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宁波市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模拟考试
科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2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6分)
27.(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第31、32、35小题各6分,第33小题10分,第34小题4分,共32分)
3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宁波市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模拟考试
科 学 试 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共10页,有四个大题,35个小题,满分为160分。
2.请将姓名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3.请使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
试题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如图所示,关于生活中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烧开水的时候,壶口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放热形成的
B.乙图中用冰箱制作冰棒,发生了凝固吸热的现象
C.丙图中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是冰升华吸热形成
D.丁图中深秋,枫叶上形成霜是水蒸气凝固放热形成
2.古代冶炼金属都需要高温,明代《天工开物》中,绘有许多如图的风箱。为了保持冶炼炉内高温,需要不断拉动风箱的目的是( )
A.降低木材的着火点 B.增大木材之间间隔
C.提供了充足的空气 D.清除多余的可燃物
3.青春期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下列关于青春期的认识或行为正确的是( )
A.性意识开始萌动,对异性产生好感是不健康的心理
B.青春期男生会出现长胡子和喉结突出等,属于第一性征
C.第二性征的出现与睾丸和卵巢分泌的性激素有关
D.在学校不与同学交流,在家嫌父母啰嗦,不与父母沟通
4.下列关于植物的生长与土壤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最有利于多数植物生长的土壤是壤土类土壤
B.人们根据植物生长要求配制不同类型的土壤
C.植物生长需要土壤提供水分、空气和无机盐
D.玉米喜温暖、干燥环境,应选择黏土类土壤
5.韦恩图可在不同的事物间建立逻辑关系。细菌和真菌的韦恩图如图所示,图中阴影部分表示两种微生物的共同点。下列可表示阴影部分内容的是( )
A.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B.无性生殖
C.有叶绿体 D.能产生孢子
6.科学实验时要会观察实验现象,下列有关燃烧的实验现象中叙述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产生大量白雾,放出热量
B 硫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C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 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热量
7.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所有水体
B.冰川分布于两极和高山地区,是目前可供人类利用的最重要的水资源
C.目前你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指河流水、湖泊淡水和浅层地下淡水
D.水资源开发利用后,都能很快恢复
8.“我是人体内一个长得像小蝌蚪的细胞,我和上亿个同伴竞争,穿过重重阻碍终于在一个窄的管道里与我的搭档相遇并结合成一个新细胞。我们开始分裂,产生更多的细胞,最终在一个宽敞的房子里住下来,开始发育……”下列关于这段话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我”指的是精子,“我的搭档”是指受精卵
B.“狭窄的管道”指的是母体的输卵管
C.“宽敞的房子”指的是母体的子宫
D.受精和开始分裂都是在“狭窄的管道”里进行的
9.如果用如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表格中符合图中逻辑关系的一组是( )
选项 a b c
A 子房 花柱 柱头
B 太阳光 可见光 紫外线
C 细菌 酵母菌 大肠杆菌
D 无性生殖 营养繁殖 嫁接
10.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处于不断运动和相互转化之中。如图为部分水循环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水循环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环节②代表水汽输送,环节③代表降水
B.水会不断地循环,无需提倡节约用水
C.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气态形式存在于大气中
D.水循环中,水仅在固液两态之间相互转化
11.风恬日暖荡春光。在湖海塘公园西侧,原本较为单调的绿化区也已完成改造,如今成了阶梯状的生态型油菜花田,吸引了大批市民的探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湖海塘公园中所有油菜花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B.湖海塘公园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生态系统
C.公园中的物质与能量的来源主要靠外界输入,因而它没有生产者
D.湖海塘公园面积广阔,若生活垃圾直接排入其中,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会受到影响
12.2021年1月15日,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公布了2020年宁波生态环境保护“成绩单”。其中空气质量方面,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2.9%,环境空气质量连续第3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质量级别越高,说明空气质量状况越好
