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搭石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
语言运用:抓住关键语句,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积累好词佳句。
思维能力: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审美创造:品味由“搭石”引发的感人的场景,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学会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
【课前解析】
关注文本:《搭石》是一篇意境优美、生活气息浓郁的散文。作者通过对家乡环境的介绍,反映出搭石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借助对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等几个生活画面的细致描写,赞美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和家乡的淳朴民风。
关注结构:本课重在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培养基本阅读习惯。教学中,通过记录阅读时间、检测阅读效果、交流阅读体会等方式,引导学生在阅读时集中注意力,遇到不影响内容理解的词语,不要停留太久,不要回读。
【教学目标】
1.认识“汛、挽”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间”,会写“汛、访”等11个字,会写“汛期、山洪”等16个词语。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重点)
3.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难点)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汛、挽”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间”,会写“汛、访”等11个字,会写“汛期、山洪”等16个词语。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明确单元要求,导入新课
1.阅读了单元页,你知道了什么?
在单元页的右下方有两行文字,它们为我们指明了本单元的学习方向。从阅读的角度看,本单元指导我们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从习作的角度看,本单元引导我们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设计意图: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引导学生了解单元语文要素,做到心中有数,便于接下来的学习。)
2.导入:看来大家都是学习的有心人。有了对本单元的整体认知,咱们就一起步入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搭石》。(板书:5 搭石)
学生齐读课题。
记录阅读时间,交流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1.你关注过自己的阅读速度吗?你每分钟大约能读多少字?
学生自由回答。
2.提出计时阅读要求。
(1)记下所用的时间。时间是指把握课文内容、读懂课文的时间。
(2)阅读时要集中注意力,不分心。
(3)完成检测题后,请举手示意老师,不要影响到其他同学阅读。
3.现在请大家自主阅读课文,记录阅读时间。
4.出示题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并提醒学生在做题期间,不能再回读课文。
(设计意图:设计一些简单的选择题和判断题,是为了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程度,检测学生在一定阅读时间内的实际阅读效果。)
5.怎么才能做到快速阅读,并准确掌握文章信息呢?我们看看下面两位同学是怎样做的。
示例1:“汛期”这个词我不懂,但不影响理解课文内容,我就没有管它继续往下读。
示例2:刚读到“紧走搭石慢过桥”的时候我不太理解,但我没有回读。
回忆一下自己的阅读过程中有没有类似的体验,有没有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回读的现象,说说自己的感受。
预设1:阅读时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就能集中注意力。
预设2:阅读的过程中,我经常感觉前面的内容没有记住,不自觉地要回读,影响了阅读速度。
预设3:我发现阅读的过程中稍微一分心,有些词句就不能理解,需要回读,所以集中注意力很重要。
归纳总结阅读方法:(1)集中注意力;(2)尽可能减少回读的次数。
再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
1.学认字。
读词语:汛期 挽裤 间隔 懒惰 平衡 协调 人影绰绰
指导:“汛”与水有关,意思是河流定期的涨水,如“汛期”。“惰”,懒的意思,如“懒惰”。
2.学习多音字“间”。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这节课我们用较快的速度读了《搭石》这篇课文,并了解了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是集中注意力和不回读,希望大家再以后的学习中能运用这样的方法读课文。
2.布置课后作业:认真书写本课生字;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了解作者
1.过渡: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如何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这节课,我们跟随作家刘章爷爷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又美丽的搭石。
2.介绍作者。
二、借助朗读想象画面,理解课文主旨
1.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中的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这些画面。
预设1:我印象最深的是搭石的样子,第一个画面可以叫“话搭石”。(板书:话搭石)
预设2:人们摆放搭石的认真劲儿我印象最深,第二个画面叫“摆搭石”。(板书:摆搭石)
预设3:人们走搭石的画面太美了,第三个画面是“走搭石”。(板书:走搭石)
预设4: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的画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四个画面是“溪边礼让”。(板书:溪边礼让)
点拨:有的名称点出了画面的内容,有的名称让我们感受到了流淌在搭石上的情感。只要能够体现出我们对课文的感悟、理解,就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为画面命名。2.锻炼注意力,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请同学们集中注意力,快速记住下列词语。
把词语分两组出示,每组词语显示2秒钟。
汛期 秋凉 平整方正 间隔 平稳
平衡 协调有序 招手示意 理所当然 联结 情感
请用这两组词语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复述示例:每年汛期来临,溪水猛涨。秋凉以后,人们就在溪水中摆放上一块块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平稳地放好。走搭石的时候,要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一行人走搭石时,动作必须协调有序。如果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会互相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过。年轻人背老人过河,人们也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搭石,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之间美好的情感。
3.理解主旨。
画面里景美人更美,文章的结尾说搭石“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你体会到这种情感了吗?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预设1:从第2自然段的“如果……唯独……人们会……”可以看出摆搭石已经成为家乡人的生活常态。
预设2:从第2自然段的“放下”“找来”“踏上几个来回”可以看出摆搭石的老人为别人着想的精神;从“无论……只要……一定……”可以看出老人摆搭石时的认真细致,从中也能看出乡亲们纯朴善良、与人为善的品质。
预设3:读完第3自然段,我看到了“清晨或者傍晚,清澈的溪水倒映着走搭石的人的一行倒影,轻快的脚步声和着清脆的鸟鸣声……”这样的画面。
相机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预设4:从第3自然段的“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后面的紧跟上去”体会到走搭石需要先后照应,动作“协调有序”,这不正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的体现吗?
预设5:第4自然段的“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写面对面的两人溪边让路,年轻人背老人走搭石,我看到了乡亲们互助友爱、尊老爱幼的情感。
预设6:从第4自然段的两个“总”体会出在家乡互助友爱已经成了一种风气。
4.小练笔。
搭石是一些普普通通的石头,但它们又极不普通。在大家的心目中,搭石又是什么呢?
5.小结:简单的事情、平凡的场景却折射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人性之美。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做一个“搭石”那样无私奉献的人,也要做一个像作者一样去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的人。(板书:无私奉献)
主题概括,布置作业
1.结构梳理、主题概括。
2.布置作业:搜集借物喻人写法的文章读一读,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搭石》作为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是落实“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和“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的基础。在本课的教学中,本着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的精神,主要做到:训练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集中注意力,不回读;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