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一、选择题
1.[2023·河北邯郸高三联考]1930年2月22日,《红旗》第78期刊载题为《闽西工农兵政府下的群众生活》一文,文章里面这样描述(农村)俱乐部:“每晚有人作政治报告,有人讲故事、说笑话、演新剧、唱歌、呼口号。全乡老幼男女每晚相聚一堂,欢呼高歌,真是十分热闹。”由此可见( )
A.苏维埃共和国政权赢得群众支持B.苏区注意进行政治教育和宣传
C.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效果良好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被广泛接受
2.[2023·四川凉山高三三模]20世纪30年代,煤、钢铁、石油、电力、纺织工业、烟草等领域几乎为外资垄断。国民政府的财政收入大量依靠债券和借款,并且付给较高利息,使全国投资的70%从工商企业流向政府。这说明( )
A.政府欠缺现代金融手段B.官僚资本主义迅速膨胀
C.民族工业发展十分艰难D.列强资本输出占据主导
3.[2023·重庆高三模拟]1935年2月南京国民政府设立中央银行重庆分行,9月宣布四川省内一切交易均以中央本钞为本位,停止“地钞”(四川各地军阀自行印发的钞票)使用,准以“地钞”10元换中央本钞8元,市面流通之银元以1元兑换中央本钞1元,如拒绝使用中央本钞以扰乱金融治罪。国民政府这一举措( )
A.有助于建设稳固的抗战后方B.是对民族资本发展的重大打击
C.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和欢迎D.导致法币的贬值通货膨胀严重
4.[2023·山西太原高三联考]红军长征途中,在西南地区留下不少灵活简洁的标语口号:
地区 宣传口号
广西龙胜县 共产党是主张民族平等、民族自治、解放弱小民族的!
四川省阿坝藏区 遵从回番民风俗习惯、语言文字、信仰自由!
贵州省镇远 苗民们,不要怕,红军保护苗人,主张苗人汉人一律平等,不准哪个压迫苗家!
上述口号( )
A.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B.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土地革命
C.加速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D.赋予了少数民族以平等的权利
5.[2023·重庆西南大学附中模拟]1927年1月至1933年2月,毛泽东在对农村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形成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兴国调查》《赣西南土地分配的情形》等重要调查文本。毛泽东的早期农村调查( )
A.贯彻了八七会议所确定的总方针B.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路线
C.有助于探索符合实际的革命道路D.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6.[2023·广东佛山高三三模]毛泽东主持中央农委工作后,提出“在目前状况之下,农运发展应取集中的原则”,除广州外,应以湘、鄂、赣、豫四省为重点,其次要在陕西、四川、广西、福建、安徽、江苏、浙江七省全面展开。这一主张( )
A.适应了团结抗战的需要B.促进了国共合作的实现
C.有助于国民革命的进行D.推动了土地革命的开展
7.[2023·湖南衡阳高三模拟]1923年召开的中共三大通过了党史上的第一部《农民问题决议案》,表明我们党开始认识到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重大意义。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写道:“至于农民当中国人口百分之七十以上,占非常重要地位,国民革命不得农民参与,也很难成功。”这表明中共三大( )
A.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建立B.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C.借鉴了新三民主义思想D.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8.[2023·江苏苏州高三二模]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其特别介绍和描绘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状况:“在这个社会里,产业的主导权是在社会上一般人的手里,由劳工来管理的”;“主张自由收用”。这些描绘反映了( )
A.中国人崇尚天下为公的情怀B.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C.国民革命运动时机趋向成熟D.马克思主义已经被社会普遍接受
9.国民党一大召开期间举行的宴会上,江苏代表茅祖权当众宣称,共产党人应该放弃自己的纲领,解散自己的政党,否则,就不要加入国民党。1924 年 6 月,右派分子又向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提出《弹劾共产党案》,主张国民党内不宜党中有党。由此可知( )
A.国民党反对与中国共产党合作 B.国共合作潜伏失败的危机
C.国民党内部事实上已经分裂 D.中国共产党积极争取革命领导权
10.1928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王正廷提出了“在不顾及过去及过去不平等的条约、协定与惯例的前提下,运用大胆而强烈的手段,在革命精神与群众运动的强大支持下,在胁迫性或半胁迫性的情况下,以达到我国外交谈判的目的”的“革命外交”策略。这表明( )
A.国民革命推动了群众爱国运动蓬勃发展
B.国民政府独立自主的民族意识有所增强
C.西方列强对华的外交政策已经发生质变
D.世界范围内涌现出一股民族自决的潮流
11.1931年,农村革命根据地以累进税制向土地所有者征收田赋,向店铺征收营业税,对经过中央根据地24个关卡的货物征收过境税。因此,1932 年7月以后,红军部队不再担负筹款任务,而是由根据地的中央政府财政部门为其提供给养。据此可知,当时( )