B.空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
C.增加烟囱的高度,可以防治空气污染
D.“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13.咖啡植株经过3~4年才能开花。咖啡花为纯白色,香气浓郁,每颗咖啡果实(如图)内通常有2粒种子,俗称咖啡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咖啡花的雌蕊能产生花粉
B.咖啡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
C.咖啡花的子房中至少含有2个胚珠
D.咖啡花能够吸引昆虫来帮助其传粉
14.动物有多种不同的生殖方式。小科通过列表比较四种动物的生殖方式,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
动物 受精方式 胚胎发育方式
体内受精 体外受精 胎生 卵生
鲤鱼 √ √
熊猫 √ √
青蛙 √ √
蝗虫 √ √
A.鲤鱼 B.熊猫 C.青蛙 D.蝗虫
15.下面是关于光的色散的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植物的叶子是绿色的,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是利用太阳光谱中的绿色光
B.课室里的紫外线消毒灯在工作时,发出紫色的光,说明紫外线是紫色的
C.三棱镜可以把白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说明白光是最单纯的光
D.一个物体,当它的温度升高时,这个物体辐射的红外线就会增强
16.如图所示为马铃薯两种繁殖方式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丙只具有乙的遗传特性 B.丁的细胞中有来自甲的基因
C.丙由a(种子)中的子叶发育而成 D.扦插与繁殖方式②的实质相同
17.装水的密闭小瓶放在大烧杯里的水中间(如图所示),把烧杯放在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过一段时间取出烧杯,发现烧杯中已经有一半的水结成了冰。此时小瓶中的水( )
A.只有表面的水结冰 B.有一半的水结成
C.全部没有结冰 D.已经全部结冰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18.小科对教材中“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相关实验装置进行了如图的改进。当小科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下列现象及结论错误的是( )
A.试管①内溶液的颜色变红色,证明二氧化碳呈酸性
B.试管②内溶液变浑浊,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C.烧杯③中下面的蜡烛先熄灭,证明同体积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比空气的质量大
D.烧杯③中的蜡烛熄灭,证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助燃
19.如图,小科在暗室中将红色和蓝色透明玻璃部分重叠放置,在玻璃的右侧放白纸。让一束白光照射到玻璃片上,白纸上A、B、C三个区域呈现的颜色为( )
A.A区域黑色 B.B区域黑色 C.C区域黑色 D.B区域紫色
20.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溶液肯定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B.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关系为:①=②>③>④
C.①→②的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将④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后所得的滤液为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试题卷Ⅱ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21.红火蚁(图甲)是蚂蚁的一种,每年的生殖期许多有翅的雄蚁和蚁后飞往空中交配,完成受精,它的发育与家蚕相似。
(1)红火蚁这种受精方式属于________(填“体内”或“体外”)受精;
(2)图乙是昆虫发育模型图。若D表示红火蚁的受精卵,则红火蚁的发育过程为D→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2.如图所示,一根水平放置、两端开口的透明有机塑料管,下部的抽气孔与抽气机相连,将一个略小于管内径的纸团置于管中,打开抽气机,在________的作用下,两塑料片分别紧紧“吸附”在管子两端。当管内气压较低时关闭抽气机,快速取走________侧塑料片,纸团会从右侧管口飞出。
23.如图所示为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来增强溶液的导电性,而氢氧化钠在此过程中不会变成其他物质。
(1)由图可知________(填“a”或“b”)管中的气体是氧气;
(2)若b管产生5毫升气体,则a管产生气体约________毫升;
(3)在电解过程中,氢氧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4.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果实在发育过程中的体积变化,选择了两朵黄瓜雌花,坚持每天定时测量果实的体积,并绘制了果实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曲线a中,幼果体积增大是花的________迅速发育的结果;
(2)曲线b的原因是________;
(3)在大棚里种植黄瓜时,为避免出现曲线b的现象,可以采取________的措施。
25.小科将刻有边长为5cm等边三角形的纸板正对着阳光,保持纸板与地面距离不变,用另一张不透明卡片覆盖在三角形孔上,如图所示。向左侧慢慢移动覆盖的卡片,白纸上光斑大小将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光斑亮度________(填“增强”“不变”或“减弱”);当光斑形状为圆形时,继续移动覆盖的卡片,减小通光孔的大小,白纸上光斑大小将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6.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
