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2 四季之美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22 四季之美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23 12:1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四季之美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抓住文章中的动静描写去体会其中的独特韵味,感受文学之美,涵养高雅情趣。
语言运用:利用联系上下文品析重点词、句的方法,结合自己的积累,体会文中的动态描写。
思维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想象语言所描绘的意境美,不断丰富阅读感受,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及营造的美的氛围,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审美创造: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写出独特韵味的表达方法,学以致用,写出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去表达自己对大自然,对生活、生命的热爱。
【课前解析】
关注课文:课文按一年四季的顺序描写了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和冬天的早晨等不同时间的景致。本文作者感受细腻、选材视角独特,字里行间蕴含着独特的韵味。
关注作者:清少纳言,清是姓,“少纳言”系某一个人的官位职称,日本平安时期著名的女作家。《枕草子》是她的代表作,她的随笔为日本散文奠定了基础。
关注动态描写:本文作者善于捕捉景致瞬间微妙的动态变化。春天黎明时分的天空颜色的变化,夏夜萤火虫飞舞的情景,秋天黄昏时分的画面,冬天的早晨,作者手捧火盆穿过长廊的场景,不仅写出了冬季早的情趣,还写出了作者闲适的心情。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想象,感受画面感,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识“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字,会写“黎明、红晕”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重难点)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字,会写“黎明、红晕”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并背诵第1自然段,体会春天的黎明天空颜色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1.导入:一年四季各有不同的特点,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独特的美。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为什么?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近日本女作家清少纳言,看看她眼中的四季有着怎样独特的韵味。
板书课题(22 四季之美),学生齐读课题。
2.作者简介。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分段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词语,检查学生认字情况。
点拨:“旷”是心境阔大的意思。“怡”是和悦、愉快的意思。“凛冽”两个字都是两点水旁,指刺骨的寒冷,两点水旁的字大多与寒冷相关。
3.学习写字,重点指导“漆、黎”。
三、整体感知,把握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作者认为每个季节什么时候最美?
本文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描写了一年四季中自己心目中最美好的景致。作者认为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和冬天的早晨分别是不同时段的最美景致。
2.小结:在作者眼中四季都有不同时段最独特的景致,就是“黎明”与“早晨”,“黄昏”与“夜晚”之间的也是有细微区别的,可见作者观察的细致入微,感受的细腻。
四、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第1自然段,思考: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景象?你能想象到什么画面?
预设:第1自然段描写了春天黎明时天空颜色的变化,使我们仿佛看到大自然这个魔法师,先给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再给天空披上红紫红紫的彩云。板书(春天 黎明)
点拨:第1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为中心句。“鱼肚色”“红紫红紫”“泛”“飘”“一点儿一点儿”“微微”,这种写法叫动态描写。这样的描写可以让我们联想到更加具体生动的画面。
2.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3.借助图片想象画面,尝试背诵第1自然段。
4.课堂演练。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第2—4自然段,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欣赏了春天的黎明的美,今天我们再次深入课文,走近其他三个季节的美吧。
二、精读第2自然段
1.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作者描写了夏天的几种夜晚之美?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板书夏天 夜晚)
预设:“夏天最美是夜晚”是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后面提到的三种就是夏天的夜晚之美。夏夜之美包括明亮的月夜、漆黑的暗夜、蒙蒙的雨夜。
理解“翩翩起舞”“蒙蒙细雨”,试着写几个AABC式的词语。
2.联系生活经验或自己阅读的积累,想象这三种美丽的夏夜并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3.你觉得作者最喜欢哪一种夏夜之美?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预设:蒙蒙的雨夜。我从“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看出来的。
4.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5.通过填写关键词,尝试背诵第2自然段。
三、自学第3、4自然段
1. 自学第3、4自然段,小组讨论:
(1)这两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画面,把动态之美描述出来。
2.汇报交流。
(1)第3自然段重点描写了秋天黄昏时,归鸦“急急匆匆”朝窠里飞去和大雁“比翼而飞”的情景。文段采用了动态描写,令人心旷神奇,如身临其境。(板书秋天 黄昏)
展示成群结队的大雁的相关图片以及风声、虫鸣的音频,帮助学生感受第3自然段描写的情景。
你觉得在这一段中,作者的描写有哪些独特之处呢?
点拨:作者的独特之处在于她没有写秋天我们司空见惯的枫林、落叶,而是重点描写了归鸦和大雁,并赋予了它们人的情感,使画面有了动态感。
(2)第4自然段写了作者在冬天的早晨,手捧火盆穿过长廊的情景。不仅写出了冬季早晨的最有意思的事,还写出了作者闲逸舒适的心情。(板书冬天 早晨)
通过冬天的早晨的相关图片和炭火盆的图片帮助学生感受第4自然段描写的情景。
3.指导朗读第3、4自然段。
4.指导背诵第3、4自然段。
可以借助具体景物的提示背诵第3自然段;可以根据“当然……就是……或是……只是”等词语背诵第4自然段。
四、课堂小结,巩固练习,布置作业
1.交流:学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
2.小结: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选取了自己眼中最具代表性的事物,对其颜色、动作、声音、形状的细微变化进行了描述,呈现出了景物的动态之美,表达了自己内心独特的感受,更体现出了对大自然、对四季美景的喜爱之情。(板书热爱大自然)
3.主题概括。
4.课堂演练。
5.布置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2)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可以对其颜色、动作、声音、形状等方面的变化进行描述)。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散文。文章采用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中最有特点的美。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们在朗读的基础上抓住这些描写,来体现四季之美。
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采用先带领学生学习一个自然段,再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中,我运用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