A.红军的财政保障能力提高 B.敌后根据地遭遇严重的困难
C.中国共产党放弃了土地革命政策 D.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被粉碎
12.法国学者吉耶马说,长征“保证了整个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生存”。美国学者迪克·威尔逊也说,“长征保证了中国共产党的生存,也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取得最后胜利”。得出这一观点在于红军长征( )
A.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推动了中国革命高潮的到来
C.是中国文化的外在体现 D.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
13.[2023·辽宁抚顺高三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 1924年在三民主义演讲中,孙中山对自身的国际秩序观作了进一步阐释。他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俄国人自己推翻帝国主义,把帝国主义的国家变成新社会主义的国家,世界上又生出一个更大的变化”。苏俄“改组内部,把从前用武力的旧政策,改成用和平的新政策”。新政策“不但是没有侵略各国的野心,并且抑强扶弱,主持公道。”因此,不仅仅是打破俄国的帝国主义,“并且打破世界的帝国主义”,欧洲列强“主张侵略,有强权,无公理”,俄国以前也奉行这一主义,现在“主张以公理扑灭强权”。这是两种相反的主义,“所以列强至今还想消灭他”,于是“一齐出兵去打俄国”。正是因为俄国的转变“以后战争是强权和公理的战争”,世界由此形成压迫和被压迫、公理与强权的分野。在全世界范围将会形成两个联合阵线“白人主张公理的和黄人主张公理的一定是联合起来”。
——摘编自李育民《论孙中山的国际秩序观》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国际秩序观的主要内容。(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国际秩序观产生的背景。(8分)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一、选择题
1.[2023·河北邯郸高三联考]1930年2月22日,《红旗》第78期刊载题为《闽西工农兵政府下的群众生活》一文,文章里面这样描述(农村)俱乐部:“每晚有人作政治报告,有人讲故事、说笑话、演新剧、唱歌、呼口号。全乡老幼男女每晚相聚一堂,欢呼高歌,真是十分热闹。”由此可见( )
A.苏维埃共和国政权赢得群众支持B.苏区注意进行政治教育和宣传
C.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效果良好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被广泛接受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0年2月的中国。根据“闽西工农兵政府”可知,这是中共建立的苏区,根据“每晚有人作政治报告,有人讲故事、说笑话、演新剧、唱歌、呼口号。全乡老幼男女每晚相聚一堂,欢呼高歌,真是十分热闹”可知,当时的苏区通过丰富多样的政治教育和宣传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B项正确;苏维埃共和国政权是1931年才建立的,排除A项;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政治教育和宣传,没有体现土地政策的效果和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否被广泛接受,排除C、D项。故选B项。
2.[2023·四川凉山高三三模]20世纪30年代,煤、钢铁、石油、电力、纺织工业、烟草等领域几乎为外资垄断。国民政府的财政收入大量依靠债券和借款,并且付给较高利息,使全国投资的70%从工商企业流向政府。这说明( )
A.政府欠缺现代金融手段B.官僚资本主义迅速膨胀
C.民族工业发展十分艰难D.列强资本输出占据主导
解析:时空是: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外资垄断和投资不足表明民族工业面临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挤压,发展十分艰难,C项正确;材料主要讲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利环境,而非国民政府的统治情况,“政府欠缺现代金融手段”不能完整概括材料中“外资垄断”等信息,排除A项;“官僚资本主义迅速膨胀”不能完整概括材料中“外资垄断”等信息,排除B项;材料未比较列强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
3.[2023·重庆高三模拟]1935年2月南京国民政府设立中央银行重庆分行,9月宣布四川省内一切交易均以中央本钞为本位,停止“地钞”(四川各地军阀自行印发的钞票)使用,准以“地钞”10元换中央本钞8元,市面流通之银元以1元兑换中央本钞1元,如拒绝使用中央本钞以扰乱金融治罪。国民政府这一举措( )
A.有助于建设稳固的抗战后方B.是对民族资本发展的重大打击
C.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和欢迎D.导致法币的贬值通货膨胀严重
解析:材料中国民政府的举措有利于统一货币,稳定金融,有助于建设稳固的抗战后方,故A项正确;材料中国民政府的举措有利于稳定金融,有利于民族资本的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中国民政府的举措有利于稳定金融,但是不一定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和欢迎,故C项错误;材料中国民政府的举措有利于稳定金融,不会导致法币的贬值通货膨胀严重,故D项错误。
4.[2023·山西太原高三联考]红军长征途中,在西南地区留下不少灵活简洁的标语口号:
地区 宣传口号
广西龙胜县 共产党是主张民族平等、民族自治、解放弱小民族的!
