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教学目标
1、聆听《王大娘钉缸》、《沂蒙山小调》,学唱《沂蒙山小调》,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对中原民歌产生学习兴趣。2-1-c-n-j-y
2、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结构方法。
3、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了解民歌的音乐特点。
2学情分析
1、我校学生总体上看整体素质还是比较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一的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音乐课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本课前学生已经学过《高亢的西北腔》和《独特的民族风》,对民歌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来源:21cnj*y.co*m】
2、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这是现在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存在的共性。由于大量的通俗音乐铺天盖地的冲击下,现在的学生对传统音乐,尤其是我国民族音乐兴趣不高。教师重点考虑在课堂上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出处:21教育名师】
3、本课是新课,虽然高中课改已经三年,但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本届高一学生来说还是非常新的课程,在短短的40分钟的课堂,教师如何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适应本班学生的教学,使师生能进行互动成为首要任务,进而才能上好这节课。【版权所有:21教育】
3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1、鉴赏民歌《王大娘钉缸》、《沂蒙山小调》,学唱《沂蒙山小调》,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认识中原民歌的音乐特点;21*cnjy*com
2、通过比较欣赏相应的作品,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
学习难点:
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的结构方法。
4教学过程
4.1 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3分钟)
导入:首先播放蒙古、新疆、 ( http: / / www.21cnjy.com )河南三个地方的民歌片段,请学生猜一猜哪个是中原地区的民歌?然后以武侠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中原武林人物,这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语导入中原到底是指哪些地区,这时,教师再出示本课要讲的《醇厚的中原韵》大致都包括的那几个省份(主要指音乐文化区域)所在的地理位置(PPT),学生就很明确今天我们学习的中原民歌是哪里的。21·世纪*教育网
(教师采用谈话与视图结合法导入,既能吸 ( http: / / www.21cnjy.com )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非常清晰直观的了解中原地区所属区域,直接导入本节课要讲的中原民歌课题。)
活动2【活动】自主学习(15分钟)
根据音乐学科的学科特殊性的特点,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应将教材与学习指导书有机结合起来,边聆听每首民歌,边标注并独立思考疑点问题。 21*cnjy*com
1、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略讲)
导语:刚才大家说的河南的大部分地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河北、山东、山西等部分地区是广义的中原,那么狭义的“中原”则专指河南。今天,老师带给大家一首原汁原味的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大家在欣赏的同时思考两个问题: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问题设计:
(1)初次聆听《王大娘钉缸》
A级:1.这首歌曲的音乐风格是什么?
(幽默诙谐、轻快活泼……)
2.这首歌体现出来的地方特色有哪些?
(这首歌的歌词包含了好多我们河南的方言。譬如:第五段里“唯有三姑娘长得好,起名就叫看不俗”)
(作为本节课略讲的内容,设置的A级问题也比较简单,只需要让学生关注河南民歌的特色即可。)
(2)请学生按照河南方言的语调来念歌词,让学生体验河南方言的语调与歌曲的旋律有什么联系。
(这首歌的曲调和咱们河南方言的语调 ( http: / / www.21cnjy.com )非常接近,只要大家会用河南方言把这首歌按节奏念出来,那么这首歌学起来就非常的简单了。这也更加突出了民歌的地方特色。)21·cn·jy·com
(3)再次欣赏并跟唱《王大娘钉缸》。
B级:1、《王大娘钉缸》的旋律与哪首影视歌曲的旋律有相似之处?
2、将两首音乐作品进行比较,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有什么样的区别?
(旨在让学生了解《王大娘钉缸》的旋律是《好汉 ( http: / / www.21cnjy.com )歌》的创作素材,认识到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民歌仍然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21教育网
2、《沂蒙山小调》(精讲)
导语:欣赏完一首河南民歌,让我们走进山东,感受一下山东民歌的韵味:请大家欣赏由著名的老一辈歌唱家王世惠老师演唱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www.21-cn-jy.com
多媒体展示谱例,初次聆听并引导学生观察乐谱的结构特征,思考一下问题。
问题设计:
A级:1、由几个乐句构成?句与句之间有什么联系?
(采用乐谱接龙的形式,请四个小组按次序分别跟琴来把这四个乐句的乐谱轻声唱一下, 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前句的最后一个字就是后句开头的字,在文学创作中叫作什么?
(在文学创作中叫做“顶真” ( http: / / www.21cnjy.com )。乐句间同音相连,是我国音乐创作中手法“鱼咬尾”,这首新民歌虽标为“小调”,但由于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带有明显的山歌风格。)21cnjy.com
3、这首民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内容和情绪?
(淳厚,朴实;这首歌也表现了一种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欣赏彭丽媛演唱的《沂蒙山小调》。
B级:与王世慧演唱的版本有什么不同?在节拍、语言、速度、伴奏和风格方面作一比较。
(由王世慧的演唱采用方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按原小调的四四拍演唱,在风格上表现得高亢嘹亮、粗犷豪放,乡土味颇浓。由彭丽媛演唱的是这首歌的一个变体(三四拍)。演唱时不仅在速度上有所变化,处理得也比较细腻,在风格上显得轻快活泼,热情洋溢。)2·1·c·n·j·y
活动3【活动】交流研讨(3分钟)
两个环节:
1、小组讨论(1分钟)
2、自主提问(2分钟)
既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并解决疑点问题的能力,同时提出了一些课堂上的生成性问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活动4【讲授】教师精讲(7分钟)
结合学生课堂提出的问题,从而讲授并总结本节课的重点音乐知识。
1、“鱼咬尾”的结构方法;
2、中原民歌的音乐特点;
3、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活动5【测试】自我测评(7分钟)
学唱《沂蒙山小调》
可分为齐唱、男女对唱、分组演唱等多种形式学习,完成学习目标。
活动6【练习】课堂练习(4分钟)
用”鱼咬尾”的结构方法编创一首短曲。
(分小组展示)
活动7【作业】课堂小结(1分钟)
总结本节课讲授的中原民歌的重点知识,包括《王大娘钉缸》、《沂蒙山小调》、“鱼咬尾”、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民歌的音乐特点。www-2-1-cnjy-com
活动8【作业】课后作业
课下搜集有关南方民歌的资料,各小组准备一首南方民歌,为下节课《飘逸的南国风》做准备。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