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教学目标:激发、培养、发展学生对京剧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术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京剧的艺术表现能力,掌握必要的鉴赏京剧艺术的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京剧的艺术特征,知道京剧产生、发展的历史沿革及主要代表人物。2学情分析我们学校的学生资源基本上是好的学校录取完之后剩下的,学生基础不好,对作品理解也是欠缺的!现在学生的特点是偏爱流行音乐!对这种传统的京剧更是陌生!3重点难点聆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及《海岛冰轮初转腾》感受、体验两个唱段的音乐特点及情感内涵;在感受、体验两个唱段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南梆子及四平调的唱腔特征。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京剧大师梅兰芳
导入:1、放一段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 1,你对李玉刚的反串表演持什么态度? 2,以前京剧旦角为什么都由男性来扮演?2、李玉刚与梅兰芳的渊源梅兰芳-----梅葆玖-----胡文阁-----李玉刚,这节课我带大家来了解这位京剧大师梅兰芳授新课:1、梅兰芳简介:梅兰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京剧表演艺术家。名澜,字畹华。江苏泰州人,长期寓居北京。出身于梨园世家,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1岁登台。工青衣,兼演刀马旦。后又求教于秦稚芬和胡二庚学花旦。京剧著名流派梅派创始人,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任中国京剧院院长,并先后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1961年8月8日病逝,享年67岁。 2、美称及赞誉:雅称有----梨园教主,伶界大王,美神。1913年,1914年,1916年三次去上海演出均获得极大成功。美国人,日本人,苏联人,印度人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戏剧评论家欧阳予倩评价梅兰芳是伟大的演员,美的化身。他是四大名旦之首。 3、四大名旦:王瑶卿用一个字评价四大名旦-------梅兰芳的样,程砚秋的唱,尚小云的棒,荀慧生的浪。4、问题猜一猜:梅兰芳一生总共塑造了多少个女性角色?《木兰从军》饰花木兰、《抗金兵》饰梁红玉、《贵妃醉酒》饰杨玉环、《霸王别姬》饰虞姬5、梅兰芳代表剧目:贵妃醉酒、霸王别姬、黛玉葬花、穆桂英挂帅,思凡(昆曲)、游园惊梦(昆曲)等作品欣赏:贵妃醉酒唱段:海岛冰轮初转腾 问题: 1 冰轮是指什么? 2 这一段的剧情是怎样的? 3 唱腔分析——四平调 “ 四平”是指江苏省句容县附近的四平山区,句容的民间艺人以余姚腔为基础,吸收弋阳腔的唱法,形成独具特色的“四平高腔”。四平高腔被融入京剧之后形成京剧的四平调。表现委婉缠绵,哀怨凄凉的情绪,也表现激越愤怒的情绪。请同学模仿最后的念白霸王别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问题:这一段的情节是怎样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汉兵已掠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卿生。她以他的壮志为她的壮志,她以他的胜利为她的胜利,她以他的痛苦为她的痛苦。张爱玲的小说霸王别姬有助于了解剧情。李清照的无题诗赞项羽。唱腔:南梆子表现细腻抒情欢悦的心情。请同学来学唱几句唱腔。6:比较两段唱腔的不同人物情绪。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7:京剧的行当 旦:正旦、花旦、刀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旦、老旦、花衫 生:小生、武生、老生、红生、娃娃生: 净:正净、副净、武净 丑:文丑、武丑: 8:梅兰芳艺术成就 梅派创始人 他刻苦学习昆曲、练武功,广泛观摩旦角本工戏和其他各行角色的演出,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对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方面都有所创造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 促进国际交流 梅兰芳在促进中国与国际间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中国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他曾访问日本、美国,1935年和1952年两次访问苏联进行演出,获得盛誉,并结识了众多国际著名的艺术家、戏剧家、歌唱家、舞蹈家、作家和画家,同他们建立了诚挚的友谊,这增进了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使我国京剧艺术跻入了世界戏剧之林。 1949年荣获美国波摩那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爱国人士 梅兰芳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抗战期间蓄须明志,拒绝演出,靠写字卖画为生。获得社会的赞誉。 9:回顾与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这位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传奇人生!并且也尝试着表演了京剧的唱腔和身段,希望同学们课后多去了解一些京剧,因为它是我们中国独有的! 现在为什么外国人那么喜欢中国的京剧?-------有民族特色,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要学习,继承,发展,创新。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