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评估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孔子重视“名正”旨在( )
A.实现政治重建 B.反对变法潮流
C.宣扬仁政为民 D.提倡礼刑并举
2.西周时期,诸侯国在奉行周礼的同时,多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变革礼制,移风易俗,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诸侯国转变做法主要是为了( )
A.重构统治秩序 B.限制贵族特权
C.以德行教化民众 D.打破宗法血缘关系
3.西周至春秋中期以前,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劳动并不多见。到战国时期,出现以家庭为单位的编户、纳税形式,农业家庭的经济、政治等职能加强。这主要是由于战国时期( )
A.诸侯争霸和变法运动兴起的推动 B.生产力的发展引发社会结构变动
C.统治者对人口和土地控制的加强 D.集体劳作形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4.“秦公”青铜簋是祭祀礼器(如图),簋盖内刻有54字铭文,器内有51字铭文,记述了秦国祖先的丰功伟绩,彰显作器者秦景公欲继承祖先事业,永保四方土地的心意。由此可见,春秋时期( )
A.艺术品政治功能较为突出 B.宗法制仍具有重要影响
C.秦国开疆拓土效果明显 D.诸侯借助礼乐制度崛起
5.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各自的政治主张。其中儒家认为治国应( )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C.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D.壹赏则兵无敌,壹刑则令行,壹教则下听上。
6.据史书记载,孔丘担任鲁国的司寇,“奉(俸)粟六万(斗)”;后来到卫国做官,“亦致粟六万”;孔丘也曾任命原思做“宰”,“与之粟九百”。上述现象表明当时( )
A.儒家思想影响广泛 B.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C.兼并战争日趋激烈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7.孔子认为,真挚的血缘亲情是“仁之本”,人有了这种真情感并且依照这种情感推衍并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就有了爱人之心。《论语》有言,“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这反映了孔子重视( )
A.贵贱有序 B.人性本善 C.人伦道德 D.天人关系
8.先秦法家关于贫富有诸多言论,管子说“甚富不可使,甚贫不知耻”“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商鞅提出“民富而不用”的观点,并指出“治国之举,贵令贫者富,富者贫”。法家学者的论述( )
A.蕴含着社会和谐的理念 B.强调了君权至上的思想
C.体现出隆礼重法的倾向 D.不利于社会矛盾的缓和
9.楚式鬲是先秦时期楚地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炊器之一。据考古发掘显示,在商代早期,江汉平原在中原陶鬲的基础上形成了萌芽型的楚式鬲,但仍以罐形鼎为主要炊器。到西周中后期,随着楚人的迁入,才演变成为成熟的锥足楚式鬲(如图)。楚式鬲的形成反映了( )
A.华夏认同观念已深入人心 B.中原与楚地审美观的趋同
C.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 D.楚人陶器制作技艺的提高
10.老子主张“以无事取天下”,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孟子提出了“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的治国理念。他们旨在倡导统治者( )
A.强化基层治理 B.提升自身修养 C.践行以农为本 D.推进政治统一
11.春秋末年,晋国中牟令王登上言于襄主曰:“有士曰中章、胥己者,其身甚修,其学甚博,君何不举之 ”于是二人都当上了士大夫,一半的中牟人皆“弃其田耘、卖宅圃而随文学者”。这一现象( )
A.揭示了土地兼并的原因 B.推动了官僚阶层的兴起
C.体现了重文轻武的观念 D.反映了宗法体制的瓦解
12.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管仲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些主张,反映当时( )
A.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求 B.得到了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C.社会亟需政治秩序的变革 D.大一统成为当时社会共识
13.李悝被魏文侯任命为相国,他编纂了《法经》。其中盗、贼、囚、捕四篇以打击盗贼为主,杂篇涉及禁城 (越城)、禁嬉(赌博)、禁徒 (聚集)等对编户齐民的治理。这说明李悝的《法经》( )
A.旨在实现富国强兵 B.打击了贵族的势力
C.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D.是封建成文法典的典范
14.“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而莫能行。”这体现了( )
A.荀子的“人定胜天”思想 B.韩非的严刑峻法思想
C.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 D.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15.对于战国时期官僚的处境,西汉的东方朔在《答客难》中所说:“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支持)之则在青云直上,抑之则在深泉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这种现象( )
