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8 冀中的地道战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8 冀中的地道战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23 13:4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 冀中的地道战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了解我国人民在艰难的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无穷智慧。
语言运用: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清条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思维能力:学习速读的方法,练习速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知道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结构特点。
审美创造:感悟我国人民的无穷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前解析】
关注文本:《冀中的地道战》分别从冀中地道战出现的原因,地道如何方便人民生活生产,如何利用地道对付和防御敌人的“大扫荡”,地道里的人如何了解地面的情况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歌颂了我国人民在对敌斗争中展现出来的无穷无尽的智慧和顽强斗志。
关注教学策略:本课重点训练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先就题目提出疑问,带着疑问运用之前所学的方法快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侵、略”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任”,会写“侵、略”等10个字,会写“侵略、修筑”等12个词语。
2.能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难点)
3.理解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源于中国人民的智慧和保家卫国的顽强斗志。(重点)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侵、略”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任”,会写“侵、略”等10个字,会写“侵略、修筑”等12个词语。
2.能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引导: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冀中的地道战》,领略抗日战争时期冀中人民的英勇与智慧。(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二、提出“带着问题读”的方法,记录阅读时间和问题
1.看到课题《冀中的地道战》,你有哪些疑问?
预设:冀中在哪里?地道是什么样的?在地道里究竟如何打仗?……
引导: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这节课我们再学习一种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下所用的时间。
2.带着问题读课文,阅读后记录问题。
(1)在确定自己理解课文内容后,记下所用时间。
(2)写下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3)完成与课文相关的检测题。注意不可回读课文哦!
3.检测阅读效果。
三、交流阅读体会
1.你是带着哪些问题去读课文的,是否从课文中找到了答案?在阅读过程中,又产生什么新问题?和同学交流一下阅读感受。
预设1:我一开始不知道“什么是地道战”“为什么要进行地道战”,读完课文,我从前两个自然段和全文找到了答案。
预设2:我想知道“地道是什么样的”,读到第4自然段“地道的式样有一百多种”,我以为后面要讲各式各样的地道。接着往后读,发现除了写地道的式样外,重点还写了人们在地道里如何生活的情况。带着问题阅读,一边读一边产生新的思考,加深入了我对文章的理解。
小结:不影响理解课文内容的问题可以暂时忽略;涉及课文的主要内容的问题,要带着问题去读,边读边思考。
2.请同学们把自己还没有解决的问题,以及阅读中产生的新问题在小组中进行梳理,筛选出对于理解课文最有价值的问题。
要求:(1)在小组内提出问题并记录问题。也可以把问题写在即时贴上,每张即时贴只写一个问题,这样便于梳理。(2)小组讨论,归类梳理问题。可回顾四年级学过的梳理问题的方法,从内容理解、主旨把握、写作方法、受到的启示等方面进行梳理。
交流汇报:
(1)和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地道战发生在什么时间?为什么要进行地道战?……
(2)和课文的主旨有关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介绍地道战?地道战在抗战历史上的意义有哪些?……
(3)文章写法方面的问题: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地道战的?……
哪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课文的内容和主旨?结合你对课文的初步理解,筛选出你认为最有价值的几个问题。
预设:为什么要进行地道战?如何利用地道作战?地道战取得胜利的关键是什么?
3.带着这三个问题,再次快速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课文首先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地道战,即为了反击敌人的“大扫荡”;接着分别从地道如何保障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如何打击敌人、如何防御敌人、如何传递信息等方面具体介绍了地道;最后总结全文,说明地道战的威力。
4.了解作者。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带着问题读课文、提炼与课文相关的问题的方法来帮助理解课文内容,还学习了生字词。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2.布置作业:(1)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生字。(2)自由结组,通过查阅资料或认真阅读、研究课文每一部分的具体内容,准备下节课分享。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深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源于中国人民的智慧和保家卫国的顽强斗志。
【教学过程】
讨论交流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
1.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按照下面的小组顺序来进行汇报。
地道战资料组 地道生活组 地道战战斗组 地道战防御组 地道战通讯联络组
预设:
(1)地道战资料组——介绍地道战背景。
地道战指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平原上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作战方式。(展示地道战相关影视作品和模型的图片)
“大扫荡”是日本侵略军为了扑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的疯狂的围剿。
“烬灭作战”——“三光”政策,指的是“烧光、杀光、抢光”。
(2)地道生活组——讲解地道构造之奇。
地道的上面是庄稼地或者街道。地道距离地面有三四尺,地道内部有四尺高,大概1.3米,如果我们在地道里,几乎可以直着身子走路了。地道由一个“大洞”和“小洞”组成,能住人,也能住牲口……最重要的是里面有“气孔”,人在里面,不会感到憋闷……
自由朗读第3、4自然段,思考:这两段话讲了哪些内容?
