提倡西欧的生活方式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到彼得一世去世时,俄国已建起 240多个手工工场。俄国生产的铁和麻布已输出到英国市场。不过,工场的劳动力仍然以农奴为主。
材料反映了彼得一世在经济上改革有何影响?改革是否触及农奴制的基础?讨论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
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
一次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改革
彼得一世的改革措施有什么作用?
15-18世纪俄罗斯疆域扩张图
1700-1721年,俄国打败瑞典,夺去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并在这个过程中,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1)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2)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的进程,促进了俄国社会的进步。
1804年,俄国有1200家手工工场,到 50年代末发展到 2800家……
1858年,仅莫斯科一省就有蒸汽机158架……
在1861年改革前,共有工人86万名。
彼得一世改革时期发放的“胡须税”牌,留胡须者必须交纳高额税金。税牌上文字为“税金已付”。
(1)改革后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
(2)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局限性
二、废除农奴制
市场
资金
劳动力
英美法等欧美各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开始工业革命,进行殖民扩张,实力迅速上涨。
国别 人均收入(卢布) 铁产量 (万吨) 铁路长度(千米) 制度
俄国 71 26 1606 封建农奴制
英国 323 385 14603 君主立宪制
法国 150 108 9160 民主共和制
德国 175 40.2 10065 君主立宪制
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年代 农民起义
1801年~1810年  83次
1811年~1820年  124次
1821年~1830年  156次
1831年~1840年  143次
1841年~1850年  351次
1850年~1861年  591次
政治上:俄国农奴制激化了社会矛盾,农民暴动不断。
地主在毒打农奴
生活条件恶劣的农奴
英国的铁甲舰
俄国的帆船
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激化了社会矛盾
(1853—1856年,俄VS土、英、法)
恩格斯在谈到这次战争时写道:“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封建农奴制度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
不如让我们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2、改革性质:
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根本原因:
“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我们都一一地做到了。”
3、改革目的:
维护贵族、地主利益,挽救统治危机。
改革内容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高价赎买。
农奴“解放”的实质:
实际上是对农奴的一次更大的掠夺。农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列宁
市场
资金
劳动力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
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4、改革影响
积极:
局限:
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19世纪80年代的作品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如俄国继续实行沙皇的封建专制;贵族地主继续掌握着国家政权,照旧控制着大量土地;没有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俄国矛盾依然尖锐….
1905日俄战争
1917年2月革命
1917年十月革命
1991年苏联解体….
磕磕绊绊中俄国仍然在寻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