(1)t2℃时,将50克a物质加入50克水中并充分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克;
(2)若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最好采用________的方法提纯得到a物质(填“冷却热饱和溶液”或“蒸发结晶”)。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到t1℃时,得到的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6分)
27.实验室按如图步骤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22%的蔗糖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所需蔗糖的质量为________;
(2)用规格为________(填“50”“100”或“500”)mL的量筒量取________mL蒸馏水倒入盛有蔗糖的烧杯中进行溶解;(1g水的体积为1mL)
(3)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4)下列情况会导致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高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蔗糖中混有少量杂质
B.称量时蔗糖和砝码位置放反了(使用了游码)
C.用于溶解蔗糖的烧杯洗净后残留有少量的水
D.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28.小科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回答问题:
(1)在组装装置时,应先固定________(填“A”或“B”)的位置;
(2)如图乙所示,水沸腾时会产生大量气泡,气泡内是________(填“空气”或“水蒸气”),如图丙所示为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水的温度与时间关系图像,则此实验中,水的沸点为________℃;
(3)正在沸腾的水,撤去酒精灯后,还能继续沸腾一会儿,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9.花生的种子具有休眠性,一定的沙藏条件会使花生种子打破休眠而萌发。为探究不同沙藏条件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并通过实验找到最适宜的沙藏条件。小科以某种花生种子为材料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每组100粒种子,沙藏处理方式不同即为沙藏条件不同)。每组沙藏处理方式及组别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回答问题:
组别 沙藏处理方式 发芽率
沙子含水量 温度/℃ 沙藏天数
1 10% 110 10 45%
2 10% 10 15 90%
3 10% 10 20 58%
4 10% 5 15 58%
5 10% 15 15 57%
6 5% 10 15 80%
7 15% 10 15 60%
(1)花生种子是由子房里的________发育而来的,其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________中;(均写出结构名称)
(2)对照表中2、4、5组,可得出结论: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时,________;
(3)打破这种花生种子休眠而萌发的最适宜沙藏条件是________;
(4)下列措施能够提高研究结果准确性的有________。
A.各组花生多且数量相同 B.各组花生饱满且程度一致
C.各组花生与沙子的比例相同 D.多次重复实验
30.小科和小宁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后,发现用甲图装置实验误差大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有毒,于是他们对课本装置进行改进,见图乙。实验时先在酒精灯上加热玻璃棒,然后迅速插入瓶塞中来加热白磷,实验过程中气压变化如图丙,图丙中白磷燃烧后刚好熄灭时的气压记为点B。
提示:
①白磷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是40℃,生成产物与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一致;
②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温度越高,气体气压越大;气体质量越大,气体气压越大。
根据以上实验信息,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如果按照原来方式点燃红磷,若瓶塞塞的较慢,将导致测量结果_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a、b、c分别表示实验中先后测定的量。a为瓶中原有水的体积;b为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集气瓶中水的体积;c为整个集气瓶的体积。若集气瓶中氧气耗尽,请写出测定的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用a,b,c三个字母表示)。
(3)结合题目信息,简要解释丙图中AB段气压上升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第31、32、35小题各6分,第33小题10分,第34小题4分,共32分)
31.如图是人类胚胎在母体内状态的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1)母体和胚胎的血液________(填“会”或“不会”)直接接触,________是母体和胚胎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为胚胎提供营养和运输废物;
(2)胚胎悬浮在羊水中的好处是能够________________。
32.冬虫夏草是麦角菌科真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一种叫作蝙蝠蛾的动物,将虫卵产在地下,使其孵化成长得像蚕宝宝一般的幼虫,喜食植物根茎,另外,有一种真菌,产生的孢子会经过水面渗透到地下,专门找蝙蝠蛾的幼虫寄生,并吸收幼虫体的营养而快速繁殖称为虫草真菌。如图所示为冬虫夏草形成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蝙蝠蛾的发育过程如图所示,其发育过程与蝗虫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2)若该蝙蝠蛾是一种害虫,则其________时期对植物危害最大;