A.表明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体现出周王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C.折射出社会转型的发展趋势 D.反映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确立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制土分民”,促进土地私分。其他各诸侯国的变法也类似。商鞅还下令“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荀子则从理论上论证了私分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矣。”他还提倡“分田而耕”。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独秦(国)不然,皆委国而听之不疑……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诸人之力也。(宋·洪迈)
春秋以来尤唯贵戚世臣是赖,虽以罪诛,皆不绝世……列国独秦无世臣,而迭天下。(清·钟文桑)
材料三 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战国·墨子)
“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战国·韩非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个体劳作形成的历史条件。
(2)概括材料二中对秦国用人的不同见解,并指出在目的上的相同之处。
(3)指出材料三用人观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并说明秦国变法相关举措与这一变化的联系。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周春秋间,周天子除了直属的王畿以外,把土地、人民和统治权力分封给亲属和臣属,称为诸侯;诸侯又这样分赏给亲属和臣属,称为卿大夫;卿大夫又这样分赏给亲属和臣属。于是就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一系列等级。从春秋末年起,在有些诸侯国内就出现了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僚。战国时,各国普遍采用以粮食为官吏俸禄的制度,不再用封邑作为官禄,这样就便于官僚的任用和罢免。但是也还有些国家,在实行以粮食为俸禄的同时,仍然兼用田地的租税收入作为俸禄。例如齐国兼用“田里”作为俸禄,到离取时“收其田里”。
——摘编自吕思勉著《先秦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政治领域出现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18.《管子·问》保存了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一份社会调查提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份社会调查提纲
问死事(为国牺牲)之孤,其未有田宅者,有乎?问死事之寡,其饩廪(口粮)何如? 问国之有功大者,何官之吏也? …… 问宗子(嫡长子)之牧(庇护)昆弟者,以贫从昆弟者几何家? 余子仕而有田邑者,今入者几何人? 余子父母存,不养而出离者几何人? 问国之弃人,何族之子弟也? …… 问理园圃而食者几何家? 人之开田而耕者几何家? 所辟草莱有益于家邑者几何矣? 士之有田而不耕者几何人?身何事? …… 问男女有巧技,能利备用者几何人? 工之巧,出足以利军伍,处可以修城郭补守备者,几何人? 问邑之贫人,债而食者几何家? 问人之贷粟米有别券者几何家? ……
——摘自《管子·问》
(1)这份社会调查提纲反映了当时哪些社会现象。
(2)结合所学,指出齐国进行社会调查的目的。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认为先王因为有善心,所以才实行仁政,仁政之所以是正确的、合理的,是因为它植根于人的本性中,是合乎人性的。他总结历史经验,发现桀纣之失民,实际上是失去了民心。反之,汤、武无敌于天下,就在于“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顺从了天下民心。因此认为君主之行事,必须以民意为依归,认为民意即天意,若君主不能以人民意志为意志,人民可以把君主当作仇敌,起来推翻他。孟子希望国君能“贵德而尊士”,让“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广泛地招揽人才,达到“王天下”的目地。孟子还主张发展经济、轻徭薄赋,使人民安居乐业,同时对人民施行教化,以达到王道。
——摘编自李秋华《孟子仁政思想初探》
材料二 稷下学宫整体上是齐国官学,但前往讲学的学者大都办有私学,带其弟子同入稷下学宫。众人推举学界名流来担任学宫的祭酒,国君不直接干预教学与学术研究。学宫中容纳“百家之学”,成为百家争鸣的文化沙龙。荀子在学宫三为祭酒,对儒学进行了改造。他扬弃以往儒家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吸收春秋以来具有自然主义倾向的天道观,构建其天人关系学说。
——张秉楠《稷下学宫与百家争鸣》
(1)根据材料一、概述孟子“王道”政治思想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齐国稷下学宫的办学特点,并结合所学简述荀子改造而成的“天人关系说”?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材料“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意思是,名分不正,(道理)就说不通,(道理)说不通事情就做不成,事情做不成则礼仪等级就不能维持,礼仪等级不能维持则刑罚就不公平,刑罚不公平则百姓都没有地方放手脚(即不知该怎么办)了,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西周的分封宗法制度逐渐解体,孔子的主张主要目的是要恢复西周的贵族等级秩序,稳定社会秩序,实现政治重建,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变法,排除B项;仁政是孟子的政治主张,排除C项;孔子并不提倡礼刑并举,排除D项。故选A项。
