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有关。
2、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过程与方法:
1、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2、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实验中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和思想的意义。
2、感受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巨大作用。
2学情分析
沉浮的影响因素较多,教材将各种因素混合在一起讲述,容易造成学生认知和理解的错误。比如第一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观察完各种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后,接着观察同一种材料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得出来的结论是同种材料的物体,它们的沉浮与轻重和体积无关,但并没有指明轻重和体积同时按比例变化,其实是密度不变,所以沉浮不变。第二课探究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本质是不同材料,一组大小相同、轻重对沉浮的影响;一组轻重相同,大小对沉浮的影响,得出来的结论是不同种材料,大小相同,越重的越容易沉;轻重相同,越小越容易沉,沉浮与轻重和体积有关,学生有的就弄混了。综合对比,教材的部分内容可以一些调整,比如观察完各种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后,接着就研究不同材料,轻重和体积对沉浮的影响;第二课再来过渡到研究同种材料,轻重和体积同时变化、体积固定但改变轻重、轻重固定但改变体积这三种情境的研究。这样学生的研究学习更具有线索性,更清晰。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教学难点
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物体在水中有的沉有的浮,沉浮究竟与什么因素有关?我们可以从物体及物体所处的环境—液体两个大的方面来研究。
活动2【活动】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1.不同材料,沉浮与物体的轻重的关系
2.不同材料,沉浮与物体体积大小的关系
3.出示材料: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让学生推测它们在水中的沉浮,并填写在实验报告单上。
活动3【讲授】讲解及练习
同种材料,轻重及体积对沉浮的影响
1.同种材料,轻重及体积同时变化(密度不变)
设计实验: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沉吗?再切成
四分之一呢?推测把它切得更小会怎样。
一块木块在水中是浮的,用透明胶带把两块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里,是浮的吗?如果三块、四块甚至更多的木块粘在一起,会怎样?
结论: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它的重量和体积同时变化,在水中的
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2.同种材料,重量固定,形状(体积)改变
过渡:同种材料,同样重量,铁块在水中会沉,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
(1)设计实验:把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实心形状,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想办法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让它浮起来,观察它浮起来的特点。
改变实心橡皮泥的形状,全是沉;做成空心的或船形,橡皮泥就能浮在水面上了。
分析:对同一块被研究的橡皮泥来说,它的重量是不会改变的,改变的因素可能是它浸入水中的体积。那么怎样测量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呢?
(2)设计实验:使用有刻度的水杯,先观察水杯中原先的水位,再观察放入形状改变后的橡皮泥使水面上升的新水位。用新的水位减去原先的水位,得到的数值就是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
结论: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浸入水的体积小);
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大,(浸入水的体积大)。
3.同种材料,体积固定,重量改变
过渡:潜水艇形状不变化,排水量也不变化,如何控制在水里的沉浮?
设计实验:找一个空瓶子,盖上盖子,让它浮在水面上。往空瓶子里一次次地加水,研究加多少水,小瓶子就能沉入水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结论:小瓶子体积不变化,但它可以通过改变轻重来控制沉浮。潜水艇也是如此。
四、液体的性质对沉浮的影响
过渡:一则有关死海的报道
设计实验:把鸡蛋(或马铃薯)分别放入清水和盐水中。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结论: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