(3)请从细胞结构和生殖方式方面分析虫草真菌与细菌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
33.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提出2060年前力争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的相对“零排放”。如图一表示某荒漠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图二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若图二中的a、b、c代表图一中具有食物关系的三种动物,则b代表________。
(2)化石燃料的燃烧为人类提供了能量,但也导致了环境污染,同时产生的大量气体造成了________的增强,加剧了全球变暖。
(3)图二中,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________(填序号)过程开始,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的特点是________。
34.当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时会被物体挡住,在物体的背后形成光照不到的暗区,如图甲所示。
(1)如图乙,当S1、S2两个光源照射同一个不透明物体时就会出现两个暗区,两暗区相叠部分完全没有光线射到是全黑的,这就是本影区:本影区旁边只有一个光源可照到的地方,就是半明半暗的区域称为半影区。请在图乙中画出本影区和半影区,并用文字注明。________________。
(2)使用同一不透明物体,且不透明物体与光源S1,S2的高度均不变,请写出一种让本影区变小的办法?________________。
35.如表是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溶解度(克)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
60℃时,将50g硝酸钾溶于200g水中,制成硝酸钾溶液。结合如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2)若将此溶液温度升至90℃,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若将此溶液刚好配成60℃时的饱和溶液,你有什么方法?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宁波市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模拟考试
科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C D B B C A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A A D D C A B C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21.(1)体内 (2)A→B→C
22.大气压 左
23.(1)b (2)10 (3)变大
24.(1)子房 (2)没有授粉 (3)人工辅助授粉
25.变小 不变 不变
26.(1)75 (2)降温结晶 (3)b>a>c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6分)
27.(1)22g (2)100 78 (3)搅拌,加快溶解速率
(4)D
28.(1)B (2)水蒸气 99
(3)石棉网温度仍高于水的沸点,水仍能从石棉网上吸热
29.(1)胚珠 子叶 (2)10℃的温度,最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3)沙子含水量10%、温度10℃、沙藏天数15天
(4)ABCD
30.(1)偏大
若瓶塞塞的较慢,就会导致瓶内气体受热逸出过多,将导致测量结果偏大
(2)
(3)白磷燃烧放热,气体膨胀导致的气压增大幅度大于氧气消耗导致气压减小幅度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第31、32、35小题各6分,第33小题10分,第34小题4分,共32分)
31.(1)不会 胎盘(或3)
(2)减少震动对胎儿发育的影响
32.(1)不同 (2)幼虫
(3)虫草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虫草真菌靠孢子繁殖、细菌是分裂生殖
33.(1)5 荒漠雕鸮 (2)二氧化碳 温室效应
(3)2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4.(1)如图所示 AC和BD为半影区,AD为本影
(2)增加光源的数量
35.解:(1)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则该温度下,将50g硝酸钾溶于200g水中,制成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0%
(2)由表格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60℃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升温至90℃,溶液的组成情况不变,因此溶质的质量分数仍为20%
(3)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则该温度下,200g水中的溶解220g硝酸钾达到饱和状态,因此需继续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220g-50g=170g;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则该温度下,若50g硝酸钾形成饱和溶液,设需要水的质量为x,则:
=
x≈45.5g
则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200g-45.5g=154.5g
答:(1)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2)若将此溶液温度升至90℃,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3)若将此溶液刚好配成60℃时的饱和溶液,可加入170g硝酸钾或蒸发154.5g水。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宁波市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模拟考试
科 学 试 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共8页,有四个大题,35个小题,满分为160分。