第3自然段是对地道作用的总体介绍,概括地写出地道的构造和作用。第4自然段写地道的保障功能,具有隐蔽性强、较为舒适、功能齐全的特点,能给人民群众提供足够的生活空间。
(3)地道战战斗组——讲解地道战如何打击敌人。
地道的出口可以用两个词来形容,一是隐蔽,二是安全。地道的出口旁堆满荆棘,旁边还有“陷坑”;更重要的,这里还有“迷惑洞”……地道里还有“孑口”,就是只容得下一人爬过去的关口……
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么描写的。
可以借助抓关键词句的方法读懂内容:“堆满荆棘”的“出口”;出口旁的“陷坑”;用于“警戒”的坚固的洞;用于诱敌的“迷惑洞”;有地雷等待敌人的“死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孑口”设置。
小结:这一段主要写地道在抗击敌人方面的作用。
(4)地道战防御组——讲解地道如何防范敌人的破坏。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想要破坏我们的地道,那可不容易。对付火攻我们有土和沙;对付毒气,我们有严严实实的吊板;对付水攻有枯井和暗沟……
自由朗读第6自然段,了解人们如何利用地道防御敌人的破坏。
从“大家又想出了许多妙法来防备。洞口准备着土和沙,可以用来灭火”可以看出,火攻可以用土和沙来灭火。
从“‘孑口’上装着吊板,如果敌人放毒气,就把吊板放下来挡住,不让毒气往里透”可以看出,毒气可以用吊板挡住。
从“对付水攻的法子更妙了,把地道跟枯井暗沟连接起来,敌人放水的时候,水从洞口进来,就流到枯井暗沟里去了”可以看出,水攻可以连通枯井暗沟,使水流走。
从“任敌人想出什么毒辣的法子也不怕,因为各个村子的地道是相通的,大不了转移到旁的村子去”可以看出,不管敌人用什么方法我们都可以转移到旁的村子去。
引导:同学们,此时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我觉得冀中人民充满智慧,任凭敌人想出什么毒辣的办法,他们都能用恰当的方法应对。
(5)地道通讯联络组——讲解地道里信息传递的奇妙方式。
“无线电”大家都听说过,地面发现敌情常用;地道里有更巧妙的“有线电”,在地道里,人们就用约定好的暗号,通过“有线电”的方式联络。
速读第7自然段,找一找人们在地道中是怎样联络的。(提醒学生第7自然段开头设问,可以带着问题读这一段)
发现了敌情就吆喝起来;老百姓管这种吆喝叫“无线电”;地道里面可就用“有线电”了;一根铁丝牵住一个小铜铃。
小结:吆喝、“无线电”、“有线电”、小铜铃就是人们的联络工具。
2.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地道战这种作战方式打击了敌人。作者两次写到这是个奇迹,你是怎么理解这个“奇迹”的?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到底是什么
预设1:冀中人民特别勇敢、特别有智慧,面对敌人的“扫荡”积极想办法。
预设2:地道设计得精巧、合理,让敌人根本想不到。敌人对地道中的情况一无所知,摸不着头脑,我们对地面的情况却了如指掌。设计的巧妙也是胜利的原因。
预设3:日军在冀中地区的“大扫荡”令人发指。我看到了人民群众面对日军所表现出的勇敢和无惧。正义一定会战胜邪恶,我们一定会取得胜利。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教学,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不露痕迹地理解文本的人文内涵。)
二、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课文内容,理解了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人民的智慧和保家卫国的顽强斗志。(板书:中国人民的智慧 保家卫国的顽强斗志)
2.布置作业:你还听到过哪些抗日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板书设计】
8 冀中的地道战
中国人民的智慧 保家卫国的顽强斗志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本着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的精神,我主要做到:训练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理解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源于中国人民的智慧和保家卫国的顽强斗志。课堂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解放学生。课堂上,我努力营造学生活动空间和时间,还课堂给学生,无论是第一次速读课文还是初读课文,都把学生的能动性放在首位。