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和春秋战国(中国)。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社会秩序相对稳定,诸侯国在遵循周礼的同时尊重当地风俗。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诸侯争霸,各国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需要重构统治秩序以增强自身实力,变革礼制、移风易俗就是重要手段,通过这种方式来适应新的形势和需求,建立起更有利于自己统治的秩序,A项正确;限制贵族特权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从整体上构建有利于自身的统治秩序,排除B项;以德行教化民众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不是主要出发点,排除C项;宗法血缘关系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变革礼制,移风易俗并不能打破宗法血缘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战国时期农业家庭的经济、政治等职能加强,主要在于铁犁牛耕推广、生产力发展使个体小农户逐渐摆脱对氏族的依附,成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和社会单元,B项正确;诸侯争霸和变法运动兴起的推动、统治者对人口和土地控制的加强是原因之一,非根本原因,排除AC项;集体劳作在东汉时期的庄园经济仍然存在,排除D项。故选B项。
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的中国。材料体现的是春秋时期“秦公”青铜簋是祭祀礼器,其铭文“记述了秦国祖先的丰功伟绩,彰显作器者秦景公欲继承祖先事业,永保四方土地的心意”,可见当时凝聚宗族血缘力量的宗法制具有重要影响,B项正确;“秦公”青铜簋政治功能较为突出,并不代表春秋时期的艺术品都是政治功能较为突出,排除A项;由材料可知,秦景公是要巩固疆土,而不是开疆拓土,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秦景公,并未涉及其他诸侯,排除D项。故选B项。
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主张德治和民本,其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符合儒家的德治思想,A项正确;“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体现的是道家思想,排除B项;“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体现的是墨家思想,排除C项;“壹赏则兵无敌,壹刑则令行,壹教则下听上”体现的是法家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
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据题干“孔丘担任鲁国的司寇,‘奉(俸)粟六万(斗)’;后来到卫国做官,‘亦致粟六万’;孔丘也曾任命原思做‘宰’,‘与之粟九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春秋时期,孔子可以在鲁国和卫国等不同国家为官并获得相应的待遇,这反映出当时诸侯国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分封制度下诸侯受到周天子严格控制的局面有所松动,分封制度受到挑战,D项正确;题干中这些现象主要体现的是政治制度方面的变化,与儒家思想影响广泛无关,排除A项;题干中并未直接体现等级秩序遭到破坏,排除B项;题干主要强调的是孔子在不同国家的情况,与兼并战争日趋激烈关系不大,排除C项。故选D项。
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人伦是人类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等,道德强调在社会中人们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重视孝悌、仁爱,认为孝悌是善良和正义的源泉,这是孔子重视道德伦理的体现,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人伦道德,未体现等级差别,排除A项;人性本善是孟子的思想,材料未探讨人的本性,仅是在强调人和社会的关系,排除B项;天人关系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材料与此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8.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根据材料“甚富不可使,甚贫不知耻”“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治国之举,贵令贫者富,富者贫”并结合所学可知 ,法家主张民众不可过于贫困,也不可过于富裕,要平衡好贫富关系,这些主张有利于协调贫富,蕴含社会和谐理念,缓和社会矛盾,A项正确;法家虽主张君主专制,但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隆礼重法是荀子的主张,排除C项;这些主张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
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根据材料楚式鬲到西周中后期,随着楚人的迁入,才演变成为成熟的锥足楚式鬲,体现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C项正确;A项错在“深入人心”,排除A项;材料中体现不出审美观的趋同,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楚式鬲受到中原地区的影响,没体现制作技艺的提高,排除D项。故选C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老子的“无为”“好静”、孟子的“国君好仁”思想都强调了统治者个人修养对国家治理的作用,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统治者自身素养的提高,没有强调基层治理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农业相关信息,排除C项;材料只是强调统治者治理好国家,使天下归心,没有强调政治统一,排除D项。故选B项。
11.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材料中二人经中牟令王登的推荐都当上了士大夫,根据“弃其田耘、卖宅圃而随文学者”及所学可知,晋国世官制度受到冲击,且官僚阶层的范围明显扩大,B项正确;“弃其田耘”与土地兼并无直接的联系,排除A项;重文轻武及宗法制瓦解在材料中无所体现且与史实不符,排除C、D两项。故选B项。