2.请将姓名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3.请使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
试题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如图所示,关于生活中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烧开水的时候,壶口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放热形成的
B.乙图中用冰箱制作冰棒,发生了凝固吸热的现象
C.丙图中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是冰升华吸热形成
D.丁图中深秋,枫叶上形成霜是水蒸气凝固放热形成
2.古代冶炼金属都需要高温,明代《天工开物》中,绘有许多如图的风箱。为了保持冶炼炉内高温,需要不断拉动风箱的目的是( )
A.降低木材的着火点 B.增大木材之间间隔
C.提供了充足的空气 D.清除多余的可燃物
3.青春期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下列关于青春期的认识或行为正确的是( )
A.性意识开始萌动,对异性产生好感是不健康的心理
B.青春期男生会出现长胡子和喉结突出等,属于第一性征
C.第二性征的出现与睾丸和卵巢分泌的性激素有关
D.在学校不与同学交流,在家嫌父母啰嗦,不与父母沟通
4.下列关于植物的生长与土壤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最有利于多数植物生长的土壤是壤土类土壤
B.人们根据植物生长要求配制不同类型的土壤
C.植物生长需要土壤提供水分、空气和无机盐
D.玉米喜温暖、干燥环境,应选择黏土类土壤
5.韦恩图可在不同的事物间建立逻辑关系。细菌和真菌的韦恩图如图所示,图中阴影部分表示两种微生物的共同点。下列可表示阴影部分内容的是( )
A.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B.无性生殖
C.有叶绿体 D.能产生孢子
6.科学实验时要会观察实验现象,下列有关燃烧的实验现象中叙述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产生大量白雾,放出热量
B 硫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C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 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热量
7.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所有水体
B.冰川分布于两极和高山地区,是目前可供人类利用的最重要的水资源
C.目前你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指河流水、湖泊淡水和浅层地下淡水
D.水资源开发利用后,都能很快恢复
8.“我是人体内一个长得像小蝌蚪的细胞,我和上亿个同伴竞争,穿过重重阻碍终于在一个窄的管道里与我的搭档相遇并结合成一个新细胞。我们开始分裂,产生更多的细胞,最终在一个宽敞的房子里住下来,开始发育……”下列关于这段话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我”指的是精子,“我的搭档”是指受精卵
B.“狭窄的管道”指的是母体的输卵管
C.“宽敞的房子”指的是母体的子宫
D.受精和开始分裂都是在“狭窄的管道”里进行的
9.如果用如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表格中符合图中逻辑关系的一组是( )
选项 a b c
A 子房 花柱 柱头
B 太阳光 可见光 紫外线
C 细菌 酵母菌 大肠杆菌
D 无性生殖 营养繁殖 嫁接
10.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处于不断运动和相互转化之中。如图为部分水循环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水循环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环节②代表水汽输送,环节③代表降水
B.水会不断地循环,无需提倡节约用水
C.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气态形式存在于大气中
D.水循环中,水仅在固液两态之间相互转化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1.风恬日暖荡春光。在湖海塘公园西侧,原本较为单调的绿化区也已完成改造,如今成了阶梯状的生态型油菜花田,吸引了大批市民的探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湖海塘公园中所有油菜花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B.湖海塘公园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生态系统
C.公园中的物质与能量的来源主要靠外界输入,因而它没有生产者
D.湖海塘公园面积广阔,若生活垃圾直接排入其中,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会受到影响
12.2021年1月15日,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公布了2020年宁波生态环境保护“成绩单”。其中空气质量方面,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2.9%,环境空气质量连续第3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质量级别越高,说明空气质量状况越好
B.空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
C.增加烟囱的高度,可以防治空气污染
D.“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13.咖啡植株经过3~4年才能开花。咖啡花为纯白色,香气浓郁,每颗咖啡果实(如图)内通常有2粒种子,俗称咖啡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咖啡花的雌蕊能产生花粉
B.咖啡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
C.咖啡花的子房中至少含有2个胚珠
D.咖啡花能够吸引昆虫来帮助其传粉
14.动物有多种不同的生殖方式。小科通过列表比较四种动物的生殖方式,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
