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课题名称:群落的演替
教师姓名 科目、年级 生物高二 授课时间
教学 背景 分析 课标分析: 新课标对高二的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既要让学生获得基本的学科知识,又要帮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帮助学生领悟生物观念、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课程标准与本节对应的“内容要求”是:“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通过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教材分析: 《群落的演替》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调节第四章第4节的内容。从群落水平阐述了生命系统的动态发展过程。在章节关系上,群落结构中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等概念是学习本节的基础。它对种群和生态系统的学习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模块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节内容主要对上一节内容的总结和升华,是学习生态系统的基础。教材着重介绍了群落演替的两种类型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并呼吁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学生掌握本节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树立生态意识等。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学生,他们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具有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已初步建立,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较高,课堂上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不断思考,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教师在讲解内容时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识记和理解。 学生在初中、高中必修一及本章的第3节都已学过群落的概念,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空间想象力。本节内容宏观,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学生较有兴趣和求知欲强烈。因此,达到教学目标不是很困难,但知识点多,学生需要做到当堂理解和消化,灵活地运用本节知识点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本节课通过展示群落的演替过程,让学生了解群落的演替过程、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通过讲述法、引导法、图示法、启发法等方法,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通过现象挖掘规律和本质的东西,进一步掌握群落演替的本质,进而培养学生的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 学 目 标 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生命观念核心素养) 2、通过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生命观念、社会责任核心素养) 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社会责任核心素养)
教学 重点 群落的演替过程。
教学 难点 群落的演替过程。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 方法 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
课时 安排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资料:一片茂密的森林遭遇了一场大火,森林被烧光了。第二年地面上又长出了小草,长出了灌木,出现一些动物,又慢慢地形成了树林。这一过程中生物的种类发生了变化,群落的结构发生了变化,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群落的演替。 认真聆听思考,阅读材料,提取信息。 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以动态发展观引发学生对演替本质的思考。结合案例,引出群落演替的概念。
新授 群落演替概念 过渡:结合课本,请问被火烧过的山恢复的过程称为什么?请概括群落演替的概念? 二、演替的类型 分别展示裸岩上演替成森林,弃耕农田演替成树林的过程。 初生演替: 1、火山为爆发前,该地区的所有生物是不是群落? 2、开始长出小草、蜘蛛是否一个群落? 3、最后形成的小树林是不是原来的那个群落? 火山爆发后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群落结构因此而发生了变化,一般不能恢复原来的群落结构。后讲解初生演替的概念。展示教材“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逐步层层分析: 思考讨论: 1、为什么在裸岩上首先定居的是地衣? 2、苔藓出现后,和地衣的种间关系是什么?他们竞争的是什么?哪个有优势? 3、有机物增加,为什么微生物也增加? 4、出现草本后,草本、苔藓、地衣哪个竞争阳光有优势? 5、在森林阶段,还能否找到地衣、苔藓、草本、灌木? 小结:光裸岩石上发生的演替过程。 概念:是指某一地段上一种生物群落被另一种生物群落所取代的过程。 分析归纳两种演替的不同。 学习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在教师引导下,逐步分析讨论问题。 演替类型比较: 在教师的引导下 1、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 2、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 学生阅读课本和资料,提高学生阅读、获取信息、概括总结的能力。学会用动态观看生命现象。 通过图片直观地感受到演替的类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充分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层层深入地分析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概括知识点,构建表格的能力,预防知识混淆。渗透生物学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小组讨论 过渡:1.你能解释小路周围杂草的这种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吗? 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如果小路废弃后,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吗? 小组合作 1.PPT展示“过度放牧 导致草原退化”,“过度砍伐导致森林破坏”,“污水排放破坏水域生物群落”等图片,请问人类活动对演替有何影响? 2.请应用群落演替知识解决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实际问题。 3.学以致用 我国颁布了《退耕还林条例》,自2003年1月20日起施行。 1.结合图片和现实生活例子,总结人类活动对演替有何影响? 2.通过资料阅读,了解相关信息和条例,学会应用群落演替相关知识解决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实际问题。 3.学以致用 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 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B.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C.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D.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培养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图的能力。渗透生物学科学思维及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应用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渗透生物学科学思维及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体现了生物学科学生命观念的核心素养。 通过习题训练,巩固知识。 启发学生思考,多个知识建立联系,体现了生物学科学生命观念的核心素养。 通过习题训练,巩固知识。
巩固练习 带领学生当堂做几道练习题。 1、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 ) 人类的许多活动正影响着群落的演替 B.人类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控制之下 C.人类活动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有时超过其他某些自然因素 D.人类的活动对群落的演替均是具有破坏性的 2、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多次出现了沙尘暴天气。下列与治理沙尘暴有关的一组措施是( ) ①大力植树、营造防护林 ②保护草原、控制载畜量 ③围湖造田 ④退耕还林还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学生答题。 通过当堂检测题了解学生当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小结作业 带领学生复习回顾所学知识点,布置课后作业。 学生复述知识点。 总结是对本节课的归纳与升华,通过回顾本课内容,引导学生对本课有一个整体认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板 书 设 计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一、群落演替的概念和类型 1、概念 2、光裸的岩地上的群落演替过程 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3、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过程 初生演替 4、类型 次生演替 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教 学 反 思 本节课的课程标准要求是阐述群落演替。知识点有群落演替的概念、类型。教材先通过举出两个例子,分别是裸岩上的演替和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通过分析两种掩体的不同,总结出群落掩体的两种类型。分别是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这部分教学我是先解释概念,重点突出群落的动态发展,然后是学生通过看书直接获取到裸岩上的演替的各个阶段,重点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题中的问题,提问。注意强调随着群落的发展,物种的种类不断增加。我还补充了些地衣、苔藓、草本、灌木、森林等图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对各个阶段的认识。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阶段,引导学生从教材文字中总结出来。比较两种演替的区别,总结群落演替的两种类型与特点。关于人来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教学,多引导学生举例,看看生活中有哪些人类活动导致生物群落发生改变的例子。在这里,我认为我自己讲的还是太多了,主要是我介绍,应该给机会学生发表。群落演替这节内容可以自然的渗透很多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群落演替原理对退耕还林、还草措施的指导意义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关爱自然、敬畏生命。用教师的情感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生态之美的流 连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