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一、选择题
1.宋代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例如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新法引起了人民大众的普遍不满
B.免役以牺牲百姓利益为代价
C.话本作为文学史料价值不大
D.变法中存在一定扰民现象
2.清末《游学译编》上刊登的《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云:“向之极可慕恋之科举的虚荣者,今已为蕉梦矣。而出洋学成,量与出身,已见明谕,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胥于是乎在。”这反映了当时( )
A.出洋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
C.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变动
D.科举停废改变了国人的中西体用观
3.1976年,安徽省委书记万里领导起草了“省委六条”,强调上级要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实行按劳分配,允许生产队的社员种自留地,在当地集市出售自己的产品。“省委六条”( )
A.推广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彻底否定人民公社制度
C.公开违背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D.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
4.1985年国家物价局与国家物资局根据国务院的指示,将加工企业的计划分配物资种类由1981年的256种减少到20多种,加工企业的许多原材料需要自己“找米下锅”。材料主要说明( )
A.企业首先成为改革对象
B.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确立
C.计划经济体制已出现松动
D.企业经营出现了困难
5.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某一时期所有制构成示意图。据此判断,该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十年“文革”时期
D.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6.1906年,清政府进行官制改革,宣称认同三权分立等原则。改革以前,各重要部门大臣都是满、汉各半;改革以后,11个部的13名大臣、尚书中,满族占了7人,蒙古族1人,汉族只有5人。晚清的官制改革( )
A.是实行预备立宪的核心
B.动摇了晚清的统治基础
C.导致其统治的日趋衰落
D.以西方民主思想为指导
7.司马光说“介甫(王安石,字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进非。至忠直疏远,馋佞辐辏”。对王安石变法的结局,最接近司马光说法的是( )
A.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B.宋神宗去世是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源
C.王安石性格的偏执与变法失败有联系
D.变法结局说明其改革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8.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系统提出并实践重农思想是在战国时期。下列体现商鞅重农思想的措施是( )
A.推行县制 B.统一度量衡
C.奖励耕织 D.实行二十等爵制
9.一条鞭法实行后,一些地区曾出现“视田如陷阱,是以富者缩资以趋末”的现象,这反映了一条鞭法( )
A.计亩征银,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摊丁入亩,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C.按亩纳税,打击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D.赋役征银,从根本上改变了重农抑商的观念
10.195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刚刚超过10亿美元,2008年达到25616亿美元,增长了2000多倍,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和第二大出口国。这主要得益于( )
A.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B.改革开放政策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1.孝文帝迁都后,龙门山开窟造像奉佛遂成风气。石窟中的古阳洞是孝文帝为冯太后营建的功德窟,洞中许多造像为北魏贵族与汉族官员并肩而立,佛像题记注重彰显供养人的在世功德与父母之德。材料表明北魏政权( )
A.重用汉族官员以推进改革 B.协同儒佛以宣扬文化正统
C.奉佛成风以至于滥用民力 D.遵循传统以规范社会秩序
12.《中华文明史》中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 )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深化 B.改革了封建体制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二、综合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合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西晋]江统《徙戎论》
材料二 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一、选择题
1.宋代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例如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新法引起了人民大众的普遍不满
B.免役以牺牲百姓利益为代价
C.话本作为文学史料价值不大
D.变法中存在一定扰民现象
解析:从材料中老妪的话“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可以看出,变法中存在着一定的扰民现象,故D正确。材料中只提到了一个老妪,不能说明“人民大众的普遍不满”,排除A。根据所学知识,免役法强调地主和百姓都要交免役钱,其初衷是对百姓有益的,故B说法错误。宋人话本虽是文学作品,但也是当代人写当代事,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排除C。
2.清末《游学译编》上刊登的《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云:“向之极可慕恋之科举的虚荣者,今已为蕉梦矣。而出洋学成,量与出身,已见明谕,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胥于是乎在。”这反映了当时( )
A.出洋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
C.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变动
D.科举停废改变了国人的中西体用观
答案:C
3.1976年,安徽省委书记万里领导起草了“省委六条”,强调上级要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实行按劳分配,允许生产队的社员种自留地,在当地集市出售自己的产品。“省委六条”( )
A.推广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彻底否定人民公社制度
C.公开违背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D.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
解析:“省委六条”尊重生产队自主权,按劳分配,允许社员种自留地,在当地集市出售自己的产品,有利于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一定程度上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充分考虑了农村的生产实际,所以选D项;材料给出的时间是1976年,家庭联产承包制还未确立,排除A项;“省委六条”依然承认生产队存在,给生产队定额,并未彻底否定人民公社制度,排除B项;“省委六条”强调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并未公开违背社会主义公有制,排除C项。