动物 受精方式 胚胎发育方式
体内受精 体外受精 胎生 卵生
鲤鱼 √ √
熊猫 √ √
青蛙 √ √
蝗虫 √ √
A.鲤鱼 B.熊猫 C.青蛙 D.蝗虫
15.下面是关于光的色散的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植物的叶子是绿色的,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是利用太阳光谱中的绿色光
B.课室里的紫外线消毒灯在工作时,发出紫色的光,说明紫外线是紫色的
C.三棱镜可以把白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说明白光是最单纯的光
D.一个物体,当它的温度升高时,这个物体辐射的红外线就会增强
16.如图所示为马铃薯两种繁殖方式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丙只具有乙的遗传特性 B.丁的细胞中有来自甲的基因
C.丙由a(种子)中的子叶发育而成 D.扦插与繁殖方式②的实质相同
17.装水的密闭小瓶放在大烧杯里的水中间(如图所示),把烧杯放在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过一段时间取出烧杯,发现烧杯中已经有一半的水结成了冰。此时小瓶中的水( )
A.只有表面的水结冰 B.有一半的水结成
C.全部没有结冰 D.已经全部结冰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18.小科对教材中“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相关实验装置进行了如图的改进。当小科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下列现象及结论错误的是( )
A.试管①内溶液的颜色变红色,证明二氧化碳呈酸性
B.试管②内溶液变浑浊,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C.烧杯③中下面的蜡烛先熄灭,证明同体积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比空气的质量大
D.烧杯③中的蜡烛熄灭,证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助燃
19.如图,小科在暗室中将红色和蓝色透明玻璃部分重叠放置,在玻璃的右侧放白纸。让一束白光照射到玻璃片上,白纸上A、B、C三个区域呈现的颜色为( )
A.A区域黑色 B.B区域黑色 C.C区域黑色 D.B区域紫色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20.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溶液肯定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B.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关系为:①=②>③>④
C.①→②的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将④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后所得的滤液为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试题卷Ⅱ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21.红火蚁(图甲)是蚂蚁的一种,每年的生殖期许多有翅的雄蚁和蚁后飞往空中交配,完成受精,它的发育与家蚕相似。
(1)红火蚁这种受精方式属于______(填“体内”或“体外”)受精;
(2)图乙是昆虫发育模型图。若D表示红火蚁的受精卵,则红火蚁的发育过程为D→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2.如图所示,一根水平放置、两端开口的透明有机塑料管,下部的抽气孔与抽气机相连,将一个略小于管内径的纸团置于管中,打开抽气机,在________的作用下,两塑料片分别紧紧“吸附”在管子两端。当管内气压较低时关闭抽气机,快速取走________侧塑料片,纸团会从右侧管口飞出。
23.如图所示为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来增强溶液的导电性,而氢氧化钠在此过程中不会变成其他物质。
(1)由图可知________(填“a”或“b”)管中的气体是氧气;
(2)若b管产生5毫升气体,则a管产生气体约________毫升;
(3)在电解过程中,氢氧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23题图 第24题图
24.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果实在发育过程中的体积变化,选择了两朵黄瓜雌花,坚持每天定时测量果实的体积,并绘制了果实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曲线a中,幼果体积增大是花的________迅速发育的结果;
(2)曲线b的原因是________;
(3)在大棚里种植黄瓜时,为避免出现曲线b的现象,可以采取________的措施。
25.小科将刻有边长为5cm等边三角形的纸板正对着阳光,保持纸板与地面距离不变,用另一张不透明卡片覆盖在三角形孔上,如图所示。向左侧慢慢移动覆盖的卡片,白纸上光斑大小将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光斑亮度________(填“增强”“不变”或“减弱”);当光斑形状为圆形时,继续移动覆盖的卡片,减小通光孔的大小,白纸上光斑大小将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第25题图 第26题图
26.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
(1)t2℃时,将50克a物质加入50克水中并充分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克;
(2)若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最好采用________的方法提纯得到a物质(填“冷却热饱和溶液”或“蒸发结晶”)。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到t1℃时,得到的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6分)
27.实验室按如图步骤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22%的蔗糖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所需蔗糖的质量为________;
