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流 水 教师:徐梁刚一、教学目标1、《流水》是古代著名的古琴代表曲目,通过对该曲的听赏,让学生初步理解古老琴曲《流水》的音乐表达情绪,领略古代音乐意境魅力,引发其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关注。
2、古琴为我国独有传统乐器,但因弹奏难度大,曲谱少,致该形式音乐传播度不高。聆听古琴曲《流水》,以此为契机借以让学生对古琴的琴调、演奏形式等作进一步了解,普及古代乐器基础知识,帮助他们更好理解古代琴曲的艺术表现。
二、学情分析 1、对古琴曲《流水》音乐、文化背景作出阐释,弥补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的陌生感。通过欣赏该曲,应用“关联”法则,使学生能够把音乐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加深对古代音乐的理解。
2、聆听古琴曲《流水》,辨别主题乐段和其他乐段在意境上、情绪上的变化。抓住音乐要素中突出的特点,引导感受、体验音乐的感情 。
3、听赏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产生审美共鸣,理解乐曲对山泉、溪流、江河的自然风光描绘,激发内心中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颂。
4、延伸了解中国古代其他著名琴曲,如《高山》、《稚朝飞》、《阳春》、《白雪》等,古琴曲谱的诞生及流传对古琴音乐的传播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是学生了解古代乐曲、乐器的一个可视“窗口”。
5、介绍古琴:古琴作为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琴在音调上颇具特色,演奏形式不同于以往所学古代乐器,有五弦、七弦之分。三、重点难点1、古琴曲博大精深。
2、学生中普及度小,个体认知差异大。
3、曲目曲调晦涩难懂、意境理解难度大。
4、曲目古典高雅,难以和学生引起共鸣,但信息化教学生动、“可观”性强,可相对弥补。
四、教学过程(一)古琴曲《流水》背景介绍
1、《流水》为我国古代古琴曲目之一。其谱本最早见于朱权的《神奇秘谱》。据朱权在该书题解中考证:“《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至宋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现在大家最流行弹奏的版本是清代琴家张孔山留下来的版本,刊于《天闻阁琴谱》。 2、相传战国时期伯牙鼓琴,子期知音,所奏即为此曲。
《吕氏春秋》中记载,俞伯牙弹琴
钟子期善听,子期被其引为知音,
能在其琴声中听出不一样的意境。
后来钟子期死了,俞伯牙砸碎古琴,
从此不弹。这个故事后来引申为人
们对知音和挚友难得的感慨。
3、知识延伸
1977年8月20日,美国发射的太空船上带有一张喷金的铜唱片,唱片上录有27段世界著名的音乐作品,古琴曲《流水》被收录其中。
(二)聆听《流水》
要求:
★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感受、体验其中所
表达出的音乐情绪及音乐风格。
★能初步分辨古琴这一乐器所具有的独特
音色及演奏技法。
★师生在欣赏中“互动”。
1、应用多媒体教学,播放琴曲《流水》。
2、先试听两遍,保持课堂安静气氛。
3、熟悉《流水》主旋律,着重二、三段。
4、引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重点感受、体验
古琴音色和古曲的韵味、情感。
5、第三遍试听时可让学生随机哼唱。(三)意境赏析
?1、不仅对自然景物“传情”刻画,更注重抒
发开阔的胸襟、百折不回的精神境界。
2、曲调总体保持抒情主调。
3、曲风既华丽又朴实,两者相得益彰,相
互交融形成既矛盾又统一的奇妙风格,
回味无穷。
(四)结构解析
1、第一部分
※第一段为引子。
※二、三段主要运用泛音演奏形式,描绘大自然
中山泉、小溪潺潺而流的画面,寓画于琴。
※总体音调欢快、流畅。
2、第二部分乐曲在第二部分进行展开,音乐情绪跌宕起伏,总体欢快、跳跃,十六分音符运用较多,曲势灵活多变,令人对流水的自然风光浮想联翩。
3、第三部分※第六、七两段为整个乐曲的高潮部分,曲调欢乐且旋律性强,大气而和谐。
※风格复繁华丽中孕育朴实,层次清晰,眼前仿佛有一副江河奔流不息的画面。
4、第四部分※第八、九两段,为再现部分,与上段前后呼应,呈现出河流交汇的大气场景。
※隐喻开阔胸襟和百折不回精神。
※尾声缓缓而至,令人心境舒缓、平静。
(五)延伸古琴知识 1、早在《诗经》、《尚书》等文献上均有对古琴的相关记载。如《诗经》:“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先秦时期,古琴作为雅乐流行于士以上阶层,后才广泛流传于民间。古琴在汉代、唐代、宋元明清在形制、造型、艺术风格上的区别和音色追求的区别。
2、初为五弦,到周朝时为七弦。
3、古琴在历史上一直称作“琴”,后来又名“七弦琴”。“古琴”的称谓是在唐代出现的。它的形制,琴身为狭长木制音箱,一般琴面用桐木,琴背用梓木,上加厚漆。至今沿用古琴七弦、十三徽的行制。
4、演奏形式:琴歌、独奏两种。
5、流传至今有百余种古琴曲谱集,载有六百多种、三千多首不同版本的乐曲。
(六)古琴欣赏
(六)师生互动1、教师提问:
①古曲《流水》所表达的虚、实在哪里?
②古琴音色好听吗?表现在什么地方?
③聆听后的感想?
2、延伸了解中国古代其他著名琴曲,如《高山》、《阳春》、《白雪》等。
3、学生分组讨论
4、师生交流5、 结束语:
学生继续搜集、完善有关古琴的相关文字信息,课下相互探讨,丰富古代文化知识,陶冶情趣,拓展文化视野,寓教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