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教学目标
一、聆听《送别》、《祖国歌》、《黄河》, ( http: / / www.21cnjy.com )感受体验歌曲的情感,认识并了解这些歌曲的创作方法和反映的时代思想。二、初步了解20世纪初“对我国近代音乐所产生的影响,并认识其重要意义。三、认识、了解沈心工和李叔同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四、体验填词歌曲的魅力【版权所有:21教育】
2学情分析
一、学堂乐歌是中国清末民初新学堂唱歌课中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唱的歌 曲,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废科举,办新学,学习西方的科学文明,其中包括在新式学堂开设“乐歌”课程。1900年“庚子事变”后,清政府被迫与1902年颁布学堂章程,对乐歌课的开设予以认可。二、《送别》是美国作曲家奥特威在1913年来中国学习东方音乐时与李叔同合作写成的歌曲。歌曲表达了送别亲友时凄凉、哀伤的情与景。70年代拍摄电影《城南旧事》中,此歌作为电影的主题歌,至今仍久唱不衰。三、《祖国歌》作于1905年,是根据民间曲调《老六板》填词而成,也是我国学堂乐歌中为数较少的以民族民间音乐来填词的歌曲之一,歌词以精炼的笔墨歌颂中华神州地大物博及深厚的人文积淀,唤醒广大民众的爱国情怀,号召国民传承民族精神、同仇敌忾,为和平而战,为胜利而庆。由于曲调是采用民间的音调,因此琅琅上口,唱起来更觉亲切、动听,这首歌在当时曾受到广泛的欢迎。四、《黄河》是我国近代学堂乐歌中自己谱曲最早的优秀作品之一,约作于1905年,首载于1937年出版的《心工唱歌集》。歌曲为两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着重描绘了长城外河套边壮伟旷然的景色。第二乐段音调高亢激越,节奏现紧后宽,最后结束在昂扬豪放的长啸主音上,全曲一字一音,铿锵有力,表达了炎黄子孙“誓不战胜终不还”的爱国激情。21·cn·jy·com
3重点难点
了解、体验学堂乐歌的创作方法。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1、导入 2、概述 3、聆听 4、齐唱加填新词 5、鉴赏 6、小结 7、互动拓展、8、总结21cnjy.com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走进学堂乐歌
导入:师:同学们,在进入我们今天的课题之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老师给大家看一段影片,请同学们看完影片之后告诉老师,影片里的歌曲叫什么名字,是在哪里唱的,还有这首歌曲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播放《送别》视频资料)21教育网
请同学回答问题然后老师总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100多年对于历史只是沧海一粟,而一首歌曲如果能够历经100多年的岁月洗礼却依然能够打动你我,我想这足以能够书写一段音乐传奇了,《送别》意蕴悠长,情真意切,堪称音乐与文学的完美结合,表达了送别亲友时的凄凉、哀伤的情绪。由于它是在校园中传唱,并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因此在20世纪初,这类歌曲有一个特定的名称——学堂乐歌
二:出示课题:走进学堂乐歌
师:请同学们阅读上面的文字
师:我们可以通过这样一组词来概括:历史背景、创作方法、表现内容、影响等。
三:师:19世纪末,在变法维新思潮的影 ( http: / / www.21cnjy.com )响下,创办新式学堂,引进西方先进教育体制,开展现代科学教育的潮流逐渐兴起。中国现代教育由此开始,音乐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重新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下面让我们随着歌曲《祖国歌》一起走进学堂乐歌,在欣赏的过程中注意该首歌曲表达的情感。(课件出示:《祖国歌》乐谱并播放)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师:引导学生谈歌曲情感后总结:这首歌曲以精炼的笔墨歌颂了祖国地大物博以及深厚的人文积淀,作者希望能通过这首歌唤醒广大民众的爱国情怀。www.21-cn-jy.com
师:同学们喜欢这首歌曲吗?
师:(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不是太喜 ( http: / / www.21cnjy.com )欢这首歌曲,因为觉得歌词比较晦涩,歌曲所表现的内容离我们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那我们就来看看别人把这首旋律填上的新词,再来感受一遍,(出示《祖国歌》音频2)【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师:(与学生交流)经过重新填词之后,整首歌曲的音乐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
师:其实经过重新填词之后的祖国歌只是在节奏和速度上作了简单改变就使这段旋律充满了别样的情趣。这也是学堂乐歌中最常见的一种:填词歌曲21·世纪*教育网
师:学堂乐歌的创作绝大多数是根据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成的旋律填以新词编成,而创作歌曲数量极少,这可能与我国过去对诗、词、曲等可以歌唱的作品的创作方式就是根据现成的旋律、曲牌填以新词而成有关,同时也与从事学堂乐歌编写的人懂得专业作曲技术的极少有关。而我们之前欣赏的《送别》同样是一首填词歌曲。(出示课件:《送别》乐谱) 21*cnjy*com
师:《送别》是由谁填词创作的?
生:(介绍)李叔同
师:这首歌曲的曲调取自美国作曲家奥特威创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梦见家和母亲》,李叔同有感于亲友离别,于1913年在杭州填词创作了《送别》这首学堂乐歌。下面我想邀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演唱这首歌曲的第一段。(播放歌曲送别伴奏)2·1·c·n·j·y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仿照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堂乐歌的创作方法为这段旋律填上新的歌词来感受一下。(课件出示乐谱《山居秋暝》并指导学生用送别的曲调演唱)播放两遍,第一遍学生试着往旋律上填歌词,第二遍唱。
师:同学们创编得真不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首学堂乐歌这首学堂乐歌是我们中国人自己作词作曲创作的,不过在欣赏这首歌曲之前呢,我们就不得不了解一个人2-1-c-n-j-y
师:介绍作曲家沈心工,茅盾在《我的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时代》一文中曾经说过:“少年时,对于音乐,我是喜欢的,音乐用的是沈心工编的课本,其中有一首《黄河》曲调悲壮,我很喜欢。”直到晚年,茅盾还能诵唱此歌。1992年,由沈心工创作的学堂乐歌《黄河》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的第一首歌。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这首歌曲。出示课件播放黄河,这首歌曲着重描绘了长城外河套边壮伟的景色,也表达了炎黄子孙“誓不战胜终不还”的爱国激情。这是一首由沈心工的也是最早期由中国人自己创作的学堂乐歌。【来源:21cnj*y.co*m】
师:我们听了这几首歌曲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什么是学堂乐歌呢?
生:总结
师:学堂乐歌指的是20世纪初,随着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课上教唱的歌曲或为学堂唱歌而编创的歌曲。1923年以后,“乐歌”一词逐渐不用,“学堂乐歌”也就此淡出了历史舞台。但是校园里的歌声从来就没有消失过而且还更加丰富多彩,其中的翻唱歌曲也深受同学们的欢迎,下面我们来欣赏有台湾机智歌王之称的张帝演唱的歌曲,他就是擅长用现成的旋律现编歌词回答别人的问题(播放张帝演唱课件)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歌曲的旋律重新填词,看看又有什么新意。【出处:21教育名师】
四、分组讨论
五、师生互动
六、师总结:看来同学们通过聆听了3 ( http: / / www.21cnjy.com )首歌曲呢,对学堂乐歌已经有了比较深的了解了,并且通过自己编创歌曲对给歌曲填词呢也有了一定的能力,好,今天老师就以自己编创的一首《爱拼才会赢》来结束我们今天的课程。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