(2)用规格为________(填“50”“100”或“500”)mL的量筒量取________mL蒸馏水倒入盛有蔗糖的烧杯中进行溶解;(1g水的体积为1mL)
(3)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4)下列情况会导致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高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蔗糖中混有少量杂质
B.称量时蔗糖和砝码位置放反了(使用了游码)
C.用于溶解蔗糖的烧杯洗净后残留有少量的水
D.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28.小科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回答问题:
(1)在组装装置时,应先固定________(填“A”或“B”)的位置;
(2)如图乙所示,水沸腾时会产生大量气泡,气泡内是________(填“空气”或“水蒸气”),如图丙所示为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水的温度与时间关系图像,则此实验中,水的沸点为________℃;
(3)正在沸腾的水,撤去酒精灯后,还能继续沸腾一会儿,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9.花生的种子具有休眠性,一定的沙藏条件会使花生种子打破休眠而萌发。为探究不同沙藏条件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并通过实验找到最适宜的沙藏条件。小科以某种花生种子为材料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每组100粒种子,沙藏处理方式不同即为沙藏条件不同)。每组沙藏处理方式及组别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回答问题:
组别 沙藏处理方式 发芽率
沙子含水量 温度/℃ 沙藏天数
1 10% 110 10 45%
2 10% 10 15 90%
3 10% 10 20 58%
4 10% 5 15 58%
5 10% 15 15 57%
6 5% 10 15 80%
7 15% 10 15 60%
(1)花生种子是由子房里的________发育而来的,其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________中;(均写出结构名称)
(2)对照表中2、4、5组,可得出结论: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时,________;
(3)打破这种花生种子休眠而萌发的最适宜沙藏条件是________;
(4)下列措施能够提高研究结果准确性的有________。
A.各组花生多且数量相同
B.各组花生饱满且程度一致
C.各组花生与沙子的比例相同
D.多次重复实验
30.小科和小宁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后,发现用甲图装置实验误差大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有毒,于是他们对课本装置进行改进,见图乙。实验时先在酒精灯上加热玻璃棒,然后迅速插入瓶塞中来加热白磷,实验过程中气压变化如图丙,图丙中白磷燃烧后刚好熄灭时的气压记为点B。
提示:
①白磷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是40℃,生成产物与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一致;
②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温度越高,气体气压越大;气体质量越大,气体气压越大。
根据以上实验信息,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如果按照原来方式点燃红磷,若瓶塞塞的较慢,将导致测量结果_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a、b、c分别表示实验中先后测定的量。a为瓶中原有水的体积;b为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集气瓶中水的体积;c为整个集气瓶的体积。若集气瓶中氧气耗尽,请写出测定的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表达式:________(用a,b,c三个字母表示)。
(3)结合题目信息,简要解释丙图中AB段气压上升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第31、32、35小题各6分,第33小题10分,第34小题4分,共32分)
31.如图是人类胚胎在母体内状态的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1)母体和胚胎的血液________(填“会”或“不会”)直接接触,________是母体和胚胎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为胚胎提供营养和运输废物;
(2)胚胎悬浮在羊水中的好处是能够________________。
32.冬虫夏草是麦角菌科真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一种叫作蝙蝠蛾的动物,将虫卵产在地下,使其孵化成长得像蚕宝宝一般的幼虫,喜食植物根茎,另外,有一种真菌,产生的孢子会经过水面渗透到地下,专门找蝙蝠蛾的幼虫寄生,并吸收幼虫体的营养而快速繁殖称为虫草真菌。如图所示为冬虫夏草形成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蝙蝠蛾的发育过程如图所示,其发育过程与蝗虫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2)若该蝙蝠蛾是一种害虫,则其________时期对植物危害最大;
(3)请从细胞结构和生殖方式方面分析虫草真菌与细菌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
33.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提出2060年前力争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的相对“零排放”。如图一表示某荒漠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图二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若图二中的a、b、c代表图一中具有食物关系的三种动物,则b代表________。