1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管仲、孔子、孟子等思想家的主张,都强调了君主应顺应民意、体察民情、反对苛政,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结合所学的春秋战国的时代背景可知,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这些主张体现了社会亟需政治秩序的变革,C项正确;孔子代表的是没落的奴隶主贵族阶层 ,排除A项;孔孟的思想在当时并没有得到了统治者的积极支持,排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到“大一统”的相关信息,且“大一统成为当时社会共识”是秦汉以后才出现的现象,排除D项。故选C项。
1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法经》其中盗、贼、囚、捕四篇以打击盗贼为主,杂篇涉及禁城 (越城)、禁嬉(赌博)、禁徒 (聚集)等对编户齐民的治理,可知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编户齐民的管理有利于国家税收的保障,故其目的旨在实现富国强兵,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对民众的治理,而非贵族的管理,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与其他法典的比较,不能得出是封建成文法典的典范,排除D项。故选A项。
1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柔弱、坚强、柔、刚等均是相对而言的,均是蕴含着朴素辩证法思想,D项正确;荀子的“人定胜天”思想是在“制天命而用之”的基础上提出的,强调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规律,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法家韩非严刑峻法的思想强调的是以法治国,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辩证法思想而非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是反对战争,强调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排除C项;故选D项。
1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春秋时期相比,战国时期无论贵族还是官僚都没有足够的能力出来兴风作浪,官吏由国君任免,这折射出当时社会转型的发展趋势,C项正确;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材料所述是战国时期,排除A项;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战国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尚处于萌芽时期,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后才最终得以确立,排除D项。故选C项。
16.(1)历史条件:铁犁牛耕的出现;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统治者采取重农政策;思想家的私有制主张;各国变法运动的影响。
(2)见解:用人不疑;不论出身。
目的:实现天下统一大业。
(3)变化:社会下层人士的政治地位向上流动(或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联系:社会关系的变化推动了秦国商鞅变法的产生。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他们要求取得政治统治地位,秦国的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时代要求,采取“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等举措,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度(或打击了旧贵族势力),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推动了社会转型。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条件:据材料“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制土分民’,促进土地私分。其他各诸侯国的变法也类似”得出各国变法运动的影响;据材料“荀子则从理论上论证了私分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得出思想家的私有制主张;结合所学,铁犁牛耕的出现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个体劳作提供了可能。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提高了生产积极性。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农业生产的政策,为个体农民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环境。
(2)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见解:据材料“皆委国而听之不疑”得出用人不疑;据材料“秦无世臣”得出不论出身。 目的:据材料“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诸人之力”,结合所学,秦朝积极延揽和选拔人才,目的是实现富国强兵,实现天下统一大业。