4.1985年国家物价局与国家物资局根据国务院的指示,将加工企业的计划分配物资种类由1981年的256种减少到20多种,加工企业的许多原材料需要自己“找米下锅”。材料主要说明( )
A.企业首先成为改革对象
B.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确立
C.计划经济体制已出现松动
D.企业经营出现了困难
解析:材料中“计划分配物资种类”“减少”说明国家对加工企业的管理放松,而“找米下锅”又说明加工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性加强,这是计划经济体制松动的表现,C项正确;我国的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A项错误;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是在21世纪初,B项错误;材料主旨为国家放宽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D项与此无关。
5.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某一时期所有制构成示意图。据此判断,该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十年“文革”时期
D.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解析:从图中可知,合作社经济、国营经济、公私合营经济所占比重达96%,而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所占比重只有4%,说明此时处于三大改造时期,即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故A正确;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6.1906年,清政府进行官制改革,宣称认同三权分立等原则。改革以前,各重要部门大臣都是满、汉各半;改革以后,11个部的13名大臣、尚书中,满族占了7人,蒙古族1人,汉族只有5人。晚清的官制改革( )
A.是实行预备立宪的核心
B.动摇了晚清的统治基础
C.导致其统治的日趋衰落
D.以西方民主思想为指导
解析:根据“改革以后,11个部的13名大臣、尚书中,满族占了7人,蒙古族1人,汉族只有5人”可得出清末的改革其本质上还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因此改革导致其统治的日趋衰落,C项正确;官制改革并不是核心,排除A项;官制改革并没有动摇统治基础,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以西方民主思想为指导,排除D项。
7.司马光说“介甫(王安石,字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进非。至忠直疏远,馋佞辐辏”。对王安石变法的结局,最接近司马光说法的是( )
A.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B.宋神宗去世是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源
C.王安石性格的偏执与变法失败有联系
D.变法结局说明其改革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解析: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司马光认为王安石“性不晓事,而喜进非。至忠直疏远,馋佞辐辏”,其个人性格因素是导致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故C项符合题意。
8.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系统提出并实践重农思想是在战国时期。下列体现商鞅重农思想的措施是( )
A.推行县制 B.统一度量衡
C.奖励耕织 D.实行二十等爵制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措施中的奖励耕织体现了对农业的重视,有利于稳定秦国的经济基础,故C项正确。
9.一条鞭法实行后,一些地区曾出现“视田如陷阱,是以富者缩资以趋末”的现象,这反映了一条鞭法( )
A.计亩征银,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摊丁入亩,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C.按亩纳税,打击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D.赋役征银,从根本上改变了重农抑商的观念
【解析】材料“视田如陷阱,是以富者缩资以趋末”说明商人不再对获取土地趋之若鹜,体现出一条鞭法实行后对于土地兼并现象的打击,故C项正确。
10.195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刚刚超过10亿美元,2008年达到25616亿美元,增长了2000多倍,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和第二大出口国。这主要得益于( )
A.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B.改革开放政策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解析】材料体现出我国2008年的进出口总额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相比,增长了2000多倍,主要的原因是我国从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故B项正确。
11.孝文帝迁都后,龙门山开窟造像奉佛遂成风气。石窟中的古阳洞是孝文帝为冯太后营建的功德窟,洞中许多造像为北魏贵族与汉族官员并肩而立,佛像题记注重彰显供养人的在世功德与父母之德。材料表明北魏政权( )
A.重用汉族官员以推进改革 B.协同儒佛以宣扬文化正统
C.奉佛成风以至于滥用民力 D.遵循传统以规范社会秩序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孝文帝为冯太后营建功德窟、修造佛像,佛像题记注重彰显供养人的在世功德与父母之德,体现了北魏政权通过儒家思想和佛教来宣扬自己的文化正统地位,故B项正确。
12.《中华文明史》中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 )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深化 B.改革了封建体制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在思想领域起到的作用,即这一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故C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戊戌变法最终失败,并未改革封建体制,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排除D项。
二、综合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合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西晋]江统《徙戎论》
材料二 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
答案:(1)主张:夷夏有别,少数民族应远离中原。理由:儒家的传统观念;夷夏风俗习惯不同;可以减轻对中原的危害。
(2)作用:促进洛阳的繁荣;推动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促进民族融合;奠定隋唐国家统一的基础。
解析:(1)主张:根据“内诸夏而外夷狄……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得出夷夏有别,少数民族应远离中原。理由:从思想角度概括得出儒家的传统观念;根据“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得出夷夏风俗习惯不同;根据“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得出可以减轻对中原的危害。(2)作用:根据“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可得出促进洛阳的繁荣;推动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根据“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可得出促进民族融合;奠定隋唐国家统一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