(2)化石燃料的燃烧为人类提供了能量,但也导致了环境污染,同时产生的大量气体造成了________的增强,加剧了全球变暖。
(3)图二中,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________(填序号)过程开始,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的特点是________。
34.当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时会被物体挡住,在物体的背后形成光照不到的暗区,如图甲所示。
(1)如图乙,当S1、S2两个光源照射同一个不透明物体时就会出现两个暗区,两暗区相叠部分完全没有光线射到是全黑的,这就是本影区:本影区旁边只有一个光源可照到的地方,就是半明半暗的区域称为半影区。请在图乙中画出本影区和半影区,并用文字注明。________________。
(2)使用同一不透明物体,且不透明物体与光源S1,S2的高度均不变,请写出一种让本影区变小的办法?________________。
35.如表是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溶解度(克)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
60℃时,将50g硝酸钾溶于200g水中,制成硝酸钾溶液。结合如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2)若将此溶液温度升至90℃,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若将此溶液刚好配成60℃时的饱和溶液,你有什么方法?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宁波市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模拟考试
科学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共9页,有四个大题,35个小题,满分为160分。
2.请将姓名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3.请使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各题目规定区
域内作答。
试题卷I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如图所示,关于生活中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A.甲图中烧开水的时候,壶口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放热形成的
B.乙图中用冰箱制作冰棒,发生了凝固吸热的现象
C.丙图中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是冰升华吸热形成
D.丁图中深秋,枫叶上形成霜是水蒸气凝固放热形成
2.古代治炼金属都需要高温,明代《天工开物》中,绘有许多如图的风
箱。为了保持治炼炉内高温,需要不断拉动风箱的目的是(
冶炼炉
A.降低木材的着火点
B.增大木材之间间隔
C.提供了充足的空气
D.清除多余的可燃物
风箱
3.青春期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下列关于青春期的认识或行
为正确的是()
A.性意识开始萌动,对异性产生好感是不健康的心理
B.青春期男生会出现长胡子和喉结突出等,属于第一性征
C.第二性征的出现与睾丸和卵巢分泌的性激素有关
D.在学校不与同学交流,在家嫌父母啰嗦,不与父母沟通
4.下列关于植物的生长与土壤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最有利于多数植物生长的土壤是壤土类土壤
B.人们根据植物生长要求配制不同类型的土壤
C.植物生长需要土壤提供水分、空气和无机盐
D.玉米喜温暖、干燥环境,应选择黏土类土壤
5.韦恩图可在不同的事物间建立逻辑关系。细菌和真菌的韦恩图如图所示,图中阴影部分表
示两种微生物的共同点。下列可表示阴影部分内容的是(
A.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B.无性生殖
细菌
真菌
C.有叶绿体
D.能产生孢子
一1
6.科学实验时要会观察实验现象,下列有关燃烧的实验现象中叙述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产生大量白雾,放出热量
B
硫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C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
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热量
7.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所有水体
B.冰川分布于两极和高山地区,是目前可供人类利用的最重要的水资源
C.目前你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指河流水、湖泊淡水和浅层地下淡水
D.水资源开发利用后,都能很快恢复
8.“我是人体内一个长得像小蝌蚪的细胞,我和上亿个同伴竞争,穿过重重阻碍终于在一个窄
的管道里与我的搭档相遇并结合成一个新细胞。我们开始分裂,产生更多的细胞,最终在
一个宽敞的房子里住下来,开始发育…”下列关于这段话的分析,错误的是()
A.“我”指的是精子,“我的搭档”是指受精卵
B.“狭窄的管道”指的是母体的输卵管
C.“宽敞的房子”指的是母体的子宫
D.受精和开始分裂都是在“狭窄的管道”里进行的
9.如果用如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表格中符合图中逻辑关系的一组是(
选项
a
b
A
子房
花柱
柱头
B
太阳光
可见光
紫外线
细菌
酵母菌
大肠杆菌
D
无性生殖
营养繁殖
嫁接
(②
③
4
①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0.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处于不断运动和相互转化之中。如图为部分水循环的示意图,下列
有关水循环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环节②代表水汽输送,环节③代表降水
B.水会不断地循环,无需提倡节约用水
C.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气态形式存在于大气中
D.水循环中,水仅在固液两态之间相互转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