四川省阿坝藏区 遵从回番民风俗习惯、语言文字、信仰自由!
贵州省镇远 苗民们,不要怕,红军保护苗人,主张苗人汉人一律平等,不准哪个压迫苗家!
上述口号( )
A.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B.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土地革命
C.加速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D.赋予了少数民族以平等的权利
解析:根据材料,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些标语口号,宣传民族平等团结、尊重少数民族风俗、提倡民族自治的民族政策,A项正确;红军长征途中并未在少数民族地区大规模推行土地革命,材料也未提及相关内容,排除B项;材料中的标语口号未提及团结抗日,排除C项;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虽然提出和宣传民族平等的政策,但尚未推翻国民党统治和掌握国家政权,未能赋予少数民族以平等的权利,排除D项。故选A项。
5.[2023·重庆西南大学附中模拟]1927年1月至1933年2月,毛泽东在对农村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形成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兴国调查》《赣西南土地分配的情形》等重要调查文本。毛泽东的早期农村调查( )
A.贯彻了八七会议所确定的总方针B.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路线
C.有助于探索符合实际的革命道路D.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7年1月至1933年2月。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毛泽东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农村进行了广泛调查,这种调查有助于加强毛泽东对基层农村的了解,从而有助于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C项正确;八七会议是1927年8月7日召开的,所以这些调查并不是为了贯彻八七会议的总方针,排除A项;这些调查是为了加强对基层的了解,并不是为了纠正党内的“左”倾错误,排除B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不是这些调查,排除D项。故选C项。
6.[2023·广东佛山高三三模]毛泽东主持中央农委工作后,提出“在目前状况之下,农运发展应取集中的原则”,除广州外,应以湘、鄂、赣、豫四省为重点,其次要在陕西、四川、广西、福建、安徽、江苏、浙江七省全面展开。这一主张( )
A.适应了团结抗战的需要B.促进了国共合作的实现
C.有助于国民革命的进行D.推动了土地革命的开展
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国民大革命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大革命时期,毛主席认为农民运动要首先在那些具有有利条件而又在国民革命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大力开展起来。据材料“‘在目前状况之下,农运发展应取集中的原则’除广州外,应以湘、鄂、赣、豫四省为重点”可知,是因为这四省是北伐战争准备首先推进的地区,发展这里的农民革命,从根本上瓦解军阀统治的基础,因此C项正确;材料是对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的描述,与抗日战争无关,排除A项;国共合作在1924年就已经实现,此时是1926年,排除B项;土地革命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此时尚处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7.[2023·湖南衡阳高三模拟]1923年召开的中共三大通过了党史上的第一部《农民问题决议案》,表明我们党开始认识到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重大意义。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写道:“至于农民当中国人口百分之七十以上,占非常重要地位,国民革命不得农民参与,也很难成功。”这表明中共三大( )
A.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建立B.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C.借鉴了新三民主义思想D.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3年(中国)。根据材料“我们党开始认识到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重大意义”“国民革命不得农民参与,也很难成功”可知,中共三大上,我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认识到农民阶级的重要性,重视广大农民和农村的力量,说明中共三大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B项正确;革命统一战线指的是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共同北伐,排除A项;新三民主义思想由孙中山提出于1924年,晚于中共三大召开的时间,排除C项;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开始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排除D项。故选B项。
8.[2023·江苏苏州高三二模]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其特别介绍和描绘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状况:“在这个社会里,产业的主导权是在社会上一般人的手里,由劳工来管理的”;“主张自由收用”。这些描绘反映了( )
A.中国人崇尚天下为公的情怀B.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C.国民革命运动时机趋向成熟D.马克思主义已经被社会普遍接受
