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冼 星 海 主 讲 人:罗 丹冼星海 冼星海(1905—1945)
作曲家。广东番禺人。1905年出生于澳门。他在小学、中学时代就立志于音乐的学习。1926年入“北京艺术专门学院”学习小提琴,曾兼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的工作。1928年秋考入上海国立音乐学院。在此期间他结识了田汉等进步文化工作者,参加了“南国社”,并坚定了学习音乐的目标是“负起一个重责,救起不振的中国”的思想,并且提出了“中国所需要的是普遍的音乐”主张。1930年到法国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指挥。1935年回国后迅疾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去,并写出了著名的《救国军歌》。1938年到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 他的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既富时代特点,也超越了时代的局限,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在表现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奋斗精神和中华民族音乐语言鲜明的民族特色方面达到极高境界,被誉为“人民音乐家”。在他短促的一生中,共创作歌曲数百首(现存250余首),大合唱4部,歌剧1部,交响曲2部,管弦乐组曲4部,狂想曲1部,以及小提琴、钢琴等器乐独奏、重奏曲多首。代表作品有歌曲《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和具有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音乐气派的代表性作品《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等。
《黄河大合唱》作品介绍 《黄河大合唱》共分为八个乐章。是一部史诗性的大型声乐套曲。1939年4月13日在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两岸人民的英勇斗争为题材,歌颂了伟大祖国和勤劳勇敢的人民,塑造了中华民族巨人般的形象。《黄河大合唱》气势宏伟磅礴,音调清晰,朴素优美,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强烈地反映了时代精神。
共八个乐章
一、黄河船夫曲 二、黄河颂 三、黄河之水天上来
四、黄水谣 五、河边对口曲 六、黄河怨
七、保卫黄河 八、怒吼吧,黄河
《黄水谣》的演唱形式是什么?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情绪如何?女声合唱,混声合唱
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景,描写了在鬼子入侵之前老百姓幸福生活的画面。
第二部分:表现了敌寇入侵的铁蹄践踏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敌占区的人民在水深火热之中。
第三部分:主部的再现,深沉地诉说着这场空前的灾难。体验、感受我们是黄河的儿女,我们艰苦奋斗,一天天接近胜利。但是,敌人一天不消灭,我们一天便不能安身,不信,你听听,河东民众痛苦的呻吟。 刚才同学们欣赏了《黄河大合唱》的第四乐章《黄水谣》。当音乐进行到“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奸淫烧杀一片凄凉......”时,我们看到了日本人残害中国百姓的各种画面,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应该都不会忘记这段惨痛的历史要去保卫黄河!
演唱的形式?合唱曲的情绪?
齐唱,轮唱。 慷慨激昂,大声有力。有气势。
请学生谈谈欣赏完黄河大合唱两个乐章有何感想?
欣赏《保卫黄河》体验、感受齐唱《保卫黄河》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梁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靳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黄河大合唱》总结 歌颂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战斗意志,赞美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描述了抗日战争前后黄河两岸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揭露了敌人的残暴。痛诉了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勾画了人民群众抗击敌人,保卫祖国的壮丽形象。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如火如荼的爱国热潮及坚定的革命信念。最后的胜利是属于中国人民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拓展探究 欣赏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保卫黄河》,和大合唱的《保卫黄河》进行对比,说说他们之间的异同?小结 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今天的中华民族还没有足够强大,我们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他的伟大与坚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