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找春天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找春天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23 12:4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 题 《找春天》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材内容 分 析 《找春天》是一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的散文。以下是对二年级语文课文《找春天》教材内容的分析:本文以孩子们寻找春天为线索,通过描写春天的景物和孩子们的活动,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无限美好。
设计理念 朗读教学: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观察训练:组织学生进行课外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春天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
拓展阅读:推荐一些关于春天的诗歌、故事等,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加深对春天的理解和感受。
学情分析 1. 学生年龄特点: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事物。他们对于春天的变化和自然界的万物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为学习这篇课文提供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2. 阅读水平:二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正在逐步发展,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技巧,但在理解较为复杂的课文内容和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3. 生活经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已经观察到春天的一些迹象,如天气变暖、植物发芽等,但他们可能没有系统地思考和总结过春天的特征。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春天的景象和气息。
4. 学习兴趣:《找春天》这篇课文以孩子们寻找春天为主题,内容生动有趣,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春天的好奇心和兴趣,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 教学方法:针对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朗读、图片展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的美好。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对学生年龄特点、阅读水平、生活经验、学习兴趣和教学方法的分析,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目标 1.认识“脱、袄”等14个生字,会写“冲、寻”等10个字,正确读写“春天、寻找”等9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文中感叹句、问句的语气和句子的重音。 3.能说出课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体会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文中感叹句、问句的语气和句子的重音。 2.能说出课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体会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 师生活动 1.唱歌曲,说春天。 (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学生跟唱。 (2)今天,让我们跟着经绍珍爷爷一起去寻找春天吧! 板书课题。 2.聆听朗读,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 通过多媒体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环节(二) 师生活动 1.自读课文,圈画生字。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画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自主认读。 2.随文识字,认读字词。 (1)指名读第1~3自然段。第一关: (2)指名读第4~8自然段。第二关: 出头 芽 音 冻 叮咚咚 到 3.归类呈现,理解词义。 (6)指导学生朗读。
设计意图 通过多媒体扫清识字障碍。
教学环节 (三) 师生活动 1.自读课文,读通读顺。 学生自由读课文,巩固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朗读第1、2自然段,感受找春天的“愉悦”。(课件出示课文第1、2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你从这两个自然段读出了什么? 点拨:读出孩子们喜悦的心情,读出他们寻找春天的急切与快乐。 (2)继续思考:那怎么才能读出“我们”寻找春天的急切和喜悦呢? 点拨:朗读第1自然段,语速稍快,后面一句“春天来了”要读得更响亮一些。 读第2自然段,关键要重读“脱掉、冲出、奔向”,语速要稍快,注意节奏。 (3)教师范读,学生自主练读,同桌点评。 (4)指名读,分组读,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 通过读感受春天的特点。
教学环节 (四) 师生活动 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生字“冲、姑、娘、仔、吐、柳、桃”。 1.指名说生字的笔顺,重点指导“柳、桃”右边部分的笔顺,“柳”的右边是“卯”,不是“卬”,笔顺为:撇、竖提、竖撇、横折钩、竖;“桃”右边是“兆”,笔顺为:撇、点、提、竖弯钩、撇、点。 2.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如“加一加、换偏旁、编儿歌、生字扩词”等。 (1)编儿歌:中字旁边两点水(冲)。 (2)加一加:女+古=姑;女+良=娘。 3.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它们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且都应写得左窄右宽。 4.老师范写,提示书写要领,学生跟着书空。 5.学生练写,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 多媒体了解所学汉字的笔顺。
教学环节 (五) 师生活动 1.朗读第3~7自然段,感受早春的“害羞”。 (1)学习第3自然段。(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 ①指名读,思考:小朋友们是怎样找春天的? ②指导朗读。 (2)学习第4~7自然段。 ①读中思。 A.学生快速默读第4~7自然段,并回答问题。 我们找到了( ),它就像是春天的( )。 B.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并板书。 我们找到了(探出头的小草),它就像是春天的(眉毛)。 我们找到了(早开的野花),它就像是春天的(眼睛)。 我们找到了(点点嫩芽),它就像是春天的(音符)。 我们找到了(叮咚的小溪),它就像是春天的(琴声)。 C.思考:孩子们仔细找哇找,在哪里找到了春天? ②读中品。 A.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教师范读。 B.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根据疑问句句式的特点,这四句话的重音分别落在“眉毛”“眼睛”“音符”和“琴声”上,要读出孩子们找到春天后又惊奇又喜悦的心情。 ③读中说。 引导学生用春风、柳枝、春雨等春天的景物,仿照这种句式练习说话。 (什么事物)(干什么),那是春天的(什么)吧? 示例:柳枝在河边随风起舞,那是春天婀娜的腰肢吧?迎春花在阳光下灿烂地开放,那是春天的笑脸吧?燕子在空中叽叽喳喳,那是春天的歌声吧? 2.朗读第8自然段,感受春天的“顽皮”。 3.自由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 精讲精学感受文字的特点。
板书设计 找春天 出门找春天——脱、冲、奔 春天的样子:小草(眉毛) 野花(眼睛) 发现春天 嫩芽(音符) 热爱春天 溪水声(琴声) 找到了春天——看、听、闻、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