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人音版 必修 《音乐鉴赏》第二十一节:德彪西 配套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音乐人音版 必修 《音乐鉴赏》第二十一节:德彪西 配套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11-07 09:5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两部作品,使学生进一步产生感受和体验印象主义音乐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讨论对《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海》与《海与辛马德的船》做对比欣赏,感受印象主义音乐的独特魅力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印象主义音乐其代表性人物德彪西,体验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学情分析
学生对绘画都很有兴趣,通过印象主义时期的绘画来引起学生对印象主义时期音乐的兴趣。
3重点难点
赏析《大海》,感受、体验其音乐风格。
领会和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德彪西
一、导入:同学们对大海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印 ( http: / / www.21cnjy.com )象,现在我们来欣赏两段音乐(《波浪的嬉戏》片段和《海洋与辛巴德的船》片断),你们认为哪段音乐是描写大海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其实两段音乐都是描写大海的,只是第一首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品渲染的若隐若现,和我们印象中的大海感觉不同,那这正是我们今天要去了解的一种音乐“印象主义音乐”。21·世纪*教育网
二、简介印象主义音乐
设疑:你了解印象主义音乐吗
印象主义音乐是19世纪末2 ( http: / / www.21cnjy.com )0世纪初,以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为代表的音乐流派。它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影响而出现的音乐流派。它力求改变浪漫主义的主观情感表现,采用印象主义的创作手法,渲染神秘朦胧,若隐若现,虚无缘渺的气氛和色彩,作品多以自然景物或诗歌绘画为题材,突出瞬间的主观印象或感受。www.21-cn-jy.com
三、简介印象主义代表人物德彪西及代表作品。
德彪西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杰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评论家,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德彪西偏离了浪漫主义音乐那些感情丰富的宏大主题,他用模糊的旋律线条、缥缈的音色、独特的和声记录自己瞬间的印象。对德彪西而言,色彩胜于线条,就如同和声胜于旋律。
印象派的绘画作品就是避开线条分明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轮廓,用模糊的外廓、细碎的笔触表现对景物的视觉印象;而象征主义诗人则喜好用奇异的辞藻和声韵去抒发不可琢磨的内心隐秘。德彪西综合了印象派绘画和象征主义诗歌的特征,在音乐上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首创了印象主义音乐风格。
他著名的作品有管弦乐《牧神的午后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奏曲》、钢琴曲《月光》,以及《云》、《节日》、《大海》等作品。罗曼·罗兰对德彪西是这样描绘的:“这是一位伟大的梦境画家”。
四、欣赏《海上—从黎明到中午》
交响素描《大海》是德彪西创作的一部音乐画卷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由三幅交响素描组成。三首素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生动地描绘了充满阳光的海面上变化无常的景象,描绘了海的气氛和海的性格。它们既像是一部由三个乐章组成的交响曲,又好像是一首庞大的交响诗。本课欣赏的是《大海》的第一首。
(一)欣赏《海上—从黎明到中午》乐曲的三段主题音乐
1、初听《海上—从黎明到中午》
设问(1):第一主题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
(2):这段发展部分音乐在音色、旋律方面有什么特点
2、分段欣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3、完整欣赏《海上——从黎明到中午》(带解说词),展开想象。
4、请同学们把对《大海》的意象用语言描述出来。
(二)浏览作品《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1、简介作品:这首作品短小、精练,刻画出一位青纯的少女形象。主题旋律线条清晰,音乐轻柔、飘逸、朦胧,是德彪西广泛流传的一首钢琴小品。21教育网
2、欣赏全曲(钢琴与小提琴演奏)
五、拓展与探究:
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艺术 ( http: / / www.21cnjy.com )技巧高深,刻画细致、善于表达内心的变幻,追求感官的美;在和声、配器和织体手法上新颖、细腻,色彩丰富。它反映了时代变化的初步迹象,是现代音乐许多重要特点和精神意境的发端。21cnjy.com
拓展与探究第一题 在交 ( http: / / www.21cnjy.com )响素描《大海》问世之初,曾有评论家用“我没有听到大海,没有看到大海,没有感觉到大海”来表示不满,但德彪西认为他要创造的不是大海的复制品,而是大海的意象。你对此有何看法?并请谈谈你对这部作品的理解。 六、小结: 德彪西说音乐是热情洋溢的自由艺术,是室外的艺术,像自然那样无边无际,像风,像天空,像海洋。总之,印象主义的音乐就是打破传统的束缚,在艺术手法上追求更新的东西。模糊的轮廓,朦胧的色彩,不易分辨的色调变化,不连贯的短小动机的瞬息飘浮,都是印象派音乐明显的标志。它反映了时代变化的初步迹象,是现代音乐许多重要特点和精神意境的发端。21·cn·jy·com
教学设计意图:
“印象主义音乐”是《音乐鉴赏》第十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单元的重要内容,本课时主要关注的是这一流派代表人物德彪西的音乐。本节课从对比欣赏印象派绘画作品和和印象派音乐作品入手,尽管这二者分属于不同门类的艺术,但在艺术思想、创作手法上都有共通之处,从他们的作品中能够找出共同的特征,这也为学生认识、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渊源及其基本特征提供了条件。本节课借助多媒体课件在教学内容方面做了一些整合,除课本上的《海上——从黎明到中午》(选自德彪西交响音画《大海》第一乐章)一个乐曲外,另外还选择了《波浪的嬉戏》片段(选自德彪西交响音画《大海》第二乐章)和《海洋与辛巴德的船》片断(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曲),通过印象主义音乐与民族乐派音乐的比较,让学生感受到它们的不同,这同样为学生认识、了解印象主义的风格特征提供了条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和体验印象派音乐的风格特征,首先通过对《海上——从黎明到中午》乐曲的三段主题音乐的欣赏,学生能从音色、旋律等方面对印象派音乐的风格特点有所了解,再通过视频欣赏聆听全曲,加深感受和体验。在一般情况下,引导 学生通过音乐要素、音乐表现手段去认识作品的风格特征是比较容易的。而类似大海——海浪的嬉戏》这样的作品却困难得多了,因为它的音乐要素、音乐表现手段并不像常见的音乐作品那样容易把握。当然,任何事物总是在辩证地存在与发展着的,具体到这部作品上,直接感受、体验音乐的风格,而后再透过客观存在们的风格去认识、理解其音乐要素及音乐表现手段,从而让学生感受和体验2·1·c·n·j·y
乐曲的情感内涵及风格特征,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审美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