(3)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变化:据材料“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得出秦朝选拔人才不论出身,不少文官武将都是从底层选拔而来,体现社会下层人士的政治地位向上流动,这些凭借才干而非出身跻身上层的新兴力量属于地主阶级,体现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联系:结合所学,从社会关系变化影响商鞅变法和商鞅变法影响社会关系变化两个方面分析。一方面,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他们要求取得政治统治地位,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时代要求,因此社会关系的变化推动了商鞅变法。另一方面,商鞅变法采取“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等举措,打击了旧贵族势力,因此商鞅变法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化。
17.变化:分封制逐渐瓦解,政治领域内血缘色彩淡化;世卿世禄制逐渐被废除,贵族政治逐渐向官僚政治转变。
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各诸侯国变法与改革的影响;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的需要;周王室的衰微。
【详解】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变化:根据材料“从春秋末年起,在有些诸侯国内就出现了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僚。战国时,各国普遍采用以粮食为官吏俸禄的制度,不再用封邑作为官禄,这样就便于官僚的任用和罢免。但是也还有些国家,在实行以粮食为俸禄的同时,仍然兼用田地的租税收入作为俸禄。”可知,分封制逐渐瓦解,政治领域内血缘色彩淡化,而且世卿世禄制逐渐被废除,贵族政治逐渐向官僚政治转变。原因:结合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知识可知,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各诸侯国变法与改革的影响;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的需要;周王室的衰微等。
18.(1)社会现象:抚恤对国家有功之人,奖励军功,世卿世禄制逐渐被打破;宗族内部关系削弱,宗法制度逐渐崩溃;农业与工商业得到发展,存在贫富分化现象,租佃及借贷关系出现,井田制逐渐瓦解。
(2)目的:全面了解当时齐国的政治、经济等状况;为调整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现象:根据材料“问死事(为国牺牲)之孤,其未有田宅者,有乎”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抚恤对国家有功之人,奖励军功,世卿世禄制逐渐被打破;根据材料“问宗子(嫡长子)之牧(庇护)昆弟者,以贫从昆弟者几何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宗族内部关系削弱,宗法制度逐渐崩溃;根据材料“人之开田而耕者几何家和问男女有巧技,能利备用者几何人?工之巧,出足以利军伍,处可以修城郭补守备者,几何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业与工商业得到发展,存在贫富分化现象,租佃及借贷关系出现,井田制逐渐瓦解。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目的:综合齐国的社会调查的内容可从社会背景、政策制定、调查的出发点等角度进行分析,可得出全面了解当时齐国的政治、经济等状况;为调整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
19.(1)内涵:王道政治立足于人心,合乎人性;王道政治要施仁政、以民为本,顺民心、合民意;王道政治要选贤任能;王道政治要关注民生;主张以教化来实现王道政治。
积极影响:丰富发展了儒家思想;强调以民为本,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对后世国家治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2)特点:兼官学与私学于一体;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国君不直接干预。学说:一方面强调“天行有常”另一方面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与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第一小问“内涵”,据材料一“孟子认为先王因为有善心,所以才实行仁政,仁政之所以是正确的、合理的,是因为它植根于人的本性中,是合乎人性的”,说明孟子认为王道政治立足于人的善心、植根于人的本性;而王道政治立足于人的善心,所以要实施仁政、顺应民意;据材料一“孟子希望国君能‘贵德而尊士’,让‘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广泛地招揽人才,达到‘王天下’的目地”,反映孟子认为要实施王道政治就必须选贤任能,才能达到王天下的目的;据材料一“孟子还主张发展经济、轻徭薄赋,使人民安居乐业,同时对人民施行教化,以达到王道”,反映孟子认为王道政治必须关注民生并且对百姓实施教化。第二小问“积极影响”,根据材料一“仁政之所以是正确的、合理的,是因为它植根于人的本性中,是合乎人性的”可知,孟子的王道政治思想植根于人性,丰富发展了儒家思想;根据材料一“他总结历史经验,发现桀纣之失民,实际上是失去了民心”可知,要求实施仁政、顺应民意、强调民本,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根据材料一“ 孟子还主张发展经济、轻徭薄赋,使人民安居乐业,同时对人民施行教化,以达到王道”可知,孟子的王道政治思想影响了后世国家治理。
(2)本题是特点类与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二“稷下学宫整体上是齐国官学,但前往讲学的学者大都办有私学,带其弟子同入稷下学宫”可以得出兼官学与私学于一体;根据材料二“学宫中容纳‘百家之学’,成为百家争鸣的文化沙龙”可以得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根据材料二“国君不直接干预教学与学术研究”可以得出国君不直接干预。第二小问“学说”,根据材料二“他扬弃以往儒家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吸收春秋以来具有自然主义倾向的天道观,构建其天人关系学说。”结合荀子思想主张可以得出荀子一方面强调“天行有常”,另一方面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