解析:根据材料“五四运动以后,……描绘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状况:‘在这个社会里,产业的主导权是在社会上一般人的手里,由劳工来管理的’”可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强调共产主义社会是由劳工管理社会,其中社会财富掌握在一般人的手里,体现了天下为大家所共有共享的理念,A项正确;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材料未涉及中国共产党与广大人民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国民革命,亦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或“大革命”,是指1924年5月至1927年4月中国人民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战争和政治运动,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C项;“马克思主义已经被社会普遍接受”表述有误,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9.国民党一大召开期间举行的宴会上,江苏代表茅祖权当众宣称,共产党人应该放弃自己的纲领,解散自己的政党,否则,就不要加入国民党。1924 年 6 月,右派分子又向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提出《弹劾共产党案》,主张国民党内不宜党中有党。由此可知( )
A.国民党反对与中国共产党合作 B.国共合作潜伏失败的危机
C.国民党内部事实上已经分裂 D.中国共产党积极争取革命领导权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即第一次国共合作之初,国民党内就存在反对国共合作的声音,反映出国共合作潜伏着失败的危机,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并不是整个国民党都反对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排除A项;国民党内部分人员反对国共合作,不能说明其事实上已经分裂,排除C项;中国共产党争取革命领导权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10.1928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王正廷提出了“在不顾及过去及过去不平等的条约、协定与惯例的前提下,运用大胆而强烈的手段,在革命精神与群众运动的强大支持下,在胁迫性或半胁迫性的情况下,以达到我国外交谈判的目的”的“革命外交”策略。这表明( )
A.国民革命推动了群众爱国运动蓬勃发展
B.国民政府独立自主的民族意识有所增强
C.西方列强对华的外交政策已经发生质变
D.世界范围内涌现出一股民族自决的潮流
【解析】根据材料“1928年7月”“在不顾及过去及过去不平等的条约、协定与惯例的前提下……在革命精神与群众运动的强大支持下,在胁迫性或半胁迫性的情况下,以达到我国外交谈判的目的”可知,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使南京国民政府成为全国性的中央政权,且南京国民政府在革命精神与群众运动的强大支持下也试图通过外交谈判达到废除旧的不平等的条约,签订平等互惠的新约的目的,这些表明了国民政府独立自主的民族意识有所增强,故B项正确。
11.1931年,农村革命根据地以累进税制向土地所有者征收田赋,向店铺征收营业税,对经过中央根据地24个关卡的货物征收过境税。因此,1932 年7月以后,红军部队不再担负筹款任务,而是由根据地的中央政府财政部门为其提供给养。据此可知,当时( )
A.红军的财政保障能力提高 B.敌后根据地遭遇严重的困难
C.中国共产党放弃了土地革命政策 D.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被粉碎
【解析】根据材料“红军部队不再担负筹款任务,而是由根据地的中央政府财政部门为其提供给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调整根据地的税收政策,增加了根据地的财政收入,因此红军部队的给养由根据地的中央政府财政部门提供,不再担负筹款任务。这说明当时红军的财政保障能力提高,故选A项。
12.法国学者吉耶马说,长征“保证了整个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生存”。美国学者迪克·威尔逊也说,“长征保证了中国共产党的生存,也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取得最后胜利”。得出这一观点在于红军长征( )
A.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推动了中国革命高潮的到来
C.是中国文化的外在体现 D.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解析】材料中两位学者都认识到红军长征对中国革命进程的转折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故选A项。
二、非选择题
13.[2023·辽宁抚顺高三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 1924年在三民主义演讲中,孙中山对自身的国际秩序观作了进一步阐释。他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俄国人自己推翻帝国主义,把帝国主义的国家变成新社会主义的国家,世界上又生出一个更大的变化”。苏俄“改组内部,把从前用武力的旧政策,改成用和平的新政策”。新政策“不但是没有侵略各国的野心,并且抑强扶弱,主持公道。”因此,不仅仅是打破俄国的帝国主义,“并且打破世界的帝国主义”,欧洲列强“主张侵略,有强权,无公理”,俄国以前也奉行这一主义,现在“主张以公理扑灭强权”。这是两种相反的主义,“所以列强至今还想消灭他”,于是“一齐出兵去打俄国”。正是因为俄国的转变“以后战争是强权和公理的战争”,世界由此形成压迫和被压迫、公理与强权的分野。在全世界范围将会形成两个联合阵线“白人主张公理的和黄人主张公理的一定是联合起来”。
——摘编自李育民《论孙中山的国际秩序观》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国际秩序观的主要内容。(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国际秩序观产生的背景。(8分)
答案:(1)内容:赞扬苏俄革命;反对欧洲列强的强权政治;世界分成主持公理与坚持强权两大阵营;强调与苏俄进行联合。
(2)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内外政策的转变;孙中山多年救国探索的失败;共产国际的帮助。(答出四点)
解析:(1)内容:根据材料“俄国人自己推翻帝国主义,把帝国主义的国家变成新社会主义的国家”可知,赞扬苏俄革命;根据材料“并且打破世界的帝国主义”可知,反对欧洲列强的强权政治;根据材料“世界由此形成压迫和被压迫、公理与强权的分野”可知,世界分成主持公理与坚持强权两大阵营;根据材料“白人主张公理的和黄人主张公理的一定是联合起来”可知,强调与苏俄进行联合。(2)背景:根据材料所给时间及上述分析的内容可知,关于背景可从一战的爆发、苏俄内外政策的转变、孙中山多年救国探索的失败及共产国际的帮助等角度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